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

加關注

“截至2018年末,全區銀行業機構已覆蓋鄉鎮721個,鄉鎮機構覆蓋率提升為90.35%;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的行政村10574個,行政村服務覆蓋率達到95.35%。”

“截至2018年末,全區銀行業機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6641.27億元,同比增長4.83%。2018年通過利息減免為民營、小微企業降低成本5.96億元,通過評估、登記、擔保、公證等費用減免為民營、小微企業降低成本4300萬元。”

來自內蒙古銀保監局的多項數字表明,內蒙古普惠金融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局面。

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大普惠金融工作力度。內蒙古銀保監局將完善金融基礎設施與改進薄弱領域金融服務相結合,多措並舉,推動我區普惠金融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夯實普惠金融發展政策基礎。內蒙古銀保監局結合我區金融服務實際,先後制定出臺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實施意見》《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分工方案》以及支持“三農三牧”助力脫貧攻堅、支持鄉村振興戰略、支持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發展等多個指導性文件,對提高金融服務覆蓋面、金融服務可得性、金融服務滿意度、服務“三大攻堅戰”等進行了具體部署,進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工作機制、優化普惠金融發展政策環境,補齊普惠金融服務短板。

健全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優化普惠金融發展環境。內蒙古銀保監局積極引導銀行業機構迴歸服務本源,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補充的金融服務模式。截至2018年末,全區5家大型銀行共設立各級普惠金融事業部95個,均實現了一級分行和二級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全覆蓋;城市商業銀行及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共設立小微企業專營機構1314家,同比增加85家;部分村鎮銀行在董事會層面建立了“三農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委員會”。同時,為進一步推動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加強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結合自治區實際情況,內蒙古銀保監局加快推進農村基礎金融服務“村村通”工程,引導銀行業機構在機構空白鄉鎮新設網點,綜合運用便民服務點、電子機具、流動服務站、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向服務空白行政村延伸金融服務,有效打通了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

聚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提升農牧業金融服務質效。近年來,我區銀行業機構有效落實各項涉農涉牧金融政策,以扶貧小額信貸、易地扶貧搬遷貸款、產業精準扶貧貸款、特色農牧產業貸款為抓手,全力做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金融服務工作,涉農涉牧貸款呈現逐年增加趨勢。截至2018年末,全區涉農涉牧貸款餘額達到8393.55億元。

落實小微企業貸款利息收入免稅政策成效顯著。據統計,2018年全區有131家法人銀行業機構可享受小微企業貸款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政策扶持資格,佔全區法人銀行業機構的77.06%,較上年度享受免徵增值稅政策扶持資格增加51家,增幅63.75%;所有免稅法人銀行業機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248.73億元,佔全區法人銀行業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85.2%。

撰寫:劉 強

審核:劉鈺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