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奔!學霸爸爸一次能領13張獎狀,孩子卻倒數第七!專家分析扎心了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不怕學渣成績差

就怕學渣的父母是學霸!

寒假來了,領回家的期末考試成績單,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這其中,有一部分家長更是難以淡定——自己名校畢業,被人稱為“學霸”,但孩子卻是成績墊底,這讓人如何是好?有的家長無奈地在社交媒體上調侃:難道我家幾代相傳的“學霸”名聲,就要毀在孩子手上了嗎?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學霸父母遇上學渣娃

到底是怎樣的感覺呢?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你殘存的良知讓你省了不少衣架錢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還能咋想呢?

深深的信任危機唄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這就是所謂的人生吧

你兒子內心也是拒絕的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煩惱

教育這事

和家庭收入、父母智商還真關係不大

下面我們來聽聽三個廈門家庭的故事

看看他們的問題出在哪了

1

女兒六年級還寫不出完整一段話

高知父母著急卻束手無策

爸爸是醫生

媽媽是重點大學的教師

女兒卻是班級倒數第一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廈門某公辦小學的一位女教師說,她的班上就有這麼一名學生。小女孩的英語處於及格邊緣,數學不及格,語文是最差的,到六年級了還沒法完整寫出一段話。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孩子的智商完全沒問題,但學習成績就是提不起來。”這位女教師說,她認真分析了這個孩子的成長曆程,發現她上小學之前雖然讀了幼兒園,但基本沒識字。到了小學一年級,一開始就學得比較吃力,但家長忙於工作,沒能及時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時至今日,小女孩還是不懂得如何認真聽課,上課總在玩橡皮、尺子、髮卡、紐扣等小東西。老師發現後沒收,但她總能再“變出”新的東西玩。考試時,小女孩的動作也慢,一張數學卷子往往只能完成一半。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位女教師說,學校也反覆跟家長溝通過,但收效甚微。二年級期末考時,小女孩不及格,老師通知補考。家長說:“老師,沒辦法啊,我們訂了去哈爾濱的機票。”三年級時,家長要到美國當一年訪問學者,把小女孩也帶過去。老師把電子版的校本作業發給家長,叮囑讓孩子做完發過來,老師批改,卻壓根沒有收到任何反饋。如今,家長也著急,卻束手無策:“我也不敢逼她學習,一逼她更厭學。”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2

爸爸是大學教授

孩子成績總是班級墊底

無獨有偶,思明區某小學的江老師說,她曾經有個學生,爸爸是大學教授,媽媽是大學圖書館管理員,可孩子的成績卻是班級倒數一二名。

差在哪裡呢?這個孩子的動作特別慢,也特別叛逆。江老師說,孩子的爸爸特別忙,就把孩子交給媽媽管。可是,兩人教育理念完全不同,當媽媽“碎碎念”的時候,爸爸極力反對。媽媽一急,爸爸就說,不要急不要急,他想怎麼學就怎麼學!爸爸媽媽的理念不一致,使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家長可能覺得,孩子總有一天會綻放,靜待花開就好了。”江老師說,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自己小時候成績也不怎麼樣,但是到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學,也學得很好,所以就想著讓孩子自由生長。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但這樣的想法忽略了外面環境的變化,如今孩子面對的學習、成長環境,乃至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跟以前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3

學霸爸爸每次教到吼叫

女兒還是屢教不改

畢業於武漢大學的陳先生是典型的“學霸”,從小學到高中,成績都名列前茅,每學期結束都是“搬”獎狀回家。有一次期末考結束,他一次性領了13張獎狀,家裡牆壁都貼不下了。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讓陳先生沒想到的是,女兒的學習成績一般,特別是數學。有一次,女兒的數學考了80多分,他覺得女兒有進步,還表揚了她。結果,看了老師發來的短信,他才知道女兒全班倒數第七名。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平時輔導她,每次都被氣得吼叫。”陳先生說,每次給女兒講作業,一說做錯了,女兒問都不問馬上就擦掉,講完下次還繼續錯。在陳先生看來,女兒太粗心了,但屢教不改,成績一般。妻子曾上過正面管教課程,不讓他給女兒貼標籤,比如“學渣”“粗心”等,都不讓在女兒面前說。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這樣的煩惱你有嗎?

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下面這些專家觀點,請大家瞭解一下

建議家長要有界限感

莫把目標強加給孩子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曉斌:家長要有界限感,不能把自己未實現的目標變成期待,強加在孩子身上。家長也不能片面地以成績好壞來評判孩子,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孩子的成長。家長不要因為面子上過不去,就“道德綁架”孩子,這是家長需要成長的地方。

情緒發展和成熟放首位

重視孩子精神層面需求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晉崗說:孩子的情緒發展和成熟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智力,而且智力的發展有先後,有些人小學成績不好,但是到了中學就突飛猛進了。

智力和人格完善是兩個系統。父母學習再好,事業再成功,不等於孩子也一定是“學霸”,因為除了智力,還有人格素養需要重視。

反思焦慮背後的原因

要長遠看待學習效果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廈門市家庭教育委員會專家講師蔡禎禎:家長要回歸自我,反思自己的焦慮背後隱藏著什麼,是顏面還是對孩子前途的擔憂。家長要明白幸福生活和成績好不能畫等號,要重視孩子情緒的發展,長遠看待學習效果。

你們家娃學習讓人放心嗎?

你對待孩子的成績什麼態度呢?

最後,晚報君給一個建議:

可以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試看看

畢竟他們曾經教出一個學霸~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標星+置頂廈門晚報

一秒找到晚報君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泪奔!学霸爸爸一次能领13张奖状,孩子却倒数第七!专家分析扎心了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郭文娟 林珊 李小慶 綜合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