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老祖宗为何这么说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老祖宗为何这么说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老祖宗为何这么说


杨万里 《不寐》:“深山五鼓鸡吹角,落月一窗鹅打更。”打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职业。命运多舛的打更人,看上去身份低微,但也是非常值得人尊敬的,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除了要彻夜不眠守着燃香或刻漏之外,同时还肩负防火防盗的重任,无论风霜雪雨,都不会擅离职守,依照时令季节提醒邻里街坊相关注意事项。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老祖宗为何这么说


古代民间俗语:“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是什么意思?如果想知道其中的含义,那么就得先弄明白这个“更”的概念。通常来说,打更人一夜要提醒五次时间,每隔一个时辰(2个小时)敲一次,第五次俗称五更天,鸡鸣天亮,他们的工作才算完成。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老祖宗为何这么说


一更人。晚上七点,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打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一般是黄昏时分,很多人还没有休息,有的在吃饭,有的在村头唠家常,有的还在干活计,有的在学习,总之是人活动时间,所以被称为“一更人”。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老祖宗为何这么说


二更火。晚上九点,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这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很多家庭会点燃烛台,开始睡觉前洗漱及家务收尾等工作,为此被称为“二更火”。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老祖宗为何这么说


三更鬼。晚上十一点,子时三更,平安无事。打时要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这是半夜三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按古代迷信说法,就是鬼魂出没最频繁的时间段。所以被称为“三更鬼”。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老祖宗为何这么说


四更贼。凌晨一点,丑时四更,天寒地冻。 打时要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这个时间是人们睡得最深沉的时候,即便是家里遭了贼,也很难被发现,所以才有了“四更贼”的说法。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老祖宗为何这么说


五更鸡。凌晨三点,寅时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打时一慢四快,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古人一般起床很早,很多时候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官员也早早行进在早朝的路上,天才蒙蒙亮,公鸡开始报晓打鸣,宣告新的一天开始。其实古人比鸡起得早,这也就是“五更鸡”的由来。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老祖宗为何这么说


以上就是这句俗语的解释。其实,更夫常年巡夜,他们善长星象学,通过观察星辰的变化来判断时间。另外,古代实行宵禁,如果夜里有人生病,可以找更夫帮忙请郎中。更夫还有一个更神秘的身份,就是驱鬼人,古人认为敲锣能驱赶妖鬼,当然这都是封建迷信!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老祖宗为何这么说

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先生的父亲就是一名打更人,在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内至今还保存着其父打更的工具!打更声伴随了我们的老祖宗数千年,他们就不怕影响睡眠吗?还是习惯了?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