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乾貨!近五年,視覺中國財務分析

導讀

2019年4月12日,本該是視覺中國3.88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日子,但近期受版權問題影響,視覺中國今日開盤,無懸念跌停,封單近41萬手,報25.20元/股,一夜間總市值從196億元縮水至176.5億元,市值蒸發19.6億元。

純乾貨!近五年,視覺中國財務分析

黑洞風波

4月11日,因"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版權標註問題,A股上市公司視覺中國陷入輿論風暴。其中,國旗國徽也被視覺中國打了版權售賣。國徽圖片頁面價格顯示,“用於內文不低於150元,整版跨頁不低於500元,雜誌封面不低於1000元,商業使用價格另議"。

雖然視覺中國連續發聲明解釋、道歉,但是網友並不買賬,目前,視覺中國已關閉網站整改。

根據計劃,在今天,4月12日,視覺中國有3.88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55.39%,此次解禁是五年前視覺中國借殼遠東股份所定向增發的股份。

今天作為視覺中國集合競價的關鍵階段,卻被巨量拋盤封死在跌停位置,3.88億股剛剛解禁的限售股沒有接盤無法套現。其中,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個人持有4976萬股,截至昨日收盤市值約13億元,今天開盤就直接縮水了1.3億元。

關於視覺中國

視覺中國於2014年借殼遠東股份實現上市,在官方介紹中,是一家全球性的提供優質正版圖片、視頻等視覺內容及增值服務的平臺型互聯網科技公司,經營模式如下圖所示:

純乾貨!近五年,視覺中國財務分析

公司與"版權視覺內容"的生產者簽署代理協議,獲得內容的分銷權;使用者通過公司平臺付費獲得版權內容的使用授權,將內容廣泛應用於網站、APP、社會化媒體(微信/微博等)、報刊、出版、影視、廣告創意、設計製作、社會化營銷等各種場景;相應的內容生產者獲得按協議約定的分成。

視覺中國營收分析

純乾貨!近五年,視覺中國財務分析

統計2013年—2017年視覺中國的財務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其營收在五年間是呈現高速穩定上升態勢的,平均增長率為33.58%,2017年營收突破80,000萬元,比2016年同期增長10.75%;其中公司核心主營業務-"視覺內容與服務"實現營業收入58,374.45萬元,比2016年同期增長30.13%。

純乾貨!近五年,視覺中國財務分析

在此期間,視覺中國的毛利率為始終保持在60%以上,2017年更是高達68.17%。

視覺中國業務分析

在業務構成上,"視覺內容與服務"為企業的絕對核心,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版權圖片授權付費模式。從2015年到2017年,視覺中國的"視覺內容與服務"帶來的收入分別佔了整體營收的78%、60.99%、71.66%。

在成本支出上,版權服務費成為企業支出的大頭,以2017年、2016年的數據為例,2017年視覺中國的版權服務費為1.81億元,2016年為1.41元,分別佔到了營業成本的65.33%、46.50%。

純乾貨!近五年,視覺中國財務分析

然而實際對比授權圖片帶來的營收和支出版權費後,卻不難發現,近四年的平均版權服務費只佔圖片授權服務營收的36%。用通俗的話解釋,一張圖片帶來的實際收益,僅有1/3落入圖片創作者,2/3歸視覺中國所有。

純乾貨!近五年,視覺中國財務分析

截至2017年,視覺中國作為一個視覺內容的"搬運工",已實現9.3億的盈利。

且不論一個視覺搬運商有如此高的盈利是否健康,如今引起眾怒的關鍵在於,視覺中國提供的部分素材是屬於公開版權或沒有獲得版權的,但是它卻以保護之名實施著作權侵權,冒充著作權人出售,以此獲取盈利,這才是引發此次風波的關鍵。

魔鏈財務評估,智能計算企業財務得分

速查財務短板,分析財務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