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之后,为何不见杨家将的身影?杨家将、杨门女将去哪了?

尹小昔


在许多影视作品和演义小说中,天波府杨家将家喻户晓。他们世代忠烈,将门虎子,特别是杨门女将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甚至连烧火做饭的杨排风都能上阵杀敌。那为何北宋灭亡后,不见他们的身影呢?

其实杨家将的故事都是民间虚构杜撰的,以北宋重文抑武的政策,杨将军这样的家族是不可能出现的,更何况他们还是降将出身,根不红苗不正。

而历史中的杨家将不过名传杨业、杨延昭(杨六郎)、杨文广祖孙三代,此后就不见于史册了。至于杨门女将更是子虚乌有。

杨业出生于山西太原,其勇武过人,善弓马骑射,原是北汉大将。北汉灭亡后,杨业归降北宋,被宋太宗委以重任镇守雁门关。

980年,辽国起十万大军进攻雁门关,杨业率精骑绕到辽军背后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军。此战后辽军闻杨业之名而丧胆,称杨业为“无敌”。宋太宗更是重赏杨业,以示嘉奖。

不过杨业作为降将却受到如此厚待,遭到了同僚的妒忌。986年,潘美、杨业、王侁等人奉命北伐,由于受到猜忌,杨业诱敌失败被俘,绝食三天而亡。这便是小说演义中杨、潘二家不合的由来。

杨业死后,其子杨延昭继承父业,继续在边关抗击辽军,立有战功。其实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而不是六子。他之所以被称为杨六郎,是因为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的第六颗星主镇杨延昭驻军之地,是其克星,于是称其为杨六郎。

杨延昭死后,他的儿子杨文广受到范仲淹的重用,和西夏作战,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个。不过杨文广只是个低级武官,和他的长辈们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杨文广于1047年去世,此后杨氏后人就消失于史册了。所谓富不过三代,再加上北宋抑制武将的国策,降将出身的杨家将能名传三代已经是十分幸运了。

而北宋灭亡时已是80年之后了,此时的杨氏后人已经趋于平庸,便流散于全国各地。据传南宋名将杨再兴就是杨家将的后人,不过并没有什么根据。


石头说历史


在杨家将的故事中,自金刀杨业第一代开始,第二代有杨家七子,第三代杨宗保、杨宗宪,第四代有杨文广、杨文举,第五代有杨怀玉、第六代有杨士瀚,第七代有杨金豹,第八代有杨满堂,第九代有杨再兴。再加上佘太君、杨八妹、杨九妹、杨排风、穆桂英等一众杨门女将,天波府杨家可谓人才济济,自北宋初年到南宋年间,代代有英才,可谓是名将辈出,将星如云。



但是,这只是小说和演义中故事,在北宋年间,天波府杨家这种将门世家是断然不会存在。

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本是北周重臣,然而在北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后,赵匡胤导演了一出了黄袍加身的好戏,夺取了北周的江山。在赵匡胤坐稳江山后,心里就有些后怕了,当年那些人可以拥戴他黄袍加身,那么他们手下的人是不是也可以演这么一出呢?

当然,相比于那些大肆屠杀开国功臣的皇帝,赵匡胤算是仁慈的了,只是来了一个“杯酒释兵权”。至此之后,终北宋一朝,文盛武衰便是常态。若如小说中所言,天波府杨家数代出名将,这样的事情又岂能为北宋帝王所容忍?

不过,抛开小说家所言,历史上的杨家也算是一代名家之家。从老令公金刀杨业开始,也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人在北宋一朝为将,其中杨业和杨延昭都属于当世之名将。

金刀杨业自是不必多说,还是在北汉为将时就多次与契丹之战,有杨无敌之称。杨业的长子杨延昭颇有乃父之风,常年镇守西北,威震辽人。辽人素以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为克星,杨延昭屡克辽人,辽人遂以为杨延昭为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小说中杨延昭为杨业第六子,故而被称之为杨六郎,但实际上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

