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明知道很難打贏,為啥還要六出祁山堅持北伐?

lierenhuichang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諸葛亮《出師表》

從表面意思看,諸葛亮是要北伐中原、興復漢室,報答劉氏父子知遇之恩,儘自己的忠義職分。

可是,六出祁山,收益甚微,領土並未擴大多少。相反的,蜀漢耗盡國庫,實力銳減,連諸葛亮本人也病死在五丈原。智力超群的諸葛亮難道就想不到這一點嗎?

從地理位置上看,蜀國位於四川地區,南方和西邊甚是荒涼,多山地,沒有肥沃的平原作為農業經濟的堅實後盾。

其次,蜀國原本就是最弱的,只得採取聯吳抗魏之策略。不斷侵襲魏國,攪的魏軍忙於應付、疲於奔命,這樣能達到持續消耗魏國國力,防止魏國強盛之後一口氣吞併蜀漢的攻勢防禦的戰略目的。


陸棄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我的回答更精彩:

以前曾回答過此類問題,現在重新作答:諸葛亮北伐曹魏,心裡門兒清,他知道雙方實力上的差距。知己知彼的道理諸葛亮當然明白,他六出祁山是有現實的無奈和更深遠的戰略意義。


第一,進攻是最有效的防禦

蜀國的人口基數,經濟發展,武裝力量,人才儲備,是不足以支持蜀國吞掉魏國的,蜀國自保有餘,進攻其實是不足的。 這樣,就有一個問題,自保的國家為什麼要主動進攻,這就是所謂的“以攻代守”。



第二,把戰場置於敵域,使漢蜀免於兵災之害。

讓戰爭發生在對方的領土上,消耗掠奪對方的人力物力財力,以戰養戰,對敵人零敲碎打,讓他不斷失血,敵方疲於應付進攻,就會忘了反攻,反而坐等己方來攻,從而給自己創造一個相對寬鬆的後方環境,使己方國力可以發展,至少,讓己方不會那麼快滅亡。



這,才是北伐真正的目的。 蜀軍北伐可謂是真正的"以戰養戰",蜀軍除了在街亭略損兵馬外,其他情況並沒有損傷,而且還將天水,南安,安定三座大郡的軍民全部遷往了漢中,諸葛亮有意把戰場轉移到魏國,使蜀國免受戰爭的蹂躪。

第三,強化危機合力破敵,減免內鬥。



蜀漢政權作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方,自己除了要跟曹魏去爭奪天下,暗中還要小心孫吳在背後捅刀子,更要命的是他們自己內部也有很深的矛盾。 而這個矛盾幾乎葬送了蜀漢政權,讓這個政權毀為一旦。而這個矛盾也促使了諸葛亮必須得馬不停蹄的北伐,即使知道自己要輸,自己打不贏,也要咬著牙北伐。這個矛盾就是荊州與益州的矛盾。他需要一個目標來強化危機合力破敵,減免內鬥。

第四,迷惑曹魏,使之不敢冒然滅蜀。



連年北伐的這幾年間,曹魏政權也正好是兩代交替,需要積聚國力的時期,由於他的北伐戰爭,曹魏疲於應付,國內的經濟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在諸葛亮死後的幾年裡,魏國也沒有再發動大的戰爭 。

第五,為蜀漢延年益壽儲備資本



諸葛亮也想在有生之年將蜀漢政權擴大,延長蜀漢政權的壽命。由於蜀漢的益州遠離中原地區,其人才是相對匱乏的,這從蜀漢後期“廖化作先鋒”可見一斑。 諸葛亮也是知道這一點的,蜀漢後繼無人是最大的危機,他深知在他死後,將沒有人能夠擔起蜀漢政權的重擔。



所以他要在有生之年儘量擴大蜀漢政權的地盤,擴張實力,為後繼之人積攢足夠的資本,以希望保存蜀漢的政權,如果可能的話,也還是有進取中原的希望。

諸葛亮是無可奈何,諸葛亮有難言之隱,諸葛亮他心裡有苦,諸葛亮也只有死馬當作活馬醫。誰讓他在劉備託孤時,賭咒發誓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逸聞秘史尋雅趣,名人奇事為鏡鑑。

神遊史海,煙波縹緲的古文舊典猶如取之不盡的珍寶異藏; 深耕文苑,浩瀚無際的老著新說卻似品嚐不竭的美味佳餚; 古往今來,數不勝數的正書野史總有歎為觀止的悲歡離合; 前世今生,三朝五代的奇聞雜談盡顯令人唏噓的酸甜苦辣。

