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秀石:中國最早的戰地記者 親歷日軍投降全過程

黎秀石1914年1月生於南海丹灶海邊坊黎家,籍貫廣東南海,1935年畢業於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解放前曾在《大公報》等報刊和通訊社任編輯、記者、譯員、駐國外辦事處特派員。

抗日戰爭擔任過《大公報》戰地記者。1945年9月2日,全世界200多名記者雲集在“密蘇里”的甲板上,報道這項特大新聞。當時在艦上採訪的有三名中國記者,黎秀石是其中之一,他見證和採訪了日本投降的全過程(目前這三名中國記者已全部去世)。

1950年10月,黎秀石從英國回到祖國參加革命工作,先後在廣州市培正中學、中央廣播事業局工作,1961年起在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任教。1978年調進中山大學外語系任教,曾任英語專業教研室主任,1986年2月退休。退休後,黎老忙於整理他在二戰期間的多篇戰地報道。2005年8月,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專著《見證日本投降》。

2007年5月15日,黎秀石在廣州病逝。

黎秀石:中國最早的戰地記者 親歷日軍投降全過程

晚年的黎秀石。/黎秀煊供圖

黎秀石:中國最早的戰地記者 親歷日軍投降全過程

7月30日,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珍珠港的“密蘇里”號戰列艦上,遊客觀看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的照片。新華社發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美國夏威夷珍珠港,遊人如織。“密蘇里”號戰列艦靜靜停泊在港灣裡,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參觀。

70年前,就在這艘軍艦上,有位來自佛山南海丹灶的中國記者見證了日本投降儀式全過程。他叫黎秀石,他是中國最早的戰地記者之一,當年31歲的他與來自世界各地的280名記者共同見證了那歷史性的一刻,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那段難忘的歷史。

黎秀石:中國最早的戰地記者 親歷日軍投降全過程

黎秀石的著作《見證日本投降》

2007年5月,黎秀石因病去世,享年93歲。近日,記者根據黎秀石2005年出版的回憶性專著《見證日本投降》,結合他生前留下的口述材料,採訪了他的堂弟黎秀煊老人,還原這位佛山南海籍傳奇人物。

見證投降 眼淚奪眶而出

黎秀石:中國最早的戰地記者 親歷日軍投降全過程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新華社發

70年前的9月2日,星期天,包括“密蘇里”號在內的數百艘盟軍戰艦集結在東京灣海域。

時年31歲的《大公報》記者黎秀石一大早便和其他記者乘著小艇抵達“密蘇里”號,7時剛過就被安排在二層甲板上採訪,他是獲准在軍艦上採訪的三位中國記者之一。

“父親常對我說,當時站在甲板上,感到祖國億萬同胞和抗戰先烈英靈跟他在一起。看到日本侵略者的可恥下場,覺得烈士們的鮮血沒白流,更覺得這個勝利來之不易。”黎秀石之子黎思愷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道。

早在7天前,也就是8月27日,黎秀石就和一些英美記者先行登陸。從抗戰八年的中國踏上戰敗投降的日本本土,在當時黎秀石是唯一的中國人。從內心湧出的自豪感和悲愴感,讓他在登陸的當天無法入眠。當晚,他熬夜寫出了2000多字的英文稿件,敘述自己的東京觀感。

9月2日8時15分,黎秀石看到中國代表團團長、時任國民政府軍令部部長徐永昌將軍率領隨從5人走到舉行儀式的甲板上。美國、蘇聯、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新西蘭的代表跟隨在後面。

8時45分,主持日本投降儀式和對日實行佔領的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和代表美國受降的尼米茲海軍上將到甲板上與各國代表並列。8時53分,外務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日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大本營前來求降。

9時許,受降儀式開始。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宣佈:“我們聚集在這裡,簽署一項莊嚴的協定,使和平得以恢復。”他隨即命令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待日本代表簽字完畢,麥克阿瑟首先在受降書上簽字,接著是包括徐永昌在內的盟國代表相繼簽字。

徐永昌提筆時,黎秀石按下相機快門,將勝利的瞬間定格在這一刻。當時種種思緒湧上心頭,黎秀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淚水奪眶而出:“我巴不得把今天的勝利立刻告慰為祖國生存而流血犧牲的萬千同胞。我為中國的將來,為和平與自由,以及那些為我們而犧牲的烈士祈禱。”

“當時我拍了不少照片,但因為《大公報》當時不能刊載照片,就沒有及時見報。而當時的底片,後來毀於‘文革’。”多年後,在創作回憶性著作《見證日本投降》時,年逾九旬的黎秀石依然惋惜不已。

家園被毀 執筆抗日報效祖國

黎秀石:中國最早的戰地記者 親歷日軍投降全過程

1945年,黎秀石(左二)在東京與同行交換在日本的所見所聞。黎秀煊供圖

1914年正月,黎秀石出生於南海丹灶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祖父黎佐鏞是廣州西關黎鏞照相館的經理、丹灶醒華學校的創辦人之一; 父親黎敘蘭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在廣州夏葛女醫學校任教多年。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黎秀石從小便心存一顆愛國心。

1931年9月,黎秀石中學畢業,考入北平燕京大學。“我在醫學預科讀了一年,就轉入了新聞系。”在燕京大學,除了學習新聞系各門功課外,黎秀石還學習歷史、國際政治、國際法、經濟學以及中、英等語言課,打下了當報人的基礎。尤其是出眾的英語能力,助他以後成為盟軍隨軍記者,輾轉緬甸、印度、澳大利亞多地。

