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后刘娥临终前不断地拉扯衣服,宋仁宗想到了什么,下令给她脱下来?

文史砖家


被上天眷恋的女人,一个得到真爱的皇后——刘娥

在太后圈子里最有名的当属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其实在我国宋朝时的刘娥刘太后完全可以和她们两位比肩,甚至可以说她是古代最佳执政太后!

她执政能力不亚于武则天,却没有武则天为了上位掐死自己女儿的劣迹,刘娥始终用自己最纯粹的爱来浇灌自己的养子宋仁宗这棵幼苗,她和慈禧一样在品尝过权利的美味之后,就再也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

但她没有如同慈禧为了权利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刘娥却懂得放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刘娥做出了选择!这种政治智慧远远超过了慈禧这个祸国殃民的老太婆。

刘太后人生经历可以说是非常传奇!她和武则天以及慈禧太后,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她没有子女,但她却是一个真正的母亲。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她们母以子贵,但是她们都对自己儿子做了什么?

在母亲的高压之下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心理产生了扭曲,甚至对自己的老婆说出了“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这样的糊涂话。

而年轻的同治皇帝则成了留恋妓院的小混混,与他们相比,没有生母疼爱的宋仁宗反而是最幸运的,刘娥把一身的爱都给了他,在这位养母的精心浇灌之下,宋仁宗没有和李显,同治那样出现心理问题,他出落成了一个仁慈宽厚,颇有长者之风的翩翩少年!所以刘娥虽然没有生儿育女,但她却更有资格被称为一名母亲。

其实刘娥也是一个幸运的人,她的生活中也充满了爱。她最大的成功不是成为了太后,而是成为了赵恒的爱人。其实刘娥在遇到宋真宗赵恒之前,已经结过一次婚了。

她的第一任丈夫名叫龚美,一个不太成功的手艺匠人,他们来到东京之后,龚美没有办法养活自己的老婆,为了能够活下去,他决定把自己的老婆卖掉。

刘娥的人生充满了幸运,这是她的第一次幸运,赵恒的手下张耆,在一次逛街中发现了刘娥,刘娥的美貌,深深的吸引了他,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刘娥,并且毫不犹豫地把它献给了自己的上司,年轻的赵恒!

遇见赵恒是刘娥第二次幸运!也是最大的幸运!

赵恒,第一次见到刘娥,他透过流额清澈如水的眼眸,看到了自己的倒影,感觉浑身如同触电一般,对!这就是心动的感觉,赵恒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刘娥。

然而人生不可能一直走运的,宋太宗知道自己的儿子爱上了一个离异妇女之后,怒不可遏,堂堂大宋的内定接班人怎么能找一个二婚头呢?这位不懂得爱的公公,挥起大棒,棒打鸳鸯。

为此刘娥只能搬出王宫秘密地进入了张耆的府邸,赵恒时不时来找刘娥诉说衷肠!无法天天相见的一对璧人,却因为有形的距离,爱的越来越浓烈,在这不被祝福的15年里,赵恒始终如初见刘娥那日一般,爱的浓烈,爱的单纯!

终于有一天,赵恒成为了帝国的统治者,刘娥的春天来到了。她被接回了皇宫,成为了在后宫,除了皇后以外,最尊贵的女人,成为了后宫的第二人,与皇后仅有一步之遥。这一步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对于被上天宠爱的刘娥来说这只是她传奇的开始。

赵恒是个苦命的人,到了40岁,还没有一个儿子,郭皇后曾经为他生下三个儿子,但都不幸夭折了,最后连郭皇后都撒手人寰了。赵恒就动了立刘娥为皇后的念头,但是鉴于刘娥曾经有过婚史,而且出身低微这些原因,赵恒知道在朝堂上贸然提出立刘娥为皇后,这个动议,肯定会招致大臣们的猛烈炮火。

赵恒不是嘉靖皇帝,他懂得妥协,知道迂回。他知道有一条终南捷径可以让刘娥顺利上位,那就是皇子!然而天不遂人愿刘娥仿佛不会生育。这基本上就断送了,刘娥的皇后之梦但是这难不倒赵恒!

他开始借助外力,真的是上天眷顾刘娥,在和宫女李氏春风一度之后,一个皇子,呱呱坠地!经过一番运作之后,这个儿子成了刘娥所生,于是刘娥成了大宋的皇后!

刘娥的皇后之路看似是老天眷顾,其实更深层次的是赵恒对她的爱,他费尽气力,披荆斩棘,与朝臣扳手腕,这都说明他对刘娥的爱从第一天到现在一直没有变!

然而刘娥变了!成为皇后之后没有多久宋真宗的身体就垮了,为了帮助亲爱的男人,刘娥开始走上政治前台!

然而权力就像毒品一样,在尝到权力的味道之后,刘娥就再也戒不掉了,在巨大的几乎不受限制的权力面前刘娥沦陷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她甚至架空了赵恒,那个她一直深爱的男人也是给的他一切的男人。

54岁的赵恒带着对这个世界无比的眷恋,对妻子刘娥儿子赵祯无比的爱撒手人寰!刘娥正式成为摄政太后!

刘娥选取的年号是天圣,这个年号可不是字面上解释的那样平平无奇,而是内有玄机,天可以拆分为二人,一似乎这个年号就变成了二人圣,古代称皇帝为圣人,可是现在有两个圣人,那就意味着...刘娥的野心可见一斑。

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不和谐的因素都被刘娥排除在了朝堂之外,刘娥有了称帝的念头!她甚至在朝堂上图穷匕见的问自己的大臣们:“哀家能不能当皇帝?”

此言一出,原本熙熙攘攘,如同菜市场的朝堂陷入一片死寂,尴尬!太尴尬了!刘娥的心中,一片冰凉这些大臣如同养不熟的狗一样,是谁给你们高官厚禄,是谁给了你们荣华富贵?是我,是我,是我这个太后!可是在我最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却如同泥塑一般,缄口不言!

正在这时一名大臣出班启奏!刘娥想他投来期许的眼神,请开始你的表演!

“太后,武则天差点毁了大唐!”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刀子在狠狠的剜着刘娥的心脏!刘娥勉强露出微笑,此事不必再提!

皇帝梦碎,但是刘娥,最后还是任性了一把,她穿着皇帝的龙袍进入太庙,进行祭祀!这次大臣们默许了,因为太后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再想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已经不可能了,宋朝的大臣们很懂得省时度势,擅长妥协,他们比起明朝的那些同行们要可爱得多了。

时间终于走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弥留之际,刘太后不断的拉扯着自己身上的天子衣冠,似乎有什么想表达,作为孝子,见此情形,宋仁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参知政事薛奎解读出了太后的想法,太后是不愿意穿着这身衣服去见先帝!

这一句说的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薛奎成就的刘太后,盖棺定论,这个棺盖的好!这也是刘太后人生最后一次被上天眷顾,一个臣子在她失去你言能力的时候,解读出了他的心声,让她没有带着最后的遗憾去见赵恒!

