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擔心蘋果掉隊5G是多餘的事?

文|鄰章

在5G這件事情上,當下正呈現出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隨著越來越多的消息指出,今年蘋果不會推出5G版本iPhone——越來越多的中國用戶(多為其他品牌用戶)開始“擔憂”蘋果會不會在5G中掉隊。

為什麼說擔心蘋果掉隊5G是多餘的事?

外顯因素:蘋果在5G上正處被動狀態

越來越多的消息指出,蘋果的5G版iPhone,最早可能也得到2020年才會面世,這意味著蘋果將會錯過今年的5G元年熱潮,而這對於已經觸及iPhone銷量天花板的蘋果而言,無疑是又少了一個吸引用戶換機的理由。

並且從當下的顯性情況來看,蘋果在5G上正處於某種被動狀態。

首先是其現有的獨家基帶供應商英特爾,雖然其在2018年11月份,就已對外公佈了XMM8160 5G 基帶,並表示該產品將於2019年下半年開始大規模出貨,2020年初便有首批搭載該基帶的手機、筆記本面世。但從業界相關報道來看,英特爾對於其產品交付可能還是有些過於樂觀,諸如FastCompany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蘋果已經對英特爾在 5G 芯片的交付方面失去信心。而在iPhone XS系列信號之謎的前車之鑑下,業界對其基帶能力並不抱有多少信心。

前有英特爾5G基帶不給力,而後更有業界報道稱蘋果在5G基帶上吃了三星的閉門羹。據臺灣《電子時報》報道稱:蘋果有意向三星採購5G基帶,但三星以產能不足為由拒絕了蘋果的基帶購買請求。

而剩下的選項,似乎也只有高通了。但眾所周知的是,蘋果因為專利費用問題,已與高通撕破臉皮在全球大打專利戰。

如此種種,使得蘋果在當下的5G首發爭奪中,似乎正處於尷尬境地。而也由此導致許多用戶與媒體開始宣稱蘋果在5G時代可能成為下一個諾基亞。但個人認為,以當下情況來推論蘋果會成為下一個諾基亞,其實多有杞人憂天之嫌。

無緣5G首發,蘋果將是下一個諾基亞多為杞人憂天

首先,諾基亞的衰落與3G、4G根本沒有關係

需要說明的是,諾基亞從全球手機王座跌落,其實根本和3G、4G沒什麼關係。難度許多人不知道,當年諾基亞在智能手機業務之外,還有運營商業務麼?從根本來說,諾基亞的掉隊核心原因是其在操作系統的競爭中,前被蘋果iOS摩擦,後又被微軟玩耍——開始固守塞班系統,而後與英特爾合作開發的Meego操作系統,又被埃洛普砍掉,拒絕安卓的橄欖枝轉而與微軟合作。

如若諾基亞不是在操作系統的選擇上出現這種罕見的戰略失誤,諾基亞會這麼快掉隊麼?恐怕不會吧。並且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即使是iPhone本身,其初代iPhone並不支持3G網絡,iPhone 4S當時也不支持4G LTE網絡,但我們也並未見到蘋果被3G和4G時代甩下潮頭,反而是蘋果迎領了智能手機近十年的發展。

其次,蘋果在5G時代是否真無基帶可用麼?

從目前顯性情況來看,蘋果似乎正處於這種尷尬,但仔細推敲,其實很多東西似乎也經不起推敲,諸如三星以產能不足拒絕蘋果大訂單,就很不合情理。

眾所周知的是:這兩年來三星超高利潤其實都是建立在芯片業務和麵板業務之上的,而當下,隨著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縮減以及存儲芯片價格下跌,三星也開始將目光投向了5G業務。其在此前就已表示:將為5G網絡和人工智能技術投資220億美元,並確保公司到2020年佔有至少20%的市場份額。由此可見其勃勃野心,而在此,三星真會拒絕蘋果的5G大訂單麼?

為什麼說擔心蘋果掉隊5G是多餘的事?

在看高通,雖然當下我們看到的是蘋果和高通因為專利費用問題打得不可開交,但不要忘記的是,大家都是成年人,商業利益永遠才是第一位的。雙方當下的爭端,在我看來不過是在進一步的爭取利益最大化而已。

並且從事實來說,高通其實一直都在向蘋果釋放和好信號。最近的一次是,前幾日高通總裁克里斯蒂亞諾·阿蒙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仍然在聖迭戈,他們(蘋果)有我們的電話號碼,如果他們致電,我們會支持他們。”

那麼在此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假設英特爾真無法按時交付5G基帶,那麼蘋果其實還可以蘋和高通握手言和,只不過可能會付出一些代價。

最後,我們來談談5G的真正潛力之地與當下現狀

對於以超大帶寬、超大承載能力和低延遲為核心特徵的5G網絡,無數廠商已為我們描繪出了種種美好願景。但從現實來說,願景與現實之間總有著諸多差距。並且從現實來說,5G的真正潛力之地是智能手機麼,個人認為恐怕並不是,或者說智能手機只是其中之一,其真正的潛力之地或許是在於萬物互聯的物聯網、遠程醫療、自動駕駛這些方面。

為什麼說擔心蘋果掉隊5G是多餘的事?

