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

弱水科技算得上一个国内比较小众的音频品牌,产品不算多,在市场上动作也看起来并不大。他们的产品主要在酷安、知乎和微博等社区平台中比较知名,产品的定位也偏向于发烧友。弱水旗下的产品价格普遍居于中高端,而我们要测评的这款耳机,是旗下唯一一款低价并且主打性价比的产品。

其实目前“极北之森”算是一个独立的品牌,虽然在包装上还能看到ROSE的厂商信息,但根据厂商方面介绍,这个品牌已经在独立运作了。而我们本次要测评的,正是这款名为“极北之森”的产品,并且在外壳上还打上了酷安的LOGO。目前在电商平台上极北之森的售价为109元,并不算贵,我们测评的这款是厂商将极北之森包装和部分细节更新后的新版。我们也没有听过以前版本的极北之森,声音方面是否会有变化并不清楚,因此本次的测评对之前版本的极北之森可能没有什么价值。

极北之森另一个卖点就是它的耳机单元是来着Goertek(歌尔声学),可能大家对歌尔有些陌生,这个厂商正是有线耳机行业标准GB/T 14471-2013的联合起草单位,因此是否有了歌尔声学的硬件支持,极北之森的声音表现会有什么样的精彩?我们拭目以待。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

01.包装与配件

极北之森的包装盒不算大,拿在手中很有分量。极北之森的包装盒设计让我们想起了很久很久之前测评的万魔好声音耳机,两款耳机的包装盒在结构和内部设计上没什么太大区别。包装盒本体为灰白色,正上方标有耳机型号的英文名,下方则是耳机的渲染图。

包装盒为外层嵌套式天地盖设计,拿去外层的嵌套后可以看到白色的内层包装,内层包装盒正面有烫银字体的品牌LOGO。打开包装盒后最上方有一张衬纸,上面印有RESE的品牌价值观,确实这款耳机能给人一种开箱的“仪式感”,这在低价位耳机中并不算常见。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包装盒正面

耳机本体被放置在一个棕色塑料盒子当中,当你看到这个盒子后是不是感到很眼熟?没错这个盒子是当初小米活塞耳机使用的包装盒,弱水这一次把它作为耳机的“托盘”使用了。拿去衬纸后可以看到装有配件的纸盒上还粘了一块金属铭牌,上面刻有耳机的编号,这个是很多用户都比较喜欢的东西(雾)。

配件方面极北之森也是少见的百元价位搭配比较齐全的产品,一共三副硅胶耳套和一副双节耳套,一个线夹和一个绒布收纳袋,收纳袋除了容易掉毛以外没什么缺点。至少在极北之森上是可以看得出来包装盒以及配件方面是下了血本的,那么耳机本身的成本也很有可能被压缩?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配件全家福

02.外观与做工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耳机本体

在极北之森的设计上能找到一点索尼EX650AP的影子,只不过在细节和导管设计上都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极北之森采用了直入式佩戴设计,并且耳机的导管要相对长一些,腔体体积还比较小,所以佩戴舒适度上其实不用太担心。

外壳方面,极北之森使用了全金属材质的腔体,并且官方说明采用了镁铝合金,整体外观设计比较简约,没有太多的设计元素参与。我们手中的这款酷安联名版在配色上和其它版本有些区别的,“常规”版本的极北之森前腔体均为黑色设计,而酷安版本则是“基佬绿+金色”的搭配,很有意思。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前腔体外观设计

极北之森的腔体结构非常简单,只有前腔+后腔两个部件,后腔体在尾部设计了一个并不算小的气孔,可以起到平衡耳内外气压问题并且用于调音。虽然使用了全金属的腔体外壳,耳机本身的重量还未达到20g。

除了我们本次拿到的这款酷安配色以外,极北之森一共提供了四种可选颜色,分别为银、红、绿、蓝,均为抛光亮面设计的外壳。其实就弱水官方的渲染图对比实物来看,极北之森的实物在外观和光泽上要比渲染图好看的多,这种把渲染图做得不如实物好看的厂商并不算多。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腔体后端的外观设计

