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将刘金定的生平简介是怎样的?刘金定最后的结局如何?

太多的不该


刘金定(941~1010年),又叫刘金锭,北宋著名的女将,是和穆桂英一样的巾帼英雄。她比穆桂英大40岁,据说她是穆桂英的前世。

刘金定的老公叫高琼,演义上叫高君保。也是北宋著名的将领,高琼的主要事迹是:“澶渊之盟”时和寇准一起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借以鼓舞宋军士气战胜辽军。

刘金定和穆桂英一样,都是演义评书上的人物,真实历史上高琼的老婆不姓刘,他的夫人和继室都姓李,真实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有待商榷。

刘金定是安徽蒙城小涧镇刘庄人,据传现在小涧镇西南的双锁山上有高琼和刘金定的合葬墓,是不是后人附会上去的很难说,毕竟时代很久远了。



刘金定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刘金定从小不爱红妆爱武装,十几岁上像个半大小子,好舞枪弄棒。(大概和花木兰身材差不多)

原来她看到乡亲们时常受到土匪的劫掠,天天生活在惊恐之中,为了保护家乡百姓的财产和生命安全,15岁的刘金定决定到小涧山道观拜师学艺。

她的师傅是郑道士,据说功夫十分了得,太祖赵匡胤所创的“太祖拳和盘龙棍”曾得到郑的指点。

经过三年的勤学苦练,刘金定终于师满下山,临别时,师傅送给了她一个金铃铛以作留念。

回到了家乡,刘金定召集兄弟姐妹,着手成立了“护乡团”,她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寨主”。



接下来的故事很老套——英雄遇美人,惺惺相惜。

这样的历史故事比比皆是,比如杨宗保阵前招亲;尉迟恭阵前收黑、白二位夫人;杨六郎大战王怀女等;传统剧目大体相似。

话说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赵匡胤统一了北方,然后挥师南下灭南唐,南唐皇帝李煜采取谋士的计策,用“献城诈降”之计,在寿州(今安徽寿县)困住了太祖和他的20万大军。

深陷险境,当时太祖很着急,谁能匹马闯连营去搬救兵呢?

正在焦急时刻,一位白袍小将自报奋勇请命,赵匡胤一看,不是旁人,正是年少有为的青年将领高君保(高琼),赵匡胤终于松了一口气,心中暗道:“有此人吾无忧矣!”



高君保单枪匹马闯出了层层包围,晓行夜宿、快马加鞭离开了寿州前往宋都河南开封搬救兵,过去没有手机和电报,否则也不会这样冒着生命危险闯连营。

有一天,高君保途经双锁山,发现街上竖着刘金定比武招亲的牌子,只见上面写着:

双锁高山单凤岭,女寨主刘金定住山峰,年长二九一十八,直到如今未成家。有人若从山下过,留下真实姓和名,还要与本姑娘比比武,赢了本姑娘,请上高山拜花堂,敌不过本姑娘,想过此山万不能!

高君保看罢火冒三丈,心说这丫头太狂妄了,分明是看不起天下英雄!上去就把招牌砸了稀烂。此时早有喽啰报知了刘金定。



刘金定提起梨花银枪骑上马就来到了街上,大远喊道:”何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砸招牌?”高君保一看是个俊俏的小丫头,有心想逗逗她,于是朗声回道:“正是本家小少爷,有本事你放马过来走两步,哈哈……”

二人一交手才知道什么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心中各自泛起了嘀咕。

高君保心想,我要是把她招降,太祖之围指日可解。刘金定心想,“这小伙长得太帅了,武艺又高,这不正是我的白马王子吗?我要是把他招上山,岂不成全了好姻缘?

“女孩的心思最好别猜。”高君保稍不留神,中了刘金定的暗算。原来刘金定用了一招叫“败中取胜”。高君保随即被涌上来的喽啰捆了起来。

最后二人不打不相识,彼此欣赏,加之一唠嗑,分别是对方心仪已久的偶像,没说的,二人互换定情物,刘金定嫁给了高君保。





接下来夫妻二人一起去开封搬救兵,然后带领军队解了太祖围,随后和丈夫一起征战南唐,为太祖统一江南立下了汗马功劳。

太祖平定天下后,封刘金定为巾帼英雄,赐一品诰命夫人。宋太宗继位后夫妻二人率军北上抗辽,多次打败了辽国萧太后的南侵。

宋真宗继位后,夫妻二人年事已高,刘金定后来负责兵马粮草的保障,而高君保则成了寇准的同僚。

夫妻二人是北宋历三朝的开国元老,景德三年(1006年),高君保因病去世。刘金定伤心欲绝,郁郁一病不起,四年后(1010年)去世,享年69岁。


秉烛读春秋


刘金定,其是北宋女名将,为高琼(字君宝)之妻。曾因功被封宋太祖赵匡胤为兵马大元帅,刘金定在她六十九岁离开人世,被封为巾帼英雄。


刘金定是蒙城人,当时因为是处在朝代更替频繁的时代,故而设会动荡不安,其家乡也多次受到朝廷兵马、盗贼的侵扰,这时刘金定就开始从武而保护乡里。

之后刘金定学有所成,就带领周围的年轻人在双锁山训练兵马而保护家乡。

在后周时期,北方基本得到平定统一,而当时南唐尚未平定,而后南唐以假投降的办法,把赵匡胤困于寿州,当时情况非常不妙,于是就命高琼(字君宝)从寿州出发去京城搬救兵。高琼在回京的途中,路过刘金定的家乡。

当时刘金定正在比武招亲,高琼和刘金定比武,他们互相钦佩对方的武艺和品格,经过相识相知后,而订终身,后两人也结为了一对恩爱夫妻。


当高琼回京后,转而又去攻打寿州解寿州之危,战争是残酷的,高琼在战场上不幸被射伤,当时高琼生死难测。刘金定因为和高琼的情义,于是就带着她的双锁山兵马前去结围,经过其奋战,终兵临寿州城下。

之后刘金定接连击退北门、东门、南门之敌,而后其就攻下寿州城,成功的解救了高琼。

后来后周世宗驾崩,其幼子柴宗训继位,当时赵匡胤掌握大权,最终发生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为帝,建立大宋王朝。

赵匡胤登基后,因刘金定曾有大功,被封为兵马大元帅,之后刘金定就和高琼一起辅助赵匡胤。

当赵匡胤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宋太宗。高琼被任命为御龙直指挥使,但后来高琼因为巡查京城时,却发生卢多逊私交赵廷美(赵匡胤、赵光义之弟)之事,高琼因此受到牵连而被贬为许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此时刘金定也就和高琼一起去了许州。


不过后来因为宋太宗赵光义想要伐辽,于是就调回高琼、刘金定夫妇。此后高琼夫妇就镇雁门、偏头、宁武三关之地。

到宋真宗时期,宋真宗亲临战场,高琼指挥作战,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战争之时,粮草的安全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此时刘金定就负责保障粮草的安全。

没过几年,高琼因病去世,当时刘金定也年龄大了,加上她又有丧夫之痛,从而导致刘金定也得了重病。

数年后,刘金定在她六十九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刘金定则被后人追封为巾帼英雄。


刘金定学武有成后,组建兵马保护乡里,后又解寿州之危,宋朝建立后,又和其夫高琼一起辅助赵匡胤,亦曾随高琼抗辽、镇守边关,屡立战功,其事迹也多见于传统戏剧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