而到了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小说中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孙子)这一代,虽然也在为官,但是比起其祖和其父来说,远不是同一个水平上的。

而自杨文广之后,杨家就此消失在两宋的历史上,而南宋名将杨再兴,虽然也姓杨,但是和杨业这一脉已经没啥关系了。

当然,这并意味杨业的后人就此消失了。如今在四川、湖南、安徽等多个省份,都有杨家后人分布。在四川梓潼,有一位叫做杨开华的老人,自称是杨家的37代传人,熟练掌握杨家36路枪法。

杨开华老人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儿子也就是杨家38代传人杨鹏对于杨家36路枪法毫无兴趣。


小镇月明


1127年1月9日(农历1126年闰十一月廿五日)星期天,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将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俘虏。1127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初六)星期天,金太宗完颜晟下诏废二帝为庶人,标志着北宋正式灭亡。于是就有了题主之问,为什么不见北宋的万里长城杨家将的身影?杨家将、杨门女将去哪了?

杨家将在我国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杨家将的第一代杨继业原为北汉边疆悍将,曾与辽国多次对战。979年6月2日(五月端午)北汉皇帝刘继元不敌宋军,战败投降,至此北汉灭亡。杨继业在痛哭中无奈投降了宋朝,宋太宗让他继续镇守边疆,抗击辽军。富不过三代,杨家将的在宋朝的只有三代,分别是杨重贵(杨继业)、杨延昭(杨六郎)、杨文广。

杨六郎其实不是六子而是长子,因为六郎屡克辽人,辽人对此惊为天人,以为他是北斗星中的第六星(战星)的下凡,故而敬称六郎。他们立下赫赫战功,但宋朝是一个倡导文治限制武将的朝代。毕竟老赵就是因为军权过大才黄袍加身的,故而宋朝皇帝对武将一直很防范,历史上很难出现家族式的将军世家,更不要说冠以杨家将的自号了。

影视剧里的杨家将展现则是满门忠烈,杨令公有子七人,个个都是将门虎子,其中以六子(刘德华饰演)最六——杨六郎。杨六郎在演义和影视剧一直都是排行老六。不仅如此,杨令公和他的儿子们的夫人们也都是夫唱妇随。佘太君、从杨大嫂到杨七嫂还有杨令公的千金杨八妹、杨九妹(周海媚饰演)以及杨六郎的儿媳穆桂英还有杨家的丫鬟杨排风都是巾帼大英雄,驰骋疆场,无往不胜。

在评书演义中杨家将对靖康之耻并没有袖手旁观

这十代英雄分别是杨衮、杨令公、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杨世瀚、杨金豹、杨满堂以及后来的杨再兴。他们个个是英雄,对外能杀敌,对内可锄奸而且还都是高富帅,时不时的还能抱得美人归。往往即收获了爱情又取得了事业上的丰收,可谓好事临门。在演义中,杨再兴也为杨将军的后裔,他跟随岳飞抗击金兵,以雪靖康之耻。而实际上杨再兴跟杨将军没有关系,福垊需要说明的是杨过他爸杨康也跟杨家将没有关系。虽然郭靖、杨康取名正是来源于靖康之耻。


杨家将与杨门女将在北宋灭亡后去哪里了?

杨将军三代之后就家道中落了,而传说中的杨门女将更是美好的想象。在古代女生上战场的可能性非常低,尤其是宋朝。杨家将的后人们面对靖康之耻,虽然很想实现祖先的荣光一雪国耻,但他们无职无权无能力(打仗),空有一番热情和愤怒,甚至他们大多人都消沉了。像辛弃疾那样热血愤青,想到说到,说到做到的,杨继业的后裔当时没有一个人能做到。

靖康之耻后,杨家将的后裔们向南迁徙。有去贵州的,有去四川的,有去湖南、广西的,也有去广东、福建的。后来更又迁徙到越南、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十一个国家。而杨家《36路秘传杨家枪法》也流传民间,从抗敌利器成为强身法宝。


