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屋藏娇”到后位被废,她是如何一步步的将自己逼上绝路?

说起“金屋藏娇”这个成语,好多人都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这个成语追根起源于汉武帝刘彻跟她的皇后陈阿娇,有些读过史书的人可能会知道,陈阿娇最终结局并不是多么如意。为什么一个如此受皇帝宠爱的女人最终会落得这般下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刘彻的皇后——陈阿娇。

西汉武帝刘彻皇后:陈阿娇

从“金屋藏娇”到后位被废,她是如何一步步的将自己逼上绝路?

陈阿娇,刘彻的第一任皇后,后被废,景帝姐姐馆陶长公主的女儿,按辈分说起来应该是刘彻的表姐,果不其然,又一个因为权利近亲结婚的案例。陈阿娇自然而然的也是窦漪房窦太后的外孙女,这个外孙女很是的窦太后的喜爱。陈阿娇的父亲陈午,身为诸侯,母亲,公主,所以生长在这种富贵家庭的大小姐,多半性格都有点任性傲慢。这也注定了陈阿娇最后会落到如此的下场。

说到陈阿娇跟刘彻的婚姻,就是长公主跟王夫人一手操办联合的。当时的长公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与地位,找栗姬联姻,但是奈何遭到栗姬的严厉拒绝,因此,长公主将目标锁定到了年幼的刘彻身上,而当时的王夫人也是欣然答应。《汉武故事》中记载了这样一幕,当时的长公主抱着年幼的刘彻玩耍,问刘彻想不想要讨老婆,年幼的刘彻点点头,姑姑长公主就指着周围的宫女问他想不想要,刘彻摇摇头说不想,长公主又问道,想不想屈阿娇姐姐,年幼的刘彻害羞的说想,还说,如果能够娶到阿娇姐姐,就专门给她造一座金屋,让她住在里边。看到这好多人应该明白了,这就是金屋藏娇的来源。年幼的刘彻就这么喜欢阿娇,自然地,两人长大后,结为了夫妻。

从“金屋藏娇”到后位被废,她是如何一步步的将自己逼上绝路?

景帝在位的时候,一开始是立栗姬的长子刘荣为太子,但是联姻的王夫人与长公主合谋陷害栗姬,使得栗姬最终落到打入冷宫的局面,而太子刘荣也被废,最终当上太子的则是王夫人的儿子刘彻,陈阿娇也成为了太子妃。景帝去世后,太子刘彻即位。当时一开始的刘彻根基不稳,在刘启的那些儿子中,刘彻并非嫡子,而是排名第十,按当时的即位规则来说是排不上他的,但是谁让他有一个有智慧的母亲跟丈母娘呢,除此以外,当时的窦太皇太后也是一个喜欢干预朝政的女人,干预朝政这件事来说呢,很正常,之前的吕后,薄太后都有过这种情况,但是问题的重点是刘彻跟窦太皇太后的政见相悖。之前我们也说过,窦太皇太后很是相信黄老之学,相信无为而治,但是刘彻却相信儒学,并且大量任用重用儒士,这一点使得窦太皇太后很是不满,经常插手干扰,但是刘彻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大张旗鼓弘扬儒学,效仿古制,最终惹得窦太皇太后大怒,将所有牵扯官员罢职,刘彻才有所收敛,凡事都让窦太皇太后参阅后才决定。

在政见上不统一,都太皇太后肯定会孙子刘彻产生隔阂,但是因为阿娇在中间的调和,刘彻跟祖母的关系还算是和谐,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刘彻母亲,当时的王皇后的维护。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初期的汉武帝地位逐渐稳固,此时的刘彻跟阿娇的感情也在这些事的磨合下越来越和谐,幸福。

从“金屋藏娇”到后位被废,她是如何一步步的将自己逼上绝路?

但是时间一长,阿娇长时间没有生育,加上年纪也逐渐增加,不再是原来的花季少女了,刘彻对待阿娇就没有原来那么宠爱了,立阿娇为皇后也不过是为了回报当时姑姑对自己的帮助之情。尤其是刘彻在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那得到卫子夫后,更是将所有宠爱都集中在卫子夫一人身上,对待阿娇更是冷落了。从小受到万般宠爱的陈阿娇怎能忍得下这口气,于是不断的对卫子夫下毒手,但这些都被卫子夫发现,于是卫子夫跑到刘彻面前告状,刘彻虽然是生气,但也算是顾念昔日夫妻之情,没对陈阿娇做什么处罚。但是此时的陈阿娇早已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反而想要对刘彻宠爱的妃子下诅咒,在古代来说,下诅咒或者下蛊这种事都是不被接受,这一次的行为彻底惹怒了刘彻,刘彻一道诏书,将陈阿娇废废除皇后之位,幽禁在长门宫。虽然是废除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但是在待遇上对待她还是如原来一般,可见刘彻对待陈阿娇也算是仁至义尽。

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囚禁在长门宫,长公主自然是着急,想要刘彻对自己的女儿回心转意,因为长公主花千金请司马相如为自己的女儿写就了《长门赋》,但是武帝刘彻只是赞赏了这首诗,并没有重新宠幸陈阿娇的意图。

约在公元前110年,陈阿娇病逝,陪葬在汉文帝霸陵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