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某4S店活生生把美女逼成“潑婦”,對此大家怎麼看?

醉墨客林世偉


看到她的視頻和照片,挺心疼的,也很無奈,如果不是4S店推諉、逃避不負責任,又怎麼會把這個活生生的大美女,逼迫到店內耍潑成潑婦呢?她能買60萬奔馳車,說明這個美女也是有一定身份的,家教、職業、文化、出生也不會很差,個人修養,更是沒多大問題。

從照片看,這個美女個人氣質和麵相,也不是那種蠻不講理、胡攪蠻纏之人,那麼,一個注意自己形象和有素養的人,為何要如此做?那就是被逼的。


花了60萬買的奔馳車,不斷出問題,維權時,你就說換髮動機,這是什麼道理?就如同我買房子,沒幾天,就裂縫,你給我勾縫縫補一下?我花那麼多錢,幹嘛要被“動手術”?我花錢買的是原裝貨,而不是動過手術的東西,何況,誰能保證你換了發動機不會再出問題?說白了,還是車存在質量問題,還是沒有一個有效監督機制問題,買東西,一出問題,就是縫補動手術,或者給你換這換哪,我花了那麼多錢,你卻在車的“心臟”上動手術,不扯淡嗎?發動機可是一輛車的心臟啊,換來換去,不繼續出問題嗎?


維權得不到解決,既然你不讓我好過,我再講身份注意形象的人,也只好放下身段,氣質美女形象不要了,跟你玩到底,這才出現瞭如此情況。

有的人在問,美女為何不去找消費者協會?不去找工商質監局?不去找職能部門或者打官司,但凡有一條門路,我想,她也不會如此的,大家都知道,消費者協會或者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針對這種情況,只有協商協調權利,沒有強制執行權,打官司,路途難熬,也不一定有結果,說白了,針對這樣的情況,國家還是需要加對此類行業缺乏有效監督管理,特別是車輛的監督,包括對企業的監管,遇到推諉的,直接列入誠信黑名單,不得從事行業銷售。

希望這件事情曝光後,能夠引起奔馳公司的高度重視,要清楚,顧客就是上帝,當沒有人買你的產品時,你什麼都不是,就等待著關門歇業吧。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剛剛去看了事件的相關視頻,女子坐在紅色的車前蓋上,委屈的哭述著。看上去一個非常清秀、溫文爾雅的女孩,買一臺車卻被逼成了那個樣子,看著挺讓人心疼的。

根據女子的口述,她是花了60多萬買的這輛奔馳車,首付二十多萬,餘額是帶的款,車沒開成貸款還得照還。

女子稱,車還沒開出門就發現發動機漏油,於是拉鋸戰便開始。第一次說退款——不方便;第二次說換車——不方便;隨後又說根據國家三包換髮動機,並且還讓女子接受是三包。這就確實不合適了,車還沒開出一公里就三包了。更關鍵的是,新車一換髮動機,連二手車都沒人買了算誰的呢。前前後後耽誤了15天,沒給出個合理的解決方案,導致女子聲淚俱下。

女子還表示,我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因為你們變成這個樣子很丟人的。就因為我講道理,事情就一直得不到解決。

我到覺得女子並不丟人,遇到不合理的事就需要據理力爭。而且女子為此事處在一個無處說理的狀態。買車不是買白菜,涉及到人的安全問題,無法將就。

汽車4S店既是銷售行業又是服務行業,當銷售給顧客的商品有問題時,應該積極主動的予以解決,這不僅是服務態度問題,更關係到店家的口碑和聲譽,切莫因小失大。

其實,這樣的事並不少見,關鍵在於行業缺乏有效的監管,使得一些店家出現了唯我獨大的現象,導致顧客在遇到問題時,無法進行順利、有效的維權。因此,在這些方面需要加強、完善監管機制,使行業更加規範化,避免此類買賣糾紛的出現。

這件事情應該引起關注和深思,將一個知書達理的女研究生逼到盤腿坐在引擎蓋上維權,對於這家4S店來說,是一件打臉的事,體現出的是去不足的一面。希望其能真正做到以讓消費者滿意為己任。對於任何商家,消費者都是衣食父母,服務態度和方式很重要。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一位女子花了60多萬購買了一輛奔馳車,簽單才5分鐘發動機就發生了漏油,而銷售方說發動機沒油了,你開來店裡我給你加油。