福垊


北宋灭亡的时候,杨家将干什么去了?其实杨家将一直在抵抗异族的战斗第一线,就连与岳飞同时代的杨存中(杨沂中)也是杨家将。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杨家将先抗辽再抗金抗元,杨家将一直战斗到南宋灭亡!只是当时大厦已倾,杨家将独木难支,在投降皇帝下达的投降命令面前,杨家将只有放下武器才能避免更多百姓无谓伤亡。

  关于杨存中是不是杨家将后人,或者直接说他是不是杨家将,一直有很多争论。其实历史本来就是应该争论的,因为毕竟参考不同的史料,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笔者今天就展示自己所掌握的史料,来简要地讲一讲历代杨家将在保家卫国战争中的突出战绩。在展示杨家将战功之前,请读者诸君先看一份后人整理的杨家将(包括折家军)世系表,这个折家,就是佘太君的娘家。

  

  按照这两张世系表,咱们从头到尾聊一聊杨家将。当然,杨业及其长子杨延昭的事迹就不说了,咱们还是说说不常见诸史料的其他杨家将吧。

  杨延昭并不只有杨文广一个儿子(演义小说把儿子当成了孙子,杜撰出了一个杨宗保),杨文广是次子,长子为杨充广,三子德政、四子传永。而杨宗保也不是凭空杜撰,因为兼祧杨延贵、杨彦彬兄弟的,有个孩子叫杨宗闵,这个杨宗闵就是杨存中的父亲(也有史料说此杨宗闵非彼杨宗闵)。而杨文广大哥充广一脉,辗转到了播州,成了杨家将的另一分支,并且与唐朝就已经成为播州望族的杨家合流——播州杨家乏嗣无后,过继了杨宗闵子嗣。至于详细世系关系,请读者诸君参考上图。笔者接下来就按年代开始讲各代杨家将的战功——从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也就是元太祖十五年开始讲起,这时候杨家将在播州已经站稳了脚跟,“杨氏守播州十四世”,此期间杨家将的掌门人是杨粲,“官至忠州防御使,封武毅侯,卒,子价嗣。”  

  继承了杨家将领导权的杨价听说蒙古大军已经兵临渭水,就抓紧征募操练士卒,在宋宝庆二年、元太祖二十一年的时候已经拥有了两万精兵。宋端平元年、元太宗六年(还是说公元吧,免得读者诸君还得去查年代)、公元1234年,杨价带领杨家将在蜀口《栈道南口》阻截想入川的元军并大获全胜,因此被加封为雄威军都统制,雄威军就是南宋小朝廷专门为杨家将新设的番号。

  其后杨家将又在1236年配合孟珙合战三峡口,击退元军后因功升迁为武功大夫、閤门宣赞舍人,次年与余玠、孟珙守御两川,累迁宁武、威远、忠征三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次年杨价卒,封威灵英烈侯。其子杨文“总播州军政,以功加武功大夫、领雄威军都统制。”杨文之后的继承者叫杨邦宪,在四川陷落之后,仍然死守播州,并扼守赤水,击退进犯的水西罗闽部落,因功升为利州观察使,并接到宋廷“入卫京师”的诏命,但是此时的播州已经是四面皆敌,杨家将就是肋生双翅,也飞不过去了,这时候是1275年。就是这一年,宋恭帝被俘,南宋实际已经灭亡了。但是已成亡国之君的宋恭帝和太后还是给杨邦宪发来诏书,但这诏书不是让他继续抗敌,而是命令他放下武器投降。杨邦宪“捧诏三日哭,据播州、珍州、南平军降。”世代忠良杨家将就此谢幕……


半壶老酒半支烟


正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逝”,杨家将满门忠烈,在对抗辽国的战争中老幼男女尽皆战死,其后代数量又少,爵位又低,最终沦落为平民百姓。北宋皇朝存在的时间为167年,杨家将存在于北宋初年,杨业祖孙三代抗辽,绝大部分精英人物战死,最终人丁稀少,渐渐没落。北宋灭亡时杨家将早就烟消云散了,距杨家将鼎盛之时过去百余年了。据说梁山好汉杨志就是杨家将后人,而《射雕英雄传》里的杨铁心就是杨志的一个儿子,岳家军里的著名大将杨再兴也是杨志的一个儿子。因此北宋灭亡之后,还是有杨家将的身影,那就是岳家军里的名将杨再兴,不过那时以岳家军为主了,杨家将不再是主角了。

