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人至今保留的日常习惯,竟然源自朱元璋的强制规定

现在在中国民间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当然在会计等专门人员中这是有强制规定的):在记账等涉及钱财方面的记录时,通常会用一套特殊的符号记录——大写汉字数字,这是为什么呢?

汉字和英文字母不一样,一般是没有大小写之分的,但唯独数字例外,这大写汉字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的?暂时还没有确切的考证,不过一般认为是武则天时代创造的。到了北宋时代,官府文书所用计数数字都得用大写,到了朱元璋时期,这个规矩进一步改进完善。

这个中国人至今保留的日常习惯,竟然源自朱元璋的强制规定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贫苦的皇帝,所以他当政后对于官吏贪污等行为是十分痛恨的,但官员贪污这种事情能禁止的了才怪,大明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便出现了一堆震动天下的贪污大案,其中最大的一起便是郭桓案。

这个中国人至今保留的日常习惯,竟然源自朱元璋的强制规定

洪武十八年(1385年)四月,御史(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余敏、丁廷举告发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便利,竟然私吞太平、镇江等富庶州府的国税,浙江的秋粮,甚至还巧立名目,多收税款以中饱私囊!

这可真是惊天大案,洪武大帝震怒,下令严查,彻查之下倒吸一口凉气,郭桓和其党羽一共贪污了粮食两千四百多万石,朱元璋准备借这个机会整肃一下吏治风气,结果顺藤摸瓜之下,全国官场震动,全国南北十三个布政使司当中,有十二个受到波及,一堆官员和地主涉嫌其中,高级官员中,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全部涉嫌,最后朱元璋全部处死,总共杀了数万人(后来为了平息民愤朱元璋又杀了审刑官吴庸等人)!

这个中国人至今保留的日常习惯,竟然源自朱元璋的强制规定

在严惩贪腐的同时,朱元璋还决定在技术层面上加强对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中有一条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强制使用完整的数字大写,不允许有丝毫例外,将其作为一条死规定,以此来增加记账的难度,同时大写字母也可以有效地避免涂改等问题。而也正是因为朱元璋的强制规定,大写数字的应用得到了完善和规范。

而后来,这个规定执行久了,加之也确实比较有效,所以这个规定就一直流传了下令,一直到现在中国人都在使用大写数字,即使是民间一些财务行为,一般也会使用大写数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