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製造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超過德國、日本和美國了嗎?

醉意扶風


想太多了。

製造業是科技與實業的結合,都是經過長期沉澱打磨的。

中國成為世界製造基地,單純從產值上來說,中國製造業已經超越所有主要工業發達國家,以及所有發展中國家。也就是中國製造業產值世界排名第一,這麼說就更容易理解了。

2010年中國製造業產值佔世界製造業總產值的18.9%,首次超越美國的18.2%,位居世界第一,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此後中美製造業產值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2016年,中國裝備製造業產值突破24萬億元,佔全球的比重超過1/3。

2017年,中國製造業產值幾乎等於美國、日本、德國之和。

上述數據可以證明中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製造領域,以自己的市場規模、人口規模、人口素質以及國家政策導向等綜合因素取勝。

在高端製造業領域,中國距離發達國家至少還有20年的差距。高端製造業都是最先進的技術發明,應用到市場中的。

在全球最頂尖的20所大學中,按科學貢獻度計算,美國佔了17所(清華大學大約排名在600名左右)從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培養了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和最頂尖的科學家。

全球十大科技頂尖公司,美國佔據了八家!英特爾向全世界提供芯片,微軟公司和甲骨文公司佔據了軟件業的基礎市場,從百度到騰訊到中國各個政府部門,都使用甲骨文提供的數據庫軟件和技術。

美國擁有全球最頂尖的實驗室,在軍工領域,在航空航天領域,在醫學技術領域,在信息科學領域等最尖端的科技領域,美國以無可匹敵的實力和壓倒性的技術優勢雄居世界之首。

英國在工業規模上有所衰退,但它仍擁有世界頂尖的航空發動機企業羅羅,在鋼鐵、製藥、生物育種、航空航天、機械、微電子、軍工、環境科學等方面都處於世界一流之列。

由於英國擁有世界上不少最好的大學(僅次於美國),英國依然保持著世界第二的科學技術,對世界科技做出了傑出貢獻(如世界第一隻克隆羊)。

美國國家專利局的專利申請數中,日本是僅次於美國自己本身的第二大國,這一直被視作是日本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全球大學的排行榜和對世界科技貢獻度上面,日本的大學僅次美英。

所以,在最尖端的高科技領域,中國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有一種觀點認為是有20年的差距。這是歷史原因,不是我們速度不行。我們國家真正愛科技領域形成自己的初步競爭力,在近200年來,也就新中國成立以後,才有巨大突破。

但從長遠來看,中國在高科技領域追趕上發達國家,可能在15年左右就能夠初步出成績。


波士財經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製造業的產值幾乎是美國、日本、德國的總和。但實事求是的講,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質量上,我國的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距離德國、日本和美國都有不小的差距。中國要推動製造業從低端走向高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先介紹一下,什麼是高端製造業,指的是工業化發展的高級階段,特指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產業。舉個例子,如果衣帽鞋襪屬於低端製造業產品的話,那麼高端製造業就包括高端裝備製造,如大飛機、高鐵、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等。在中國製造、甚至高端製造領域,一些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仍沒有實現完全自主保障。

目前,全球製造業的競爭加劇,美國又開始高喊製造業的迴歸。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提出,美國要“再工業化”,擺脫經濟脫實向虛的問題。現任總統特朗普上臺後便喊出“買美國貨、僱美國人”,希望美國海外企業將生產線搬回歸本土生產。日前又針對中國發難,對進口鋼鋁徵收高關稅,打貿易戰,有分析人士說,特朗普政府針對的目標就是中國製造,終極目標就是要遏制中國的崛起。

美國在高端製造業最大的特色是,在芯片技術領域對全世界的壟斷。通訊領域芯片製造專家是高通、而芯片存儲領域製造專家是英特爾。目前美國不僅在芯片領域全球領先,而且還在5G、6G領域也已走到了研發的前列。中國之所以製造不出美國那樣的芯片,根本原因就在於製造技術中無法提煉出純度那麼高的硅單質。