杨家将的源头是北宋名将杨业,杨业本是北汉名将,北汉被大宋攻灭后,杨业随主降宋,一直为大宋镇守代州,抵抗契丹大军。宋太宗兴兵伐辽,杨业这路军深入契丹国,兵败被擒,最终绝世而亡!杨业共有七个儿子,其中以杨六郎杨延昭最为厉害,镇守边关二十余年,威震契丹国,杨六郎最终是病死的。杨六郎有三个儿子,其中以三子杨文广最为厉害,曾追随狄青抗击西夏有战功。杨文广之后杨家将式微,渐渐消失于正史之中,但民间对杨家将十分推崇,演义出了杨家的故事。

在民间的杨家将故事中,杨家三代男丁都战死沙场;然后佘太君率领杨家的女将们出战契丹,也全部壮烈牺牲,女将中以穆桂英为代表;杨门女将全部战死后,杨家的家丁们又继续战斗,也全部壮烈牺牲,家丁们以杨排风为代表。穆桂英是穆柯寨穆羽之女,自小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以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是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佘太君百岁挂帅,领军寡妇西征,穆桂英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在民间传说中杨家满门忠烈,全部为国尽忠,皆战死于抵抗契丹的战争中,因此杨家将的后人太少,到北宋灭亡时再无杨家将了。

北宋灭亡前,北宋跟金国联手击灭了契丹大辽国,然后金国兵锋直下,一举击破北宋都城汴梁,虏走徽钦二帝及许多皇族。值此国破家亡之际,岳飞崛起于河朔,屡败金人铁浮屠,收复失地,迎回二圣指日可待!岳家军成了南宋的中流砥柱,而岳家军中有一员猛将杨再兴,他枪法娴熟,作战勇猛,他就是杨家将的后人,最终杨再兴战死于沙场之上!《射雕英雄传》里的杨铁心也是杨家将后人,他已经沦落成平民了,可见在北宋灭亡前杨家将就已经式微。杨铁心有一个儿子叫杨康,投靠了金人做了王子。杨康的儿子名为杨过,后来成了一代大侠,甚至击杀了蒙古大汗蒙哥!杨过的故事尽管是后人编纂的,但是也反应了人们对杨家将的尊敬与喜爱!


大秦铁鹰剑士


人们所熟知的杨家将和杨门女将大多数是来源于《杨家将》这本书或者是相应改编的影视剧以及戏剧,这些形形色色的书籍或者艺术媒体把杨家将和杨门女将塑造成了一个又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英雄,杨家将以及杨门将女们为北宋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在北宋灭亡后,这个满是荣耀的家族竟然就销声匿迹,这看起来是不可思议,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有着旁人所不及的荣誉和称赞,到最后却真的销声匿迹无处可寻。


杨门女将的出现不但是《杨家将》这本书的一个亮点,也同样是戏剧舞台不可缺少的经典的场景。《杨家将》这本书可以说是有着所有杨门女将的根本依据,但是这一本书的本质却是杜撰,也就是这本书是有着少量的真实资料加上大量的想象杜撰而成,因为正史上面没有任何关于杨家女将的记载,这些杨家女将只是当时故事和小说的一个生成品,因为她们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在北宋灭亡后杨门女将无迹可寻,因为她们只是杜撰,从来没有出现过。

虽然让人们广为人知的杨家将和杨家女将的《杨家将》这本书杜撰的成分较大,但是这一系列的故事也是拥有着一定量的真实性为依据才得以更加一步的杜撰。

根据正史记载,杨家将是存在的,杨家将曾是北宋的一个名门望族,只是杨家将的强大仅在北宋中前期,在这个杨家将达到了鼎盛的时期历史上仅是存在过三代人,这三代人分别是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