它們或發人深思,或給人啟迪,或令人感嘆,或予人睿智。君若有暇,不妨聽我娓娓道來,我願成為您忠實的良朋益友,陪伴您的閒暇時光。

以文會友,敬請關注、交流。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關羽失去荊州,又經歷了劉備的夷陵之敗,諸葛亮的“隆中對”的戰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基本就失敗了。諸葛亮為何戰略失敗以後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甚至是“六出祁山”。



水鏡先生司馬徽說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為啥?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已經47歲,諸葛亮26歲。劉備佔領漢中的時候已經59歲了,人生暮年了,諸葛亮才38歲正是謀士巔峰時期。劉備雖然是明主,諸葛亮能力巔峰的時刻,劉備卻壯士暮年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劉備對待諸葛亮是“如魚得水”,劉禪對待諸葛亮恐怕只能用“惶恐不安”了。


劉禪的心病,諸葛亮自然一清二楚。劉禪17歲繼位,當時“政事無鉅細,鹹絕於亮”。五年之後,諸葛亮平定南蠻以後,就開始屯田漢中了,準備北伐。自古權臣幼主,皆難善終,諸葛亮漢中屯田練兵,就是保持安全距離,各自安好。此其北伐原因之一。諸葛亮的弟子姜維,此後為了避免朝堂的政敵禍害,在漢中屯田,有其師必有其徒。


劉備託孤的並不是諸葛亮一人,還有另一個人就李嚴。李嚴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鎮守永安。劉備的留下的政治體系是諸葛亮管政務,李嚴管軍事。李嚴駐兵永安也是為了策應劉禪的安全,防止諸葛亮不軌。南蠻的叛變,讓諸葛亮有機會執掌軍權,而後諸葛亮為了進一步掌握軍權。諸葛亮在漢中準備第一次北伐,就想調李嚴進駐漢中,李嚴拒絕了。此後幾年,諸葛亮再次以北伐的名義先是給李嚴升職為驃騎將軍,又是讓他兒子繼承他的軍務,讓李嚴調離了江州。再後來,諸葛亮北伐,以李嚴耽誤運送軍糧為由徹底把李嚴打落凡塵。諸葛亮數次北伐,清除了蜀國的政敵,完全掌握了蜀國軍政大權。此其北伐原因之二。


劉備向來以看人準著稱,諸葛亮長自比管仲、樂毅,但是劉備卻把軍權給了李嚴。諸葛亮為了證明自己,也需要北伐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此其北伐原因之三。

諸葛亮戰略佈局以隆中對最為著名。北伐的目的也是為了實在自己的理想,統一全國。此其北伐原因之四。

蜀國地處西南,易守難攻,往往容易滋生享樂主義。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不斷戰爭磨練,可以保持國家的警惕性,以攻代守,禦敵於國門之外。此其北伐原因之五。

吳蜀為攻守同盟,吳國伐魏,蜀國自然也要出兵北伐,配合作戰。此其北伐原因之六。


漢徵西大將軍


諸葛亮堅持北伐,很多後人對此頗多微詞,認為他不顧國內實際情況一味頑固、窮兵黷武,造成了蜀漢的滅亡。我認為絕對不是那麼回事!

作為不懂經濟不懂軍事站位不高的小人物我們暫且來做一番“三不”的掰扯。

“北伐中原”、復興漢室是蜀漢的立國之本。劉備、諸葛亮自隆中際遇,從最初的夾縫裡求生存到東征西討建立基業,一直秉承的就是匡扶漢室這一政治理念,這也是蜀國君臣的大義所在。曹丕篡漢稱帝后,劉備以承漢祚為名稱帝。夷陵慘敗後不久,劉備病死,託孤之言中尚有“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什麼大事?統一全國,定鼎中原啊,為了光復漢室,皇帝位子都拿出來商量做籌碼了。在揣摩劉備是否帝王心術試探諸葛亮的同時,為什麼不換一換角度想:他至死也念念不忘統一大業,甚至以這種方式來叮囑諸葛亮呢?

你相信理想嗎?