此外,德國一直是製造業的龍頭企業,德國製造質量高,口碑好。德國總理默克爾執政期間,德國頂住“去工業化”的風潮,培育中小企業發展,保住了中小型製造企業作為德國經濟基礎的地位。在高端製造業領域,德國也有獨特優勢。特別是德國的汽車製造,更是甩了世界任何國家好幾條街。

最後再瞭解一下日本,之前受“神戶制鋼”等醜聞影響,日本製造業的神話受到一定衝擊,但日本的工匠精神依然健在。日本在高科技領域最拿得出手的是高端單反相機,日本有尼康、佳能等等,德國也有徠卡。再比如說機器人行業,全球十大機器人巨頭,日本佔到了5家,中國僅有一家。此外,在醫療器械行業,日本製造更是拿下半壁江山,另外被美國佔領。

近年來,中國高端製造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華為在通訊技術領域走在了世界科技的前沿,為國爭了光。但是,中國的高端製造業在美、德、日這些大佬面前顯得明顯不足,特別是在產品的質量和人性化設計上,還有不小差距。目前,中國製造業也正從“低端製造”慢慢爬向“高端製造”的轉型升級階段,前面既會有挑戰,又會有前所未有的機遇。


不執著財經


一直在製造業混,在德國留學和工作過,也去過日本很多次,無數次深刻的感受到中國和發達國家的差距,然後再看到下面一個個打雞血的回答,我真的汗顏....

也不說什麼那些差距巨大的行業了,比如精密機床,半導體,飛機制造等高端行業了。就說說汽車行業 - 這個非常有代表性,因為汽車製造業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它也是一個高度綜合的行業,上游行業幾乎囊括所有制造業部門——冶金、電子、化工等。整車組裝廠,世界前十大車企業根本看不見中國品牌; 而技術含量更高的汽車零配件行業,全球前一百名中只有兩三家中國公司,還是做那種汽車內飾座椅或者玻璃這種最沒有技術含量的部分。具體排名見下圖。

再給一個技術含量高的行業 - 製藥行業。全球前五十名,一箇中國企業都沒有。具體排名見下圖。

這樣的行業還有很多很多呢......

所以,醒醒吧各位親.....我們的人均GDP是日本和德國五六十年前的水平而已.....





Sachen科技


我就職於一家美資企業,地點在蘇州。說實話,蘇州可以算是全國排在前三的製造業城市,各種各樣的外資企業遍佈其中。


筆者曾在蘇州的德國、日本和美資企業任職,並且有美國及西歐的海外工作經歷,因此對於各國企業的風格感觸很深。

談到高端製造業,想必大家想到的都是機器人、航天航空、宇宙飛船等高大上的玩意兒,其實你們都錯了,高端製造業遠不止如此。這類行業的顯著特徵是高技術、高附加值、低汙染、低排放,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因此除了航天航空機器人之外,精密儀器儀表,高精度壓機也屬於此類。



而筆者從事的行業正和這有關。所以我們來對比一下德國、日本、美國和中國製造的高精度壓機。溫度要達到400攝氏度,要求公差在2度以內;壓力要達到700噸,要求公差在20Kg以內,首先這樣的精度要求就刷掉了中國。幾乎沒有一家中國企業可以做到那麼高的溫度和壓力精度,因為中國的鋼材質量完全達不到。

對比剩下的德國、美國和日本。最好的當屬德國,20年質保,質量超過美國日本幾個量級。美國的做工相當粗曠,基本用不到10年。而日本的品質之比中國高那麼一點,比美國稍差些。這就是高端製造業的國際排名。


國際社會觀察員


老規矩,先給答案:我國高端製造業目前在國際上還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是,和老牌製造強國美國德國日本比,還差著一段距離,不過好在這種差距正在逐漸縮短。


來源: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

從總數量看,擁有世界500強企業最多三個國家:

美國第一,有126家;中國第二,有120家;日本第三,有53家。


從數量上來看,中國企業正在穩步上升,非常棒!但是,中國企業產業結構調整似乎面臨著很大的問題。


2018年的500強榜中,美國在IT、生命健康和食品相關等領域存在眾多大公司。


中國大陸(含香港在內,不包括臺灣地區)為111家企業。13家中國公司首次上榜,它們是:招商局集團、雪松控股、象嶼集團、兗礦集團、鞍鋼集團、首鋼集團、緯創集團、臺灣中油、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富邦金融控股、泰康保險集團、河南能源化工集團、青島海爾。


看看中國製造業進500強的,有,不多!

