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今中国的四大才子分别是梁宏达,马未都高晓松王朔,对此您怎么看?

郭玉蹭


这个组合很奇怪,怪就怪在居然把王朔给排进四大才子。把他给排进去,不管是王朔本人还是其他三位,都不太乐意。

首先说时代就不对,梁宏达、马未都和高晓松,这几个人不管能耐大小,都是当前最受欢迎的表达者,有自己的脱口秀节目,经常在电视或网络上喋喋不休地说话,嬉笑怒骂,各成一家。而王朔呢?年轻的时候他纵横捭阖一时无两,但这些年他只是偶尔发发言,已经极少在公众面前说话,即使聊几句也是极其不耐烦,他自己不舒服,别人也不太满意,索性“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另外,即使在年轻的时候,王朔也算不得什么大才子,他倒是爱对当时的时事加以点评,但表现出来的状态并非一般意义上知识分子的状态,而是带有一定的痞气,连他当时的小说也都被称为痞子文学。因此如果让他作为一个才子在公众面前说风花雪月,他不会干这事儿。


所以只能在这个队伍中把王朔去掉,然后再补上一个。补上谁呢?其实很多人都可以胜任,比如窦文涛,比如梁文道,比如蒋方舟——当然这个也可以叫才女。

顺便说说蒋方舟。蒋同学年少成名,小小年纪就读书破万卷,而后就开始表达,出书,上清华,当主编,一直被关注。这些年来蒋方舟频频出席各种活动,为很多文化名家的活动都站过台,尽管她自己的出版物其实并不多。但从她在《圆桌派》等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看出,蒋方舟和这些老男人们聊也能聊出自己的特色,她可以随着走,但不是被带着走,她有自己的看法,有傲娇的一面,也很能自黑,有着很多老男人才子们没有的状态。而且特别令人服气的是,她看过的书多还不算,对于书里很多话她还能记住,能背诵出来,这不是才女是什么?

所以干脆,把王朔撤下来,换上蒋方舟吧。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

郑捕头


才子:博闻广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者为才子。

梁宏达,高晓松,马未都,王朔都是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这毋庸置疑,但定义为四大才子有些怪怪的

首先马爷是收藏家,他的观复博物馆是私人博物馆里顶级博物馆,他的藏品大多比同为私人博物馆的其他博物馆,无论是藏品价值、文物价值、历史价值不是一个档次的。这得益于马爷的出身,得益于上个世纪大多数人家对文物知识的匮乏,得益于浩劫过后对文物的潜意识恐惧,才能让马爷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大部分藏品。观复博物馆的规模真的得说是时代的产物,恰当的人在恰当时间干了一个恰当的事儿。

假如说马爷对物质和文化传承没有自己的衡量和侧重的话,他的大多数藏品估计就换了钱了,这也得益于马爷的出身,毕竟京西第一大院出来的人,眼光和格局非常人可比。

但是马爷也只是在他个人擅长的领域是真专家,个中楚翘而已,和才子貌似不搭边

王朔是一顽主儿,这不是贬义。王朔的性格豪放不羁、直来直去、随意中透着潇洒,举手投足间透着痞劲,浑身透着一种真真实实没有什么遮掩的人。

王朔写的小说很多,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的很多,而且大多耳熟能详,在那个文学作品匮乏的年代,确实给大众带来了不一样的可膳之食。近年来这位无论是文学造诣还是社会地位都高于姜文、冯小刚的大哥级人物,好像出现的次数不多,而且没什么作品出现了。

最关键的不能接受大哥为四大才子的,是因为除了写书,貌似在其他领域没啥建树。

老梁是个奇人,博闻强记在网上还是坊间都传为奇谈,老梁看世界,大唐雷音寺,老梁有看法等等等,都脍炙人口,让人观后眼前一亮,还能这样理解事物,其实这是在神话老梁。老梁博学多才且记忆力超强,老梁除了其天赋外,也有大把时间众览群英,故见解独到。也因情商智商高,圈内外人缘颇佳,更受不同龄段职业粉丝追捧。但是和才子似乎有段距离,因为他只是评论方面说是无出其右有点过了,但之一是个很中肯的定位。

