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观加:善如水 韧如苇 墨彩心意

本文作者:王金晶,出自微信公众号:瀚墨云桥

丁观加:善如水 韧如苇 墨彩心意


丁观加,1937年11月出生于长江口崇明岛,祖籍山东济阳。1960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镇江中国画院副院长、院长20年。作品参加英、日、法、美、俄、澳、加、韩、新、瑞士及我国港、澳、台等地区的27个大型画展。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美协及中国书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山水悦目、清风入怀,端详着自己即将完成的新作,丁观加说道:“还是要创作一些老百姓能欣赏和收藏的作品,民众的喜爱才是艺术家的生命。”

去年,丁观加先生将自己精心创作的30幅湿地作品捐给了自己的家乡——上海市崇明区。老先生说将自己的作品捐给家乡是自己长久以来的心愿,正是崇明岛这片热土为他的心灵种下了美的种子,也正是崇明岛的湿地给予他最为丰富的创作灵感和极其丰富的创作题材。据他介绍位于上海市崇明区的丁观加艺术馆即将挂牌,这与正在筹办中的镇江丁观加艺术馆、婺源丁观加艺术馆呈鼎立之势,未来想要欣赏到丁观加先生的真迹就不再是件难事了。

丁观加:善如水 韧如苇 墨彩心意


美国写生作品之十二 纸本彩墨 水笔 28×34cm 2016

80岁的丁观加虽早已退休,却从未停止过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退休以后,我才真正成为了一名专职画家。”也正是因为退休,放下了工作的纷扰、远离了俗世的喧嚣,丁观加的艺术创作才更加的随心所欲、不拘于形,其作品也更加具有个性和张力。2012年丁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首场“墨彩心意——丁观加山水画艺术展”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赞誉。这对于丁观加来说是对自己2002年—2012年退休后十年创作的一次小结,尔后丁观加再次出发,走上了更加大胆的创作之旅。5年间,丁观加先后在广东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系列展览,而其间展出的书法作品,更是让中国书画界为之一振,其书法造诣已超乎人们的想象,成为书画俱佳的一代大家。

丁观加:善如水 韧如苇 墨彩心意


美国写生作品之二十 纸本彩墨 水笔 28×34cm 2016

说起这5年来的创作心得,丁观加颇有些兴奋。首先是书法作品的面世,为他的艺术创作增添了一抹亮色,积蓄多年的功力,使得书画相得益彰,更能表达他自己的思想意境;其次是基于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在创作中更加随心所欲、收放自如,使得自己的作品更有生命力;再次,以书画描摹“心意”的创作态度更加明确,作品的思想性也更加厚重。“画画,画到底是画心意!”丁观加说,“画家首先要画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所有自己喜欢的作品集合到一起,就是这个画家的风格。”在他看来画家画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既是对自己的尊重又是对观者和收藏家的负责。这5年来,丁观加在自己原有创作的山水技法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创作了山、水、湿地,更用自己特有的技法描绘异域他乡的自然风貌,成为用国画表现世界风光的为数不多的中国画家之一。

丁观加:善如水 韧如苇 墨彩心意


江滩几度霞 124x240cm 纸本设色 2010

众所周知,丁观加画水是独树一帜的,在书画理论界甚至有“丁氏水法”的定义,其创作的水面作品善用光影的变化,营造出波光粼粼的质感,而其中所表现出的乐观与豁达的人生况味更引发观者的赞叹。实际上,丁观加创作的湿地题材作品更是在其画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水中若隐若现的滩涂、杂乱而又有序的水草,映照在朝日或夕阳之中,层层铺张开去,在平淡中晕染出层次、在细碎中张扬着浩渺,体现出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趣。说起丁观加的“湿地”画还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访华,在时任镇江中国画院院长丁观加的陪同下在镇江写生。当平山郁夫看到镇江的滩涂时,便对这一自然风光显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拿起相机反复拍照。平山郁夫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丁观加的注意,丁观加从平山郁夫的角度向滩涂望去,突然间被湿地之美所打动,或许是为丁氏水法找到了新的创作基点,或是湿地之美引发了画家少年时的情愫,一时间丁观加创作冲动难以自已,他拿起画笔反复描摹,从此开创了别具一格的湿地画作。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而今丁观加的湿地作品自成一派。画面施色浓郁,有的延展而去,无边无际;有的与天相接,天地一体……时而仰天地之悠悠,时而落霞与孤鹜齐飞,作品意境悠远,令人骋怀。丁观加说自己的视角与许多中国山水画家是不同的,与大多数山水画家仰视的视角不同,这种平视的视角处理作品在表达层次上更具难度,即便如此,丁观加还是探索出一条非比寻常的国画创作之路,成为古往今来,中国湿地画第一人。

丁观加:善如水 韧如苇 墨彩心意


朝霞 97x178cm 纸本设色 2013

丁观加先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艺术成就,与其扎实的学习和勤奋的实践密不可分。1960年,丁观加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师从傅抱石、吕斯百、陈之佛、秦宣夫等多位艺术大师,他的书法先后师从罗叔子、林散之、祝嘉等先生。丁观加曾任镇江中国画院副院长、院长20年。邵大箴用“真真切切的情与意”赞美丁观加的书画艺术。其画作追求水墨意境,忠于自然而不复制自然,崇尚自然而又升华自然。其书法拙朴不失华滋,恣意不失庄重,有着浓郁的文人气。丁观加对于“书画同源”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书法、文学乃至音乐都是一个画家必备的艺术修养,唯有融会贯通,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如今,80高龄的丁观加仍旧没有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驻足。他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当“一带一路”的号角吹响之时,丁观加挥毫写下“中国价值”四个大字,他希望中国的书画艺术能够成为友好的使者为全世界人民带去美的享受。也正因如此,他带着学生出国写生、学习,出国举办各种画展,开展文化艺术交流。用中国画绘出世界之美。

丁观加:善如水 韧如苇 墨彩心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