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作为父母把后半辈子都压在儿女身上这样对吗?

梦若一夕


一、我今年五十五岁整、在吃着五十六岁的饭了;我母亲七十九岁整、在吃着八十岁的饭了;我呢?大的毛病没有、血压有点高、睡眠不太好、烟酒有点多、体重超了标的样子,但是跟我最近、只大一岁三个月的姐姐,去年被确诊为乳腺癌了,一个那么阳光、那么刚直不阿的二姐,怎么就会患上这么严重的不治之症呢?

二、二姐去年刚退休的,本来在非常愉快地享受着带带外孙、练练书法、学学国画的天伦之乐的,不想却被这样的不幸困扰了,虽然她不怎么诉说她的痛苦,而且原来是每天给母亲打电话的,现在十天半个月也不打一个了,发给家里的视频,也都还是原来那样阳光灿烂、笑口常开的样子。去年得病后,我去江阴看过她两次,其实她整个人已经多变了样子了,原先一头油光发亮的、浓密如云的秀发,因为做化疗,已经非常稀疏、斑驳了;原先白里透红的肤色,因为常常做透视、辐射什么的,现在也变得又灰又暗、显出一种黑红黑红的猪肝色了。去年我在长沙上班,去看了二姐以后回来,一个人躺在宿舍里哭,在我四个姐妹中,我二姐可是最疼我,为我付出过血的代价乃至生命的代价的。

三、母亲是旧社会过来的人,五十岁守寡,就像前几年儿子在婚礼上的感谢辞中说的,她的奶奶是世上最好的奶奶,是人间最仁慈、最厚道、最牺牲自我奉献别人的传统女性的代表了。儿子有句话说得有点夸张,但是其实也不是言过其实的,儿子说,他奶奶一个人帮扶了老杨家四代人,没有奶奶就没有杨家的今天。是呀,我爷爷、四爷爷都是母亲赡养并且料理后事的;我父亲一生深爱着我母亲,一直到死都没有跟母亲发生过一句口角;我这代五个子女,都是母亲拉扯大的,特别是无,四十岁离婚那年,儿子才十五岁,从他们祖孙异地去生活,奶奶陪孙子读书那年算起,奶奶带孙子一直带了十八年整,儿子说没有奶奶就没有杨家,最少,没有奶奶就没有他的今天了。

四、母亲脑萎缩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年轻时患上的妇科病、风湿病、高血压之类的并没有困扰她、压倒她,只到三年前儿子结婚前,家里所有家务事,一抹带十杂,都是母亲一个人承担的。这些年来,我和我儿子都在外地打工,一个七十多的老人了,逢年过节回来,母亲竟然可以一个人奔袭一百多公里,从妹妹家提前三四天跑到我家里,洗衣服、晒被子、打扫卫生、料理家务,让我们四处流浪的灵魂还有了一个精神寄托的地方、一个魂魄可以归来的家。



坐看云起于此时


我觉得久病床前还是有孝子的。

我大姑就一个儿子,姑父在我哥哥俩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大姑一个人把孩子养大,当然中间我爸爸也没少帮助他们。那时候我大姑才二十多,长的又漂亮人也老实,好多给她说媒的,我大姑为了哥哥从来没打算在找。后来好不容易我哥哥工作了,生活也算有些改善,娶妻生子。生活也越来越好,就在小孩俩岁的时候我大姑病了,偏瘫!!!开始我哥哥请假照顾我大姑,后来治不好出院了,我哥哥单位也不给假了。每天六点多就起来做饭,喂大姑吃饭换尿布,洗脸。弄好大姑赶紧去上班,早上把单位的事情处理完,带着工作回家做。单位领导也是同事哥哥,允许他把工作带回家,如果不是照顾大姑,哥哥应该是正处级的。大姑2005年三月份偏瘫的到现在十四年了,都是哥哥一个人在照顾,到现在也身上也没有褥疮。身边的人没有不对我哥哥称赞的!这是我见过最孝顺的人!


还有就是我婆婆的妈妈,也就是我姥姥,去年年初偏瘫卧床不起,我舅舅一一直想转上级医院,医生说八十了,脑梗也太厉害堵的住一半了,去哪里都没有意义拉,建议出院回家静养!我舅舅买了一套医院的病床,方便坐起来吃饭,表弟买的气垫,隔破皮肤。开始用尿不湿,姥姥后来不愿意穿尿不湿,又用尿布。无论白天晚上都有人在姥姥身边守着,也可能是生病的事,晚上不睡觉,也不让陪床的睡觉,夜里一直喊人。白天陪床的还要洗衣做饭,姥姥开始呼呼大睡!照顾姥姥也是很雷人呢?一年了从没有舍过她,我觉得我姥姥每个孩子都很孝顺!点赞👍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希望每个老人都能被孩子善待!

我会后半辈子都为孩子努力,但不会把自己养老全压在他们身上,争取为他们减轻负担吧😄毕竟现在人都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长安一片月0602


先我觉得是不对的!