高晓松多才多艺,著名音乐人、导演、制作人、词曲创作者。清华才子,最近的晓松说,也是火遍大江南北,要说才子,这位哥们儿倒是最像才子的人,因为这哥们儿涉猎的范围较广,只因为才子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大家好,我是春天的脚步。在职场近30年了,从基层员工干起、经历中层领导、职业经理人、合伙人、自己也是一个创业者,深谙人性、职场之道,善于引导,直指问题核心,解决本质问题,如果能解决少许问题,我很开心。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吐槽。

<strong>


谁也挡不住春天的脚步


关于“四大才子”这个问题,老梁曾经开过一个玩笑,那就是当时也有媒体把他和另外三个人一起并称为“京城四大才子”,在参加一档节目时,那三个都到了,而只有老梁姗姗来迟,主持人就说你们被称为“京城四大才子”有什么感想,而老梁来了一句:那三个在哪儿呢?

这自然是老梁的玩笑话,老梁事后也说自己是脸皮厚,自己哪够得着“京城四大才子”啊!


虽如此说,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把老梁,高晓松,马未都,王朔并称为“四大才子”,我想以他们的学识修养,他们是不可能自封的,也不会承认这样的称号的,因为“四大才子”未免有些张扬了。

我们知道“江南四大才子”分别是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书法很多),还有“民国四大才子”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郁达夫,邵洵美(说法不一)。

与上面这些人比起来,他们的分量确实要比如今的“四大才子”要高得多,但是在如今的环境中,把老梁,马未都,王朔,高晓松称为“四大才子”也并不为过!

老梁,高晓松,马未都,王朔这四个人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文化,有涵养,不仅传统文化功底扎实而且对于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认为这是他们受到关注的最大原因。


老梁和马未都不用说了,老梁做了很多节目,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马未都虽然是做收藏的,但是做收藏的是最懂历史和文学的,高晓松不仅知识渊博,还是一位词作者,他还是民谣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而王朔往往是言辞犀利,切中要害。

他们四人都有着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评论方面比较中肯,言论也很受欢迎,但是他们四人又都有着自己明显的风格。

在我看来,把他们称为“四大才子”是可以的,比那些“四小花旦”要好好多倍吧!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毫无疑问,这四个人都有才,而且口才都是第一位的。梁宏达,过去是说体育评书的。现在他跨界成了全能娱乐脱口秀大咖。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梁宏达的东北腔,听来听去,总是离不开“俺村里的”感觉。马未都,很成功的古董商人也。由点到面,一发不可收拾,也已经是娱乐脱口秀大咖了。他现在是什么都懂,跨界跨得离谱。搞音乐的高晓松更是个跨界能手,谈谈满世界旅游观感还可以,但他涉足军事题材,摇着羽毛扇子大谈什么淮海战役,而且就好像他曾经在战壕里摸爬滚打过一样。实在是自不量力!王朔是写小说搞编剧的,但他的嘴把式功夫,在中国首屈一指,他谁都敢批,谁都敢骂,很多看不惯他的文化人说他是文痞,其实还是不了解他。他说话不好听,可他是有自己观点的人。很多假文人伪文人,在这一点都比不上他。简而言之,他们四个人都有才,不过,绝对称不上“才子”,更招架不住什么“四大才子”的美名。


爱吃鱼的猫8571


所谓才子,须看八个方面: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先说琴:琴,代表你的音乐方面的造诣!有哪些称得上精典的作品?

二,棋。说的主要是围棋。最能考验你的智慧!

三,书。你有哪些书法作品既合法度而又有自己的唯一,称得上精彩?

四,画。你观察事物是不是入微?又能得心应手地运用笔墨纸砚,留迹于纸绢壁崖。

至于诗词歌赋,这里就不去介绍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初步知道了作为才子的几个基本条件,或者说是要素,你看他们四大‘才子’谁个还是名副其实的才子?单凭一张嘴吗?


春江浦


什么“四大才子"?愚腐之见。

古代读书只读四书五经,不分文理。以科举考试选用人才。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搞经济建设,各行各业人才倍出。就靠名嘴说词,出几本书,就算是“才子"了?

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是不是才子呀?国家科学院院士是不是才子呀?