海爾是電子製造業的,首鋼、鞍鋼算是鋼鐵行業的,基本都是製造業,可大家一看就懂了!中國鍊鋼水平離日本還差得遠。而鋼鐵行業應該算是基礎製造業,目前的水平也當不起高端製造業這一說。


拋開財富的世界500強排行榜,既然說到製造業,就再說說2017年的世界製造業50強國家排行榜!

製造業增加值,中國第一!但注意,這是以量取勝的!


至於題主問的高端製造業。

我理解的是例如:芯片製造、高端電子產品、汽車工業製造、機器人產業等等高新技術行業。

很遺憾的講,芯片製造,中國和美國差距不小,比不過人家。高通公司目前擁有超過13萬項專利,華為固然今年很給力,但整體水平仍然追不上人家。但差距正在逐漸縮小是真的。

高端電子產品,目前美國、德國、日本出的產品精密度上,同級別產品要都比國產要強。沒法否認,也不用否認!

汽車製造業,毋庸置疑,德國技術比誰都厲害,中國在人家面前還是當小弟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航天技術!這個值得驕傲,必須屬於高端!

美國防務新聞網發表文章稱,2016年,中國曝光了三大航天技術,分別是反衛星武器、遨龍一號空間碎片清理器,以及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美國航空航天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已經讓美國感到喘不過氣來要發狂了。

航空領域也是,中國的力量在逐漸展現!


具體就不列舉了,綜上所述:中國製造業量上取勝,世界第一!但從高端製造業來講,專利不夠多,技術不夠硬,雖然也在大力發展,但和美國德國日本還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中國高端製造業正在飛速發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中國製造一直在努力前行!


如果覺得納蘭說得有點意思,請關注!謝謝!

作者簡介:納蘭說數碼,工科畢業,愛玩愛搞機,也深愛寫作。關注我,咱們一起聊點有趣的數碼產品或者超酷有用的APP。專業建站,專業APP/網站/小程序製作,專業SEO。


納蘭說數碼


根據2017年的年終報表來看,2017年中國製造業的產值幾乎是美國、日本、德國的總和。但是實事求是的講,無論從技術還是質量上來說,我國的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距離德國、日本和美國都有不小的差距。

我們都知道德國曆史上就是一個技術非常先進的大國,一戰之後德國的製造能力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特別是在二戰期間,德國的工業技術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印證和發展,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雖然二戰之後的德國被夷為廢墟,但是工業製作的技術和精髓依舊被保留了下來。特別是德國的汽車製造,更是甩了世界任何國家好幾條街。

日本,作為二戰之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的製造強國,而且發展就發展高端製造業。經過幾十年的潛心研究,目前的日本已經可以在高端製造業稱霸了。電視臺使用的攝像機幾乎是一水的日本製造,生活中人們只用的單反也有多半是日本製造。特別是在醫療器械行業,日本製造更是拿下了半壁江山,另外半壁被美國佔領。

所以中國製造在這些大佬面前顯得明顯不足,特別是在產品質量和人性化設計上。經常會看到經歷了大的災難如地震或者暴雨之後,德國製造的汽車依舊勇往直前,日本製造的電子產品依舊精細好用。更不用說美國的芯片技術對全世界的壟斷,中國之所以製造不出美國那樣的芯片,根本原因就在於製造技術中無法提煉出純度那麼高的硅單質。

所以說中國距離這些製造強國還有一定的距離,作為中國人,要腳踏實地把架子放下來,從基礎做起,從小事做起,不要急功近利,這也是每個製造強國誕生的必經之路。


鎂客網


這個問題從不同方面,結果也不大相同,下面我說下我所知道的。

咱們就說製造業,不分高端還是基本的,從製造業的產值上來說,咱們國家是穩居第一的,而且增長速度也是在不斷提高,這三個國家加起來都不一定能行。

從製造業的技術上來看,現階段還是沒有超過,部分技術可能是最好的,整體來看還沒有那麼高,但是咱們國家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也是他們不得不尊重的原因。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會有超越的那一天,成為全球第一的,國家有這個實力。