杨业是杨家将的创始人,也是杨家将鼎盛的第一代。杨业首先是为北汉而效力,在北汉还没有变成北宋的时候也是属于中流砥柱的地位力。北汉灭亡之后,杨业带领着杨家军便归顺了北宋。北宋赵光义便派杨业带领着杨家军去雁门关抵御北方的入侵,当时在北方需要抵御的国家是辽国,是契丹族建立的国家。杨业为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却为了收复被占领的燕云十六洲,把自己的性命留在了契丹的异国他乡,杨家将的第一代就此画上了句号。


第二代杨家将杨延昭是杨业的儿子,他为之效命的君主就是赵光义的儿子宋真宗。杨延昭大显身手的时代和杨业比起来就相对和平,所以他只是在北宋和契丹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前立过战功。在《澶渊之盟》条约签订后的一百多年,延续到北宋灭亡前,两国之间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乱。因为当时的带领着杨家军的杨延昭的主要任务就是平定北方,所以在条约签订后的杨家军只需要驻守边疆。

杨家军的第三代领导人杨文广上任于杨延昭去世后,这个时期的北宋和契丹依然太平,但是北宋和西夏摩擦又开始不断,杨家将的主要战场开始发生转移,杨家将杨文广的主要任务是带领着杨家军跟随着狄青平叛西夏,在宋仁宗时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但是在杨文广去世以后,杨家将就没有了什么的杰出人物,也就渐渐地消失了踪迹,后人的事迹也消散于茫茫的历史中。


杨家将在北宋灭亡时候就没有了实力,只是因为过去的光环太过耀眼,所以人们只记住了杨家将的前三代,所以有人认为北宋灭亡后已经没有了杨家将也似乎合情合理。

杨家将早已经混入了大江南北的不同的地方,他们本身也就是一个由真正的历史以及后人的想象的各种添加的群体,所以在最后那个分析崩离的时候,这些也就随着时间而消失了,他们身上有着历史的缩影,消失于时代的崩溃消亡,最后存活于口口相传不知真假是非的历史长河中。


篱上青


先说一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北宋的灭亡是必然的,别说杨家将难以拯救,即使加上关二爷、张三爷也不好使。

历史上杨家将其实专指杨家前三代,其余的子孙已没有前辈的雄才大略,军事才能更是一代不如一代一代,已经不适用杨家将的称谓。

北宋灭亡时,杨家子孙已经沦为了普通的军官,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很多都未经沙场,武艺和军事才能更是一言难尽,曾经的天波府更是沦为后代子孙祭祀祖先的场所。这些人是难当拯救北宋的重任的。

我们简单说一下杨家三代人物。

杨家第一代杨业

以骁勇著称,很受宋太宗重用。在燕云十六州的战争中,受到潘美和王洗的错误指挥,失手被擒,绝食三日而死。



杨家第二代杨延昭

杨延昭收到杨继业的熏陶,跟随父亲出战,作战勇敢,身先士卒。杨继业死后,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任务,最终死在任上。



杨家第三代杨文广

作为杨家第三代的领军人物,杨文广虽然也很出色 但跟前代比还是比较逊色的,主要是因为当时宋辽正在议和,能参战的机会不多。但在于西夏的战斗中,表现出了虎门之子该有的军事才能。



除了这三代,不管是宋史还是辽史都没有对杨门后代的记载,也是比较悲哀吧。


历史伶俜者


在许多老百姓的心中,杨家的历代名将都是真正为国为民的英雄,足以和历史中的岳飞、戚继光等人齐名,在各种演义以及电视剧的熏陶下,想必很多人对杨家将的事迹是非常了解的,但大家是否知道真实历史中杨家将是如何的?

