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機械-計算機-AI,工具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生產力形態既是人改造自然所採用的工具的形態,總結歷史,這一形態的演變可以歸結為手工--大機器生產--自動化生產,這一演變歷程為什麼是這樣的順序而不是別樣的順序呢?是歷史宿命嗎?

手工-機械-計算機-AI,工具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宿命論站不住腳,這種三段式發展和先後順序是由物質生產規律決定的。

手工-機械-計算機-AI,工具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事物內在的矛盾。正是人類對滿足需要的追求,以及自然對人需要的否定關係所形成的矛盾的不斷產生和解決,推動了生產力的不斷運動和發展。

手工-機械-計算機-AI,工具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人的需求是開放性的,不斷的向更高層次邁進的,要滿足人的需求的發展就要求不斷的克服自然對人的需要的否定,但人的天然器官功能是有限的,僅憑人類的天然器官的功能是無法持續克服自然對人的需要的否定的。於是,人的天然器官功能的有限性同克服自然對人需要的否定的無限性的矛盾就產生了。如何擺脫天然器官功能的有限性呢?關鍵就在於創造和改進生產工具。

在資本主義以前的人類歷史中,物質生產基本上屬於手工生產,手工生產的根本特點是工具的運動主要由人手操縱。在這種生產中,生產力的發展就被人的天然器官所限制,因而發展的速度是極為緩慢的。

手工-機械-計算機-AI,工具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為了解決人的需要與生產力低下的矛盾,大機器應運而生,代替了人手。以前由人手拿工具,後來就是大機器來控制工具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人的天然器官--人手對生產力發展的限制。

手工-機械-計算機-AI,工具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隨著大機器的發展,人的體力越來越難以勝任對大型機械的操縱,於是這種矛盾就催生了動力系統的革命,蒸汽機、電動機等應運而生,代替人成為了驅動機器的動力系統。

手工-機械-計算機-AI,工具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手工-機械-計算機-AI,工具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外部自然力對人天然器官操作功能和動力功能的替代,大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這時大機器生產越來越普遍,機器越來越多,生產流程之間的銜接也越來越緊密,銜接時間的把握也要求越來越精準,人腦難以勝任這樣的精確控制,必須有一種裝置代替人腦對機器體系的控與管理的功能,這種裝置在人類長期的實踐中被創造出來,這就是電腦,生產力的形態也就此進入自動化生產形態。現今的數控機床正是這種生產形態的典型代表。

手工-機械-計算機-AI,工具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在人的需要與自然對人需要的否定的矛盾中,生產力得以發展,手工生產--大機器生產--自動化生產的發展順序是必然的,因為沒有外部自然力代替人的操作工具的功能,就不可能也沒必要用外部自然力代替人的動力功能,當這兩種功能都被代替之後,用自然力代替人的管理控制功能的要求才能被提出。

因此,這種歷史“宿命”背後有其必然性的根據,歷史的邏輯也是未來的邏輯,看來哲學學透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事物發展方向的,怪不得毛主席文能執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