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1》

事出无常必有妖。

这不,正当中午和李麻花吃新挖的竹笋时,有个茶友发来了一条私信。

看完,两人默契的齐声发表了同样的看法,这怎么可能呢!

原来呀,这是条关于荒野白牡丹饼的文章,价格竟只要不到300元!

菜馆子里,相熟的老板娘,恰好端来蛏子汤,笑呵呵的说到,这是不是人家搞活动呀。

那也不可能呀。

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好好的荒野白牡丹,怎么可能舍得拿去压饼?而且,真正的荒野白茶数量少到不行,在散茶阶段就被人订购一空,又如何能留下来压饼?

更何况,这不到300元的售价,连普通的高山白牡丹饼都不可能这个价,真正的荒野牡丹,又怎么可能自跌身价?

毕竟,这天底下,从来不可能掉白白掉馅饼。

更多的时候,落下来的反而是陷阱。

今儿,咱就来好好的找一找,这饼荒野白牡丹,到底有什么毛病?茶友们在买茶时,可得多加辨别!

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2》

反常点一:采摘时间对不上号!

白牡丹,根据白茶的国家标准,采摘的是茶树嫰梢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在福鼎当地,高山白牡丹的采摘时间,根据当年天气的变化和茶树生长情况,采摘期是在三月底到四月初之间。

而那篇文中却提到,高山白牡丹的采摘时间,在清明节后到谷雨前。

单是看这采摘时间,就完全不懂行,和高山白牡丹的采摘时间彻底对不上号。

近期有看村姑陈春茶笔记文章的茶友,应该知道,清明节之前,正是白牡丹的鼎盛时期!

每年的春茶季,高山白茶的采摘期,会根据当年的天气情况相应变化。

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但大致上的采摘规律在于,三月中下旬,随着气温的回升,沉寂了一个冬的白茶茶树,枝梢上不断突出新芽,厚实、饱满、肥壮,充满活力,采下来制成茶,唤做白毫银针。

春季的白茶,茶树生命力旺盛,生长速度快,白毫银针的采摘期,是很短的。

到了三月底,白茶茶树新发的芽头瘦了一分,这时,紧跟在白毫银针之后出现的,或者与白毫银针后期针交替出现的,是特级白牡丹。民间对其有个霸气的俗名,唤做“牡丹王”。

可见,清明节前,完全是可以采白牡丹的,还可以大量采摘。

万物生长皆有定时,何时吐芽,何时抽枝,何时展叶,在白茶中都有着规律可寻。

一年四季,按照节气而生的白茶,一路追随,有着清晰的发展足迹,可以追寻。

所以,清明节后谷雨前采摘的,不是白牡丹,是春寿眉!

这块写着“荒野白牡丹饼”的茶,实际上,是寿眉!

难怪卖这么便宜呢。

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3》

反常点二:出产地乱攀亲戚!

不到300元的荒野牡丹饼,还是太姥山出产,是不是特别诱人?

哎,等等。

具体出产地是在太姥山西麓,某个山脚。

四舍五入,太姥山西麓,约等于就是太姥山出产?非也!!

没有去过太姥山,或是对太姥山不够了解的朋友,很容易被这样带欺骗性的文字混淆。

太姥山出产好白茶,那太姥山西麓出产的,应该也不差吧。

然,村姑陈特意查了地图,发现那个据说是太姥山西边邻居的山头,相差了竟然足足有三十多公里。这都可以到隔壁县去了。

这算哪门子邻居,哪门子亲戚呀!

更何况,了解地理地图知识的朋友,应该一眼就发现了不对劲。

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山麓≠山头。

麓,意思是生长在山脚的林木。

山麓,指的是山脚。

山麓带,山坡与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

那个和太姥山隔了有三十公里的山头,用太姥山西麓自称,实在是乱攀亲戚。

长在山麓的白茶,能算得上高山茶吗?当然不算,山麓是山脚的意思嘛。

人怕出名猪怕壮。

太姥山西麓,太姥山脚,太姥山下,太姥山旁,真正的太姥山高山白茶,哪里来的这么多亲戚呢?

若是真的有个好出身,请堂堂正正的标明,太姥山高山白茶出品,乱攀亲戚是没有用的!

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4》

反常点三:不符合荒野牡丹的产量特性!