在大學裡,黎秀石還得到過後來大名鼎鼎的埃德加·斯諾的教導,斯諾一些關於新聞的理念對他影響頗深。

“我進入大學校門之日,正是九一八國難的開始。我看見同學們穿著白衫白褲,手臂上套著‘誓雪國恥’ 的袖章。當時我不到18歲,出於義憤,要放火燒掉學校西門口賣日貨的小店。”在大學期間,黎秀石還和同學們組成慰問團,前去慰問抵抗日軍入侵的戰士。

大學畢業後,黎秀石回到廣東,進入《廣州英文早報》工作,開啟記者生涯。幾個月後,他因病回京療養。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此時在北京養病的黎秀石倉皇南逃,此時曾經熟悉的家園在日軍的狂轟亂炸下已面目全非。

“我的女友回到南京,帶著一家人準備乘船繼續逃難,但沒想到被日本戰機炸中輪船,女友身受重傷。”黎秀石在《見證日本投降》中回憶道,日本侵略者給祖國同胞帶來的傷害,讓他毅然再做起記者,用筆來抗日,報效祖國。

1944年,黎秀石前往桂林《大公報》工作。為了報道桂林會戰的情況,黎秀石常常要冒著槍林彈雨,通宵達旦地工作。遇到敵機警報或者供電中斷,要靠微弱的燭光看稿、寫稿;遇到緊急情況,還要躲進放印刷機的巖洞裡。

1945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盟軍與德意日法西斯軍隊迎來決戰時刻。黎秀石作為時任《大公報》記者,被派遠赴緬甸、印度洋、太平洋各戰區採訪戰況。“他走的時候兒子還未滿週歲。”黎秀石堂弟黎秀煊說。

戰地生涯 槍林彈雨中寫稿

黎秀石:中國最早的戰地記者 親歷日軍投降全過程

當年的戰地記者黎秀石。/資料圖

黎秀石:中國最早的戰地記者 親歷日軍投降全過程

黎秀石二戰期間發回國內的報道。/資料圖

黎秀石乘美軍的運輸機從昆明飛抵印度加爾各答,再轉乘美軍的飛機到緬甸採訪。到達緬甸後,黎秀石與20多名戰地記者一起,分乘2輛敞篷汽車隨軍隊向瓦城出發。

突然“砰”一聲槍響,黎秀石所在汽車前座的路透社記者中槍倒下。原來在路邊的樹林裡隱藏著一個“自殺式火點”,敵軍的狙擊手捆綁在大樹上,專門槍殺過路的盟軍指揮官和戰地記者。“狙擊手一看見有人,就追著他們打。”黎秀煊稱,為了採訪,黎秀石每天都在冒著生命危險工作。

戰場上,刀槍無眼,親眼目睹同行在戰場上犧牲,黎秀石並沒有退縮。為了讓人們瞭解戰地第一手信息,他每天都在槍林彈雨中採訪戰地新聞,向國內發回中英文戰地報道共100多篇,其中包括《緬甸英軍突入庇古》、《解放瓦城之路》、《東南亞全局》、《仰光解放》、《解放了的人們》等。印度洋戰場平靜下來,黎秀石跟隨盟軍前往澳大利亞報道太平洋戰事的進展。澳大利亞新聞界非常關心中國抗戰的進展,黎秀石還見到了現在的傳媒大亨默多克。“我到了墨爾本,當時默多克還只是一家報館的老闆,他託我轉達向中國居民致敬的信。”黎秀石在《見證日本投降》中回憶說,因為他是中國抗戰以來第一個來澳大利亞的隨軍記者,默多克還向他約稿,介紹中國現狀。

回到祖國 上講壇培育人才

抗戰勝利後,黎秀石作為《大公報》重慶、上海、天津、香港等四館駐倫敦特派員,專責採訪歐洲新聞。1949年3月,《大公報》倫敦辦事處停辦,黎秀石回到國內。

新中國成立後,國內百廢待興。大學畢業、擁有豐富的新聞實踐經驗、英語水平優異……當時,黎秀石憑藉這樣的條件足以在國外找到一份薪酬豐厚的工作,但他並沒有留在國外,而是毅然帶著家眷從倫敦返回祖國。“他希望可以迴歸家鄉,為國家民族的建設奉獻力量。”

1950年,黎秀石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丹灶村,在醒華學校擔任教師。隨後,他先後在天津《進步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外部英語組工作。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黎秀石先後任北京廣播學院、中山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為國家培育了大批專業人才。

此外,黎秀石還編撰了大量的英語著作,包括《英美報刊選讀》、《英美當代小品101篇》、《怎麼閱讀英語報刊》、《英美當代小品201篇》等。其中,1984年出版的《英美報刊選讀》更是成為了全國高等學校廣泛使用的外語教科書,至今已重版多次。

家人印象:黎秀石為晚輩樹立了榜樣

黎秀石育有一子一女,子女都繼承父親的衣缽,成為了教師。兒子黎思愷現在北京某大學外語系任教授,女兒黎思睿現在小學任教師。

黎秀煊稱,黎秀石在自己的印象中是個很慈祥的人,對子弟輩非常關心。雖然黎秀煊和黎秀石相見的機會並不是太多,但時隔多年,黎秀煊依然記得,當年自己爬上窗臺看黎秀石結婚的情形。

“他是一名記者,能吃苦,並且心懷祖國。”黎秀煊稱,黎秀石為一代又一代的晚輩樹立了好榜樣。生前我們每年都會去中大看望他,每一次聽他的故事都很激動。後來,鍾愛收集歷史故事的黎秀煊,還把黎秀石見證日本投降的事蹟,收納在了他自己著的《史海尋覓》裡。

摘自:中國記協網 (記者蔡嘉敏、王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