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木塔”,修建千年,历经40多次地震,为何仍伫立不倒?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木质结构的建筑是最为脆弱的,因为它不能长期经受风吹雨打,又怕烈火的侵袭,时间长久还会被虫蚁所侵蚀。但是在中国山西有这样一座木塔,它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堪称是中国“第一木塔”。历经了千年的风吹雨打,40多次地震,200多次的枪击炮轰,为何仍伫立不倒?小编就带诸位了解一下这座神奇的木塔。这座木塔被人们俗称为“应县木塔”,修建于千年之前的辽代,整座塔高约66米,相当于一栋20多层的高楼,也是如今世界上存在最高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

中国“第一木塔”,修建千年,历经40多次地震,为何仍伫立不倒?

这座木塔有多牛掰,你可能不会想到,它是全木结构制作的,没有一根铁钉。大约有三千吨的木质构件,通过互相咬合的结构构成塔身,可以容纳大约一千五百人同时登上木塔。从辽代到如今已经有千年的时间了,这千年间相似的木塔不计其数,或者毁于天灾,或者毁于人祸,都不复存在,唯有这应县木塔一直伫立不倒。这座塔的神奇之处,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为何木塔经历了这么多的灾难依旧没有损毁。当时人们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座塔有佛陀在守护,所以屹立不倒,但是这种解释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建筑学的专家们实地考察之后经过了分析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中国“第一木塔”,修建千年,历经40多次地震,为何仍伫立不倒?

原来这座塔首先由32根木柱分三圈构成一个“筒体”,从基础上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柱子外围设计者还砌了将近两米厚的土墙,土墙将木柱包围,这样就让其更加坚固。然后就由一种中国建筑特有的构件,来起到巨大的作用了,这构件名叫“即斗栱”,它是由多个小型的木块铺叠而成,可以承上启下,连接各层的柱、梁、枋。当大风或者地震来袭的时候,斗栱就像是一个弹簧一般,可以吸收动能,释放动能,由此才可以保护主体结构不受伤害。

中国“第一木塔”,修建千年,历经40多次地震,为何仍伫立不倒?

站在木塔之内,向上仰望,一个个,斗栱在塔身上熠熠生辉。各种宗教法器在塔身依次排列,由铁刹串联,每当电闪雷鸣的时候,这铁刹就成为了避雷针,四周的八条铁链引雷而下,由此庇护木塔不受雷电的侵袭。这座木塔是由辽代贵族所修建的,见证了辽王朝的兴衰,直辽王朝不复存在了,木塔依旧屹立在应县,静静的观看着人间的风云变幻。到了如今,这座木塔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外观,但是木材也已经老化不堪,各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倾斜,学者们小心翼翼的进行着木塔的修复,以期望这座木塔可以长久的保存。

中国“第一木塔”,修建千年,历经40多次地震,为何仍伫立不倒?

但是这座木塔的老化是在太过严重,这也让文物保护工作者们很头疼,有人提出的建议是直接将木塔的构架进行更换,这样才可以保证木塔继续伫立下去。但是这种提议也遭到了人们的否定,因为这样更换,那么木塔还是原来的木塔吗?还有一个保守的方案是从外部竖起钢架来帮助木塔支撑,但是这样木塔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所在,就像是成为了一个拄着拐棍的老人。这两个方案看起来都不是很好,所以到如今还没有一个定论,人们都在期望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