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中华姓氏半数以上源于河南这个地方

真不知道,中华姓氏半数以上源于河南这个地方

我国姓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伏羲氏。

伏羲一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帝王世纪》载:“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伏羲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有姓的人,汉代班固 《典引》曰:“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莫不开元于太昊皇初之首。”

中国的每个姓氏一旦形成,后来便代代相传。宋朝刘恕《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因此自古认为,“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

姓的产生、发展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旧石器时代过后,中国进入了母系社会,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以及在社会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因此,姓的形成与女性分不开。

”姓”字是“女”和“生”二字组成,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说文解字》说:“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通志·氏族略》说,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进入父族社会后,人就大部分跟父亲的姓了。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姓即氏,氏即姓。

我国姓的来源主要有:以氏为姓,以国名为姓,以邑名为姓,以乡、亭名为氏,以居住地名为姓,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以技艺名为姓,以谥号为姓,因赐姓、避讳而改姓。此外,姓氏来源还有许多,如取父姓和母姓合成复姓等。

真不知道,中华姓氏半数以上源于河南这个地方

商丘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三皇之首燧人氏曾活动在这一地区,五帝之一的颛顼迁都于此,帝喾建都于此;传说仓颉曾在商丘造字,商丘有仓颉墓;远古的商地、商族及其以后的商国都在商丘,后来商朝的第一都——亳也在商丘;商朝宰相伊尹是商朝的奠基人,商丘有伊尹墓;商丘是春秋战国时的宋国……这些都是姓氏产生的重要元素。

据学者研究,中国有1万多个姓氏,因帝喾及其后裔产生的姓氏就有1249个,其中单姓789个、复姓460个,遍布海内外。

因商地、商族、商国和商朝以及商朝帝王、王臣产生的姓氏也有许多。微子启君宋后,商丘成了宋姓之源,而且因微子启和其弟微仲及其后代产生的姓氏也有80余个。

除帝喾后裔外,有据可查的姓氏在商丘的,还有葛、虞、陶、陈、田、桑、甾、犬、火、睢等。

真不知道,中华姓氏半数以上源于河南这个地方

商丘熵文化景区的三商门

汉民族人口最多的100个大姓氏中,帝喾之后占59个;在《百家姓》438个姓氏中,有242个源于商丘。

台湾省的“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大姓氏中,有7个姓氏“根”就在商丘。

姓氏中,朱、傅、宋、葛、汤、虞、华、龙等千余个姓氏的“根”在商丘。

2008年4月,世界戴氏宗亲1000多位代表来商祭拜微子启公陵祠和戴公陵。寻根拜祖大大提高了商丘是天下宋、戴、牛等姓的发源地和祖籍地的知名度。2009年3月30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偕夫人陈万水女士一行,来商丘微子祠墓为始祖祭拜上香,恭读祭文,宋楚瑜先生又挥笔写下“敬天法祖,慎终追远,宋门家训,忠孝节义”十六个大字。

商丘是多个姓氏的中华儿女创造辉煌的地方。几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到底居住过多少姓氏的人们,已无法查考和统计。有的姓氏虽不源于商丘,但其姓氏精英在这里创造的耀如灿星的辉煌彪炳史册,一直闪耀在历史的天空。择数那些在商丘为中华文明增辉添彩的星辰,不禁令人为中华文明的伟大而骄傲,也为商丘历史文化的光辉灿烂而自豪,其后人也将他们作为祖宗。 (刘秀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