這並不是說咱們國家的技術有問題,大家也可以看到,每個國家的製造業都是有關聯的,在某個領域甚至是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家所熟悉的蘋果手機,它的很多零件也都是中國製造的,咱們國家產品零件也有德國、日本生產製造的,這個和愛不愛國沒有關係,都是為了發展,為了研發製造出更好的產品。

就拿全自動切割機來說,這個是加工製造業使用的設備之一,用於裁剪和切割材料使用,在出現之前都是人工來做,產量低、成本高、精度差,切割機彌補了這一點。最早製造出智能切割機的不是咱們國家,像德國、瑞典等早一些,國內製造業都是高價去購買,因為國內沒有啊。

後續咱們國內也開始引進技術,研發生產,像奧鐳這樣的企業也隨之顯現出來,為國內的製造加工業提供了設備,不用在高價買國外的了,技術、設備、效果是更適合的。如今也是在銷往國外很多國家,這就是咱們的發展啊!

每個國家都在飛速的發展,沒有例外,咱們國家也是,不能說誰是第一第二,能創造最大的價值能為人民所用,才是最好的!

以上是個人看法,如有不同見解,歡迎討論!

奧鐳會每天分享關於科技、智能切割方面的知識,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哦!


奧鐳數控


客觀講,我國的製造業,目前規模是最大的,位居全球第一。但就中國的製造業總體而言,尚處於大而不強的地位。因此,我們國家提出要推動中國製造向中高端邁進,《中國製造2025》就是推動中國製造崛起的重要戰略。

那麼,高端製造業指的是什麼呢?【小哥哥】認為,與低端製造業相對應,高端製造業指的是工業化發展的高級階段,特指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產業。舉個栗子,比如,如果衣帽鞋襪屬於低端製造業產品的話,那麼高端製造業就包括高端裝備製造,如大飛機、高鐵、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等。在中國製造、甚至高端製造領域,一些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仍沒有實現完全自主保障。

眼下,軌道交通裝備、工業機器人、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電動)汽車、現代農業機械等六大高端製造業領域,都是製造業強國的必爭之地。

目前,全球製造業市場的競爭加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提出,美國要“再工業化”,擺脫經濟脫實向虛的問題。現任總統特朗普上臺後便喊出“買美國貨、僱美國人”,日前又針對中國發難,對進口鋼鋁徵收高關稅,打貿易戰,有分析人士說,特朗普政府針對的目標就是中國製造,終極目標就是要遏制中國的崛起。

很長時間以來,德國一直是製造業龍頭,德國製造質量高,口碑好。德國總理默克爾執政期間,德國頂住“去工業化”的風潮,培育中小企業發展,保住了中小型製造企業作為德國經濟基礎的地位。在高端製造業領域,德國也有獨特優勢。

日本就更不用說了,一度登上“製造業的神壇”,一個很普通的例子,就是日本相機。之前,受“神戶制鋼”等醜聞影響,日本製造業的神話受到一定衝擊,但日本的工匠精神依然健在。

對於中國而言,我們正處於向高端製造業起飛的階段,同時也是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爬坡”的轉型升級階段,既有前所未遇的挑戰,也有前所未見的機遇。讓我們一起為中國高端製造加油吧!

親,【小哥哥打算盤】曾行走美帝一線,目前關注中美經貿和美國經濟問題。如果您認為回答道理,點個贊之後,別忘了關注頭條號【小哥哥打算盤】奧,歡迎評論互動,後續回答更加精彩,麼麼噠。


摩羯小哥愛新聞


昨天中國足球又輸了!中國足球媒體看到國足跟很多國人看待中國製造業一樣!

小組賽贏幾場,認為我們的足球已經行了,有希望了,但馬上給你來個“下馬威”—哥幾個忘記怎麼輸球了咋地!

中國路、中國橋、中國速度,中國的製造,這種宣片我認為十分有必要的,讓國人看到我們發展的成就,看到我們的信心,我們行的!

但是,不必激起過度的自信,自信過度不是好事!還得看清事實。

就像中國足球一樣,不怕不行,就怕不承認不行!