对于历史中的杨家将,很多人有着清楚的了解,也有一些人了解得不够详细,以为演义和电视剧中的杨家将是被完完全全编造出来的产物,这种想法实际上是不对的。


杨家将在历史中真实的存在过,他们的事迹也如同演义一般令人热血沸腾、钦佩万分。

但有所不同的是他们的事迹没有演义中那么夸张、他们的家族传承也不如演义中那般绵长。

历史中杨家将的原型是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

一代抗辽名将杨继业

第一代名将杨业是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的名将,杨业的父亲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刺史,算是出身官宦世家。

在杨业长大后,他凭借着他的武猛崛起成为了军中的名将,成为了北汉国抗击辽人的头号重将。

五代十国末期,北周重将赵匡胤篡夺了北周的皇权、建立了北宋。

在建立北宋后,赵匡胤就展开了他统一五代十国的步伐,不过还没等到他完全一统五代十国,他就在那一段斧声烛影的迷离中丢掉了性命,接下来他的弟弟赵匡义登基成为了皇帝。


杨业就是在赵匡义一统了北汉之后,投靠到北宋军中的。

杨业的军事才华十分光芒闪耀,在杨业的投靠后,赵匡义就继续给杨业安排了抗击辽人的大任,让他为朝廷固守起了北方疆土。

在杨业固守北宋北方的多年时间中,他的光芒一时无人可以遮盖。

不过在后来一次深入敌后的作战中,因为没有援军对他进行救援,他悲壮地战死在了沙场中。

这就是历史中杨家将的第一代名将。

二代名将杨延昭

杨家将的第二代名将是杨业的大儿子杨延昭,很多人都以为杨延昭的外号叫做杨六郎,所以他必然是杨业的六儿子,但这种想法其实也是不对的。

杨延昭之所以被称之为杨六郎,跟他对辽人的作战有关。

杨延昭从小就继承了他父亲的军事才华,年轻时就被杨业认为有自己当年的风采,所以从青年时期开始,他就一直被杨业带在身边,熟悉抗击辽人的行军作战。



在杨延昭能自主行事后,他就主导起了自己的军队,在北方的疆土中,和辽人展开了誓死博杀,通过一点点在刀山火海中的磨练,最终也成长为了和他父亲齐名的抗辽名将。

在和辽人的作战中,杨延昭曾一度让辽人产生过恐惧,他们甚至迷信地以为觉得杨延昭是北斗七星的第六颗星辰下凡,是神仙专门派来克制自己的,于是才把他称为了杨六郎。

三代将领杨文广

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最早是受北宋名臣范仲淹提携起来的,后来,他搭上了北宋名将狄青的大船,跟随狄青在战场中历练了起来。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杨文广并没有介入到和北方辽人的作战中,他的战绩主要还是体现在和西夏国的作战中。

杨文广的战绩并不是特别耀眼,他后来还是因为宋朝皇帝念及到他父辈、祖辈的荣耀,才被安排一些重要职位的。

历史终究是历史

除了这三名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杨家将之外,其他所有在演义中出现的杨家将或者杨家女将,在历史中是并不存在的。

不要说北宋灭亡之后了,在北宋后期,杨家将的传承就早已被掩埋在了历史之中,虽然还有着后代流传,但都早已泯为众人,与演义中所说到的代有人才出有着极大差别。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提到开封的天波府,但大家要知道一个事实,天波府在历史中是并不存在的,开封的这个天波府是现代人为了吸引游客才修建出来的一个旅游景区,并不是历史遗迹。

所以说这就是真实历史中的杨家将,大家只要了解到演义中杨家将和历史中杨家将的区别,就知道他们为何在北宋灭亡之后不见踪迹的问题了。


孤客生


所谓“杨家将”实际上是文艺作品杜撰出来的,杨门女将更是子虚乌有,真实的杨家将是北宋年间的杨门三代将领,即杨继业、杨廷昭、杨广文。

杨家将一代

杨家的起家源于杨继业的父亲杨信,老爷子在五代乱世,占据麟州,自命刺史,先附后汉、后附后周。杨信归附后汉之时,为了结交并讨好刘崇,将杨继业送往太原,并受到刘崇的重用,收为养孙,改名刘继业,任命为保卫指挥使,后因战功升迁为建雄军节度使。