聽到這裡我笑了,發動機沒油了,怎麼還漏油?沒油還讓女子開到店裡加油,這是沒油的事嘛,難道車子沒油還可以開,難道車子沒油發動機就會漏油?就這麼個問題,車子在店裡停了15天,15天!這工作效率也太低了。買車其實就是買的售後服務,這樣的服務消費者如何敢進店購買?開車不到5分鐘就發生發動機漏油,這車是如何進入市場的,不會是問題車輛吧!



看到銷售方提出的解決方案,銷售方說這種情況根據規定只能換髮動機,要是換髮動機連二手車都賣不出去,剛買的新車,不到5分鐘就換髮動機?汽車最重要的是發動機,換了發動機車還是原來的車嗎?銷售方應該在外面寫上標語,車子一旦離店概不負責,只修不換,這都沒有買二手車的服務好,在二手車交易平臺購車不滿意都可以退款。

最後把女顧客逼的實在沒有辦法,打110人家不接,打工商局也不接,最後通過媒體電視臺的方式,這家汽車公司才表明了態度與客戶消除了誤解,並且達成了友好共識,後面寫的就不多說了,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話,什麼服務態度需要提升什麼,溝通效率有待進步等,其實是怕這件事影響如果太大對他們的品牌產生負面影響,對他們的銷售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一名女研究生,無奈走到了耍潑這一步,就是因為太講道理,一再忍讓,太好說話,或者說相信奔馳銷售方的銷售服務態度,沒想到卻把自己逼進死衚衕,無路可退,忍無可忍,才不顧及自己的形象將這件事曝光。

假如這名女顧客發現問題,一開始就告訴他們,這個車有問題不滿意,必須進行換車,別說給對方三天處理時間,這樣的事需要三天時間嗎?最後拖了15天也解決不了,而且好像鑽進了別人的圈套。

一輛剛買的汽車不到5分鐘連門都沒出,發動機就發生露油,這樣的車不換更待何時?一個有教養的人碰到一群不講理或者說沒有誠信的人,講理是最沒有效果的,甚至被別人嘲笑或者說像乞討一樣求別人,同時提醒那些買車的人,買車之前一定要認真閱讀服務條款,出現類似問題不廢話直接要求退貨退款,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一名惱羞成怒的文化人,靠耍潑解決了問題,實在令人深思!文化人也不是好惹的!


鄉村小二哥


松哥看法:

1.車還沒有出4S店就發現漏油,這屬於商品瑕疵,也就是4S店把不合格車輛賣給客戶。

2.可以查看該車的PDI檢查單,該車輛從奔馳中國到4S店的過程,以及車輛在店期間,車輛交付之前是否有全程的檢查記錄。如果車輛在從奔馳中國出來,到交付客戶之前有任何的關於發動機漏油的記錄。銷售方均涉嫌銷售欺詐,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

3.再說銷售方,從退款,換車,到換髮動機,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注:任何對客戶承諾的不兌現(有微信聊天記錄),均涉嫌違法。

綜上所述:銷售方和奔馳中國在這其中均不佔理,並且沒有法律支持。強烈譴責奔馳中國和銷售方!



松哥汽車講武堂


看了這麼多評論,幾乎都認為應該換新車。但卻沒有人從法律角度進行判斷,那我來普及一下吧。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車的物權是否轉移,如果是在驗車過程中發現漏油,那屬於瑕疵給付,無條件換車。如果是驗車後簽字確認,那物權就發生了轉移,進入三包階段。法律同時給出了可以更換車輛的情況,60天或3000公里內出現以下問題可以換車,剎車系統失效(不是失靈)、轉向系統失效、車身開裂、燃油洩露(不是機油)。另外還有同一故障修5次仍不能修復的,只有這幾種情況可以換車。如果美女沒有簽收車輛,那可以換車,但既然已經開出去了,那估計已經簽收了。還有如果洩露的是燃油,也可以換車,但一般都是機油洩露。所以,雖然對美女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依據法律規定,只能維修。


王煒143428091


有節操的汽車人


昨天我在抖音發了個提車視頻,莫名其妙被隊形評論"怎麼不買奔馳,沒出門發動機就漏油那種”當時還不知道這個新聞,我也是一臉莫名其妙。

今天看到了這個新聞,真是為女主不平!作為汽車行業從業者,也來說道說道。


事情我也不說了,先回答題主“到底該怪這家奔馳4S店還是連奔馳官方也難咎其責?”

