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隨著發病率走高,癌症正越來越多地侵入人們的生活。由於種種原因,人們對於癌症的起因、防治存在不少成見和誤解,影響了對癌症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一、癌症和腫瘤

進入正式的科普前,先來介紹一個可能困擾著很多人的一個小問題。癌症與腫瘤究竟有什麼區別?

癌症和腫瘤這兩個詞經常通用,一般情況下也確實沒太大問題。一定要糾結的話,這兩個詞還是有一些區別的。腫瘤的關鍵詞是“固體”,癌症的屬性是“惡性”,所以惡性固體腫瘤就是癌症,血液癌症不是腫瘤,良性腫瘤不是癌症。

用數學公式來表示的話:

癌症=惡性腫瘤+血癌

腫瘤=良性腫瘤+惡性腫瘤

良性癌症=說錯了

二、什麼導致了癌症

導致癌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基因?汙染?飲食?抽菸?都不是,和癌症發生率最相關的因素是年齡!

2013年中國第一次發表了《腫瘤年報》,從下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無論男女,癌症發病率從40歲以後就是指數增長;老年男性比女性得癌症概率高,主要是前列腺癌。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絕大多數我們熟悉的癌症:肺癌,肝癌,胃癌,直腸癌等等都是老年病!小孩能得白血病,但你什麼時候聽說過小孩得肺癌,肝癌的?

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增加,得癌症的概率越來越高是不可避免的。為啥蒼蠅很少得癌症?因為他們壽命很短,還沒得癌症就掛了。我們的寵物狗和貓都會得癌症,原因是他們的壽命可以到10多年,相當於人的70~100歲,因此得癌症概率不低。

那麼其它因素有關係麼?肯定有。

癌症發生的原因是基因突變。我們體內大概有兩萬多個基因,真正和癌症有直接關係的的大概一百多個,這些癌症基因中突變一個或者幾個,癌症發生的概率就非常高。那基因為啥會突變,啥時候突變?基因突變發生在細胞分裂的時候,每一次細胞分裂的時候都會產生突變,但是多數突變都不在關鍵基因上,因此癌症發生仍然是小概率事件。細胞啥時候分裂?生長或者修復組織的時候。

總結的數學公式是:

癌症發生概率 (p) = 細胞分裂次數 (a) X 每次分裂產生突變數目 (b) X 突變基因是致癌基因概率 (e)

在這個公式中,e 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關鍵是a和b兩個因子。我覺得很多和癌症相關的原因都可以用這個公式推導和解釋:

(a)歲數越大,細胞需要分裂次數越多,所以老人比年輕人容易得癌症。

(b)人體器官受到損傷越多,需要修復就越多。組織修復都需要靠細胞分裂完成,因此細胞分裂次數就越多。因此長期器官損傷,反覆修復組織容易誘發癌症。暴曬太陽損傷皮膚細胞,因此皮膚曬傷次數和得皮膚癌直接相關;抽菸或者重度空氣汙染損傷肺部細胞,因此長期抽菸容易得肺癌;吃刺激性和受汙染的食物,損傷消化道表皮細胞,因此長期吃重辣,汙染食物會增加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直腸癌發生;慢性乙肝病毒傷害肝細胞,因此乙肝病毒攜帶者容易得肝癌等等。

(c)每個人的細胞分裂一次產生突變的數目是不同的。這個主要受到遺傳的影響,有些人天生就攜帶一些基因突變,這些突變雖然不能直接導致癌症,但是會讓他們細胞每次分裂產生突變數目大大增加。去年好萊塢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 (Angelina Jolie)在紐約時報撰文,說為了防止得乳腺癌而預防性切除雙乳。該新聞轟動全球。她作此決定的原因就是她家族和她本人都攜帶BRAC1基因突變,有了這個突變,她的細胞分裂產生的突變比正常高百倍,因此她家族多名女性,包括她的母親都很早就得乳腺癌,她個人被估計有87%的可能性得乳腺癌,50%可能性得卵巢癌。她的這個舉動,當時我從科學眼光看有點衝動,因為不能保證其它部位(尤其是卵巢)不會發生癌變,但是她的勇氣還是讓我無比佩服。後來我聽說朱莉要把卵巢也切除,我只能想到一個詞:“壯士斷腕”。