諸葛亮出師表裡講:先帝……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恢復漢室,象劉秀那樣做一位中興大帝,必是劉備的理想。而諸葛亮呢?君臣相得志同道合,一力實現兩人最初創業的夢想是必然存在的一方面,別忘了他在隆中做農民學者時候,就已經公開自喻“管樂”了。管樂者,管仲、樂毅,一位是“聖人之師”、“華夏第一相”,輔佐齊桓公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一位合縱攻秦,使弱小的燕國躋身強國之列。諸葛亮的理想是做千古一相,而且這可不是盲目的自信,我們不能因為蜀漢的失敗結局而否定他勝出的可能。


北伐儘管艱難,你就知道一定不會勝出嗎?

題主說,諸葛亮明知很難打贏。還有很多人是這樣想的。再難,有踞守新野彈丸之地、面對曹操幾十萬大軍的處境更難嗎?漢末亂世,人人自危,各路豪傑不都疲於奔命。何況以後人的上帝視角看歷史,彷彿是既定的,歷史在演進的時候卻不這樣想。我相信歷史的偶然性。如果沒有那場東風,曹操必不致敗北,三國很有可能提前統一;如果換做王平執掌佯軍,也許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會取得突破性的勝利以致改變歷史進程。曹操不也曾割袍斷須狼狽逃躥險些喪命?

主流研究業界會分析,蜀魏吳三國的人口經濟國內形勢。的確,這些因素能夠絕對左右大致走向,然而別忘了,官渡之戰前曹操內心的惶惑不安。

蜀漢北伐同樣如此,並沒有明顯徵兆從開始就註定蜀或吳的滅亡,相反,不管是司馬懿還是曹真,都對諸葛亮治下的蜀漢相當忌憚,而孫吳方面,即使僥倖勝了夷陵戰役,之後也對蜀漢可能發起的報復行動惴惴不安,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當時三方形勢並不是板上釘釘。

五次北伐,並不白打

諸葛亮發動北伐戰爭,是在夷陵之戰蜀國實力受創五年之後才進行的,期間沒有一次上規模的軍事行動。在平定叛亂、安撫大後方,國力恢復到一定程度後,才著手進行。五次北上,除了第一次馬謖失利導致撤退,另外四次都不同程度取得了不小的戰績。甚至如果不是由於人為的原因出現後勤供給不足的問題,北伐戰爭極有可能給予曹魏沉重打擊。

自損八百,傷敵一千

沒錯,頻繁的戰爭使本就弱小的蜀漢疲憊不堪,諸葛亮在出師表也提到了這個問題“益州疲弊”,不光如此,蜀漢政權不排除存在過嚴重的不同勢力的掣肘和內耗現象。然而北伐勢在必行,此時三家鼎立,曹魏除了面對內部必然也會存在的鬥爭和來自北方的壓力,還要分出大部分精力保持東南方向對吳國的制約。弱小的蜀漢掙扎搏命,在被動裡抓住主動,不斷地鉗制和消耗魏國的實力與精力,尚有幾分勝算,而且諸葛亮的幾次戰爭,並不是純粹消耗川中民力,漢中地區的屯田已經能夠支撐相當比例的戰爭開支。如果甘守一隅、龜縮在巴蜀之地偏安,待到魏國收拾了孫吳,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諸葛亮貌似瘋狂的北伐,一方面是國家理想、個人理想使然,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說是相當正確明智的戰略選擇。


容我漫溯


首先看下為什麼明知道很難打贏!因為實力,看下基本的數據:

魏國:約440萬人口,佔領,青,幽,並,冀,豫,兗,徐,司隸,涼完整的9州和部分荊州。

吳國:約230萬人口,佔領揚州、交州和大部分荊州。

蜀國:約94萬人口,佔領益州。

整個三國的人口不到800萬,大概和現在一個二線省會比如福州人口差不多,不要看蜀國和吳國佔領的面積看著也不小,但是當時南方還有很多地方還是未開發的不毛之地,而魏國佔領的地方都是當時的核心地帶。論實力蜀國各方面都是墊底的,而且差距很大。蜀國的那點人口頂多支撐10萬軍隊,還要兩面防守。萬一有一點疏漏那可能就直接亡國,可以參考後來的鄧艾偷渡陰平,即便還有戰力,一個防守漏洞就可以直接滅國了。所以不要懷疑諸葛武侯,以攻為守對當時的蜀國來說是最正確的防禦政策。

