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门中“最可爱的人”,传“奇”之处

孔子有弟子3000多人,其中贤者77人,在孔子的众多弟子当中,子路因他的直率坦诚而闻名天下,可以称得上是孔子门中“最可爱的人”。 而这个可爱的人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子路之奇可以从以下几点略窥一二。

孔子门中“最可爱的人”,传“奇”之处

子路

一是他的服饰之奇。

《尸子》这一书中,把子路称为“野人”, 也就是没有礼貌,缺乏教养的粗野之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路的性格和形貌体态,做出了一些详尽的描述:

子路生性粗俗,勇猛而有气力,为人刚直,喜欢在帽子上插上雄鸡羽毛,以猪腿骨为饰品。

从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公猪与雄鸡都是凶猛刚烈的好斗的动物,子路佩戴这两个物件,以此彰显自己的勇武彪悍。在周代,当时提倡君子威仪风度,大家都是佩戴玉器,很少有人用动物作为配饰,由此可见子路相当“另类”。

孔子门中“最可爱的人”,传“奇”之处

子路

二是他的拜师之奇。

子路这样一个爱好勇力、任性使气的粗野之人,他与孔子的礼乐教化相差甚远,再加上子路仅仅比孔子小了9岁,因此一开始,子路对孔子的态度是极为不客气的,还曾经侮辱过孔子,《史记》里面记载为“陵暴孔子”。 如此一来,子路和其他的学生入学之道也是大不相同,其他的学生都是仰慕于孔子的德行才学,主动投谒门下,但是子路,却是在“陵暴”孔子之后,孔子主动慢慢地以礼乐诱导他,子路的架子端得很大。虽然说子路最终穿上了儒服,带着礼物拜师,以此终止了二人的较量,但是从一开始孔子就是低姿态出现的。孔子众多门人弟子,其他的任何人都没有享受过同子路一样的待遇。入门既已不俗,此人又怎能不奇?

孔子门中“最可爱的人”,传“奇”之处

子路

三是他的身死之奇。

进入孔门以后,子路学会了处理政务的能力,以“政事”著称,历任鲁国季孙氏的宰,卫国大夫孔俚的宰。在子路为孔俚的宰时,他所效命的为国发生了内乱,内乱发生以后,子路认为,自己作为孔俚的宰,接受他的俸禄,就应该救患拨正,而不能去逃避或难,此为子路之义勇。

子路责问蒯聩为什么要胁迫孔俚,蒯聩所作所为不合礼制规定,即便是杀掉孔俚,也一定会有其他人奋起反对,先从舆论上面给对方一些心理压力,此为子路之智勇。

子路认为蒯聩为人胆小没有勇气,如果把蒯聩所站的台子烧掉,就能把孔俚救下来,此为子路对蒯聩的勇力挑战。

蒯聩听说之后,派人前去击杀子路,子路奋起迎敌,此为子路原始的勇力。

在激战之中,子路的帽带断了,见到已无回天之力,淡然说出心中所愿:“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系好帽缨,慷慨赴死,此为子路之君子风度。

孔子门中“最可爱的人”,传“奇”之处

子路

​为义赴死的人不仅仅只有子路一个,子路也不是死的最悲壮的那个,说他身死之奇,是从子路的人生历程来说的。一开始,子路就像是一块尚待能工雕琢的璞玉,他身上的勇猛之性尚需孔子来改造。孔子认为勇猛之气还需要义来统辖,只好勇而不尚义,君子会作乱,小人会盗窃。子路对孔子的话语经常会提出质疑,而他在生命的终端,却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孔子的教育,完满的交上了人生最后一次答卷。

之前佩戴雄鸡毛、猪腿骨的“新新人类”, 最后却能不免冠而死,临死之前仍不忘维持君子风度,这期间的转变怎能不令人唏嘘!

有一种人,他永远不会掩饰、伪装自己,敢说,敢做,勇于担当,因为直率,所以可爱,这么可爱的人是不会被人轻易忘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