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可防、可治、可控,但为何总治愈率不到五成?

□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韩明雪

结核菌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只要呼吸,人们就面临着被传染结核病的风险。因此,提起结核病,人们往往感到恐慌和不安,觉得结核病是不治之症,但其实结核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

结核病如果早期发现,并且全程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结核病可防、可治、可控,但为何总治愈率不到五成?

出现咳嗽、发热等疑似症状超两周,应前往医院诊断

小李是一名大二学生,在学校出现了发热、咳嗽、咳痰的症状,他以为是感冒了,自己在药店购买了感冒药服用。

但用药两周后,症状仍未好转,反而出现了经常性的午后低热、体重减轻等现象,小李这才前往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肺结核。

河南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秘书长、河南省传染病(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梁丽丽介绍,结核病通常无特异症状,多数以发热、咳嗽为主,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患者如果出现连续两周以上的咳嗽、咳痰、体重减轻、咯血或血痰等症状,且治疗无效后,应立即前往医院做PPD(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PPD在人体进行皮试,72小时左右可查看结果,医生会根据皮肤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但是,PPD只是判断有无结核感染,并不能判断有没有得结核病,结核感染后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在10%左右。因此,在PPD筛查呈强阳性后,还要进行胸片等检查进一步确诊。

但免疫力下降的老年人,使用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或患有淋巴免疫系统疾病导致免疫功能遭破坏,如艾滋病、淋巴瘤患者等,在检查时PPD都有可能呈现假阴性。如有疑似结核症状,即使在PPD呈阴性的情况下,仍需结合胸片、胸部CT等影像学手段进行详细检查,进一步排除结核的可能性。

“发现疑似结核症状应当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以免自行服药导致症状加重或产生耐药,甚至传染给身边人。如果是耐药结核病,未接受规范治疗,常年都可能携带有结核菌。但如果是非耐药结核,规范治疗后痰菌一转阴性就没有传染性了。结核病可防、可控、可治,并不可怕,只要早期发现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结核病的治愈率非常高,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梁丽丽讲道。

结核不仅仅是肺结核,卡介苗作用有限

50岁的陈先生腰椎疼痛持续了三个多月,最近疼得长期卧床,直不起身。家人以为他是腰椎间盘突出,在乡镇医院用药后症状却一直难以缓解。

无奈之下,陈先生和家人来到河南省胸科医院,进一步检查后发现陈先生出现了椎旁脓肿,经过活检确诊陈先生患的是腰椎结核。

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邢宝春介绍,提到结核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肺结核,但实际上,结核菌还会侵入人体的其他部位。绝大部分继发于肺结核,在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的传播到达骨骼系统。结核菌传播到其他部位后,可能引发骨结核、心包结核等疾病。

新生儿接种的卡介苗只能预防重症结核病,但对于原发性感染结核病、肺结核复发的预防,效果是有限的。

根据病情不同,结核病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间也各不相同。初治肺结核患者,疗程约为6个月;复治肺结核患者,疗程至少8个月。

由于结核病的治疗过程相对较长,且很多来自农村的老年患者对结核病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结核病是不治之症,便放弃治疗。多种原因致使结核病总的治愈率不足50%。

梁丽丽表示,患上结核病后如不及时治疗,结核菌在体内继续繁殖发育,随后向其他器官蔓延,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且,如果没有一次性治愈,结核菌的生存能力便会加强,不仅治疗的难度变大,病情也会不断加重。

结核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快速生长,一类缓慢生长。治疗主要是针对迅速生长的结核菌,药物能起到杀灭结核菌的作用,但是生长缓慢的结核菌很难被药物彻底杀灭,主要依靠延长疗程来杀灭这类结核菌。

如果患者自行停药,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结核病就有可能复发。因此,结核病患者应遵医嘱按疗程服用药物,定期复查。

结核病可防、可治、可控,但为何总治愈率不到五成?

预防结核病重中之重是增强免疫力

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当排菌期的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会喷出飞沫,这些飞沫里含有大量结核菌,结核菌可以长时间存在于空气中。

邢宝春告诉记者,在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曾感染过结核菌,特别是结核病人家属或从事与结核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但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还要取决于结核菌的量及自身抵抗力强弱等因素。

邢宝春表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结核病防治的主线。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人、10岁以下的儿童、长期服用激素以及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等免疫力低下者。

想要预防结核病,重中之重就是要增强抵抗力。首先,应该保证生活作息规律、健康饮食,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定期体检,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长期待在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好的空间等。

结核病可防、可治、可控,但为何总治愈率不到五成?

如不幸患上结核病,除了遵医嘱规律用药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卫生 结核病患者居住的房间应保持通风和充足的阳光,被子要经常放在太阳下暴晒,餐具定期消毒。吐痰时,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外出时应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应戴口罩。

锻炼身体 结核患者应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以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在锻炼的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中老年人应以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为主。

定期体检 由于服用抗结核药物可能引发各种不良反应,所以服药期间要定期进行肝、肾功能等一系列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心理疏导 在农村地区,一些老人认为结核病是不治之症,确诊后思想负担过重,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长期的负面情绪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家属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