上面已經說了,坐以待斃的防守只能坐等滅亡,唯有進攻還可以一試,為何?因為還有個吳國啊,如果蜀國只是一味的堅守,坐等雷劈魏國麼?魏國只會越來越強大,而且如果蜀軍不出,吳國孫權自守有餘,進攻不足的東吳是不會打頭陣的。那結果就是蜀吳坐等被滅,時間應該不會超過30年。正是諸葛亮的以攻為守策略,聯合東吳一再北伐讓魏國不能休養生息,才一路拖死了曹操曹丕曹叡幾代直到被司馬家篡位,也沒能滅掉蜀吳,從這方面來說東吳也要感謝諸葛丞相,沒有諸葛亮的這個以攻為守策略,兩國都得提前下課。

另一方面,只有進攻才有機會,即便機會有限,總比沒機會要好點吧,坐守等於等死,機會為0,進攻多少還有點機會即使10%也總好過於0。而且曾經真的有一點機會,就是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那時司馬懿還在南邊對付東吳和孟達,而且魏延還提出了子午谷奇襲,如果真能讓魏延實施併成功的話,那諸葛亮就可以一舉拿下涼州關中,然後拒守函谷關即便就可以把蜀國立於不敗之地了。而那樣魏國就形成了被蜀吳兩面夾擊的情況,統一機會大增,只是謹慎的諸葛亮並沒有採用這個冒險計劃,一直在等“天下有變”,可惜這樣的機會再也沒有了。

綜上所述六出祁山北伐雖然機會渺茫,但總好過坐以待斃的無所事事。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事不成非人力所能制,但求無愧於心可也。


胡侃解密三國


我認為諸葛亮明知道很大打贏,但他並不認為一定打不贏,絕對打不贏,他認為贏的機率雖然不大,但也絕不是沒有希望的,正因為如此諸葛亮才要六出祁山堅持北伐的。

首先諸葛亮熟讀兵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深知蜀國雖然擁有富饒的四川盆地,為天府之國,雖然憑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苟安一時,但和強大的魏國相比真是不可同時而語,因為當年的秦國僅憑關中一席之地,就可南下漢中,再輕而易舉地亡蜀,何況現在的魏國不但擁有關中,而且統一了整個黃河流域,無論在經濟,文口,軍事上都碾壓蜀國,因而蜀國的滅亡是必然的,遲早的。

二,諸葛亮做為一介軍師,深受儒家傳統忠君思想影響,他年輕時雖然常懷報國之志且以“臥龍”自居,但卻很久未遇明主,“苟全性命於亂世”。是劉備三顧茅廬,壟中對,請其出山,並委以重任,劉備死時又告訴他,如果劉禪扶不起的話可以取而代之,因此他非常感動,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因而立志要在自已的有生之年完成劉備的遺願,一統天下匡復漢室

三,諸葛亮認為北伐不是沒有希望的。因為當年漢高祖劉邦就是以漢中為根據地拿下關中,繼而一統天下的。如今蜀國不但擁有漢中,而且還擁有四川,因而在他看來如果效仿高祖的模式,完全可以一統天下的,正同為如此,他才要

六出祁山堅持北伐。

四,諸葛亮深知魏蜀兩國的經濟軍事等實力差距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逾日擴大,因而早日北伐比晚些北伐成功的機率要大得多,另外他也深知自己已來日不多,如果不早日北伐就會遺恨終生,無顏見劉備於九泉之下。

五,諸葛亮博古通今,熟讀孔孟之書,他明白失道寡助,得道多助的道理,在他看來,曹魏雖強,但卻諸殺忠良,挾天子以令諸侯,不仁不義,不孝不忠,已失民心,而蜀漢雖弱,但卻是進行著正義事業,代表著正義,必將得道多助,因而他認為“……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豈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誠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漢矣”。在諸葛亮看來北伐討魏代表著民心民意,在秦川是有群眾基礎的,另外從漢高祖成功的軌跡來看,只要得到秦川即關中的民心,佔據關中,然後兵出中原,完全可一統天下,匡復漢室

六,諸葛認為如果北伐還有贏的可能,但如果偏安一隅,苟安於蜀則必然亡國,既然亡國的命運是必然的,遲早的,為何不賭一下,北伐討魏呢?如果贏了,皆不逆天大喜,匡復漢室,一統天下,反之如果敗了,也無所謂,畢竟自己努力了,也用行動兌現了自己當初壟中對時的諾言。

事實上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已經打到了渭水邊的五丈原,並在此屯兵,再有一年就可解決後勤補給,糧草問題,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正在這節骨眼上諸葛亮卻心力衰竭,積勞成疾,自知自已來日不多,燃七星燈續命,可就在此時便便闖進魏嚴來,於是一得長嘆一聲,天命如此矣。

正因為如此,諸葛亮明知很難打贏,還要六出祁山堅持北伐!