不用到底,就是怪!怪這家奔馳4S店,怪奔馳官方,怪這不知從何說起的媒體和監管!


我做過多年汽車銷售顧問,像這種提車後車有問題的也不是沒遇到過,是些時候車主小題大做,但有些情況也確實是車自身有問題。

像這種情況車主來找,作為銷售本身確實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逐級上報,上面為了利益也是施壓給下面,最後多半是送保養送禮品不了了之。

像事件這情況也得虧車主沒有把車開出門,要不然真是說不清了。看官們別不信,你鬧也好,堵門也好,什麼找媒體、找電臺,不好意思,這些關係每年都打點的好不好。

你再鬧大了,有廠家公關的。風口過去毫無波瀾。


也是奔馳現在車型確實銷量好,態度高傲,作為從業者也感嘆“是什麼讓一個美女子變成了潑婦?”

我跟你們講道理,你們就流氓,變成潑婦,事情就解決了?

我只希望監管部門越來越好,給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明明白白維權!

時間進展網上太多,我覺得這事件將會引發一場行業整頓。亂收費現象,強買強賣,讓消費者消費過程更加透明化。


曉車顧問


這兩天除了黑洞,大家最關注的應該就是西安利之星奔馳事件了。一位女車主買車之後,還未開出4S店門,發動機就出現漏油的故障。按照情理來說,消費者自然是希望退換車輛或者退款,而4S店在15天后給出的處理方案是更換車輛的發動機……



聊聊更深層次的話題


關於這個事件裡涉及很多法律法規層面的問題,很多朋友已經給出 專業完善的答案,我在此就不再贅述了。但是這個事情換個角度,同樣也有很多值得去聊的話題。我們時常會聽到4S店的新車存在質量問題,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從4S店買到的車真的都是新車嗎?


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一想到4S店銷售的車輛,腦海裡會浮現出這樣的場景:自己的車在高科技的流水線上,經過一個個工位。機器人嫻熟地對各個零件進行焊接、噴漆、組裝,拼裝成一輛嶄新地車輛。新車緩緩從生產線上通過,經過質檢人員的檢驗出廠,最後被運送到4S店交付到車主手中,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一氣呵成。當然這樣想也是理所應當地,畢竟很多汽車廠家大氣磅礴的宣傳片中就是這樣展現的,才給了很多消費者這種錯誤的觀念。



我曾在某德系車企工作過5年,今天就要顛覆掉大家這個美麗的幻想,你提到的新車很有可能已經被無數大漢,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摧殘”過了。


批量生產下的批量性故障


2012年-2016年期間,我在國內某德系車主機廠的批產問題分析部門任職。當生產線上的產品出現了批量性質量缺陷的時候,就是由我們部門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然後制定出對應的解決辦法。這個部門就是專門給製造部門善後的一群人,工作中我們自嘲自己是“救火隊員”。



汽車的批量化生產是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流水線作業的特性就是產品高度一致性。批量作業的好處很多,不僅效率上有了保證,還可以保持產品的質量穩定。這樣也有壞處,一旦生產過程中的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出現的產品缺陷也是批量性的。



汽車從流水線上下來後會送給質保人員進行各項檢查,合格之後才能出廠移交給銷售系統。質保人員的檢查是需要時間的,完成一整套包括路試、雨淋、縫隙平整度等初級測試也至少需要1個小時。而完成氣密性、噪音異響、車載功能性等中級測試則需要半天以上的時間,完成苛刻性標準的抽檢還需要更久。生產線的速度非常快(前幾年車市紅火的時候,工廠流水線的線速可以達到每小時下線62輛車)。現在姑且按照每小時造30臺車這個比較正常的線速來計算,如果質保人員在初級測試時發現了批量性缺陷,那麼至少會有30臺車存在同樣缺陷的車子已經下線了,如果是在中級測試時發現,那麼至少會有240臺缺陷車已經生產完成,苛刻性標準抽檢時發現的話這個數量就更龐大了。