“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耶律斜轸《辽史》

然而杨继业在北汉到底有多么厉害,《宋史》和《辽史》均少有记载,《宋史》中提到刘继业时也多以败绩展现。如杨继业与宋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被党进以少克众,溃不成军,杨继业躲于壕沟,由城上士兵扔绳索拉回才躲过一劫。《续资治通鉴》中仅记载杨继业坚守太原,北汉投降以后,杨继业扔在坚持守城,直到赵匡胤派刘继元招降,刘继业才归降。根据《辽史》记载,刘继业在北汉时期主要为北汉镇守边关三十余年,对辽作战经验丰富,因此刘继业归降北宋以后,宋太宗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继续守护边关。


因杨继业对防御辽国经验丰富,宋太宗派他到代州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为潘美节制。当辽军由雁门进犯,杨继业率数百骑绕小路至辽军后方,与潘美所部形成夹击,杀死辽国节度使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缴获军械战马众多,杨继业也因此功被提拔为云州观察使。辽国此战之后便非常忌惮杨继业,杨家将由此杨名。

但潘美眼红杨继业的步步高升,多有诽谤诬陷杨继业之举。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在杨业夺取寰、朔、云、应四州后,中路军曹彬溃败。太宗令各路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辽国趁机反攻,重占寰州。潘美此时欲加害杨继业,令杨继业主动出击,并谎称在要道陈家谷部署伏兵。杨继业力战数日,引敌至陈家谷,却未见一兵一卒,只能孤军力战。杨业身受几十处伤,战至双手握不住刀后被辽军生擒,因不降绝食而死,其长子杨延玉,部将王贵、贺怀浦也均战死。

杨家将二代

杨家将第二代代表人物为杨继业之子杨延昭。 杨延昭英勇善战,作风简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与杨继业风格相似。杨延昭继续杨继业的事业,镇守边关二十余年。由于辽人的文化迷信中,天上北斗七星的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又因为杨延昭镇边期间对于辽人作战所向披靡,极具威慑力,辽人认为他是那第六颗北斗星转世,因此称他为杨六郎。

但据史所载,杨延昭应为长子,杨六郎实际上是辽人对其畏惧的称呼,并非文艺小说里的家中排行老六,根据史书记载,杨继业的儿子除了杨廷昭以外,还有杨延玉、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和杨延彬,这也是小说杜撰的杨家七郎八将的人物原型。



杨家将三代

杨文广在《杨家府演义》中,为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子,但历史上杨文广却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起初随狄青南征广西,立下战功,宋英宗又考量其为杨门名将之后,便提拔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


在对西夏的防御中,韩琦派杨文广所部在筚篥筑城,控制要塞,防御西夏。杨文广用声东击西之策,先佯装去往喷珠筑城,后迅速赶往筚篥,抢修城寨,加紧布防。待西夏军至,见宋军已有防备,便无奈撤军,杨文广乘势出击,斩敌千余,因此功被升知泾州镇戎军、定州路副总管,迁步军都虞侯。

辽宋在代州发生摩擦之时。杨文广向朝廷献攻取幽燕之策,但未等到朝廷回应,便死于任上,死后被追赠为同州观察使。作为杨家将的第三代,杨文广并没有建立能与他祖辈父辈相提并论的功绩,也是杨家将走向衰落的一代。并非能力问题,只是宋朝积弊太深,且修文偃武的风气已盛,讳言用兵,杨文广即使满腔热血,胸怀大志,也很难会实现。

历史真相

“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欧阳修《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个人是历史中杨家将的主要人物。虽官职都并不是很高,但杨家将三代人精忠报国的事迹,值得传扬。杨继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的名声也算名满天下。



由于宋朝积弱,多受外族侵扰,并至亡国,所以宋民对于血战保国的将领追思尤深。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扬也就非常盛行,“杨家将”也是如此,成书于南宋的《烬余录》,将杨嗣的功绩安到杨延嗣身上,将杨文广的事迹,创造出了一个杨宗保,甚至还有杨家将父子救援宋太宗的荒唐情节。