很简单的例子,我公婆!年轻的时候公公在外面做生意,每次都做的血本无归,然后回家卖了家里的粮食再出去做生意,一直到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我婆婆觉得这样不行,就借了钱来城里做生意,九几年办涂料厂,那时候做的人少,生意还好,不过好多都是赊账!因为公婆算是老来得子,快四十多岁才生了我老公!他们在办厂的时候老公的两个姐姐已经嫁人生孩子了!因为两个姐姐嫁的也不是很好,没房什么都没有,生了孩子之后就把孩子放我公婆那里,公婆帮他们养孩子,他们出去打拼!

老公因为从小他爸爸就很少在家,年少时他爸一回家就是打老婆,卖粮食,所以跟我公公关系不是很好,他们俩基本都不说话的!我公公在我爸妈面前说他的钱给他的女儿们投资了,将来老了养老不指望我老公,老公跟他八子不和,老了靠女儿!我婆婆还是给了点钱我老公,我老公自己凑点给我老公买了房,我婆婆一再强调说她的养老钱给我老公了,我老公将来不可以不养她!

前年公公因为大姐前夫过来闹事突发脑梗,之后又有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病,导致他的腿不能走了,脑子也萎缩了,我老公把他们接过来跟我们住一起,我公公腿不能下楼梯,每天早上我老公把他背下去,晚上下班被回来,他白天就在小区里下下棋,婆婆天天照顾着他!我公公很胖,我老公每天背上背下天天喊腰疼,我老公大姐离婚,有套电梯房空着,我们商量说老人过去住水电生活费我们出,大姐同意了!没住半年就开始唠叨了!

大姐每周回去一次,平时都是公婆自己住哪里,大姐说我公公不爱洗澡,吃饭口水都流菜里去了,上厕所不冲水不关门,身上有味!而且还不能说,动不动就发脾气!

我们又把他接回来租了个一楼给他们住!婆婆照顾着公公,我们每天下班过去看他们!

婆婆那时候存了点钱都给我老公了,我公公的钱都给两个女儿了!现在老了,没有退休工资,吃喝拉撒全靠儿子给,无疑是给儿子增添了一份负担,他的女儿们各自有各自的家,顶多在生病的时候给点钱买补品,其他不会管太多!

所以说还是自己手里给自己留点养老金给自己买好保险好,免得给儿女增加负担!


小杨87301


父母后半生是压在儿女身上,为儿女哄孩子,带孩子,接送孩子。儿女都上班了,还要给他们做饭,照顾家。只要能动弹,什么活都干,直到有病有灾了,就需要儿女照顾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天天伺候也烦,也起急落火。老人有病也糊涂了,还这事那事生是非,儿女怎么照顾都不是,脾气说变就变,病拿的不由人,就胡说八道。我们这有个老太太,都八九十岁了,不能走路了,天天做轮椅上,开始找保姆伺候,后来保姆都让她给骂跑了,太难伺候。不行儿女轮流伺候,二儿子刚做完心脏支架十天,怕生气,轮到他伺候,老太太不管,该耍还耍,老糊涂了,可这几天刚做完支架手术怕生气啊,一气又住院去了,这回没回来,死医院了,这回少一个人伺候你了。老太太老了,思想也不受控,有什么法呀?那还得伺候好,现在还活着呢。


用户和言悦色


父母把后半辈子都压在儿女身上,我是不赞成的,大多数要靠自己,且不说儿女孝与不孝,现在人的工作压力都很大,经济压力也大,而且也没时间,现在不是过去年代,养儿防老这句古话已经不大适用了。

伴随着父母年纪的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身体各方面的毛病,有的可能长期卧病在床,有的可能生活不能自理,这时候子女们面临的是人力、精力和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压力。

刚开始的时候,儿女们都会尽心尽力地照顾,长时间的为卧病在床的父母端屎倒尿,身心疲惫加上各方面的压力下,再孝顺的孩子可能也会撑不住。这时,有人无耐请了护工来照顾老人,有人将老人送往护理院,也有人选择了坚持到底。

碰到忤逆不孝的逆子把老人推来推去,甚至遗弃在街头时常见新闻报道,这部分的儿女良心是坏了,他们只能得利,看到老人没利用价值便一脚踢开,对于这种儿女,老人的今日就是他们的明日,拭目以待!









瞻岱


为什么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就是说父母年老了,行动不方便,长期不能行动的时候。做为孝顺的子女,都是照顾在身旁。时间长了,子女也会身心疲累,也会支撑不住。

如果是有多子女,都能够疼惜父母,都能够自动自觉轮流照顾父母,那么也就能够有时间休息,也就不会那么累!

如果是有多子女,但是有一些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不但不照顾父母,只图钱财的人,因为自己亏心事做得太多了,心虚了。也不敢承认自己所作所为,还来诬陷好人。想想看,好心照顾父母的子女身心有多疲惫。

尽心尽力照顾,付出金钱多少不说,负担重,从来不去计较。因为这就是孝顺子女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不孝顺的子女只顾自己,眼里只有钱财才是最重要。只会做表面功夫,只会制造事端,只会诬赖人,不想做实事,不劳而获。长期习惯成自然了!