批量性故障下的維修大軍


這麼多缺陷車是送到報廢廠直接報廢嗎?當然不會這麼浪費。主機廠的每個車間都會有多個返工小組,他們會對這些缺陷車進行返工。這個隊伍簡單來說就是“修車小分隊”,和4S店或汽修店的修車師傅沒有太大區別。硬要說區別的話,那就是他們會在一段時間內頻繁的修同一個問題,所以特別熟練而已。缺陷車修好了之後再重新交付質保人員檢查,合格了就發合格證,不合格就打回去接著修。修理的問題和我們常見的故障一樣五花八門,從天窗漏水到底盤異響,從變速箱頓挫到發動機抖動。我個人主觀猜測這次的奔馳發動機漏油問題,很有可能就是主機廠返工的結果,換句話說,這臺車在賣給這位女車主之前就已經被大修過了。



批量性問題會大大增加返工小組的工作量,而且存在很大的質量隱患,對主機廠來說是件非常頭痛的事。所以每次生產線上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批量性缺陷,製造部的高層甚至公司的技術總監都是直接到現場監管督察的。前面我提到過,我所在部門的日常工作就是去分析批量性問題的根源,然後拿出解決方案讓責任部門去整改。


主機廠面對批量性問題的抉擇


批量性問題一旦發生,主機廠就會面臨兩個選擇:1.保產量,繼續生產帶有缺陷的產品;2.保質量,停線分析整改後再恢復生產。


站在質量優先的角度,當然應該選擇後者。但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下主機廠高層的決策都是前者,原因很簡單,一旦停線就面臨著鉅額損失。一方面停線時線上的工人就得全部停工,但是公司得照付他們工資,另一方面是前些年紅火的車市下,面對著造多少賣多少的市場,敢問有哪家主機廠放著端到面前的大魚大肉不去吃,然後傻乎乎地去按停線按鈕?



臨時措施的“功勞”


於是我們部門就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臨時措施”。所謂的“臨時措施”就是在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前,想個權宜之計,讓生產線上的工人用一些“不可描述”的方法把問題遮過去。舉個例子,我們2014年生產的某款A級車,出現了批量性的尾燈與側框縫隙上大下小的做工問題,外觀看上去非常難看,那麼我們所制定的臨時措施就是讓工人裝尾燈之前,先用榔頭把側框上的尾燈裝配面敲癟,這樣尾燈裝出來縫隙就均勻了。記得當時有個拆車的自媒體,拆了我們的這款車,尾燈板出現了油漆脫落和凹坑,當時主持人以為這是油漆質量的問題,其實那個是工人用榔頭敲的。



再比如,我們某款B級車的C柱三角窗下部的一個角總是翹起來,我們的臨時措施就是讓裝配工在裝三角窗的時候,先拿美工刀把那個角的密封條削掉一層再裝,以確保平整性,其實這麼做會存在很大的漏水隱患。


所以說臨時措施並不是真的在解決問題,只是在用權宜之計矇蔽消費者的眼睛。車主在買到車的時候一般情況不會主動去拆開尾燈或者三角窗看下面發生了什麼,所以幾乎不會有人發現。就算髮現了,4S店的人也會編出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釋,大不了賠點錢或者送個免費保養什麼的也就把事情解決了。這點損失和停線整改所帶來的損失比起啦簡直不值一提。



“臨時措施”不只是“臨時”


只要批量性問題的原因沒有分析清楚和整改完成,“臨時措施”就不能停。那麼“臨時措施”一般要執行多久呢?短則一兩天,長則一兩年。把“臨時措施”拖成“長期措施”的案例數不勝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實在分析不出來原因,二是責任部門整改不好。先說第一種,汽車的製造環節牽扯到各方利益,比如零部件供應商,設備供應商,主機廠規劃部門,採購部門,製造部門,設計部門等等,他們之間還存在各種裙帶關係和利益交換。我們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時常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阻力,分析問題的根源談何容易。經常一個問題從車型上市分析到下市還沒分析出個所以然,然後就隨著時間被淡忘最後不了了之。