在弥留之际,刘娥想到了很多,往事如同过电影般历历在目,她想到了赵恒,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上天的宠儿,才得以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其实她错了,她只是赵恒的宠儿,赵恒爱她宠她,给了她一切,甚至知道自己身后刘娥会弄权,也没有用皇权铲除她。

在爱的幸福国度,我就是你的唯一,赵恒我也爱你,什么权利,什么皇位在爱的面前一文不值,赵恒你还在等我吗?我来了,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脱掉了龙袍,太后老人家阖然长逝,没有留下半句遗言。


小小嬴政


一说到封建王朝摄政主政的女人,一般提到的都是武后、吕后、慈禧太后,其实北宋的刘太后是可以和这三位并排的。

刘太后在历史中名气不大,大概是因为她的历史形象比较温和,很容易被历史尘埃埋没,不像武后、吕后。这两位一个称帝,一个等于称帝,都曾在各自的王朝掀起血雨腥风。刘太后在朝堂上虽然也有果断的一面,但却没有任用酷吏,也没有对政敌展开大肆杀戮。

这一点其实和慈禧太后有些像,在朝堂上玩弄权术都一流,但不残忍,不血腥。慈禧太后之所以比较有名,那是因为她所处的时代离我们不远,而且足够刻骨铭心。

但和慈禧太后比,北宋的刘太后在政治操守上明显高出一截。

刘太后虽然也嗜权,但最终做到了以江山社稷为重。而慈禧却是以牺牲江山社稷为代价,来维系自己的权力。

简单说这几句,为得是让大家伙对刘太后能有一个概念印象。

在封建王朝最终能摄政主政的女人,肯定都是百年一遇的狠角色。就传奇而言,刘太后其实传奇过另三位。

吕后是刘邦打江山的原配,情况比较特殊,优势比较明显;武后跟刘太后相似,靠美貌和才华征服帝王,但武后的身上多多少少还有母凭子贵的痕迹;慈禧太后更是如此,如果她没生下同治帝,根本没戏。

但刘太后却没有为北宋帝王家生下一男半女,而且出身还极贫寒,其登庙堂上君座,完全靠的是女人的美貌、智慧,还有不可或缺的好运气。

说的再俗点,她才是那个真正得到帝王真爱,并利用帝王真爱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的女人。

史书上说刘娥的祖父是后晋、后汉的右骁卫大将军刘延庆,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因此她从小在成都长大。但从她早先的贫寒经历看,她这个显赫的家族背景一定是编造出来的。

父亲干过都指挥使,再家道中落,昔日都指挥使的女儿也不至于沦落成街头摇拨浪鼓,卖唱的。

除此之外,从她早先嫁的男人也能看出来,她一定是寒门出身。

未来的大宋皇后、摄政太后嫁的第一个男人是干什么的呢?

银匠。

这银匠名叫龚美。

两人成亲后就一起到京城讨生活去了。

谁知,到了大宋京城后,刘娥不久便迎来了人生的转机。这龚美大概是个很会交际的银匠,在京城很是结交了一些朋友,这其中就有在襄王(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府里当差的张耆。

当时的赵恒尚未婚配,有意选姬。

张耆见刘娥有一品佳人的美貌,便给龚美搭了个人生的软梯子,让你老婆刘娥去试试如何,万一被襄王看上了呢?

另一种说法更干脆,张耆直接从龚美那里买下了刘娥,然后当成秀色可餐的礼物送给了赵恒。

不管哪种说法,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刘娥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跟龚美很一致,丝毫不介意老公把自个卖了,否则刘娥日后也不可能长期把龚美当成自己的娘家表哥。

该说这女人的情商高呢,还是该说她的性情很彪悍呢?

天公作美,始一见到刘娥,赵恒一见钟情,随即坠入情网。

由此,昔日的街头卖唱女,银匠的老婆摇身一变,成了王的女人。

但赵恒老爹宋太宗得知此事后很生气,大宋接班人怎么能找个二手卖唱女呢,于是一个严令,刘娥在王府呆不下去了。

女人最大的幸运就是能遇到一个真正对自己钟情的男人,刘娥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女人。

又或者说,刘娥的美成就了她的幸运。

帝王老爹的严令虽然不得不服从,但赵恒并没有抛弃刘娥,而是把她偷偷藏进了张耆家。

这一藏就是十五年。

换平常女人,十五年没有名分不见天日,可能人早早地就废了。但刘娥却是另一种状态,利用这十五年时间,她把自己的美修炼到了更高的层次,有美的内涵,美的智慧。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赵恒继位,属于刘娥的春天终于来了。

此时的刘娥已经是36岁的妇人了,但这丝毫没影响赵恒对她的宠爱。一进宫,刘娥便被封为美人,虽然品阶不高,但因为宫中的女人除了郭皇后就她一人受了封,所以实际地位很高。

接下来的情节很像后来的慈禧,刘娥常常在宋真宗批阅奏折的时候打下手。这一打下手不要紧,刘娥非同寻常的见地就展现出来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也摸熟了朝政。

当然,在深宫中,光有帝王的宠信是远远不够的,想上位,还得有不可思议的好运气。

这一点,刘娥又是幸运到了极点。

郭皇后生的三个皇子,外加其他嫔妃生的俩,没一个活过十岁。

搞的宋真宗年近四十,居然连个接班人都没有。

还没完,五个皇子全部夭折后,郭皇后在1007年也死掉了。

这等于是为刘娥扫除了当皇后的障碍,朝后看,也扫除了她摄政主政的障碍。

让刘娥当皇后,宋真宗是愿意的,但因为刘娥的出身太低,要想让众臣闭嘴,只有一个办法,想法让刘娥有个儿子。

种种迹象表明,刘娥应该不能生,因此两人想到了借腹生子。在这个环节,刘娥的运气依旧很好,身边的侍女李氏跟宋真宗比划了那么一下,结果就生出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在民间,这事就传的腹黑邪恶了,所谓狸猫换太子,出处就在刘娥这里。

不管怎么说,通过这种方式,刘娥有了儿子,子凭母贵,冲破朝中的非议反对后,刘娥勉强当上了皇后。

到这里,刘娥的运气或者说属于她的时势依旧没有结束。

刘娥当上皇后后,宋真宗的身体不行了。

身体被掏空的结果便是权力被架空。

就此,刘娥慢慢地转型成了政治女强人。

宋真宗发现这个苗头后,也曾试图扼杀刘娥摄政的势头,但最终没能成功,带头反对刘娥的寇准等臣均遭到罢黜、流放。

1022年2月,54岁的宋真宗驾崩,留下遗诏: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

此时的小皇帝赵桢只有11岁,所以刘娥实际成了摄政皇太后。

整体而言,刘太后摄政还是很有气象的,开明、宽仁、有作为。

但随着摄政日久,刘太后渐渐地就产生了称帝之欲。

走不走这一步,刘太后很犹豫,或者说底气有些不足。之所以底气不足,那是因为她在朝中并没有培植出忠于自己的外戚势力集团。

从这一点看,刘太后似乎又是有其欲,无其行。

1033年,在不愿归政又不愿称帝的纠结中,56岁的刘太后突然在朝堂上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要着天子衣冠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

猛一看,这很像是称帝前的试探,正式称帝的前奏。

遗憾的是,即便此时的刘太后有这个心理,那也没这个可能了,因为她的身体不行了,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难道刘太后玩的是过把瘾就死的自我抚慰?

