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種能進行科學計算的機器,因此稱之為計算機

高新技術的基礎——電腦技術

有人說計算機的產生是由於戰爭的需要,我們認為它產生的根本動力是人們為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是為了把人的大腦延伸,讓人的潛力得到更大的發展。正如汽車的發明是使人的雙腿延伸一樣,計算機的發明事實上是對人腦智力的繼承和延伸。它是一種能進行科學計算的機器,因此稱之為計算機。它一誕生,就立即成了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掀開自工業革命後的又一場新的科學技術革命。

它是一種能進行科學計算的機器,因此稱之為計算機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製成功。“埃尼阿克”的成功,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座紀念碑,是人類在發展計算技術的歷程中,到達的一個新的起點。“埃尼阿克”計算機的最初設計方案,是由36歲的美國工程師莫奇利於1943年提出的,計算機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炮彈軌道。但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50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0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櫃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

它是一種能進行科學計算的機器,因此稱之為計算機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是電腦發展的最新階段。到1976年,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成的“克雷”1號,使電腦進入了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計算機不斷向著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統化的方向更新換代。

它是一種能進行科學計算的機器,因此稱之為計算機

埃尼阿克

20世紀90年代,電腦向“智能”方向發展,製造出與人腦相似的電腦,可以進行思維、學習、記憶、網絡通信等工作。因特網演變成了一個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影片等多種媒體交相輝映的新世界,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了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