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虽统一,中学生仍有比较心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相互的比较,有些比较是竞争,有些比较是攀比。笔者作为从教多年的教师,日常教学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端倪的。学生之间的比较大致可以分为明着比的和暗着比的两种,从中我们或可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心理特点。

至于具体比什么呢?下面笔者将分类为您分析。明着比的首先是学习成绩。有人说中学生不比成绩,这怎么可能?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期盼,学校的环境,不同的成绩,会有不同的境遇,学习中等以上的孩子,都还是比较重视自己的成绩的。当然比归比,好多孩子只比最后的分数,却不比努力的过程,所以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明着比的还有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比谁的朋友多,比谁和谁的关系好,比谁能在关键时刻叫来更多的人,比谁认识在外校的名气大的朋友等等。继而这种比发生异化,出现专门传播别人信息的同学,也有专门为别人传话的,还有故意造谣的,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八卦确立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但这种比,给学校的管理造成了很多麻烦,也给同学间的关系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暗着比的也有不少。比如比谁家更有钱。现在中学都是穿校服,所以衣服和裤子已经显不出差别了。那么运动鞋成了最能做文章的地方,如果不能穿大几千块钱的运动鞋,就会觉得丢面子,但这种比一般不会那么明显的说出来。

发型也是同学们体现差别的一个方面,虽然学校有规定,女不过眉,男不遮耳,但总有学生要挑战这一规定,原因当然不外乎符合潮流的审美和在同学间个性的表现欲。

此外还有比藏品的,大家都对某一类别的东西感兴趣,谁收藏了最有价值的谁就占优。

还有比偶像的,你不能说我偶像的坏话,我也不会随便侮辱你的偶像。不然的话,大家是没办法和平相处的。

还有很多,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互相的比较,甚至有些比较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孩子在比较中获得自己的价值观,并逐渐走向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