让人疑惑的是,过了一把形式帝王的瘾,彻底还政于仁宗后,她并没有脱掉天子的衣冠。

因为这个,便有了临终之时她的那个怪异的举动,不断地拉扯自己的衣服。

仁宗起初不明白刘太后想表达什么。

很会说话的参知政事薛奎解释说:太后这是不愿先帝见她身穿天子衣冠入葬。

仁宗听了,恍然大悟,于是赶紧给刘太后换回皇后的衣冠。

可既然不愿穿天子衣冠去见先帝,刘太后为何不提前脱下这身行头,轻轻松松地死?

难道不到临终那一刻,不知道忏悔?

还是她压根就是另一个意思,为什么不早点穿上这身衣冠?为什么穿着这身衣冠不能多活两年?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刘太后还有10年可活,此前穿天子衣冠太庙祭祖极有可能演变成称帝的前奏。

总之,站在权力心理的角度,参知政事薛奎的解释只是皆大欢喜的答案,未必是正确答案,刘太后的举动更像一个谜题。


黑句本


  明道二年三月初,垂帘听政十二年的章献太后刘娥驾崩。

  据说刘娥弥留之际,曾经几次用手拉扯衣服。宋仁宗询问太后何意,刘娥已经说不出话来。刘娥去世之后,宋仁宗非常悲痛,走出殿去见宰臣,商量安葬事宜。宋仁宗痛哭流涕,说起太后几次拉扯衣服的事情,询问宰臣,太后是什么意识。副相薛奎回答:“其在袞冕也。然服之,何以见先帝乎?”薛奎认为,是刘娥觉得自己穿着天子的服饰不好意思见丈夫真宗皇帝。刘娥到底是不是这个意识呢?以刘娥在临终之前还要穿戴天子服饰过把皇帝瘾来看,未必如薛奎所言。

  薛奎所言,既可以维护刘太后的体统,又保卫了宋仁宗的尊严。宋仁宗立刻赞同,太后必然是这个意思。宋仁宗下令为刘娥换上皇后的服色。

事实上,刘娥真的就是这个意思吗?

恰恰相反,这绝非刘娥的本意,而是宋仁宗与宰执大臣一番商议之后,为维护自身颜面做出的解读。

刘娥一生十分强势,即便是在宋真宗在世之时,宰执大臣也多畏惧这位铁腕皇后。宋仁宗称帝更是对这位嫡母畏之如虎。刘娥本人权力欲极强,否则也不会在去世的前一个月 要求穿戴天子冠冕进入太庙!

  明道二年的二月,筹备了两个月的庆典终于举行。整个仪式的规格极高,宰相吕夷简作为正使,次相张士逊作为副使。整个京城官员几乎全体出动。在文武百官的一片山呼中,刘娥身穿龙袍,头戴仪天冠,前往太庙举行祭祀。

  祭拜之后,刘娥登文德殿接受百官朝拜,宰相吕夷简带领百官尊奉刘娥为“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这个尊号是吕夷简等宰臣苦心揣摩后确定的,是对刘娥一生功绩,尤其是出任太后垂帘听政十二年来功绩的认定。百官认为,刘太后是顺应上天、等同皇帝、拥有明显功勋、品德崇高、关爱儿子(仁宗)、必定能长命百岁的皇太后。

由此可见,刘娥是非常渴望这身龙袍,非常渴望称帝的。只是,身体不由人,老天爷要收她,她是皇太后也没法子!

其实,刘娥早在宋真宗晚年就参与政事,垂帘听政十二年更是独掌朝纲。宋仁宗初年年号“天圣”“明道”是什么意思?所谓天圣,就是二人圣,既两位圣人一同执政。所谓明道,就是日月之道,日月同样悬在天空。可见,刘娥始终要坐的,是与皇帝平齐。若是她也能与武则天一样活个八十岁,肯定称帝!

至于有没有儿子,那根本不是事儿!身前骂名都不怕,还怕什么死后的议论?


叶之秋


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真宗死后,由宋仁宗即位。

这样,刘娥就成了太后。

刘娥在宋朝的历史上,是第一位临朝管理国事的太后,在历史上与吕后、武则天齐名。但是刘娥虽然“有吕后之才”,但是“无吕后之恶”。

她的人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丰富多彩。

据说她在死前不断拉扯身上的衣服。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穿越到久远的大宋时期,了解一下刘娥的人生经历。

或许,这个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家道败落,无奈沦为平民妻。

刘娥的父亲是宋朝的开国功臣,被宋太祖赵匡胤封为嘉州(现在的四川乐山)刺史。

刘娥出生后不久,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刘娥一个孤女,只能寄养在姥姥家。

她长大一些,就做了一名歌女。

后来,刘娥嫁给了一名叫龚美的银匠。

龚美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就带着刘娥去到东京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没想到,那里的生意也不好做,甚至夫妻二人生活都很难维持。

无奈之下,梦想破灭的龚美,只好把刘娥当成商品一样出售,以换取保命钱。

幸遇韩王,痴情等待十余载。

没想到,刘娥的人生转折点就这样悄无生息地到来了。

当时韩王赵恒的属下张耆看到了身上插着草标,像待售商品一样的刘娥,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住了。

他看这个刘娥虽然衣着破旧,但是遮不住天生丽质。这才真正是肤白貌美啊!张耆心想,要是把刘娥买下来,送给主子赵恒,也算自己的功劳一件。

于是,他便买下刘娥,献给了赵恒。

这个赵恒一见刘娥,也是非常喜欢。当赵恒跟他的父皇宋太宗赵光义说,要把刘娥接到宫中时,宋太宗死活不同意。

他嫌刘娥当过歌女,还结过婚。这样的女子被接到宫中,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无奈,刘娥只能继续待在张耆家里。赵恒时不时还要来到张府跟刘娥幽会。

时来运转,伴君左右受恩宠。

刘娥过了十几年寄人篱下的日子,终于等来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公元977年,宋太宗赵光义死了。接下来,真宗赵恒继承皇位,并很快把刘娥接到宫中。

