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二十年,建成“千人养老”弥陀村


“不务正业”二十年,建成“千人养老”弥陀村


在我心里,他是一位造梦师,

他14岁出家,28岁就担任住持;

他20年来遭人非议,却被200位爸妈宠在手心;

他赤手空拳把养老院搬进寺庙,助无数老人体面养老。

1967年11月6日,一个叫王世海的婴儿,出生在福建省福鼎市白琳镇的一个小山村里,他和所有的小孩一样,会哭会笑,爱闹爱玩,然后像所有的同龄人一样进了学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本以为他的人生能够一直这样平平淡淡地走下去,最后娶妻生子,生老病死.......

而转折,来得无比突然。

在见过圣训长老后,他做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突然郑重宣布——我要出家!

那一年,他14岁。

然而佛经如海,智慧如海,年仅14岁的贤志小和尚对这个世间有太多太多的疑惑。

于是,村里的老居士们都自发地凑了钱,粮票,甚至把自己微薄的终生积蓄都拿来,供他去远方读佛学院。

而这一去,就是八年。尽管在每年寒暑假,他都想尽一切办法去探望那些老居士,尽量抽时间陪伴他们,手捧他们逢年过节特意为他留的糖果零食,感受这人间看似微不足道却温暧人心的爱。


“不务正业”二十年,建成“千人养老”弥陀村

贤志师父去看望老居士

可时间的长河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岁月缓慢却残酷,他还没准备好,时间已经等不及带走了许多人.......

特别是,当一位供他求学的老居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们能否在终生信仰的佛陀身边终老,能否在寺里往生?”

他看着这位终其一生都无欲无求的老居士,在生命终结之时,提出这样一个看似微小却触人灵魂的要求,心纵有千言万语,却只能沉默以对,在寺院往生?住宿、吃饭、照顾、护理……如何解决?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和尚啊!

从此,一个永远的遗憾在他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1995年,年仅26岁的他,就当上福鼎资国寺的监寺,28岁被选举为寺院住持。

所有人都盯着这位年轻的住持,人们盯着这个年轻的和尚,猜想新官上任,到底会烧哪三把火?

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年轻住持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建寺,不是扬名,竟然是兴建弥陀村安养院——建一座可供1000位老人一起安享晚年的世外桃源般的养老院。


“不务正业”二十年,建成“千人养老”弥陀村

资国寺弥陀村安养院第二期


多少人望而却步的事情,多少人无力承担的责任,他却一律不管不顾,用稚嫩但有力的肩膀一一扛起。

无数人质疑:你一个和尚,不好好地建寺,不安心念经,搞什么养老院?是为了敛财?还是图名?

他通通一笑置之。

二十多年过去了,赤手空拳的他,踏过满地闲言碎语,不顾一路的质疑、非议和嘲弄,四处奔波,向各界人士推举寺院养老。

“不务正业”二十年,建成“千人养老”弥陀村

贤志师父在外推广寺院养老

一个、两个、三个.......

到现在,已经有200多位老人陆续住进弥陀村,其中有久病卧床、痴呆瘫痪的,有在家修行、无力养老的,有出家师父、也有出家师父的父母,还有许许多多护持佛法、供养三宝的老居士.......

越来越多人住进了弥陀村。

我曾问师父:那么在建弥陀村这条艰辛无比的路上,可曾有过内心脆弱时?

师父笑笑说:反正再难,也难不过佛陀当年啊!

就这样,弥陀村从最初的100人,200人,到如今第三期弥陀村安养院也建起来,入住人数可达千人!

到2016年,但是,因为太缺钱了,第三期安养院的后期工作,只能缓慢如蜗牛般地行进着,甚至一年半载无法推动。


“不务正业”二十年,建成“千人养老”弥陀村

弥陀村安养院第三期建设现状,无法完成后期建设。


想这大千世界,人各有志,人各有好,做一件喜欢的事不难,但是把他人的幸福,当自己的幸福去实现,实在太难!

但是,再难,也难不过佛陀当年!

可又有谁懂,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多少心酸和决心呢?

一个普普通通的和尚,赤手空拳,白手起家,仅凭一腔热情和理想,盖成百上千人住的弥陀村,要地、要人、要钱、要物、要政策、要时间、要精力……不消说他还需要经常出去弘法,不消说在超强台风几乎掀掉资国寺的时候重建这座古刹,更不消说几百人的寺院的管理和兴建的蓝图了!

我们无法想象,弥陀村的一砖一瓦,赡养的每一位鳏寡孤独老人,是他耗费了多少心血成就的.......


“不务正业”二十年,建成“千人养老”弥陀村

贤志师父告诉老人要好好照顾身体。


20年来,在佛教养老的这条路上,他踏过满地闲言碎语,无比坚定地向未来走去!

很幸运,现在在这条路上,有越来越多的随行者与他一同前行,我曾问他们:是什么让你们愿意与贤志师父一起建弥陀村?

他们告诉我:师父太辛苦了,他想用十年的时间做成别人百年都做不到的事,我们想力所能及地帮一把!


“不务正业”二十年,建成“千人养老”弥陀村


35年前,他跳出滚滚红尘,放弃尘世繁华,义无反顾舍弃父母出家。

35年后,他赤手空拳把养老院搬进寺庙,将赡养200多位“父母”的责任一个人扛起。

在“大爱”与“小我”面前,他放弃了小我,却获得了200多位“父母”。

从此,弥陀村里再无自我得失,只有慈悲利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