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場上最知名的幾種步槍,你會選擇哪一種?

從“九一八”事變到抗戰結束,我國軍民以低劣至極的武器裝備,和日寇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抗爭。敵人有飛機大炮,我們只有步槍手榴彈,下面列舉集中我軍常用的步槍,你會選擇哪一款呢?


抗日戰場上最知名的幾種步槍,你會選擇哪一種?


一、漢陽造/老套筒。在電視劇裡我們經常能見到它的身影。漢陽造和老套筒其實是同一種槍,它的前身是德制1888式委員會步槍。1894年,香帥張之洞創辦的漢陽兵工廠開始引進並仿製,不久後發現上當,此槍頻頻發生炸膛事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在槍管外加一鋼管用以保護,故得名老套筒。

1904年,漢陽兵工廠對其進行了改進,以護木代替套筒並量產,漢陽造走向全國。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漢陽造活躍在各個戰場上,立下汗馬功勞。


抗日戰場上最知名的幾種步槍,你會選擇哪一種?


二、中正式步騎槍。中正式步騎槍仿製於德國1898式毛瑟步槍,1935年開始量產。蔣公曾對步槍設計提出寶貴建議,為表示尊敬,故名“中正式”。中正式步騎槍槍管較短,適合中國人的身材,操作簡單、結實耐用、火力強大,因其產量少,初期只列裝了少數調整師。中正式步騎槍也有很大的缺點:有效射程只有200米,精度不如三八式步槍;連續射擊後槍機受熱膨脹,難以拉動;槍身較短,在拼刺時容易吃虧。


抗日戰場上最知名的幾種步槍,你會選擇哪一種?


三、三八式步槍。三八式步槍是二戰時日軍的制式步槍,抗戰時我軍曾繳獲了不少。三八式步槍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步槍,加裝刺刀後長達1.66米,適合身材矮小的日軍進行白刃戰。三八式步槍精度高、射程遠、彈道穩定、穿透力強,部隊中只有槍法好的老兵才有資格配發。它也有很大的缺點,因此彈藥口徑小,侵徹力強,導致殺傷力不足,打到人身上一穿一個對眼,子彈都不用取。


抗日戰場上最知名的幾種步槍,你會選擇哪一種?


四、莫辛納甘步槍。莫辛納甘步槍是最早使用無煙發射藥的步槍之一,結構簡單,易於生產。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我國引進不少,莫辛納甘步槍在射擊時動作流暢,乾淨利落,煙霧少,槍聲清脆,猶如水滴濺落,因此給它起了一個頗有詩意的名字——水連珠。抗戰爆發後,蘇聯對中國提供部分軍事援助,其中就有不少莫辛納甘步槍。

1956年,我國仿照蘇聯的SKS半自動步槍,研發出五六式半自動步槍,俗稱五六半。隨著五六半的大規模列裝,我軍武器依靠繳獲和外來支援的歷史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