刘娥也逐渐从美人、修仪、德妃,升到了皇后的位置。

刘娥入宫以后,都以“母仪天下”的风范待人。

她以德服人,与后宫和睦相处,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宋真宗于是更加喜欢她了。

而刘娥也常陪伴真宗批阅奏章,直到深夜。有的时候,刘娥也能够对国家大事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真宗觉得刘娥有才有貌,对她更是宠爱有加。

欲望膨胀,大肆弄权掌朝政。

人的欲望有的时候也是很奇怪的。刘娥本来是帮着真宗处理国事,没想到,时间长了,她的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觉得,权力可真是个好东西!后来,在1019年的时候,真宗得了病。权力膨胀的刘娥,不顾与真宗的夫妻情分,趁机拉拢党羽,逐渐架空了真宗。

可是真宗也意识到了这种危机,于是跟寇准商议让太子作为督察官,来消弱刘娥的势力。

其实那时候太子赵祯才9岁,这对于当时的刘娥来说,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刘娥得到消息以后,就跟她的心腹丁渭来了个先发制人。

她先是逼着真宗罢免了寇准的宰相之位,并一再把他贬职,而让丁渭取而代之。

扳倒寇准以后,刘娥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1022年,宋真宗病危。她对刘娥说,因为太子岁数还小,刘娥可以帮着临时执掌朝政。之后,真宗驾鹤西去,宋仁宗继承皇位。

可是当时宋仁宗只有12岁,权力都掌握在刘娥的手中。她不断培养自己的左膀右臂,排除异己。

连当初给她卖命的丁渭,她也因为发现他野心太大,找个机会把他贬得远远的。

刘娥已经执掌朝政9年,这时候宋仁宗也20多岁了。

朝中大臣纷纷表达对刘娥的不满。

大家觉得,既然宋仁宗已经长大,刘娥就该把皇权真正还给仁宗。可是刘娥却不这么想。

她哪里肯放权呢?她想到唐朝有武则天当女皇,她也动了当真正女皇的心思。

刘娥就问朝中大臣,自己是不是也能像武则天一样当女皇?

朝中大部分人都不敢说话。不过有大臣说,武则天是唐朝的罪人,差点就葬送了大唐的江山。

还有人说,你如果当皇上的话,你把你的儿子放在什么位置?

刘娥对于权力的占有欲,毕竟还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她看到大家没有一个人支持她,不得不顺水推舟表态说,我一定不会做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生命垂危,身着龙袍难闭眼。

刘娥的心理是矛盾的。她既想当皇上,又怕落得骂名。在1032年和1033年,刘娥两次穿着龙袍去太祖庙祭祀。天下人都以为她要当女皇。刘娥的心思也有一些游移。当,还是不当皇上的念头总在脑子里打架。

可是不久之后,刘娥就病了。

这时候,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她想是不是自己的言行冲撞了大宋的列祖列宗,还是自己本身就没有当皇上的命格?为了替自己过去的莽撞赎罪,她大赦天下,把冦准、丁渭等官复原职。

在刘娥病危的时候,宋仁宗命人给她穿上新的龙袍,觉得这样可以满足她当女皇的愿望。

没想到,刘娥数次拉扯身上的龙袍。表情急迫地想说什么。

可是由于身体虚弱,她发不出任何声音。

宋仁宗看到了,忙问旁边的大臣,太后这是什么意思?大臣们面面相觑,都说不上来。

这时候,大臣薛奎说,太后是不想让先帝们看到她穿龙袍的样子啊!宋仁宗听完后恍然大悟,赶紧让人给她换上了太后的服饰。刘娥才放心地闭上了眼。这年,她66岁。

真相大白,仁宗认母传佳话。

有朋友知道有一部戏曲叫《狸猫换太子》,其实这部戏就是根据刘娥和宋仁宗的身世经历改编的。

其实,刘娥没有戏曲中的刘妃那样残暴凶狠,真实的历史事件也没有戏曲中那样残酷。

刘娥死后,皇太妃杨氏才告诉宋仁宗,关于他的身世。

原来,刘娥并不是仁宗的亲生母亲。

他的母亲李氏,是刘娥的一个婢女。有一次真宗去刘娥的宫中,看到李氏漂亮温柔,于是就把她临幸了。

不想,这一次就怀孕了。李氏后来生下了赵祯。因为刘娥没有生育。因此,她就把孩子据为已有,说是自己生的。并让另一个妃子负责抚养。

得知真相以后,仁宗痛哭流涕。

他怀疑是刘娥害死了李氏,于是命人刨开坟墓,打开棺材看。

他看到李氏穿着皇后的衣服,并且因为李氏的棺材里放满了水银,她的面色与生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才知道误会刘娥了。

宋仁宗的身世被传开以后,他诏告天下:以后不准对刘太后临朝的事妄加议论。因为仁宗的深明大义,刘娥的名声得以保全。

还好,当初刘娥在对待李氏的问题上,听从了大臣的话,以皇后的礼遇安葬了李氏。

并且,在她人生的最后日子里悬崖勒马,没有效仿武则天当女皇,没有滥杀无辜,才没有留下千古骂名。

尤其是她在最后要咽气的时候,还在拉扯身上的龙袍,实际上也是良心发现,在为自己过去因权力膨胀做出的错事,试图纠正和忏悔吧!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刘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角。

但她的人生,比这个故事更精彩!

宋太后刘娥,宋朝后宫厚黑学代表人物,古代宫廷女性成功学的教母,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穿过龙袍,掌过国政。

她完成了从贫民到太后的阶层穿越,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手腕心志不输慈禧太后。

接下来,我们来讲故事,一个野鸡如何变凤凰的故事。

据宋史记载,刘娥祖籍是山西人,父亲和祖父都是官员,然后父亲因为在战乱中不幸身亡,母亲改嫁,她于是成为了孤儿,流落在四川长大。所以自小饱尝人情冷暖,洞察社会百态,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察言观色的本领。

长大后,出落成一幅花容月貌,后来就遇见了一个叫龚美的男人,当时社会,再漂亮的女人,再能干的女人,也不过是弱势群体,刘娥迫于生活的无奈,就和龚美报寒取暖,相依为命,结成事实夫妻。

第一次转折:灰姑娘遇见襄王

后来两人决定前往大城市发展,因为路途遥远险恶,路上说不定会遇到什么事情,为了安全就不以夫妻之名,而是以兄妹之名对外行走,反正本来龚美也大刘娥很多岁。

他们的目标是去京城,因为龚美擅长的谋生方式是锻银,当时的国际都市东京汴梁,穿金戴银的富人多,肯定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宋史记载:蜀人龚美者,以锻银为业,携之(入)京师。

而刘娥可不是那种安分守己,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女性,她是一个很机灵又很有心计的女人,希望也能通过自己的手段赚一点钱,顺便希望能找到更好的上升渠道,摆脱龚美。于是他就以龚美之妹的名义进入了当时的襄王府为婢。

但是历史总是充满了许多的巧合,就是这么巧,后来的宋真宗当时还只是襄王,两人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故事发生了。

