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最后的武士》:传统之于现代,如樱花般凋谢,虽死犹荣

一个一衣带水的邻国,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民族,一种极度坚韧又极端扭曲的信仰。对于日本,人们总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大概,这就是《最后的武士》对于中国观众的魅力所在。

回首《最后的武士》:传统之于现代,如樱花般凋谢,虽死犹荣

一部经典电影,以来自“文明开化”之邦的美国军官为切入视角。可造就的,却是一段在封建武士社群中自我救赎的“反现代化之路”,所谓历久而弥新,大概乎如此吧。

《最后的武士》是消亡的武士,有人说,它正象征着十九世纪古老日本的冰山融化。但它所折射出的,又何尝不是所有东方民族在近现代的阵痛缩影…

回首《最后的武士》:传统之于现代,如樱花般凋谢,虽死犹荣

1.生存还是死亡,亘古不变的话题

一个漂洋过海的梦,留下了男主角欧格仁的性命。在森次胜元看来,自己梦中的白虎,就是这位美国上尉的化身。从观众的角度,如果仅仅把这场贯穿通篇的梦,看成是故弄玄虚的迷信把戏或是暖场噱头,那就大错特错了。梦中之相,相由心生。与虎相搏,搏的又何尝不是自己的心。胜元的原型是西乡隆盛——一位曾经主张维新,却最终为传统而战的义士。在《最后的武士》中,胜元懂英文,通晓现代事物,却选择用武士刀去捍卫祖祖辈辈们留下的最后精神家园。

因为梦中的白虎,不仅是欧格仁,更是西洋文明的象征:强大,而具有威胁性。胜元不能放任自流,是出于尊严;胜元更不能斩草除根,是出于大势。

欧格仁在对印第安的屠杀噩梦中不得解脱,自以为“该死”,却在武士之乡苟全人世;胜元有入朝为官的上进之途,但宁愿“抱残守缺”,舍命与维新派一搏。这看似矛盾却又全然合理的命运,借用马克思评鸦片战争的话说,真是“一曲对联式的悲歌”,是天意,亦属人为:心甘情愿的赴死,造就满怀希望的生活。日本的死亡文化,为武士阶层所重。于欧格仁这个西方职业军人而言,从鄙视、理解、到成为信仰。不正是一段从命运上的由生到死,又从精神上由死到生的解脱么。

回首《最后的武士》:传统之于现代,如樱花般凋谢,虽死犹荣

2.人、天、道?

武士道一词,得到准确定义是在近代,故而《最后的武士》中所指,应是传统的武士精神,当与军国主义所区别开来。在欧格仁1877年冬天的日记中,他扪心自问,什么是真正的武士精神?是像多香那样守礼,服从一套完美的道德规范?是像氏尾那样练好武士刀法?还是像比健那样借助书法、打坐、茶道来追求内心的平静?

都是,也都不是。《最后的武士》所抛出的这个核心问题,正对应了新渡户稻造在1899年所著的《武士道》一书的核心论点:孔孟之道、佛教和神道构成了传统武士道的三个起源。

儒家,重的是人伦。明治和胜元的君臣之义、胜元和信忠的父子之情、广太郎和多香的夫妇之别、比健和孙次郎的长幼之序,当然,还有贯穿全篇的欧格仁和胜元的朋友之信。在西南战争的大背景下,传统人伦的温情正如同没落的儒家秩序,岌岌可危而又格外值得珍惜。

欧格仁在日记中自嘲像一条可怜的流浪狗,可他最终在大洋彼岸找到了自己的家。自从他十七岁离开家以来,呆的最长的地方竟然是“敌人的村庄”:这些彬彬有礼的敌人,内心有着深沉的情感。从晨起到日落,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儒家的“仁”与“礼”,深深的感染了他。就在不久前,武士们看似一团散沙却井井有条的宗族子弟兵,轻易击败了他所训练的新兵蛋子。如果说,那时只是军人的宿命,但现在,他甘愿沦为精神上的俘虏。

