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父母离婚后,应该由母亲抚养吗?

老左心理工作室


您好,我是高级孕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羊驼妈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从法律、生活、经济条件、人情、等等多方面考量的。但是作为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来讲,个人觉得还是由母亲抚养比较好。因为宝宝毕竟还小,尚在哺乳期,如果由男方抚养的话,肯定是没有母乳喂养的好。

其次从法律学角度来讲的话,是要按照对孩子抚养有利的原则来判定孩子的抚养权问题的。一般2岁以下的孩子都会判给由母亲抚养。但是如果女方放弃抚养权的话,就又另当别论了。具体事情还是要具体分析的。因为每个家庭,每个个体都是有区别的。但是说到底,无论是母亲抚养还是父亲抚养,对孩子都无疑是没有好处的。

作为一个尚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父母亲就离异。这对孩子伤害是最大的。从小就有一方面爱的缺失,这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自卑、胆小、怨恨、叛逆等负面情绪的产生。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性格缺陷,以至于成长发展都受到影响。所以家长朋友们,既然结婚生子,就要对这个家庭承担起一份责任,不要随意的就提出离婚,为自己、为孩子、为以后要多考虑清楚,结婚不是儿戏,离婚更加不是。在有这些想法时,一定要好好考虑清楚。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羊驼妈妈】。

你想了解的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儿童成长发育、家庭教育、母乳喂养、疾病护理,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羊驼妈妈


婚姻都有七年之痒,这还在孩子婴幼儿期就离婚。这样的父母真是不负责任,生下来连给孩子一个完整健全的家都做不到,更别说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是既然都到非离不可,那就要做好对孩子的合理安排。如果孩子的母亲是个正常人,没有身体心理疾病。无论是从法律还是生活上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跟妈妈在一起,男方即使拿到孩子的抚养权也要把孩子给妈妈带至少3岁前。三岁之前的宝宝跟母亲建立好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安全感以及爱的培养,对于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那是非常有利的。女人比男人更有耐心和细心,更适合照顾婴幼儿,天生的母性让她们给足孩子满满的爱。有句老话说得好,宁愿跟一个乞丐娘也不要跟个当官的爹。如果孩子跟着爸爸,男人要工作也不会带婴幼儿,基本上是请人带或交给父母照顾。无论是那种选择孩子既没有母爱又缺少父爱,没有爱的孩子长大也是问题多多。



若母亲心理上身体上有疾病,或有不良嗜好。孩子跟着她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生活上都得不到好的照顾及保障。父亲正常,经济有保障,那孩子跟着父亲有利于成长。

父母离异已经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把伤害降到最低就是补偿给孩子爱。婴幼儿对于父母的离婚还不懂事,但是对于父爱和母爱他还是能感知得到,最亲近的两个人父母能是给他带来安全感与快乐。如果父爱与母爱同时消失,很长一段时间会给他带来不安与恐怖。



听说孩子在没出生之前在天上挑自己的父母,谁都不想挑个不负责任的父母。既然问题出现了,就要用最好的方式去解决,爱孩子则为其计深远。


向上暖阳


在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在父母离婚的情况下,婴幼儿都是随母亲生活,即婴幼儿的监护权由母亲负责。但是婴幼儿在抚养方面依然是孩子父母的共同责任,不能因为孩子随母亲生活,孩子的监护权归母亲所有,孩子的父亲就因此而免除对孩子应尽的抚养责任和义务。当然也有的婴幼儿是随父亲生活,其监护权由父亲承担的,这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母亲主动放弃对孩子的监护权。第二,母亲在精神方面有一定的障碍,第三,孩子的母亲有不良嗜好和恶习且有案可查,第四,孩子父亲的经济条件比孩子母亲好很多且有一定的保障,能使孩子在受教育和生活环境方面比与孩子与母亲共同生活强很多。其中还有很多因素也会导致婴幼儿随父亲生活其监护权归孩子父亲所有的情况。同理,对于孩子在抚养方面,孩子的母亲也不能因此免除对孩子应尽的抚养责任和义务。总之,无论夫妻离婚与否抚养孩子是孩子父母的共同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法与罚


离婚抚养权的分配,若孩子处在两周岁以下以给予母亲抚养为原则,其他情况为例外。不一定离婚后抚养权就完全转移给女方,还要参考其他因素,比如抚养能力、是否有利于子女成长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明确了以保障被抚养子女权益最大化作为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首要原则。

以被抚养子女的年龄阶段为标准,可区分以下情形: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

以随母亲生活为常态,随父亲生活为例外。

例外情形: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4.父母双方协议两周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

二、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

(一)绝对优先条件

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上述四种情形,不仅是从保障子女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同时还兼顾到了父方或母方自身的特殊情况,鲜明地体现了法理与情理的高度结合。

(二)相对优先条件

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子女的抚育不单单是物质生活上的,精神层面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三、十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

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但,随着《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下调至八周岁,应考虑什么年龄段子女的意见,也将会有相应的降低。