极北之森的腔体比较小巧,虽然使用了直入式的佩戴设计,但并不会感觉“硌耳”,腔体边缘部分也进行了圆弧设计的处理。不过要说的是,极北之森一共两种版本,带麦版可以通过线控来区分左右,而普通版看起来并没有单独为左右声道区分设计盲点。

抛光亮面的外壳设计还存在一个弊端,就是对划痕、磕碰等问题不太友好,我们拿到的这款极北之森按理说是全新测评样机,但是仔细看外壳的话还是可以看到部分微小的划痕与细小磕碰,主要是因为抛光外壳很容易把这些小瑕疵暴露出来,如果是拉丝或者磨砂面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了。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腔体边缘进行了圆弧的处理(接缝不太均匀)

极北之森的整体做工优秀,金属腔体也很好的避免了毛边、合模线的外露等情况,只是前后腔体的接缝部分稍微有些不太均匀,不过缝隙还是很小的,对于一款售价百元的耳机,能做到这样的做工水准已经可以令人满意了。

耳机的线柄部分也是用和腔体部分相同的金属导管,让外壳显得更有一体性,虽然这样的硬质尾管对于优化听诊器效应没什么好处,但这就是一个两方面取舍的问题。尾管是与腔体分开组装的,并不是一体,可以看到隐约的缝隙。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腔体尾管部分做工细节

小巧设计的腔体可以很好的使用绕耳式佩戴,虽然极北之森并没有附赠用于绕耳佩戴的耳挂,但是不用耳挂也可以绕耳佩戴,这样一来线材附带的滑块可以起到良好的避免听诊器效应的作用,如果你不使用绕耳式佩戴的话,那么这个滑块就基本没什么用了。

极北之森的带麦版设计了一个美标的单键线控MIC,按键的手感偏硬,需要稍微大一点的力度按压,但是按压反馈手感较好,也有明显的段落感,不会显得过于粘手。我们手中这款新版的极北之森相对于老版本的公模线控器进行了外观上的改进,换成了与插头风格一体的金色圆柱形线控。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三键线控MIC

极北之森采用了4N纯度的无氧铜线材,外皮为TPE材质,有着较高的弹性和柔韧性,但是也有些略微的粘手,不知道长时间使用后是否会出线氧化情况。好在线材本体较粗,并且使用了金属外壳的分线卡,线材的平直度很好,不太容易自卷绕。

线材方面极北之森的表现和大部分百元价位耳机差不多,但明显好于一些“大厂”的偷工减料产品,这部分可以说是国产耳机普遍的一个比较好的地方。插头部分也从以前版本的直插换成了L型弯插,并且在插头出线部分设计了防折尾管。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整机重量约为17.4g

3.声音表现(耳机的声音表现结论较为主观,以下内容仅代表趣听观点。如有可能,我们建议结合其它媒体发布的内容一同进行参考。)

弱水这个品牌旗下的耳机大都是中高端产品,除了极北之森以外,好像再没有二三百元这个价位的其它产品,是否极北之森也属于旗下高端产品的技术下放?从而能在如此低的一个价位上有一个还算不错的声音表现,最主要的是这枚单元来自歌尔,不论是歌尔的技术支持还是旗下品牌单元,敢使用这样一个行业内的“巨头”做背书,很可能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极北之森使用了一枚10mm的镀钛振膜单元,频响范围比较正常为20Hz-20KHz,阻抗为16Ω,灵敏度105dB/mW,这些参数看起来都是为移动设备所适配的,所以前端搭配方面不用考虑太多。

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播放器和手机做为前端。对比参考威索尼可VSD1Si、苹果EarPods、飞利浦S2、漫步者H297。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飞傲M9便携音乐播放器

