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八段錦中往後瞧可以治五勞七傷?

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健身機理

為何八段錦中往後瞧可以治五勞七傷?

第三式

為何八段錦中往後瞧可以治五勞七傷?

調理脾胃須單舉的健身機理

這一式要明確兩個問題:

第一,脾和胃經脈的起點,循行路線,和止點

脾胃經的起止點和循行路線如下:脾經是起足大趾內側的隱白穴,循腿內側上行,入屬脾臟,行至周榮穴後,折回止於腋下大包穴。

胃經起於面部承泣穴,向下循行,經胸腹部,腿外側,止於足二趾厲兌穴。

第二,為什麼調理脾胃須單舉。

脾經循行到胸前之後折回大包穴,而我們向上單舉手時,實際上就是將脾經脈折角的角度逐漸變大,從而促使脾經暢通,氣血周流,調整了脾臟功能。

與此同時,另一手下按,其動作路線與胃經從頭向下循行的路線相吻合,從而疏通了胃經脈,暢通了氣血。調理了胃腑。

第四式

為何八段錦中往後瞧可以治五勞七傷?

五勞七傷往後瞧的健身機理

這一個式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什麼是五勞

五勞是中醫學名稱,一是指五臟的勞損。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虛勞諸候》稱:“五勞為心勞、肝勞、脾勞、肺勞、腎勞的總稱”。《醫學綱目》又告訴我們:“心勞血損,肝勞神損,脾勞食損,肺勞氣損,腎勞精損”。二是指,五種勞傷的病因,《素問·宣明五氣篇》雲:“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可見“勞”的含義就是過度的意思。過勞可以致病,過逸(久臥、久坐)也可以致病。

第二,什麼是七傷?

《諸病源候論》指出:七傷為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溼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恐懼不節傷志。

第三,為什麼往後瞧可以治五勞七傷

一是往後瞧可以刺激第七頸椎棘突下的大椎穴和旁開大椎穴0.5寸的定喘穴。醫學研究證明,刺激大椎穴,有如下四大作用:1.宣肺平喘:防治咳嗽、哮喘、氣管炎;2.退熱止瘧:防治感冒、發熱、瘧疾;3.益氣通陽:預防感冒,白血球減少,腦發育不全;4.寧神豁痰:防治癲癇、精神病。

《運動解剖學》又告訴我們,第七頸椎有一個特點,就是隨著頭的轉動而轉動,這樣,大椎穴和定喘穴就在頭的左右轉動中受到牽扯抻拉、按摩啟竅,在自然和可能的情況下,頭轉動的幅度越大,牽扯抻拉、按摩的程度就越大,從而有效地開啟了大椎穴和定喘穴,暢通了手足六陽經脈(大椎穴是六條陽經的集中處),提高了其功能,有助於勞傷病的防治與好轉。

又由於大椎穴有增加白血球數量的作用,故刺激大椎穴可提高免疫力、抵抗力,防治勞傷,戰勝疾病。

二是該式轉頭後瞧的同時,兩臂外旋,兩肩後張,兩肩胛骨相靠,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刺激了位於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的足太陽膀胱經的膏肓俞(注:膏肓是指:“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中醫告訴我們,膏肓俞無不治,主治羸瘦虛損,上氣咳逆,夢中遺精(《千金藥方》)。

為何八段錦中往後瞧可以治五勞七傷?

中醫系傳統功法協會

許每日相伴 健康與你同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