回首《最后的武士》:传统之于现代,如樱花般凋谢,虽死犹荣

回首《最后的武士》:传统之于现代,如樱花般凋谢,虽死犹荣

释家,修的是心。从固有思维来看,观众们很难接受,禅宗佛教竟然会是日本武士阶层的普遍信仰。爱德华.兹威格导演利用唯美的寺庙、古朴的佛像,穿插着富有禅意的乡村田园画面,用蒙太奇式的表现手法演绎出了一位不信神的美国军官,在“即心即佛”的东方宗教氛围感染下,“发现神的力量无处不在”的心路历程:一方面,不论是过去或现在,像胜元这样的武士,都在战争中杀人无数;而另一方面,面对精神层面的未知境界,佛教信仰的存在让骄傲的武士低下头颅。卑生亲死的淡然心态,让锋利的武士刀没有沦为追逐金钱和肉欲的工具。欧格仁开始只看到了胜元与文明开化的抗争,但最后爱上了他要守护的世外桃源。儒家讲求尽人事,而佛家强调顺天命,这种不够“积极”的生活方式可能成为不了今天的潮流,但对于一位久经沙场,厌倦尘世的将军,还有什么比这更适合作为他的心灵归宿呢?

儒家教武士守礼,佛教安定了武士的心,神道则规定了武士的人生方向。日本的神道,不等同于中国的道家。但在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思想上,神道教与道教显然存在着东方民族共有的世界观。单就这个外延来看,开篇胜元带领乡里乡亲毁坏铁路,与义和团“保护地脉”的目的如出一辙。但从其他层面来看,比方说神道教强调的忠,倒与一般中国传统士大夫所追求的不同。胜元对于明治天皇的忠,是有条件的忠,他称自己是“为了天皇而发动叛变”,这种看似荒缪的逻辑也不能简单的用中国“反大臣而不反皇帝”的惯性思维来强加解释。某种程度上,同为海洋岛国的日本,其武士文化中倒有几分英国骑士精神的相似之处。而片尾欧格仁代替胜元,在明治天皇面前效忠。这一片段某种程度上也加入了西方教徒的殉道精神,至于是否出于商业角度,就不得而知了。

回首《最后的武士》:传统之于现代,如樱花般凋谢,虽死犹荣

3.一花、一叶、一世界

《最后的武士》通篇不离武士的荣誉,在篝火旁的那段战前对话中,欧格仁最终理解了胜元口中的“good death”:你没能说服天皇,你保护不了你的百姓,所以你感到羞耻,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鲁思在人类学著作《菊与刀》中所说的“耻感文化”,不同于中国的“乐感文化”,注重追求荣誉的喜悦。日本人的敏感点,更在于对失去荣誉的恐惧与耻辱。单从这个方面看,作为中华文化的子系文化,日本文化走的有些极端,而且不是上智者的那种。

但是话又说回来,任何一个文明都值得尊敬。电影的高潮,在于胜元和欧格仁带领乡亲们对抗新式军队。虽然这种自杀式攻击,乃至于自杀文化,都绝非是值得提倡的正能量。但从岛国地狭民贫的历史情况出发,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种“升级版的堂吉柯德”,正展现出了日本这个“悲情民族”坚韧而又脆弱的一面。

回首《最后的武士》:传统之于现代,如樱花般凋谢,虽死犹荣

回首《最后的武士》:传统之于现代,如樱花般凋谢,虽死犹荣

在那个古朴而恬静的花园中,胜元向欧格仁表露自己的人生感悟:每一片凋零的花瓣,每一口茶,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生命,都能体悟人生,这就是武士道。日本人钟情于樱花,唯独爱它凋零的瞬间。正如胜元倒下,欧格仁在战场上成为介错人的那一刻,他悟道了:新的纪元来临,武士们用鲜血骄傲的上演属于他们的最后一幕。正如完美的樱花,在最炫丽的瞬间,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使命。

至于最后,明治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只不过是出于艺术角度的一种升华。帝王不能容忍理想主义者,历史上的明治维新,用军国主义偷换了传统武士精神的概念。而欧格仁回到乡村,回到美丽的多香身边,这一情节实际上是编剧的一种“不忍”。旁边用的是“我更愿意相信”来解读,便知其意。

《最后的武士》,是从美国人角度解读的日本武士,未尝没有出于政治要求和商业利益的美化成分。该作品对于东方文化的理解,更免不了片面和肤浅。但这部电影所展现的,面对近代文明车轮的碾压,传统信仰坚韧而又无奈,如樱花般凋谢,终究支离破粹。这种痛苦,不正是所有东方民族所应铭记的么?

千锤万凿,粉身碎骨,应知我本意。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当不忘初心。

回首《最后的武士》:传统之于现代,如樱花般凋谢,虽死犹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