之前聽同事說的,中國芯片牛了,中國航空牛了,世界領先了。那為什麼美國一個芯片制裁就搞死中國一家大企業!

其實還是有差距的,尤其在高端製造業上,但是我們也不必氣餒,因為我們正在儲備人才,積蓄力量逐漸在趕上(這是一位院士老先生所言,橋樑專業的老先生)

舉了個例子,大笨new非常認可:發達國家造斜拉橋的時候,我們還在造拱橋!你說發達國家技術不如我們?或者說發達國家沒有技術實力早大橋!那是自欺欺人!

製造業不是吹出來,是中國製造業人一代一代積累下來的。


大笨new易數學


我國製造業用幾十年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路,這麼形容進步可能一點不誇張,但是差距仍然非常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航空發動機、芯片、尖端醫療器械等附加值極高的關鍵領域。

汽車是工業之母,產業鏈之大、產值之高、輻射之廣,絕不是哪幾個製造業行業加起來能比的,新能源汽車可能在十年內從性能、成本、駕駛體驗等關鍵方面取得對燃油車的絕對優勢,目前有純電動、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等多個技術路線,電動車路線大概率會勝出,當然不是氫燃料電池技術不行,而是日本領先其他國家太遠,中美歐會掏萬億建無數加氫站去鼓勵日本技術收割自己嗎?混合動力只是個過渡,技術難度還甚於純電動,所以中美歐目前的重點都是純電動,純電動的關鍵是電池,這也是目前燃油車吊打電動車的原因,電池成本太高,我國目前最先進的電池廠商寧德時代能做到1400元/kwh,而特斯拉和松下的聯合電池廠能做到900元/kwh,單位能量密度比寧德時代高30%以上,看起來很嚇人,電池技術提升是非常快的,或許兩三年後寧德時代就能追到特斯拉現在的水平。



汽車正在發生的革命就是無人駕駛,這方面的技術差距可能比電池還大,谷歌和博世排在最前列,谷歌的無人駕駛項目從十年前就開始了,總實測里程超過600萬公里,期間只發生過11次輕微事故,谷歌在加州的自動駕駛車隊在過去的一年中共行駛了 352545 英里,但只發生了 63 次需要人工介入的狀況,百度在加州的車隊共行駛了1971次,人工介入43次。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靠著用戶已跑了上億公里,但是特斯拉的只能算輔助駕駛,與谷歌百度一步到位要實現的無人駕駛有本質不同。德國博世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擁有的無人駕駛相關專利最多,優勢尤其體現在傳感器方面,而傳感器是無人駕駛最關鍵的硬件,沒有眼睛怎麼無人駕駛,正在快速迭代超聲波雷達和毫米波雷達、車載攝像頭,同時大力研發激光雷達和無人駕駛系統。

工業機器人以日本和德國技術最強,四大工業機器人廠商,日德各佔兩家,工業機器人三大關鍵技術:控制器、伺服電機、減速器,國內企業尚不能完整掌握其一,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60%是外資份額,附加值高的多關節機器人90%依賴進口。



能造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的只有中美俄,能造民航大客機發動機的只有英美,其中美國遠遠領先其他國家,尤其是軍用發動機,領先我國列裝的太行發動機三十年,太行發動機目前還勝任不了單發戰鬥機的發動機,故障率偏高,民用發動機處於研發起步階段。

芯片號稱工業的糧食,平時用的手機、電腦都少不了cpu和存儲芯片,2017年全球手機和電腦出貨量分別是14.62億和2.8億臺,可以想象芯片市場空間該有多大,存儲芯片40%的產能在三星,韓美佔據了存儲芯片80%的產能,我國每年進口的存儲芯片價格超千億美元。目前國內紫光的閃存能實現32層技術,只是實驗室樣品,量產之後良率是否有保證不得而知,與三星、美光、英特爾的64層技術技術存在代差,而且國際廠商正在研發的是96層技術。



我國目前在航天、計算機、高鐵、量子通信研究等處於世界前列,製造業總體附加值與美日德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取得的經濟進步堪稱人類奇蹟,應該為此足夠自豪,但是這與超越美日德是兩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