張生史話


我認為北伐的目的有兩點:

首先,北伐是有可能成功的。

在諸葛亮隆中對的時候就說過,將來會北伐:“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也就是說三分天下之後,就一件事可以做了,那就是北伐統一中國。這裡沒有說一定能成功,但是任然有成功的可能。這是劉備集團最終的政治願景,所以有一點可能也必須要做。

再次,就算北伐沒有成功,也可最大的延長蜀漢的壽命。

都知道蜀漢的潛力比之北魏差了不止一個檔次。其實蜀漢能拿的出手的,也就一個四川省。而北魏佔領了最富庶和發達的中原地區。時間越長,他們的差距也就越大。所以北伐是諸葛亮用它自身的優勢,在拉近蜀,魏兩個國家的差距。諸葛亮死後幾十年北魏都不敢打西蜀,而是修養生息,就是為了拉大這個差距,從而一擊斃命。當然,諸葛亮也把他們打怕了,緩了幾十年才緩過來,才敢再出手。這就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因為不伐,則必為所乘!


七匹狼評論


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延長蜀國的政治壽命。以蜀國一己之力,要進入中原打垮魏國,談何容易?如果真要打,就會聯合吳國。然而沒有。

劉備去世以後,蜀國內部,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不團結。一是當地的勢力,對外部入川的勢力越來越不滿。二是蜀國的高層,越來越安於現狀無所事事,開始墮落了。

諸葛亮看到了政治危機,認為只有用大敵當前的態勢才能緩解之。但又不好明說。只是在《前後出師表》反覆勸告劉禪莫忘初心的一類話。

真正看懂諸葛亮心事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姜維,是諸葛亮信得過的。另一個就是魏延,魏提出與其用堂堂之陣不如抄小路突襲中原,被諸葛亮否了,魏由此便知。


老罈子44874384


首先必須聲明一點,歷史上只有五出祁山。第六次其實是羅貫中“替”武侯打的。

好了言歸正傳,關於這一點,其實在武侯的《出師表》中,早己言明。“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蜀漢原本的戰略,是從《隆中對》中概括來的。即““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之地,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豈不簞食壺漿以迎候將軍”。但由於荊州的失守、劉備的戰敗,這一戰略己徹底的“破產”。

而劉備留給武侯的,只有區區的益州,日漸凋零的人才。以及愈演愈烈的,荊、益兩大集團的矛盾。

所以這時擺在武侯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即用外部的戰爭,轉架內部的矛盾。以儘量的延長,蜀漢的國運。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蜀漢還在,說不定還能有鹹魚翻身的那一天。


龍之怒2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無奈之舉,當日隆中對時,諸葛亮的理念是先取荊州為家,再取西川為基業,“待天下有變,可命一上將軍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屆時,劉備可另率主力軍出八百里秦川,“百姓寧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看看,真是好棋。然而,計劃不如變化快,本來指望“待天下有變"時,關羽這個上將軍能頂上事,誰知人地兩失,不僅折了上將軍,更要命的是還把家業丟了一半子去,如果把西川比做正房,那荊州就是天井,這下好,要出門,卻沒了出路,所以只能另開傍門了。

這個傍門就是祁山。很多人為諸葛亮六出祁山、一事無成感到遺憾,認為是許多偶然因素才導致失敗的,其實不然,六出祁山,是明知其不可為而強為之舉,克復中原、重興漢室的歷史機遇早已隨著夷陵之戰失利而永遠逝去,六出祁山,只能是知天命、盡人事而已。須知國家征戰,打的是錢糧,是國力,北魏中原雖然有過“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慘景象,但隨著政權的逐漸穩定,萬千流離失所的百姓重整荒地,再耕舊田,不消幾年的休養生息,整個中原又恢復了生機,而反觀西蜀,農耕落後,交通閉塞,人口寡單,此等國力,實在是難為諸葛亮了。

而更要命的是,諸葛亮“克復中原,重興漢室"的號召已經失去了市場,中原百姓此時已在新政權下嚐到了安居樂業的甜頭,你諸葛亮再來搞事,明顯不得人心嘛。西蜀的百姓也會認為,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天天找些煩惱幹什麼!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才使諸葛亮在漫漫徵路上舉步維艱。

在此,我想起了司馬徽在諸葛亮受邀出山時的感慨:孔明雖得其主,奈何未得其時,惜哉,惜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