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她比老乾媽還要火爆,一招奠定中餐在世界的地位

如今遍佈國內的金拱門、開封菜等讓我們感受到了西式快餐的便利,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走向全世界,

中餐館開遍全球,吃中餐也成為老外們的時尚。

從老外們瘋狂點讚的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等主菜,到煎餅果子等傳統小吃,再到已經成為“奢侈品”的中餐配料老乾媽,中華料理顯然已經成為中華文化輸出最成功的典範。

不過中餐在老外眼裡從畏懼到愛不釋口,是有過一個漫長的過程的,今天看鑑君就請影像研究專家徐家寧老師,跟大家講一講中華料理是如何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走向全世界的。

50年前她比老乾媽還要火爆,一招奠定中餐在世界的地位

這是一張拍攝於1945年的照片,地點在北京某個飯店。照片中的這個美國大兵對剛出爐的鴨子很滿意,衝著夥計伸出大拇指說:頂好!從這個顧客給的5星好評來看,中國美食在洋人界還是很受歡迎的。不過,中華美食好是好,但對於外國人來說,存在兩個問題。

50年前她比老乾媽還要火爆,一招奠定中餐在世界的地位

我們首先來看一張老張片,這是1920年的前門大街,街道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從清朝開始,這條街就是北京城很繁華的商業街,800多米的距離,林立著幾百家店鋪。但是在這麼多店鋪中如何脫穎而出?是這條街上每個商家都很頭疼的問題。

這時候,名氣還尚不如現在的全聚德烤鴨,推出了個新玩法——透明式廚房。就是把烤爐搬到顧客面前,顧客親自選鴨,看著他烤鴨,片鴨。這麼新鮮的一條龍體驗,使得全聚德在烤鴨和餐飲界迅速崛起,並很快成為烤鴨界的“鴨王”,北京的一張名片。

50年前她比老乾媽還要火爆,一招奠定中餐在世界的地位

事實上在此之前,外國人對中國美食即嚮往又畏懼,這與他們的西餐可不一樣。中國的食材千奇百怪,製作過程更是繁瑣神秘。而全聚德透明式廚房玩法,讓向來直白的外國人,覺得既踏實又真實。打通了時髦多金的洋人界,全聚德不火都不行。

如果說全聚德讓在中國的外國人有勇氣敢於走上餐桌一試,那另一個人做出的努力,則讓中餐成為了西方人日常飲食的一個選項。

50年前她比老乾媽還要火爆,一招奠定中餐在世界的地位

她就是廖家艾女士,推廣中餐最成功的中國人。用的方式,正中西方人的下懷。1958年,廖女士在麻省的劍橋開了第一家中餐館,首創自助式的中餐。中國人習慣聚在一起吃飯,西方人持分餐制的理念,一人,一盤,一頓飯。這種自助式很接近歐美的衛生習慣,加上老闆娘東方女性特有的親和力,這家中餐館的名聲很快就傳播開來。甚至被譽為“中美文化的交流中心”。

在她店裡受歡迎的菜有:北京烤鴨、酸辣湯、餃子。她經營的餐館非常成功,她主持的電視節目“Joyce Chen Cooks”,甚至傳播到英國和澳大利亞。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瞭解中餐,放心中餐,喜歡中餐。

中餐作為中國文化的縮影,內中包含中國人的智慧與哲學,其實不同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和人與人的相處差不多。很多時候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往往會有很好的收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