再說第二種,有些問題就算分析出原因,但是由於整改的成本和時間太高而沒法執行。比如一個模具的尺寸出了問題,如果恰好這套模具沒有備用模,那麼修模具需要花上好幾個禮拜的時間,費用也相當昂貴。又或者問題出在設計上,設計的問題中國部門是沒有權力隨意更改的,需要得到德國方面的同意才能改。一旦這個問題在中德之間出現扯皮,那麼一拖再拖又是無止境的。與其整改問題的源頭,還不如用敲一榔頭的暴力方法來得簡單快捷。



你買的新車是被修過的嗎?


主機廠出廠的車子有多少被“返工”過,又有多少被使用了“臨時措施”呢?這個概率不同的汽車廠家有不同的做法,我也沒法給出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從以上各個層面分析可以得出大致的數據,一輛車在整個製造環節中經過了大大小小“返工”的概率大約在10%,而使用了“臨時措施”的概率則高達80%。所以如果車主們在後期修車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車裡有些地方被人貼了什麼毛氈條,或者有被削過、銼過、敲過的痕跡,那麼就恭喜你中招了。原來主機廠的同事會在訂了自家生產的車之後,託總裝車間的同事在系統裡查一下自己的車有過哪些返工記錄,做到心中有數,這也實屬無奈之舉。


最後再回到題主的問題。其實通過上文的描述,大家也都知道這個事件其實並非偶然發生,只是因為發動機漏油這個故障實在太過明顯,讓車主在第一時間發現了而已。希望這件事可以得到妥善解決的同時,也希望這類“臨時措施”可以得到更規範的解決方案,讓中國車主對車企的信任度得以回暖。



馬頭人車庫


【女子66萬買車,沒出4s店車漏油

律師:這是“無賴”的勝利還是“合理”的妥協?】

4月11日,幾段視頻在網絡上熱傳。視頻中,事發地在西安某4s店,一名30歲左右女子,坐在新買的車上,情緒激動,邊哭邊說,花了66萬買的新奔馳車,還沒出4S店,發動機就漏油,4S店之前承諾如果車有問題可退款或換車,但現在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換髮動機,她難以接受,並說自己“幾十年的教育受到了奇恥大辱”。

據媒體報道,目前雙方已協商達成一致,車主對解決方案很滿意。但女子稱並未與4s店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危機公關厲害了!

柳律微評:

一,這是否是普通消費者維權的真實寫照?如按照合理、合法渠道維權,時間週期、物質成本都將是一個考驗。消費者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維權的無奈之舉!

二,這是否又是社會狀態的真實體現?我們希望糾紛合理解決,卻往往面臨無奈的抉擇。比如,在素質與權益面前,不得不忍受著靈魂的拷問,拋卻素質、告別靈魂,只希望可以維護我們的合法的、正當的利益!

三,這是否又是社會病態的一種絕佳反饋?難道只有敢哭的、會哭的、能哭的孩子才有“奶”吃?難道只有敢“撒潑”、會“耍賴”、能“使手段”的人才能達到合法目的?

回顧碰瓷被訛的案例,品味張某某案件的進展,感觸肺腑之良多,三言二語以條陳!

為何要把一個文化人變成潑婦?

是什麼將文化人變成潑婦的?

這是對這個社會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




柳基偉律師


為什麼某些商家“服惡不服善”?

