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解读

1、为何中办国办目前又发文支持中小企业?

主要观点:去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整体发展环境有所恶化,企业家信心不足,稳增长压力加大。整体上看,我国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问题,基本上也就是中小企业的问题。而且从中小企业的角度而不是民营企业的角度来出台支持政策,还有效回避了所有制差别对待问题,充分体现了所有制中立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国办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您如何看待《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提出多项具体的意见?

主要观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提升创新发展能力都是当前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指导意见》紧紧抓住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进行发力,应该可以切实起到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作用。激发投资信心,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保障中小企业正常生产运营,需要金融体系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中小企业化解成本压力的能力有限,对减税降费有更为紧迫的需求;创新不足是抑制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所在,需要政府更多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支持。当然,归根到底,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发展环境。民营企业家呼吁最多的,就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政府只要能给中小企业一点“环境的阳光”,他们就能回报以“灿烂的发展”。此外,在融资方面,金融体系不仅需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好需要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慢的问题。资金迟迟不到位,导致不少中小企业错失市场发展良机,其影响不亚于融资难融资贵。

3、在中小企业融资上,您认为是否需要货币政策的扶持?降准是否仍有宽松空间?

主要观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的解决,和货币政策有着密切联系。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源,就在于央行货币政策的收紧。一旦货币政策有所放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然会有所缓解。当然,无论货币政策如何放松,都不可能彻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任何时期的货币政策,都不可能以全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为目标。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仍有进一步降准的空间,而且企业也对降准释放流动性有客观需求;所以,从稳增长角度出发,未来央行有可能会采取新的降准措施。从更长一点的时间看,随着美联储加息进程的终止,未来可能会迎来全球货币政策的转向,我国货币政策或由稳中偏紧转向稳中偏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