物以稀为贵,真正的太姥山荒野牡丹,存量是极为稀少的。

白茶中,荒野茶概念,指的是长在荒山野岭外的白茶树。

这些零散分布在山林各处的荒野白茶树,数量少,与各类丛草灌木杂生,少有人类的干扰,兀自的吸收着山风雨露,不停的生长着。

由于缺少人类的照顾,这些自生自灭的荒野茶树,物竞天择,要想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存活,就必须学会将根系扎向更深的土壤,汲取养分,供应生长。

如此一来,造就出了荒野茶独特的特性。

然,好花不常开,好茶难求得。

荒野茶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其很难高产。

首先,荒野茶采摘难度大,耗人工,成本大。

通常藏在深山野岭里的荒野白茶,东一处、西一处,分布不集中。

和荒草杂树共生的荒野茶,哪怕是拍照,镜头上都难以给它特写,一旁的杂树杂草,完全挡住了荒野茶的真容。

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是以,在采荒野茶时,难度是很大的,十分耗费人工。

前段时间,和李麻花全副武装,套上了老式的雨鞋,长裤长袖,去看S师傅带工人采荒野牡丹王。

一路上,若非是S师傅他们在前面开路,根本就不知路在何方,两旁的荒草,能长到近人高。

好不容易到了一处荒野茶那,赶忙的将枝梢嫩芽嫩叶采下,来不及停歇,还要趁着太阳落山前,多赶往几处荒野茶树的生长点采茶。

一路上的采茶艰辛,堪比李太白的行路难,采荒野茶,同样难,难,难!

其次,荒野茶产量少,很低,极为珍贵。

分布不集中,采摘难度大的荒野白茶,产量是极为稀少的。

采摘制作荒野白茶,费时费力费成本。

这般需要辛辛苦苦方能采下来的荒野牡丹,只卖不到300元一饼,连采茶工的工钱都不够!

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5》

反常点四:荒野牡丹,哪里会拿来压饼?

若是从压饼技术角度出发,将荒野牡丹拿来压饼,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在实际生活中,哪里会有人,舍得将荒野牡丹拿去压饼呢?

要知道,真正的荒野牡丹,产量稀少,能赶上大熊猫般金贵。

每每在散茶时期,早早就被人抢光了,哪还会剩下拿来压饼呢?

数量稀少,价格珍贵的荒野牡丹,留存的量,是远远达不到压饼的要求的。

将白茶拿去压饼,是门技术活,要费不少工序。

白茶茶青采下后,按照白茶传统的制茶工艺,需要先萎凋再烘干,制成散茶后,再放一放,才能适合拿来压饼。

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压饼的时候,需要将茶稍加蒸软,恢复韧劲后,再进行称重、包揉,放入机器中进行压制定型,最后再将其烘干制作而成。

不同芽叶等级的白茶,压饼需要的温度、是时间,都有所不同。

好的制茶压饼师傅,能够在最大程度减少白茶养分流失的情况下,将白茶压制得松紧得当,便于后期转化。

压一次白茶饼,一整套工序流程下来,可以算得上大费周章。

产量这般稀少的荒野牡丹,哪怕是有茶农动了将其压饼的想法,也难以付出实践。

毕竟,若是为了几斤茶,压成十来个饼,实在是太麻烦,太不划算。

是以,在白茶圈子中,几乎有条默认的定律。

荒野茶不会拿去压饼。

若是遇上荒野茶压得饼,荒野牡丹饼也好,荒野银针饼也罢,茶友们心里都需要好好想想,这可能吗?

好好的荒野牡丹,怎么会需要拿来压饼呢?

遇上荒野茶压的饼,十有八九,都是假的!

价格不到300元的荒野白牡丹饼,背后藏着这四个真相,够伪装的!

《6》

近来,阳光正好,夕阳西下,采茶人在归途。

在归途中,很凑巧的遇上了一位老阿姨。

两年前,她穿着同一件衣服在采茶,两年后,仍是。

被定格下来的镜头,做了记录。

两年的时光流转,实在令人感慨,白茶行业如今的风生水起,并没有给她的生活带来太多改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了解行情的人,都会知道,白茶中,荒野茶是不会拿来压饼。

这样一饼不到300元的荒野牡丹饼,完全不可能!

心慕福鼎白茶的朋友,买到了这样的茶,从此对白茶失望之极,再也不喝白茶。

对茶友来说,可能就此失去了与好茶接触的机会。

对于千千万万,认真制茶,做茶,靠白茶谋生活的人,这样堂而皇之卖假茶行为,无异于是吃人血馒头。

好好的白茶市场,却被这样的假茶劣茶,搅浑了一池清水!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