就这么狗血,编剧都不敢这么写,不知道是刘娥幸运还是长得太好看或者魅力独特,襄王第一次看见刘娥就为之一见倾心,一发而不可收拾,开始了一段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

襄王就派人去打探关于刘娥的消息,原来她还有一个银匠匠哥哥,决心要把刘娥拿到手,对她像如今的男生追女生一样,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送钱送物,给他家里买房买车,刘娥十分懂男人,遇见这么个金龟婿,分布使用了欲拒还迎,忽冷忽热的态度和策略,把襄王撩拔的心痒痒,非要追到手不行,最终成功吃定这位大金主。

但对于那位有事实之名的懦弱丈夫龚美,她许以高官厚禄,用半威胁半利诱的方式将其安抚,并保守二人之间的秘密,此后就是真正的兄妹。

对于龚美而言,对方来头太大,他没有办法拒绝,而且虽然刘娥年轻貌美,只要攀上襄王这根线,以后荣华富贵有的是,还怕享受不到更好的吗?两人一拍即合。


但是,他们两人虽然关系稳定下来,襄王也愿意把刘娥收入房中,但有一个问题,是襄王被蒙在鼓里,但他们两个必须要考虑的。那就是身为王爷,肯定会在乎自己女人的清白,可是刘娥和龚美早就是事实夫妻了,这个问题很严重。

最终,果断并且富于冒险精神的刘娥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反正在闺房之中刘娥不知道用的是哪种动物血,但最后还是让襄王赵恒满意的见红了,自然对刘娥宠爱不已,没有半分怀疑。

抓住男人心,上位成皇后

刘娥通过一系列的布局和手段,完成了走向人生巅峰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的最关键的阶段,从一个默默无闻可能会在底层活一辈子的贫民之妻一跃而成为了,当时最有望成为太子的襄王宠妾。

但如此,也并不能保证她以后就能大富大贵,首先,她没有正式的名份,在宋真宗继位之前的很长时间,他没有进入王宫,而是一直被藏在当时的太子近臣张耆家中。

对于喜新厌旧的男人而言,刘娥知道,必须要时刻抓住他的心,不断让他有新鲜感,才能让自己的地位持久和稳固,宠爱也能持久和稳固,为他为之使劲,浑身解术,千方百计的留住宋真宗的心。

最终她再次成功了,见过无数美女的真宗对她的对她依旧宠爱之极,他登基后把刘娥封为美人,此后更是不断专宠,先封为德妃,又想让刘娥做皇后,可以说刘娥完全征服了皇帝的心,像当年武则天抓住了唐高宗的心一样。

但是,他也面临着和武则天一样的问题,就是在封后的过程中一样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正是刘娥出身太过卑微,无法母仪天下。但是幸运的刘娥,因为皇帝足够宠幸和对大臣的逆反心理,依旧被加上皇后头衔,再一次晋级。刘娥的地位开始真正的达到了稳固的第二阶段,除了皇帝,没有人能够再撼动她的地位。

但此时刘娥却面临着一个硬伤,无论是心机,还是智谋,都是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她不能够生育,不知道是因为小时候经历过太多的磨难还是怎么回事,反正即便是送真宗夜夜专宠多年,留得始终没生下子女。

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刘娥知道,虽然皇帝现在宠幸自己,自己也贵为皇后,母仪天下,但是一旦皇帝有病去世,自己的荣华富贵决计得不到保障了,她是很努力很努力才一步一步爬到这的,所以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是她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像传闻中狸猫换太子那么恐怖。其实很普通,类似于古代常见的通房丫鬟成为主人的侍妾的这么情况,刘娥宫内有一位侍女姓李,然后被刘娥安排侍寝,诞下一子,对外宣称为刘皇后所生,便是后来的宋仁宗,所以狸猫换太子实在是把她污名化了。

曾经的孤女登上权力顶峰

十年之后,真宗病逝,仁宗继位,皇太后刘娥执掌军国大政。至此刘娥终于来到了人生巅峰的第三阶段,成为了至高无上,掌握国家政权的皇太后,有了和武则天比较高下的资本。

终于可以从容的俯视整个天下了,回首从孤女到皇太后的人生艰辛,她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靠着努力,一步步得来的,其间不知遇到过多少艰难险阻,明枪暗箭,一不小心就是非死即伤,不是靠上天恩赐。

这位曾经的孤儿,最终坐在整个大宋帝国,最光明正大最金碧辉煌的正殿中处理国事,看着那些曾经需要她仰望的文臣武将,陡然生出一种雄心,她在发现自己,能够从容处理国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贬官罢相,玩弄权力游刃有余。她觉得自己可以偶像武则天一样,穿一穿龙袍了,毕竟谁还没有个偶像梦。

于是她在太庙举行的祭祀之时,身着天子衮衣,头戴天子金冠祭拜,但她并没有称帝的勇气,也不想和众多的文武大臣和天下的文人作对,她有自知之明,也知道武后的前车之鉴,不想死后骂名傍身,于是她打算过一把瘾就算了,没有加上皇帝的尊号,在临死之前仍旧把国政交还给宋仁宗,反正人生到此不白来了。

当然她在临死之前有一个举动,就是我们的题目所说的在临终之前不断的拉扯自己的衣服,其实就是天子的衣服,她的意思是把衣服脱下来还给仁宗,皇帝瘾已经过完了,还是当个皇后就好了,富贵如浮云,体验一次就够了。

而且她也不想,穿着天子衣服去见真宗,毕竟宋真宗的一生是真正的爱她,不想怀着那么大的愧疚去见真宗。

仁宗明白她的意思,便派人把她身上的天子服饰给脱了下来。

至此,从孤女到太后,刘娥传奇又励志的一生落下帷幕,通过自己的心机和手段一步步一无所有到坐拥江山,睥睨天下,可以说是一个厉害至极的女人,说她是成功学代表也不为过吧!治国理政也是井井有条,颇有仁政之风,比武则天也不遑多让,最终她没有称帝乱政,使得后世对他也留下了一个比较好的评价,因此没有像武则天,吕后那样出名了。

宋史评价: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

这对她评价已经是很高了!生前得利,死后得名,最精彩成功的人生,也莫过于此了吧!