不要随便比较,捧火几个人,伤害一大片。


T一丁


咱们对才子定义太狭隘了,千百年来,欧洲对才子的定义关注理工。如数学王子高斯、物理天才牛顿、全科天才莱布尼茨、百科全书才子亚里士多德…………

国际上,最受推崇的天才在数学,唯一的“天才奖”是数学奖。

正因如此,欧洲才建立起科学至上的思维,才担负起引领人类发展之重任。

我们今天,追赶西方,首先要在思想深处应该进行一次“评价系统”的革命,别把国人的天才定位到“吟诗作赋”、“纵横古今”上了。

要把自然科学、工程学推到无与伦比的高度。


金文小雅


他们都是才子,货真价实的才子。高晓松是音乐人,后来改行做起来脱口秀。高晓松在节目里面天南地北的乱侃,错误不少,观点也谈不上新颖,不过都是知识分子圈的常识。不过,这点货在普通人面前也足够显摆了。才学指数:60。

梁宏达和类似高晓松类似,他原先做过记者,后来也做了脱口秀主持人,和大家聊天,肚子里面有货。不可否认,梁宏达有些知识是错误的,但错误率少于高晓松。虽然也有人说梁宏达有团队给他搜集资料,但梁宏达可以深入浅出的讲出来,证明他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个人认为,论才学梁宏达高于高晓松。才学指数:65。

王朔是作家,原先挺火,很多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徐静蕾据说做过他的女友。能被大才女徐静蕾看重的男人,如果他不是亿万富翁,那一定是才华横溢的人。加上高晓松和梁宏达原创指数少于王朔,所以王朔比他们才学略高一筹。才学指数:70。

马末都,也做过媒体人,现在已经是民间收藏界的大佬,古玩的鉴赏大师。论人文知识,马末都比前者毫不逊色。论地位,前者在业内都不是最强,而马末都即使不是第一,也到了宗师级别的水准。所以,我认为马末都才学最大。才学指数:80。



(孙正凡)

至于是不是“四大”,这个可不好说。我接触过太多牛逼人物,所以对这四位不会仰视。华夏藏龙卧虎,其他行业的精英也很牛逼,科普界的孙正凡就不逊色于他们。


怀疑探索者


这几个人知识面较广,深度不够。还不是战略性人才。看一下邓爷爷,一句把地再分给农民的话,解决了包括中苏几代领导人解决不了的吃饭问题,取消了各种票证,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基础。目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全球利益共同体等等战略性决策,为打破美国的霸权主义,为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的崛起,打下了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后面的高人是不是当代的大才子。就是马云最近的一些讲话和操作,也是达到了战略层次。这几个人仅能望其颈背。任正飞的思路也是战略层次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教育达到这样普及的程度,在普及面和教育的深度两个方面也从来没有过。过去一个村子里有几个写信写对联的先生,现在是大学生,高中生一抓一大把。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等方面是一个全面爆发的形势。能人和大师一样也是超越历史上的任何朝代,这就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基础。


闭关道长


文艺明星不能等同于举国的所谓几大才子。你们所列举的这四个人,固然是才华横溢,学术功底厚实,在国内也确实称得上是才子。但是,要是将国内的所有才子算起来做一个排名,他们几个排名绝对在十几名之后,绝不可能位列前四。那么,那些人才能属于当代在世的人文艺术类的”几大才子”呢?,笔者是没有资格罔下结论的,得由一批人文学者客观公正的进行评比,才能得出结论。不是可以由任何一个个人能做出决定的。比如,唐初四大才子、唐宋八大家等等,都是经过几代人认真研究了他们的文学成就之后,经过反复筛选,才得出了今天的结论。

在我国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媒体的广泛应用,有些人在一些媒体平台上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媒体平台更容易将人们近距离的展示在公众面前。就连美国总统大选都在充分的利用这些平台,以便很好的展示自己,获得更好的得票率。但是,在学术界,一批世界级的人文才子,有些并不擅长于在各种媒体平台上活动,他们却有混动世界的文学作品或学术成就。这些人,并没有被一般人认知,或者说大众的知晓率不高。或许,在这些人群当中,才会有绝世的大师存在。

最近,有一个由于家庭出现变故而流浪的人,被自媒体炒作为”大师”。这一热点事件,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广泛热议,莫衷一是。笔者不否认那个人才华的卓越。但是,我也绝不认同,就因为有一点文化功底,去自媒体上一晒,就可随意的封他为大师,这未免有点过于轻率。要是这位先生继续做他的公务员,现在,他一定不会被人们当成大师地。反倒出来一流浪,当下就成为大师了。这就有点令人好笑。在当代中国,文艺明星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家不但关注这些明星的日常起居,更关注他们的生活隐私。反过来,那些严谨治学,著述丰富的学者、对社会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并不一定被人们关注,这就是当今社会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