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成功不要盡力,而要借力,你怎麼看?

龐健40


世間萬物,一山還有一山高,三人行必有我師。

諸葛亮滿腹經綸,豈有不知。其實這句話也要看當時什麼情況說的,如果自身本來就擁有還要借用別人的而愛惜自己的就顯得不厚道。

借力借力,無非是自身能力不足,才要藉助外力幫自己一把衝破難關,聯吳抗曹就是例子。因為三方勢力中曹方勢力相對最大,所以孫劉兩家才會藉助對方的力量團結一起才能和曹家抗衡。

人無完人,總有缺陷,彌補短板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借力,然後盡力充實自己,慢慢完善自己的缺陷。

成功的人往往都是上進之人,越大的成功,要求的實力越高,而人不可能一開始就具備超強的實力,所以先借力再盡力。諸葛亮將借力放在第一位,不是說盡力不重要,而是借力比較容易獲得,自己的力量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累計,就算盡力了,還不如眾人出力,群策群力,方能提高事情成功的概率。


哈哈哈社


我認為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結果。

對題而言就是既要盡力,也要借力。

就拿諸葛亮最經典的借力事件草船借箭來具體剖析一下。劉備使諸葛亮去到孫權陣容勸說一起聯合抗曹後,諸葛亮才華漸露,使得周瑜心生嫉妒(其實我個人認為,也不是周瑜心胸狹窄,而是周瑜作為吳國將領,看到了諸葛亮以後是吳國一個強勁的對手,會給吳國帶來很大的隱患,所以想要除掉他。)因此為難諸葛亮三天造出十萬只箭,諸葛亮知道後欣然同意,因為諸葛亮這時心裡已經有了對策。

先來分析孔明的借力對象①魯肅。孔明先向魯肅借了二十隻船,每船上要三十個士兵,各束草千餘個,分佈在船兩邊。②天氣。在夜裡,長江上,等到大霧瀰漫,伸手不見五指,孔明才下令進軍。③曹操。孔明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判定曹操在大霧天氣不敢出來應戰,並且一定用箭攻。再來分析一下孔明在借力的同時,盡了哪些力①魯肅會這麼輕易 平白無故 大費周章的借給諸葛亮這麼多東西?諸葛亮在這其中下了不少功夫,而且不惜立下軍令狀,並用周瑜與魯肅斡旋,才顯得很輕鬆的向魯肅借到這麼多東西。②孔明的奇門遁甲之術也多次幫助他自己脫險。如果孔明沒有盡力去學這些東西,怎麼能算出天時地利?怎麼能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怎麼能借東風?怎麼能巧用大霧?③孔明如果不盡力去觀察曹操,如果不盡力去剖析曹操,他又豈能輕易用草船就能借到箭,若是曹操不疑,發兵迎戰,那結果又將是如何?……這一系列孔明的盡力,才可以去完成他的借力!





張帥83884


額,這話諸葛先生說過嗎?要說這是諸葛先生說過的話,也有可能,但是有沒有這樣去做就不太好下結論了。

諸葛亮的一生如果用這句話來概述的話,有點前後矛盾。首先說到借力的話,諸葛亮是這方面的宗師,讓我們來看看他如何借力成功的經典案例吧!

1.聯吳抗曹,赤壁之戰時,劉備方實力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就是憑著諸葛亮的智慧與東吳成了盟友而不是小弟,最後擊敗曹操奪得了荊州,有了一塊立錐之地,為後來三國爭霸打下了基礎。

2.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巧妙利用了關羽心裡還有劉備等情誼,打擊了出道跟著劉備的一干人等的傲慢之氣,在蜀漢陣營中樹立了絕對的權威。

3.首次北伐中,巧施離間計,讓魏帝罷免了司馬懿兵權,才能在北伐中一路勢如破竹。

再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不勝枚舉,這些都是諸葛亮巧妙的借力打力,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但有些時候我們卻看到的是另外一個諸葛亮,特別是晚年的時候。有一句話叫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說明蜀中沒人才,這很大一部分都是諸葛亮造成的。因為他沒有去培養人才,事無鉅細,事必躬親,手下一批人得不到基本的鍛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派馬謖守街亭,剛派出去就迫不及待的讓人把兵營位置圖給畫回來,當然馬謖錯了,但是這樣的做法無異是讓手下將領根本沒有自主的思想。這就是不懂得借力了,總想著自己努力點情況可能會變好點,結果就是把自己耗得個油盡燈枯,病死於五丈原!