【历史千奇百怪,更多精彩野史故事,敬请关注历史好奇怪】


历史好奇怪


刘娥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她在政治上的能力极为突出,不光在她的努力下,宋朝完成了真宗和仁宗的平稳交接,还为宋朝的经济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后世赞她治国的能力与汉朝吕后和唐朝武则天有得一拼,说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娥剧照)

说起来,以刘娥的出身,能做到皇太后,这本身就是一部励志大剧。

刘娥是蜀地人,出身低微,后来嫁给银匠龚美,并随之到都城开封谋生。

龚美是个手艺精湛的银匠,且为人和善,因此达官贵人都喜欢让他去做银饰。刘娥也没闲着,她能一边摇拨郎鼓一边唱歌,每天都会去街上卖艺。

刘娥生得漂亮,歌又唱得好,很快她就成了开封城娱乐圈里小有名气的红人。

当时,襄王赵恒正值婚娶之年,他听说蜀地女子漂亮,便暗中嘱咐幕僚张耆为他物色一个来做他的姬妾。偏偏龚美和张耆很有交情,得知襄王府选姬,就打起了小算盘。

回去和刘娥一合计,索性让刘娥去做襄王妃,以后荣华富贵肯定是短不了。

两人就这样,从夫妻变成了表兄妹。刘娥在龚美的帮助下,进了襄王府。

刘娥的容貌,果然引得赵恒为之倾倒,再加上她聪明伶俐,性情温婉,所以赵恒对她百般宠爱,一心想把她立为王妃。

(宋太宗剧照)

赵恒的乳娘秦国夫人却认为刘娥出身低微,配不上赵恒。所以一心要棒打鸳鸯散。然而赵恒和刘娥正是热恋期,小两口可不是说拆就拆得了的,因此秦国夫人又向宋太宗禀报了此事。

宋太宗见赵恒想搞自由恋爱,便摆起了家长的谱,下了圣旨,命他必须把刘娥赶出开封,并作主把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女儿赐婚给他。

赵恒无奈,又舍不得刘娥,只好把她藏在张耆家中,与她暗渡陈仓,居然过了15年之久。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赵恒得以继位。

赵恒继位之前,那位潘小姐早已病逝。宋太宗又指婚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女儿郭氏为妃。

所以,赵恒继位后,便将郭氏封为皇后,其他姬妾并未给予封号,倒是巴巴地把刘娥接进宫来,给她封了个四品美人。

这一年,刘娥已是一个36岁的妇人了。虽说只被封了了品阶不高的美人,但由于其他人没有受封的缘故,她的位分仅只在郭皇后之下。

(赵恒剧照)

如果说刘娥年轻,尚能以色事人。如今她这样的年纪,又没生下一子半女来,在后宫佳丽众多的环境里,想要继续得到赵恒宠爱,并非易事。

不过,刘娥的确是个极聪慧的人,她并没有虚度在张耆家的15年。

她把张耆家的藏书几乎看了一个遍,平日又以研习书法棋画为乐。因此,到她入宫后,已是个满腹经纶的大才女了。

赵恒就是那个感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皇帝,他不仅提倡读书,还特别欣赏才识渊博的人。因此刘娥的才智和聪慧让他愈发着迷,平日里,他要批阅奏折时,便命刘娥在旁边为他研墨。

刘娥奏折看得多了,对朝政事务也能给予一些独到的见解,这让赵恒不免对她刮目相看,从此专宠于她。

公元1007年,郭皇后病逝。赵恒一心想立刘娥为后,但受到朝臣反对。一方面他们认为刘娥出身寒微,一方面就是刘娥没有子嗣。

赵恒为了堵住悠悠之口,先是给刘娥制造了一份好家世,说她“先家太原,后徙益州,为华阳人。祖延庆,在晋、汉间为右骁卫大将军;父通,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

接着,赵恒又生出“借腹生子”的计谋。当时刘娥身边的侍女李氏非常忠心,于是他便和李氏行了夫妻之实,不久李氏便有了身孕。

(荣登皇后大位的刘娥)

赵恒知道后,便对外宣称刘娥已有身孕。

十月怀胎后,李氏果然诞下皇子赵桢。按赵恒计划,这个皇子生下来后便管刘娥叫妈。

这下,刘娥不光有了显赫的身世,还有了子嗣,赵恒便又提出要册封刘娥为皇后。结果,大臣们都知道这个皇子是怎么来的,所以议论颇多,刘娥听说后,为了前朝稳定,不得不“固辞”。

赵恒无奈之下,只得给朝中百官加官进爵,这样才好歹堵住了大家的嘴。但册立皇后的事,亦不能隆重盛大,只得一切从简。刘娥终于低调地成为了母仪天下的国母。

赵恒身体日弱,不得不把国家事务交托给刘娥打理。

刘娥也不含糊,把朝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原本一些不服她的大臣,也不得不感叹,她的政治才能不在汉代吕后、唐朝武后之下。渐渐地,刘娥不仅在朝中威望甚高,还笼络了一众重臣。

公元1022年,赵恒驾崩,赵桢得以继位,刘娥也随之被尊为皇太后。

由于赵桢才11岁,刘娥于是临朝称制,大宋的权力从此掌握在她的手中。

(赵桢剧照)

刘娥在朝政事务上,不光赏罚有度,号令严明。文治武功上,她也多有建树,丝毫不逊于历代皇帝。

但刘娥把持朝政后,却迟迟不愿意还政于赵桢。朝中大臣不免疑心四起,都担心她要学武则天称帝。于是有人故意向她敬献了《武后临朝图》。刘娥一见,颇为不乐,把画摔在地上,并说,我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如此,众臣才放下心来。

刘娥65岁的时候,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了。她深知自己时日不多,于是把多年的心愿向大臣们吐露说,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能穿着天子的衮冕,祭祀太庙。

刘娥这个愿望引得朝臣一片哗然。但大家想到不久她就会还政于赵桢,所以还是满足了她的愿望。只是把衮冕上象征皇权的鸟兽,减免了几样。

转眼到了祭祀太庙这天。刘娥身着衮袍,头戴仪天冠,以皇帝的礼仪,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待仪式结束后,刘娥正式将皇权移交给了太子赵桢。

次月,刘娥便病卧在床,尽管赵桢寻遍天下名医,但刘娥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还愈发严重。

刘娥临终前,已不能言语,她数次望着赵桢,又用手拉扯自己身上的衮袍。

赵桢不解,便赶紧召来大臣询问,刘娥的举动是不是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就在众臣百思不得其解时,大臣薛奎说,太后必定是不愿意穿着衮冕去见先帝。

赵桢恍然大悟,于是下令,让侍女赶紧给刘娥脱下了衮袍,并换上皇后的冠服。

由于刘娥并没有仿效武则天称帝,又为大宋王朝做出了卓越的政绩,因此后世评价说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参考史料:《宋史》)


张生全精彩历史


刘娥的一生堪称传奇,她是历史上最接近武则天的女人,只差一步就能登上至尊之位,她在历史上的口碑比武则天更好,却在民间被黑到体无完肤,因为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传奇的一生

刘娥出生在四川,她从小父母双亡成为孤儿。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一个孤女的待遇可想而知,她被母亲的娘家养到14岁,就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后来龚美带着刘娥到大城市开封打工,但混的很不如意,为求生计,他决定把自己的老婆卖给别人。