大家不妨把自己感興趣的因素找出來,看看這個公式是否真的適用。


三、癌症到底怎麼致命的

大家談癌色變,主要的原因是其高死亡率。但是說起來癌症到底是怎麼讓病人死亡的,可能很多人都說不上來了。為什麼有人長了很大的腫瘤,做完手術就沒事,但是有人的腫瘤還沒有看到,病人就去世了呢?

首先說癌症的嚴重性和腫瘤的大小沒有相關性,2012年有個著名的越南人Nguyen Duy Hai,4歲開始就長腫瘤,等到30歲的時候右腿腫瘤已達到驚人的180斤!在這26年中,他慢慢失去行動能力,但是奇怪的是,他居然沒有太多別的症狀,在做完手術後,看起來也比較正常。這種腫瘤看起來很恐怖,但是如果位置不在關鍵內臟,實際上對生命的危害相對較小。這種巨大的腫瘤幾乎肯定是良性腫瘤,因為如果是惡性,是沒有機會長這麼大的。

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區別是啥?是看腫瘤是否轉移。

良性腫瘤不轉移,屬於“釘子戶”,所以只要手術切除腫瘤本身,基本就算治好了。而惡性腫瘤不論大小,都已經發生了轉移,有可能在血液系統裡,可能在淋巴系統裡,也可能已經到了身體的其他器官。很多癌症(比如乳腺癌)轉移一般首先到達淋巴結,然後才順著淋巴系統到達其他系統,所以臨床上對腫瘤病人常常進行淋巴結穿刺檢查,如果淋巴結裡面沒有腫瘤細胞,病人風險較小,一般化療和放療以後就能控制住疾病。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那癌症到底是怎麼致命的呢?首先得說這個問題沒有確定答案,每個病人個體情況都不同,最終造成死亡的原因也不同。但是大致說起來,往往和器官衰竭有關,或是某一器官衰竭,或是系統性衰竭。腫瘤,不論是否惡性,是否轉移,過度生長都可能會壓迫關鍵器官,比如腦瘤往往壓迫重要神經導致死亡,肺癌生長填充肺部空間,導致肺部氧氣交換能力大大降低,最後功能衰竭而死,白血病導致正常血細胞枯竭造成系統性缺氧缺營養等等。

癌症如果轉移以後,危險性大大增加,一個原因是一個腫瘤轉移就成了N個腫瘤,危害自然就大,另一個原因是轉移的地方往往是很重要的地方,比較要命的地方是腦轉移,肺轉移,骨轉移和肝轉移。這三個地方還有一個共同特點:由於器官的重要性,手術往往很保守,很難完全去除腫瘤。所以乳腺癌發現得早一般沒事,手術摘除乳房就好了,病人可以正常存活幾十年,但是如果乳腺癌轉移到了肺部或者腦部,就很難治療了,因為你不能把肺或者大腦全部摘除。所以大家自己,還有父母一定要每年去醫院定期體檢,早發現幾個月,也許就能多活幾十年。

癌症致死有時候並不是某一個器官衰竭造成的,而是一個系統衰竭。有很多癌症,由於現在還不清楚的原因,會導致病人體重迅速下降,肌肉和脂肪都迅速丟失,這個叫“惡病質”(Cachexia)。這個過程現在無藥可治,是不可逆的,無論病人吃多少東西,輸多少蛋白質都沒用。由於肌肉和脂肪對整個機體的能量供應,內分泌調節至關重要,病人很快會出現系統衰竭。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例如全民偶像喬布斯,靠金錢支撐,在診斷胰腺癌後活了8年,可謂是不小的奇蹟,但是大家仔細看他得病前後照片對比,能清楚發現他身上的肌肉和脂肪幾乎消失殆盡。最後還是由於呼吸衰竭而去世。