听感与风格印象:在百元价位的耳机当中,极北之森有着不错的声音解析力,相对EarPods来说要好很多,与VSD1Si相比中高频的解析力可能略微占优,差距不算大。声音风格仍然是偏中下盘的大众口味调音,在测评极北之森之前我们也和部分持有这款耳机的用户交流了一下意见,部分用户认为极北之森的低频量感没有那么多,但是我们手中的这款极北之森低频量感方面是要比VSD1Si更多那么一些的。

极北之森的声音谈不上多么均衡,毕竟对于大部分入门级发烧友和小白用户来说,稍微偏向中下盘的调音会更加讨好耳朵。极北之森的声音风格略微偏暖,中频略微有些凹陷和暗淡,中频部分的解析力有些不太理想,,人声的结像相比起H297来说要略微糊一些,并且人声的定位也略微靠后,不过中低频过渡上仍然是比较自然耐听的。

实际上极北之森的声音素质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惊喜,看起来有些平庸,但好在中低频的风格调教还是偏向于耐听的那一种,低频方面比较饱满、并且注重密度,只是瞬态表现上相比起VSD1Si来说略有拖沓感,但低频的下潜表现要强于后者。我们也说了,极北之森的低频量感是略微偏大的,与H297相比在低频量感方面相当,但低频的密度表现并没有H297那样好,低频部分的解析力稍好于VSD1Si,比EarPods优秀。

唯一有些令人不太满意的或许是极北之森的高频表现,可能是担心量感稍大的低频会导致中高频的解析力下降,极北之森的高频风格有着较为明显的修饰痕迹和刻意拔高的感觉,实际上极北之森的高频部分的表现并没有VSD1Si那样流畅自然,反而是有些生硬的,并且极北之森的高频存在着一定的毛刺感,延展性方面也有些不太理想,这会带来略微的人声齿音。我们尝试更换了小口径的子弹头耳塞套后,发现高频被削弱后的极北之森在听感表现上可能更符合这条耳机的调音取向,但官方附带的耳塞套仍然是大口径的,可能还是为了保留一定的高频细节所决定,因此我们还是比较建议使用一个小口径硅胶套来改善极北之森略微刺激的高频听感。

声场表现方面极北之森也保持了百元耳机的一贯水准,声场规整程度略微扁平,纵深感不是特别好,但声场表现方面问题不算特别大,对于大部分流行音乐、小编制器乐来讲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极北之森 左右声道频响曲线

总结:我们认为极北之森在百元耳机这个价位上是一个比较合格的产品,也能作为一个代表百元耳机的基本声音素质和表现的存在,不论在外观设计、做工还是包装上都能看得出厂商的诚意。只是我们起初对极北之森本身的声音素质有着较高的期待,想看看歌尔声学参与后能做出一个怎么样的声音来,很显然极北之森仍然是一个偏向于大众口味的流行塞,好像没有什么令人感到意外的特点。

不过极北之森也很符合中国人讲究的“中庸”概念,只是它的声音表现如果想去冲击相对价格更高的产品的话,有些乏力,这很可能也是它的定位所在。当然极北之森这款耳机我们也会在日后的低价位耳机测评当中偶尔拿出来做个参考,从而一起来探寻一个合格的、理想的百元耳机到底是怎样的。

选购建议:我们觉得极北之森本身的调音和素质表现仍然让它可以作为一款低价位的杂食型耳机来使用,如果你预算比较少,从而想购买一款兼顾全面的产品,极北之森也是可以考虑的,但绝对不要对它抱有“吊打XXX”的想法,这不现实。如果说你想在价格较低的情况下购买一款“换换口味”的塞子,那么或许极北之森并不是首要考虑对象,因为它的声音表现上好像没有什么特点。

优点:整体听感较好(换套),佩戴舒适度较好,包装配件优较好,做工较好。

缺点:高频素质一般,单元配对品控一般。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North forest pro 极北之森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