历史上也没有潘洪或潘仁美,人物原型就是潘美。而害死杨业的罪魁祸首是王侁,但这个小人物并不能突出杨家将的“名气”,因此主帅潘美就被扣上了罪人的帽子。按照《宋史》的记载,若非王侁军离开防地,潘美的伏兵不会不如期到达,身为主帅的潘美不得不舍小保大。



历史上杨家将里没有杨宗保,也没有穆桂英。佘太君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其家族也是山西豪强,也是抗击契丹民族英雄之后。但诸如杨门女将的故事只是文艺小说里为了刻画杨门一家忠义无双的精神而杜撰,并无史料可查。


棍哥观史


北宋灭亡的时候,杨家将早就不存在了,既然那时候的他们早就不存在了,肯定也就见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至于杨家将去哪里了,杨门女将去哪里了?这个问题我们要分开来回答。

我们先回答杨门女将去哪里了,因为这个问题更容易有答案。

说白了中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杨门女将,关于我们从影视剧里了解到的,一切杨门女将的故事,都是影视剧,小说家又或者说是戏剧家杜撰出来的。

杜撰出来的人物肯定就是不存在的了,既然他们是不存在的,我们也就不用去了解他们到底去哪里了。

不要说杨门女将是杜撰出来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杨宗保,他也是杜撰出来的人物。

这一段历史在正史《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可以查到,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杨门女将之说。

说完杨门女将的问题,我们再说历史上存在的杨家将,以及他们后来到哪里去了的问题?

根据《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录,历史上的杨家将仅仅只有三代人,他们主要是活跃在北宋的中前期。

这三代人分别是第一代杨业,第二代杨延昭,第三代杨文广。

杨业就是杨家将的创世人,他在领着杨家将打仗的时候,一开始是为北汉效力,那时候的大宋,要统一全国,就开始和北汉打仗了。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和北汉打了两次仗,北汉都是因为杨家将的存在,没有让赵匡胤得逞,最后赵匡胤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赵匡胤神秘的死亡之后,他的弟弟赵光义开始登基,继承了他的皇位。

赵光义也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为了能超过哥哥的历史功绩,他又开始继续了哥哥未曾完成的统一大业。

结果北汉就是在赵光义当朝的时候,被赵光义所打败的。

北汉灭亡之后,杨业带领的杨家将也就归顺了北宋,他们就成了北宋的臣子。

赵光义当然知道杨业以及他的杨家军的厉害了,为了发挥他们英勇作战的优势,赵光义派了杨业带领杨家将去雁门关一代抵御北方强大的契丹族。

契丹族建立的国家,就是辽国。

之后,赵光义想要收复被契丹人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就是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杨业被主将潘美所陷害,最终导致杨业兵败陈家谷。并且在陈家谷杨业被契丹人所俘虏了。杨业被俘虏之后,他就绝食死在了契丹的领土上。

杨业死后,他的儿子杨延昭,继承了老爹的爵位,开始继续为北宋守护北方的边疆地区,他就是杨家将的第二代领导人。

杨延昭主要是活动在赵光义的儿子,宋真宗统治的年代,但是,宋真宗时期和契丹签订了《澶渊之盟》,这个盟约签订之后的一百多年里,直到北宋灭亡之前,北宋和契丹都没有发生过战争。

所以,杨延昭所带领的杨家将,也就是在《澶渊之盟》签订前,为大宋立下过赫赫战功。之后的杨家将也仅仅是驻守在边疆,这一时期的他们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战事的。

杨延昭去世之后,第三代杨家将的领导人杨文广开始上任了。

杨文广时期的北宋和辽国,一直都是在太平中度过的。

但是,此刻的北宋和西夏是经常有战事的,杨文广带领着杨家将跟随狄青去平叛西夏。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杨文广主要是活跃在宋仁宗时期。

杨文广去世之后,杨家将就没有踪迹了。

从此,历史上关于他们的记录,也就没有了。但是,杨家将的后人,在北宋灭亡之前,就迁移到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全国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