龚美很有心计,他告诉别人刘娥是自己的妹妹,希望能卖个好价钱,而他的运气也着实不错,把刘娥卖给了一个叫赵恒的人,这个赵恒便是后来的宋真宗。

赵恒对“二手”的刘娥十分喜爱,尽管宋太宗赵光义知道很生气,责令把刘娥赶出王府,但赵恒“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仍然偷偷和刘娥私会,等他继位后,把刘娥接入宫中,后来又不断晋升名分,最后又不顾李迪、王旦、寇准等宰执强烈反对,终于把刘娥封为皇后。

宋真宗身体不好,刘娥开始帮助他处理朝政,逐渐生出野心,由于她不能生育,便安排自己的侍女李氏侍寝,给宋真宗生了一个儿子(后来的宋仁宗),并把这个男孩认为自己的儿子——很明显,刘娥是一个心机极深的女人,她早就在筹划着未来。

刘娥的野心引发朝廷宰执们的不满,然而刘娥使用各种权谋手段,把反对她的人全部打倒,宋真宗驾崩,宋仁宗继位后,她当仁不让垂帘听政,完全掌控了朝政大权。

此后的11年间,刘娥不断强化自己的权力,她的权威已经不在当初武则天之下,野心也膨胀到了经常身着帝王龙袍、临朝称制,除了没公开称帝,和武则天没有两样,早已成年的宋仁宗只能当一个唯唯诺诺的傀儡。不管朝臣如何强烈要求她还政于皇帝,刘娥也绝不放手。

死前的举动

然而,宋朝的文官集团势力十分强大,刘娥出身低微,没有强大的后族支持,她一个人不足以对抗整个文官集团的力量,她最终抑制了自己的野心,没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1033年3月,刘娥病倒了,她自知命不久矣,但仍坚持没有还政于皇帝,而是遗诏让自己的好姐妹、宋仁宗的另一个宠妃杨氏继续垂帘听政,然后很快便去世了。

宋仁宗眼见刘太后咽下最后一口气后,对群臣说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太后临终前数度牵扯身上衣服,是何意?”

群臣面面相觑,不敢说话,只有参知政事薛奎站出来说:

“太后不愿先帝于地下见她身穿天子之服。”

宋仁宗恍然大悟,“人之将死,其行也善”,刘太后是要和先帝合葬的,她穿着帝王龙袍,到九泉之下该如何面对先帝?于是下令给刘娥脱下龙袍,换上皇后服后入殓。

其实在我看来,刘娥的举动或许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希望皇帝能让自己身着龙袍下葬。颇有心机的宋仁宗把这个问题抛给大臣们,而薛奎则成功揣摩到了宋仁宗的意思,趁机表示这是太后不愿意身着龙袍下葬,宋仁宗便顺水推舟,给太后换了一身衣服。

现代医学家则对刘娥这个举动有一个科学的解释——人在死亡前会产生错觉,觉得身上的衣服很沉很重,哪怕是很轻便的衣服也是如此。刘娥身着龙袍凤冠,很可能就产生了这种错觉,想把衣服脱掉,才做出撕扯衣服的举动。


刘娥的举动到底是在表达哪种意思?恐怕只有她自己一个人知晓了。

刘娥的野心不在武则天之下,但她的野心最终被抑制,她没能成为武则天,不像武则天那样心狠手辣,按理说也不该像武则天那样被后世咒骂,可事实是刘娥在民间的口碑还不如武则天,甚至还不如后来的慈禧老妖婆,这一切都“归功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狸猫换太子

宋仁宗对刘娥其实是很怨恨的,因为当傀儡的感觉一点都不好,而且直到刘娥死后他才知道自己不是太后的亲生儿子,而自己却从未见过亲生母亲,当他知道生母是李宸妃时,李宸妃早已过世多年,这一切都是刘娥一手策划而成,每一个男人恐怕都不会原谅。

由于这一段恩怨的存在,宋仁宗的身世很快被改编为“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在民间长盛不衰,妇孺皆知。这个故事中,刘娥被塑造成一个阴险刻毒、残害忠良的奸恶之人,很多老百姓对她恨之入骨,就连吕后、武则天、慈禧也没有这种“待遇”。

作者对刘娥谈不上欣赏,但不得不承认她在民间被黑的确实太惨,我们传统的演义、戏曲自有它的魅力,但一些不负责任的虚构,又歪曲了多少历史呢?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是非常地位,能够被历史记住的女性厉害人物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在两宋的历史上却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女性,她堪比吕雉、武则天,她还差点继武则天之后成为中国第二个女皇帝,甚至在她去世时身上还穿着龙袍,而且她还在用手不停地拉扯衣服,连宋仁宗都懵圈了,不知何意,她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那么刘娥此举是何意呢?


刘娥祖籍太原,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期的虎捷都指挥使,在一次奉命出征的时候牺牲在战场上,母亲庞氏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刘娥回到娘家,不久也去世了,父亲的相继离世,让刘娥从小就受到了苦难,外公家生活也是捉襟见肘,她在一边读书识字的情况下,却学会了一手击鼓歌唱的谋生技巧。

刘娥十三四岁的时候,外公作主把她嫁给了一名年轻的银匠龚美,她就随着丈夫来到京城开封谋生。

龚美虽说手艺不错,但还是难以维持生计,此时韩王赵恒正在选妃,龚美就通过结交的韩王府的一名侍从把刘娥卖到了韩王府,因为刘娥懂得很多的才艺,因此深得赵恒的喜爱,赵恒的乳母看到刘娥地位卑微,也是歌女,就反对他们在一起,赵恒不从,于是这个乳母又告知宋太宗,宋太宗下诏让赵恒把刘娥送走,赵恒不舍,于是在宫外找了一间房子把刘娥安置了下来。两个人还是经常的幽会,好心情一点也不受干扰。


宋太宗去世后,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他就将刘娥接回宫中,此时的刘娥已年近30岁,但刘恒对他的爱还是一如既往,入宫后的刘娥因出身卑微,所以并无名分。

直到景德元年,赵恒才封刘娥为四品美人,善解人意的刘娥还是继续地为赵恒排忧解难,所以在宫中刘娥一直都盛宠不衰,她的后位之路也是一帆风顺。


宋真宗去世后,赵祯继位,刘娥成为皇太后,代年幼的皇帝管理朝政,垂帘听政的形式严明有度,她的政策决策对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摄政时间越长,对于权力的欲望就越强烈,她曾经询问群臣,你们认为唐朝的武后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以此来试探群臣的口风,但心怀不轨之人便借机向皇太后进献《武后临朝图》 甚至上书要刘娥当下一个武则天。

于是刘娥便再次询问朝臣的看法,这时朝中刚直的大臣柳宗道说 “如果真要这么做,那置宋仁宗与何地?”。

刘娥听后当即表态说“我绝不做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在古代时候,后宫女子干政是会遭到很多人反对的,但是刘娥一直没有做出什么太过分的事,而且当时的宋仁宗还很小,在很多事情上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因此他非常需要刘娥的辅佐。刘娥的表态也让许多大臣们放下心来。