做为父母把后半辈子都压在儿女身上这样对吗?

这个问题这样提,并不应该。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养育成人成家,儿女理应赡养照顾父母年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况且有些父母有退休金或者有积蓄,都会帮忙那些经济能力差的子女,也并非全都压在儿女身上。

有孝心疼惜父母的儿女心甘情愿、毫无怨言、理所应当的负担赡养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让父母年老安亨晚年,这是最好的报答方式。

所以不能说父母把后半辈子压在儿女身上,这是不孝顺父母的说法,不疼惜父母的说法。

孝顺父母的儿女绝对会供养照顾父母,自动自觉凭自己的能力,凭自己的良心、本份做人做事!


碧波荡漾6101696516


大家好!作为一个准老年人,我想谈点看法。

古言“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没有道理。在过去,病怏怏样子不招人喜爱到是其次,主要是经济负担不起。在解放前,我母亲家算是殷实小康,甚至在镇里还有几间店铺,家里还用长工。但是外公得了“痨病”,家里几年就败光了。在过去,治病的钱袋子才是无底洞。

如果这事摆在现在,同样存在经济问题。不说农村,就是城市,一些药还是需要自费,此外还要增加营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现在大多独生子女,上面要管四个以上的老人,下面还有儿女,自己工作压力那么大,他们要背负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作为长辈您自己想想该怎么要求孩子们?客观地讲,现在的年轻人想当孝子都难,多给年轻人一点理解吧。

中国民间有相当自私的传统:“养儿防老”。老年人体弱多病,社会和子女应该给予更多关照,但是老年人心里要清楚“养儿防老”是不对的!假如是对的,等于说父母对子女拥有绝对权力,卖儿卖女也是可以的,我防老啊!抚养子女说得高大上一点就是做父母的义务,在我看来,孩子给我的快乐已经超过我对他们抚养的辛苦。凡是都有因果,是我先生下他们,就应该对他们负责。至于他们将来如何待我,这是他们的事。主观上,我真的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所以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把下半辈子压在儿女身上的想法都不对,我们应该用平常心去看待过去所谓的“老规矩”,有些年轻人不想做、也做不到的,就别再要求他们。


庸人良品


这个,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也是似是而非的,也是误导人的。大部分情况下,并不会“久病床前无孝子”,固然有因为父母生病而嫌弃的,但是,我也看到很多父母生病超过一年直到去世,依旧孝敬的。这个“久病”到底是多久?多长时间叫久?5年?10年?50年?

但是,这句话,很难推翻,有人说,伺候生病的父母10年了,以及孝敬,但是,有人会说:10年算什么?还不算久!你伺候50年试试?

父母,把后半辈子押儿女身上、生儿育女,如果按照现代价值观,用纯经济衡量的话,大部分都是吃亏的,只是,人,不能只算经济账,爱,是不能拿钱的亏或赚衡量的。

如果只算经济账,人要绝种的。

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时候,是接力棒一样,是传给下一代的,而不是返还给上一代的。


健通富和


这是中国人的无奈,更是中国人的悲哀,大多数正常的普通家庭为生活尚且在拼命,又岂敢有家人长期患病?短期的巨额医疗费用或许可以多方筹措,长期的后期治疗费用从何来?维持家人生活的基本费用从何来?普通家庭多生活在普通阶层,有交集的也多为普通人群,这人群虽富有同情心却能力不足,帮扶也多为杯水车薪。所以病人子弟不得不先解决家人的生存,为病人创造生存的条件,缓解病人因病愧疚家人的心态,给家人以生活的希望,不得不选择离开行孝的病床,外出囚笼式工作。其心是悲凉的,却又不得不外示坚强。这不是不孝,恰是中国人的大孝,却又带有许多的残忍。

中国人的社会制度,生存理念,决定了中国普通人的生存现状。大多数中国人情愿为子女奉献,普通家庭又生活压力山大,子女多不能独力承担,老人们又不得不为子女奉献,特别是农村家庭,6O多岁尚要终年奔波工地,为高物价,为高彩礼,为儿孙高教育,甘愿忍受生活的榨取,没有时间顾忌自已的周身伤痛,没有精力多作无奈的呻吟,又有谁人听?


乱相杂谈一笑中


《老了难》老了难,

秋风无力百花残。

岁月是把无情的剑,

道道伤痕刻容颜。

不当家不知财米贵,

不养子不知父母难。

春蝉到死丝方尽,

母养子,已把血吸干。

骨瘦如柴身摇晃,

佝腰驼背病榻前,

久病床前无孝子。

做个孝子实在难,

好事做了千千万,

一事不好万里传。

只要你把心放宽,

父母恩情大于天。

忍耐,忍耐,再忍耐,

做个孝子并不难。

你欠父母三十载,

再还父母六十年。

你在前面带着路,

子孙在后永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