看了西安利之星賣奔馳的視頻,體驗到坐在奔馳車上女士維權中的悲憤、無助與絕望。

一群男人圍堵著一個維權的弱女子軟磨硬泡,利用信息不對稱,想把這臺問題車“甩鍋”給這位女士。有種你摸了一下這東西,要不要都必須買的感覺。

在看這位女士,我覺得一點都不丟人,即便是爭吵,她也沒有失控,沒有罵髒話,還不斷尊稱對方“大哥”,多讀書不一定改變命運,但可以改變人的氣質和修養。她連爭吵都顯得優雅而沒有失態。不過從畫面看來,她明顯處於弱勢。

在我們社會,老實人吃虧已經不是個案,流行的潛規則是“哭得兇的孩子吃奶多”,“服硬不服軟”,老實、誠信不是優秀的品質,反而是愚鈍的標籤、吃虧的對象。付款前顧客是大爺、是上帝、是甲方,付款後瞬間變孫子,乙方,這就是不良商家企業文化。這個事件看似偶然的,其實帶有必然性,因為這樣的行為在公司內部會得到認可和褒獎的。

商家對顧客的態度和行為就是這個企業老闆的思想水平和修為層次,老闆欺軟怕硬,銷售人員就是變色龍,老闆不誠信,銷售人員就習慣矇騙顧客。老闆沒有擔當,銷售人員遇到更強更惡的角色,馬上就當哈巴狗。

所以消費者買東西,如果銷售員態度太好了,卑躬屈膝,反而給人不真實的感覺,他們很可能翻臉不認人。而那種彬彬有禮,有禮有節、不卑不亢的銷售企業,反而是誠信善良的賣家。


周矩心眼界


究竟是誰把一個原本文質彬彬的碩士級淑女,變成一個不得不坐在車頂撒潑維權的“潑婦”呢?

一、奔馳4S店的傲慢和“霸凌”難辭其咎。

客戶利益至上,消費者就是上帝,可能在這家奔馳店的經營思維裡就是個用來唬人的幌子。 人家劉女士貸款花60多萬在你店購買的嶄新奔馳車,還未開出店門就發現漏機油這個重大的質量隱患,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及時向客戶賠禮道歉,並及時更換另一部同款的嶄新奔馳車。

而這家堪稱“店大欺客”4S店的投機耍滑、拿霸王條款說事、根本不把客戶利益放在心上的匪夷所思之荒唐做法,卻是令人大跌眼鏡!

出了明顯的質量問題卻死不認賬,而且想方設法推諉、逃避責任,居然還“腦洞大開”地提出給人家“換髮動機”的、很難避免傲慢和“霸凌”的、絲毫不見誠意之解決方案。

難道他們不知道汽車的主要心臟部件——發動機,一旦被更換就等同於被大修過,汽車的交市場交易價值就會大大貶損了嗎?更何況你更換新發動機還耽誤人家用車,客戶還要為此多支付無辜的貸款利息……

二、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咋不見及出面為消費者維權“撐腰壯膽”?

在這起消費者無奈“耍潑”維權的事件門中,有一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一直難覓市場監管部門的身影和發聲。按理說,及時制裁市場上的不法霸王行徑,替弱勢消費者撐腰壯膽,乃是市場監管部門義不容辭的神聖責任。

眼見女車主無奈之餘到店“撒潑維權”刷爆全網,引發網民的洶洶熱議,不知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心中是何滋味?!

三、對這家態度極其傲慢、肆意欺凌消費者、且撒謊搪塞輿論視聽的4s店,建議女車主大膽運用法律武器維權。

一輛剛買不到5分鐘的60多萬奔馳名車,連門都沒有出,發動機就發生漏油,傻子都能看出這屬於“以次充好”、欺詐消費者的明顯質量隱患問題。

最讓人可氣的是,面對洶洶的輿論壓力,自知理虧的奔馳4s店還玩起了小聰明的貓膩,竟然編制了“已經和女消費者達成了和解協議”的瞎話,來搪塞輿論視聽,真真是恬不知恥,節操碎了一地!

《都市快報》報道,車主劉女士稱:讓我比較失望的是,昨天奔馳官方給出的答覆是已經與我達成友好協商,事實上來說的話,本人至今沒有收到任何奔馳官方也好或者4S店官方也好給我相對官方一點的回覆。都只是跟他們個人銷售不停地在聯繫,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並沒有解決。

對於這樣滿嘴謊話、肆意妄為、缺乏道德良心的4s店,霍小姐建議女車主根據《新消法》“退一賠三”的有關規定,對其提出嚴正的索賠要求,而當地有關監管部門更不能等閒視之,必須予以嚴肅處罰,以儆效尤,警示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