在智能手機領域,從已開始部分部署5G網絡地區(韓國、美國)的現實來看,5G依舊有很多現實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可以說其在當下遠沒有廠商描繪的那麼美好——沒有否認5G的意思,其未來肯定的確有可能會帶來地覆天變化,但當下我認為5G被吹得過熱了,把大家對它的期待拔太高了。

1、基站覆蓋度不足

基礎設施決定上層體驗,沒有基礎設施,無論是5G還是6G都會是空中樓閣。但從現實來看,當下5G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覆蓋度不足。從韓國和美國的5G落地來看,當前普遍都存在覆蓋率不足、穩定性欠佳的問題。韓國的彈丸之地尚且如此,而地大物博的我國,在推進5G的覆蓋上,恐怕會更有挑戰。

此前據工信部專家韋樂平估算:5G投資規模將達到1.2萬億,且投資週期可能超過8年。其認為“5G頻段高、基站多、基站貴、功耗高,相較4G,投資會大幅增加,投資模式也可能發生變化。他解釋道,為了達到5G響應的速度,基站建設將至少是4G基站的兩倍,5G基站的成本也超過4G基站的兩倍,功耗則是4G基站的3倍,單從基站建設角度,5G投資大約是4G的1.5倍,全國總體投資規模將達到1.2萬億,投資週期可能超過8年。”

如此巨量的資金投入,運營商們會樂此不疲麼?從當下來看,並非如此。雖然三大運營商都公佈了部分5G試點城市,但在5G建設的投入上,卻保持著務實、謹慎態度。

諸如中國移動表示,2019年將建設3萬-5萬個5G基站,總投入規模不會高於2018年的資本開支水平。而這意味著中國移動2019年5G投入不會高於172億元。中國電信2019年在5G建設方面投入預算為90億元;中國聯通今年在5G組網投入為60億-80億元。而也由此可見,5G要邁向高覆蓋度,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5G資費問題

無數廠商給用戶描繪了5G的種種美好,最為可感的是3秒下載一部電影,以此來彰顯5G的高速網絡體驗,這或許是5G的未來。但問題是,在5G初期,運營商會給你類似現在4G的這種無限流量麼?從當下信息來看,似乎運營商們都沒有對此表態。

而在這樣的現實下,在5G初期,用戶還拿什麼體驗所謂的3秒下載一部電影。我們從隔壁韓國8G流量300多人民幣的5G資費來看,恐怕體驗之後,爽沒三秒,資費兩行淚倒是真的。何況在流媒體當道的時代,又有多少人會下載電影?

3、應用開發問題

5G提供的是網絡基礎設施,但真正要影響我們的生活,其實還得依靠無數的聰明頭腦,以5G網絡為基礎開發出各類應用產品。但當下問題是,在5G初期,開發者們能夠開發出4G時代所不能有的殺手鐧應用。

而從現實來看,當下似乎誰也難以說清楚5G時代究竟能開發出各種應用。對於手機端而言,更多的是在談AR、VR、8K這些東西。但在AR、VR這些方面,蘋果卻是佈局極深的存在。

早在2017年的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就推出了增強現實開發者平臺 ARKit,並宣稱蘋果是當前最大的AR平臺。

上述種種不完善的現實情況,在可預見的一兩年時間之內,可能依舊是無法徹底解決。

那麼當下各大廠商都賣力的吹5G手機這股風,真的是為了用戶體驗麼?恐怕更多的是想給停滯不前的智能手機找一個新的賣點吧。在此,坦率來說,這個時候其實並不是購買5G手機的好時機,更多的其實是在當小白鼠。

綜上:

個人認為,在初期的兩三年內,5G遠沒有廠商宣傳的那麼美好。對於智能手機而言,僅僅提升其網絡速度,而若不能開發出4G所具備的殺手鐧式應用,其實更多的也只不過是一種廠商宣傳的噱頭。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蘋果能不能在今年推出所謂的5G版iPhone,個人認為對其影響其實並不大。

在此,那些擔憂今年蘋果若不能推出5G產品,就會成為下一個諾基亞的用戶們,我覺得你們的擔憂有些太過於杞人憂天了。當然,從另一個層面來說,炮製蘋果在5G時代掉隊卻也是許多廠商的現實需要,畢竟,5G恐怕是為數不多能夠有優勢的一點地方了。

最後為防止槓精,需要說明的是: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在5G基礎設施建設極不完善的初期,蘋果可以不搶5G的首發噱頭,而不是說蘋果可以一直不推出5G產品,如果延期兩三年還不能推出5G產品,那必然是不行的。

注:文中圖片源自網絡;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鄰章,微信號:ZLxgic 公眾號:TMT317,關注智能手機、消費&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