借力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竭盡全力固然是好的,只是不要忘記在埋頭苦幹的時候抬頭看一眼周圍,也許可以利用的力量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當盡力時盡力,盡力的同時還要學會借力。

願我們都知道怎樣借用可以利用的力量,得償所願,皆大歡喜。


745小強


諸葛亮寫的一篇《出師表》中流傳至今非常出名的一句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足以讓人看出諸葛亮對待國事嚴謹的態度。

但凡看過《三國演義》的都讚歎諸葛亮的智慧,以及敬佩他全心全意輔佐劉氏父子,為國操勞的一片忠心。

沒有人認為諸葛亮做事情只是盡力而為,反而覺得他要不是全力以赴地去做,也許還長壽些,不致於那麼勞心勞力的!

人人都皆知諸葛亮聰明智慧,善謀略!

那麼做為一位智慧的人,肯定也知借力使力不費力的道理。比如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借東風,向曹營草船借箭,完成了周瑜給他下達的任務。這個借是有借無還的。

大家也知道劉備向孫權借荊州,是為了將來北上攻打曹操時少走很多彎路,早日完成劉備匡扶漢室的心願!

再有當時魏國強大,蜀與吳小,只有孫劉兩家聯合抗曹才會有勝算,這也是一種借力,是一種政治策略。

成功者也只是審時度勢做一些方法上的調整。

劉備走後,國事都是諸葛亮全權打理。不僅要滿足國內人民的內需,保證國家穩定,還要發展軍事,為了完成劉備的心願,諸葛亮六出祁山。

無奈天公不作美,助魏不助蜀。雖然諸葛亮未完成劉備心願,但人們還是佩服這位賢才的做事風格,千古流傳!


天隨人願望


諸葛亮的原意是盡人事,而聽天命!

《三國演義》中開篇便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講的是歷史的潮流與規律。諸葛亮生存的時期是合久必分的時代。

東漢未年好比一個年代久遠的老牌總公司,面臨崩潰前,總公司首腦昏饋,管理混亂,種種不法行為層出不窮,此時的頭頭腦腦為爭權奪利而拉邦結派,瓜分總公司資產,此時只有強有力的人物出來,握總樞,結核心,汰舊職,任新人,除舊佈新,以總公司名義招攬人才,組織幹部,除舊佈新,調整經濟結構,整頓吏治,屯兵植田,積蓄力量,打著總公司的旗幟,吞併小公司,此時這個強有力領袖人物至為重要,叫“治時之能臣,亂時之梟雄”。非此人不能勝任!且此人定是總公司的實力人物,具有統合各方勢力的能力和資質。這叫佔天時。

對於分公司不想被吞併,就要尊總公司為首領,培植自己的勢力,佔據經濟資源,結自己核心,招攬人才,委以重任,內結親姻,外託君臣,放手一博。這叫佔地利。

對於想分庭抗禮的人,就是借雞下蛋,雞生蛋,蛋生雞的方式來積蓄力量,然後擇一適合自已發地的地域,和萬邦,親民眾,上下一心,積蓄力量,以圖發展,此類人一定要結分公司的人聯合起來才可以和總公司抗衡,才可以有存空間,因為自己力量弱小,就要學會蹈光養晦,引隱不發,永不當頭,選準時機才可有所作為。所謂借力,就是指的這個力。但借力並不是不為,而是在積極謀發展的同時借力,而不是為借力而借力,那樣就會走向岐途,此類人只有聯合弱勢力量才有作為,最忌的是小公司間的分崩離析,如此則極易被總公司各個擊破,而後悔不已。三國史,就是如此!


狼煙一九三一


奇門遁甲術的最高境界是曉客觀,知天意,這種客觀天意人是無法改變的!諸葛亮精通奇門術,所以他能借力客觀天意為他服務,如他早知是三分天下,為劉備完成了一份天下,他早知三日夜江上有大霧,完成了周郎要他三日完成造十萬技箭的命令,他早知再過六十日有三日的東南東,借風火攻打敗曹操,並借祭東風為名走逃避免了周瑜對他的殺害,他和劉備在荊州巡至江邊,見一婦人,就知再過十九年劉備就會死於陸遜之手,所以他馬上擺了石門陣,免去了陸遜捕殺劉備。他早知他去世後,鄧艾會暗渡陰平滅蜀,可惜他在陰平布的兵被劉禪去掉了!可惜諸葛亮一生博學,他得主不得時也!可見天意至上!!!


奇門遁甲15291373093


這絕不是諸葛亮說的,絕對是當代人瞎編的。諸葛亮“鞠躬盡瘁”,權利慾極強,是不與人分權的主。劉備一死,諸葛亮不僅把另一託孤大臣殺了,還完權架了了偽漢後主劉禪,大小朝政一手獨斷,幾十萬大軍,處理二十軍棍都要親自決斷。這種人只會“盡力”,怎肯“借力”?!


箭箭4819


他說沒說過我不知道,反正他自己沒這麼做


東籬南山534


太極的最高境界,萬物都歸我用,我是天地之主,


無風飛揚三趙青華


這也就是講借力打力,用各項力度為我所用而達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