四、特殊情形

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可协议轮流抚养子女。

离婚时对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做出了约定或是法院作出了判决,在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变更孩子抚养权吗?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孩子抚养权都是可以变更的。因为在确定离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时,要遵循“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充分考虑父母双方的经济情况或家庭环境等等因素。如果有抚养权的一方因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照顾子女,无法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那么另一方自然可以要求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哪些情形下,一方可以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一方患病或者伤残,必然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和照料,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是“如何变更抚养权?”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变更孩子抚养权问题;

2.与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行为的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的。有的父母离婚时争夺抚养权不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只是为了在财产分割或是为了达到报复的目的。目的一旦达到,就对孩子不管不问,不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有的还甚至对孩子打骂虐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变更抚养权?关心孩子成长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变更离婚孩子抚养权。但是,变更抚养权不能要求重新分割原有的共同财产;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的。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其年龄相关的民事活动。父母离婚时,对于十周岁以上的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应当听取孩子的意见。而在离婚时不满十周岁,过了几年,超过十周岁后,如果孩子明确表示愿意跟随另一方生活,就可以申请变更离婚孩子抚养权;

4.有其它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这是个兜底条款,社会现实是复杂的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于那些制定司法解释时考虑不到的问题,司法解释赋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这里,如何变更抚养权?法官可以根据自己对客观情况的主观认识来判断是否应该变离婚孩子抚养权。

变更的方式几种?

1.夫妻双方可以协议约定孩子抚养权变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的规定:“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可见,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后,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只要离婚的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协议,而且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及对子女成长不利的问题,应予准许。

离婚后,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变更子女抚养协议,属于协议离婚的应向办理离婚登记机关备案,属于法院诉讼离婚的,应向原审法院备案。

2.可以向法院起诉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双方协商一致的,只需要去法院备案后,就可以变更抚养权了。但是如果对抚养权变更协商不一致产生争执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提起变更抚养权之诉。但是,在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诉讼后,希望获得子女抚养权的一方,一般需要提交自己的收入情况以证明自己有抚养能力。收入证明所指收入包含工资、奖金、房租收入、股票收入、分红收入等项。收入证明应加盖公章或人事部门章,工资条加盖财务部门章。


LawyerGan


抚养孩子,是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是天职,无论父母谁抚养孩子都是应该的。考虑到孩子太小,还处于母乳阶段,父母离婚,最好还是交给孩子母亲抚养为好,母亲一般会比细心,照顾孩子更加周到一些。

孩子父亲除了提供孩子的抚养费,也需要给孩子母亲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因为孩子太小,离不开人照顾,而母亲需要照顾孩子,自然会对工作有影响,甚至可能因为照顾孩子无法工作,所以孩子父亲每个月还需要给孩子母亲一定的生活费作为照顾孩子的经济补偿。

既然已经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了,孩子无论谁来抚养,另一方都应该抽时间多看望孩子、陪伴孩子,让孩子知道虽然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但孩子依然有疼爱他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依然关心他、爱着他。作为父母,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有责任和义务养育孩子成人成才。

稚子何其无辜!希望作为父母的成年人,能够妥善处理孩子的抚养问题,将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川宝的懒妈妈


这个问题,从法律上怎么讲,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

但是在生活当中,我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看到这个提问的时候,心里一惊,脑子里闪出几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婴幼儿时期就要离婚?为什么?两人因为相爱而结婚,因为相爱而有了爱的结晶,这不是都很爱吗?怎么刚刚有了孩子却要离婚,无法理解。以为离婚是解决的最好办法吗?错了,有了孩子,就是离了婚,心也被孩子牵走了,一辈子都放不下。

婴幼儿一般情况下跟着母亲会好一些,母乳和母爱对孩子的成长都好。

离婚对孩子极其不负责任。孩子跟了谁都会心理有缺陷,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妈妈一样重要。跟了妈妈想爸爸,跟了爸爸想妈妈。

我真心的希望,不要离婚,好好为孩子想想,担负起父母的责任,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家教感悟贺老师


哺乳期孩子,母女离婚后,按照法律规定,一般有母亲抚养,更加利于婴儿健康成长,除非父亲特殊要求,并且有足够证据,够保证婴儿能健康成长的话,母亲也同意后,才把孩子抚养监护权交给父亲。

母亲有优先权!

如果父亲拥有婴儿抚养和监护权后,母亲有探视权,一星期一次,三星期一次等。


鸿雁84725824


第一,孩子应该交给爱孩孑人,不管是父母还是母亲。

第二,孩子应该交给有经济基础,有抚养能力的人。

第三,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一起生活。


若雪琼枝


一般情况下是的了,婴幼儿的孩子需要母亲的照顾,一方面是喂养需求,另一方面是孩子心理需求。母亲的陪伴能让他们有安全感,幸福感。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对母亲的情感需求应该得到满足。但是母亲如果不具备照顾孩子的能力(比如病重),无法满足孩子喂养需求。或者母亲放弃抚养(自私不想要孩子),不能满足孩子情感需求,这种情况下不建议由母亲抚养


果果酱ai


看看抚养费给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