東北三寶之烏拉草,你我心中的那一縷鄉愁!

巍峨長白山,造就了千里林海,悠悠天池水,哺育了三江大地。然而大自然似乎覺得對這片熱土上的人們恩賜的還不夠,又在浩瀚的林海與東北平源過渡的丘陵地帶放養了上千種稀有的動物,播種了千萬種珍貴的植物,為人們在這裡繁衍生息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給養。

在這些數不清的珍寶中,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是東北“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

东北三宝之乌拉草,你我心中的那一缕乡愁!

清·薩英額《吉林外記》雲:“夫草與人參、貂皮並立為三,則草之珍異可知。吉林山內所產尤為細軟……即嚴寒而是不覺凍,此所以居三寶之一也。”

詩云:“參以壽富人,貧者不獲餐。貂以榮貴人,賤者不敢冠。惟此草一束,貧賤得禦寒。”

這樣小小的一株草,卻得此殊榮,您知道為什麼嗎?

遙記烏拉草

清·高士奇《康熙東巡日錄》有記“烏拉草也,寒路多石磧,後易沮洳,不可以履,縫革為履名烏喇,烏喇堅,足不可裹。澤有草,柔細如絲,摘而撻之實其中。草無名,因用以名。”(《吉林通志》卷三十三食雜誌之物產》)。因而烏拉草,又稱靰鞡草、烏喇草、烏蠟草、護蠟草等,實為滿語音譯。

而民間所稱烏拉草並非植物學意義上的草,而是一種泛指,包括塔頭草、羊鬍子草、紅根草、毛子草、青根草、豬鬃草、蓑衣草、油草等八九種之多,凡能在冬季用以抗風禦寒暖腳的草,都稱作烏拉草。

东北三宝之乌拉草,你我心中的那一缕乡愁!

漫長的農耕時代,烏拉草是人們生活的必須品,是冬季出行的基本裝備。滿清創始人努爾哈赤當年腳穿絮滿烏拉草的靰鞡進山狩獵習射。史料記載,紅根草(降霜後的塔頭草)“直生無分歧,莖極細而長”,屬烏拉草中的上品,清朝時期一度作為貢品為皇室所青睞,“盛京將軍每歲貢紅根子烏拉草50斤。”打牲烏拉總管衙門(今烏拉街滿族鎮)更是有貢,可見,烏拉草不僅是平民之寶,同樣受到“天子”寵愛。

《紅樓夢》續作者高鶚的好友金朝覲寫詩盛讚烏拉草:“草名烏拉古無傳,擬隨謝屐到峰巔。”意思說穿上烏拉即使攀登到像李白夢中所見的天姥峰也不費難。

朱德總司令說“東北烏拉草”對人民解放事業作過貢獻,漫長的革命道路我們是穿著靰鞡鞋走過來的。

這樣小小的一株草,卻從遠古留傳至今,您能忘記嗎?

感悟烏拉草

古人將烏拉草與民族的英雄、善良的仙女、仁義的俠士聯繫在一起,以表達喜愛、讚美之情,烏拉草宛若一位堅韌頑強的滿族格格,用她特有的本質,向人們傳遞著正能量。

她頑強。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在冰天雪地裡生機盎然的生存,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草中君子。

她孝悌。老葉子死後締結三年不棄,直到自然風化,融入自然迴歸本土為止,這就是靰鞡草的本性堅守。

她中庸。青年的靰鞡草在萬物生長的夏季休眠,卻在嚴寒的冬季反而挺撥生長。成熟的靰鞡草冷時釋能保溫,熱時吸潮降署;雨季吸水儲備,旱季緩緩潤出,調節陰陽平衡。

她傲骨。無論是將其切成段還是研成末,草碎而不能易其功,蒸煮不能變其味,亦能同化征服其他植物的氣味。

這樣小小的一株草,卻蘊含著無限的正能量,您能感悟嗎?

东北三宝之乌拉草,你我心中的那一缕乡愁!

親近烏拉草

烏拉草為什麼會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始終備受青睞,當代科學研究給出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烏拉草對真菌和細菌有極強的抑制作用。烏拉草自身無菌根,是植物界中僅存的兩種終身能抵禦真菌侵蝕與寄生能力的植物之一,這也是一般動植物製品所不具備的天然屬性。

烏拉草有極好的吸附性。烏拉草草體結構是由無數細微囊泡組成,囊泡的吸附與緩釋作用,能吸收潮氣,自動調節與保持溼潤程度,冬暖夏涼,冬夏均可使用。同時烏拉草所特含的鋅、鐵、鈣等多種微量元素通過緩慢釋放,有調解神經、排毒、促進微循環、助眠等功效。

烏拉草具有抗養化作用。草中游離的氨基酸、黃酮類含量極其豐富,可以通過人體皮膚吸收,是天然的保養佳品。

烏拉草有較好淨化空氣作用。烏拉草氣味芬芳持久,香而不豔,且不易被同化,可祛除任何異味。

曾幾可時,古老的農耕文明衰老了,但烏拉草卻始終保持著她的環保、舒適,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

烏拉草,遠古流傳至今的記憶,三江大地上不朽的守護,恰是你我心中那一縷不變的鄉愁!

讓這草滿載著您童年的記憶,唱著古老的歌謠,送給您一片溫馨與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