四、癌症為啥這麼難治

在我長大的過程中,癌症和艾滋病是最恐怖的疾病名詞。如果你問我,癌症和艾滋病哪個會先被攻克?我的答案肯定是艾滋病。

癌症為啥那麼難搞?我看來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癌症是“內源性疾病”。癌細胞是病人身體的一部分。 對待“外源性疾病”,比如細菌感染,我們有抗生素。抗生素為啥好用,因為它只對細菌有毒性,而對人體細胞沒有作用,因此抗生素可以用到很高濃度,讓所有細菌死光光,而病人全身而退。

搞定癌症就沒那麼簡單了,癌細胞雖然是變壞了人體細胞,但仍然是人體細胞。所以要搞定他們,幾乎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勾當,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 “副作用”。比如傳統化療藥物能夠殺死快速生長的細胞,對癌細胞當然很有用,但是可惜,我們身體中有很多正常細胞也是在快速生長的,比如頭皮下的毛囊細胞。毛囊細胞對頭髮生長至關重要,化療藥物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毛囊細胞,這是為啥化療的病人頭髮都會掉光。負責造血和維持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也會被殺死,因此化療病人的免疫系統會非常弱,極容易感染。消化道上皮細胞也會被殺死,於是病人嚴重拉肚子,沒有食慾,等等。

這樣嚴重的副作用,讓醫生只能在治好癌症和維持病人基本生命之間不斷權衡,甚至 “妥協”。所以化療的藥物濃度都必須嚴格控制,而且不能一直使用,必須一個療程一個療程來。

第二個癌症難搞的原因是癌症不是單一疾病,而是幾千幾萬種疾病的組合。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癌症。

比如肺癌,這是在中國癌症中新任第一殺手,中國現在每年近60萬肺癌病人,美國也有16萬。常有人問我:美國有什麼新的治肺癌的藥麼?我說:有是有,但是隻對很小一部分病人有用。比如諾華最新的抗肺癌藥Ceritinib上禮拜剛被FDA批准,它對1%左右的肺癌有很好的效果。但為啥我們研究了這麼久的新藥只對1%的病人有效呢?

肺癌簡單按照病理學分類,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那是不是肺癌就這兩種呢?不是的。我們知道,癌症是由於基因突變造成的,而每一個癌症裡的突變基因數目不止一個,千差萬別。最近一項系統性基因測序研究表明,肺癌病人平均每人突變數目接近5千個!這麼多的變量隨機組合,導致每個病人都有點不同。中國這60多萬肺癌病人,其實更像60萬種不同的疾病。

因為癌症的多樣性,藥廠幾乎註定每次只能針對很小的一些病人研發藥物,每一個新藥的開發成本?10年時間+20億美金!這樣大的時間金錢投入,導致我們進展緩慢,要攻克所有的癌症,即使不是遙遙無期,也是任重道遠。

第三是癌症的突變抗藥性。這點是癌症和艾滋病共有的,讓大家頭疼的地方。 也是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攻克艾滋病的根本原因。

生物進化是一把是雙刃劍。自然賜予我們這種能力,讓我們適應不同的環境,但是癌細胞不僅保留了基本進化能力,而且更強,針對我們給它的藥物,癌細胞不斷變化,想方設法躲避藥物的作用。 Ceritinib在臨床試驗的時候,就發現有很多癌細胞在治療幾個月以後就丟棄了突變的ALK基因,而產生新的突變來幫助癌症生長,這麼快的進化速度,總是讓我感嘆自然界面前人類的渺小。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五、癌症防治重點在於“早期篩查”

有關癌症預防,“篩查”也是不能缺少的一環。

如果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某些癌症的治癒率能達到90%以上。包括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等多種癌症的篩查已獲得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的強有力支持。一些癌前病變或者早期癌症的及時控制對於癌症的防治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關於癌症 這是最強最深的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