在明道二年,刘娥却不顾大臣的激烈反对,毅然决定身穿龙袍,参加祭祀大典,而且典礼结束后刘娥就将朝政大权交给了宋仁宗,就在典礼结束后的一个月,刘娥就因染病去世了,去世之前还在用手不断地拉扯衣服。

之后宋仁宗便召集朝臣议事,问她们为何太后一直在拉扯她身上的衣服,有一个大臣说也许是太后不愿意穿着龙袍去见先帝。

宋仁宗听后恍然大悟,当即下令将刘娥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换上皇后服饰下葬。


刘娥从卖艺的孤女到临朝的太后,在中国历代后妃中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后世对她的评价也相当高,称她为“有吕武之才,但没有吕武之恶”,可在民间,却因为“狸猫换太子”的野史、故事、演绎小说而被定格成了“一代奸妃”的形象,她也够冤屈的。





遗产君


题目中的北宋刘太后即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名字不详,民间戏曲里称之为刘娥。

历史上的刘太后是可与吕雉、武则天比肩的人物,但后世熟识度却远不如吕雉、武则天,这是因为刘太后“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她虽嗜权专政却未大肆诛杀政敌,自立为帝,引起朝堂动荡,反而完成了政权从真宗时代到仁宗时代的平稳交接。

虽然名声不及吕后、武则天响亮,但其人生经历的传奇度绝不亚于吕后、武则天。

刘氏自称祖父是右骁卫大将军刘延庆,父亲是虎捷都指挥使刘通,是北汉刘氏皇族的后裔。从其早期经历来看,这应该都是她上位之后为提高自己的门望而编造的。

刘氏擅长击鼗,就是边摇拨浪鼓变唱小曲,典型江湖货郎的技艺,豪门千金即使家道中落也不至于以此为生。

刘氏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一位银匠,名唤龚美。二人成亲后便一起来到京城开封讨生活。龚美银器做得好,又深谙人情世故,在开封结交了不少朋友,尤其是与襄王府当差的张耆交情甚好。这襄王府就是宋真宗赵恒的潜邸,当时16岁的的赵恒也还不是太子。

恰逢赵恒尚未婚配,有意挑选一名蜀女。张耆觉得龚美之妻刘氏年轻貌美、颇有才情或许能博得赵恒欢心,便将想法说与龚美。本以为龚美会拒绝,毕竟将自己妻子送人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却不曾想龚美一口答应了。遂自称是刘氏表哥,将刘氏送进了襄王府。

刘氏容貌出众,又会讨人欢心,很快就得到了赵恒的专宠。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觉得刘氏出身卑贱,以色侍人并非良配,屡次劝阻赵恒远离刘氏未果,便把事情捅到了宋太宗那。太宗盛怒,命赵恒将刘氏逐出府,并迎娶忠武军节度潘美之女潘氏为妻。

赵恒对刘氏算是真爱了,和老爹玩起了暗度陈仓的把戏。明里将刘氏逐出王府,背地里将她藏在了皮条客张耆家里,得空便来私会。这一藏就是十五年。

在幽居的十五年里,刘氏没有终日对镜贴花黄或是抱怨年华易逝,而是潜心学习、博览群书,从前的击鼗小妹已经蜕变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了。

赵恒继位后,续弦的郭氏封皇后,追封已逝的原配潘氏为庄怀皇后,随即便将刘氏接入宫中,封为美人。刘氏成为后宫中位分仅次于郭皇后的嫔妃,获得真宗专宠,可惜一直无子。

景德年间,宋真宗膝下五子先后全部夭折,郭皇后也随之病逝,后位空悬。宋真宗有意立刘氏为后,奈何刘氏出身卑微又无子嗣,群臣不同意。

后来真宗和刘氏想出了一招“借腹生子”,真宗宠幸了刘氏身边的一位李姓侍女,李氏怀孕后,真宗便宣告天下刘氏已有孕,待李氏生下一子(宋仁宗赵祯)便送到刘氏那,这样刘氏便有了儿子。当时已经四十多岁的刘氏精力不济,将这个名义上的儿子交给了与自己较好的杨氏抚养。

这就是有名的戏曲“狸猫换太子”的原型,只不过这场戏是真宗与刘氏合伙导演的,李氏也得到了名分,只不过一生未与儿子相认。刘氏掌权后对李氏家人都予以厚待。

虽然不少高官知道“生子”内幕,但无奈拗不过真宗,刘氏还是登上了后位。在辅佐真宗期间,刘氏熟稔政事,代阅奏章。期间还请将前夫龚美赐名为刘美,这位前夫哥对真宗忠心耿耿,颇受青睐,也为刘氏的摄政之路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真宗病逝后,留下遗诏“赵祯继位,刘太后辅政”。当时赵祯才11岁,刘氏成为了实际的掌权,杀伐决断,稳定朝纲。赵祯长大后,刘太后依旧不想放权,却也表态绝不会学武则天自立。

明道二年要举行祭太庙的盛典,刘太后自知天命不永,提出要在临死前穿一次天子衮冕祭祀太庙,过一把天子的瘾。群臣哗然,却也依了刘太后。祭典结束后,刘太后还政于宋仁宗。

仅月余,刘太后便病逝了。次日,宋仁宗在大殿询问群臣“太后临终前数次拉扯身上的衣服,可是有什么心愿未了?”大臣薛奎道“太后不愿穿着天子服饰去见先帝”,仁宗深以为然,命人为太后换上皇后的服饰入葬。

刘氏一生弄权却也是个坦荡善良之人,她不嗜杀政敌,厚待李氏一门,对仁宗视如已出,连前夫都好生供养着,这样的人在权利面前迷失数十载,弥留之际回归本性也说不准。

当然了,薛奎的解读未必是正确的,但保住了刘太后的名节与宋仁宗的颜面,就是最合时宜的。在政治漩涡里,真相不重要,有利的就是正确的!


史论纵横


刘娥任皇太后,效法吕后、武则天,也有做″皇帝"的喜好。但她指是因为皇帝年幼,自己帮助掌权而以。

名不是皇帝,确干着皇帝的事。人言:″有吕后之才,无吕后之恶"。她虽攝朝政,确坐皇帝之心。但到晚年,也想穿″衮龙袍",无非想过过坐皇帝的瘾,大臣和皇帝也都默认了。

可在刘娥病重并不能言语之时,双手不断拉扯衣服。大家都不明其意,仁宗突然明白了,命人立刻脱下刘娥身上的″衮龙袍",刘娥这才平静了。

其中人们分析:也许刘娥想:我虽名义掌管过天下,但未登帝位,不可着龙袍过世。如不然,到了地下如何面对真宗?好似我刘娥夺了帝位似的,所以才在临死前、不断的拉扯衣服(也就是:衮龙袍)。聪明的仁宗,一下便明白其意,于是叫人脱下刘娥身上衮龙袍,刘娥才安然过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