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公益沒有界限,重在利益他人

本文摘自《世紀人物》

李連杰:公益沒有界限,重在利益他人

“2005年1月2日,我在為南亞海嘯捐了一筆錢之後,決定要再拿70萬來創辦一個社會組織(壹基金)。希望可以通過它造福社會,利益他人。”李連杰曾在接受專訪時透露。

這個想法並不是憑空而來。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域發生9.3級地震,地震引發海嘯。據統計,海嘯和地震造成了20餘萬人死亡,而當時就在現場的李連杰一家幸運生還。

“重生”後的李連杰做了一個決定:投身公益,用餘生來回饋社會,幫助那些遇到困難和險情的人們。

有了目標,就要去努力,可實現目標,並不容易。

李連杰用了2年時間去考察,去研究,去弄明白成立一個社會組織到底需要哪些條件,想辦好它又需要哪些道道。

無前車之鑑,便獨闢蹊徑。

終於,在2007年4月19號,壹基金正式宣佈成立。而那時,他僅帶著一個員工和2個大學生開始了艱難且孤獨的公益之旅。

初衷:建立一個專業、透明、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組織

每個人都有夢想,而堅持夢想並且實現夢想必定是個艱難且痛苦的過程。

“在我對公益的信仰和夢想裡,所有的困難真的超乎於我拍電影的困難。但是,我覺得這個困難是正常的,沒有人做過的事情,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遇到困難去解決就好了”。李連杰坦言。

談到困難是什麼,李連杰認為,最初的困難應該是孤獨,而孤獨是因為缺少信任。“做公益,需要理念被認同。我剛開始做壹基金的時候,號召每個人每月捐出一塊錢,很多人批評我說,你那麼有錢自己捐就好了,為什麼要我們捐?我不能改變任何一個人對我的看法,我只能讓自己腳踏實地的做給別人看,讓別人看到我要做什麼。”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善良的,他一定願意出力、願意去幫助政府或是社會組織解決一些社會問題,但是他怕善良被欺騙,怕付出和結果不成正比,所以我做壹基金的初衷就是想建立一個目標清晰、專業、透明、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組織。讓大家可以信任社會組織,達到全民參與,人人參與的效果。這樣,我們很多社會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我必須頂著層層壓力堅持,因為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信仰。”李連杰說。

堅守:要扛得住質疑的壓力,也要腳踏實地

“壹基金有兩個原則:一是遵守法律;二是員工可以犯技術性錯誤,但原則性錯誤不能犯,不能貪汙、腐敗。只要不違背這兩個原則,我並不在乎別人對我的議論乃至謾罵。”李連杰說。

李連杰:公益沒有界限,重在利益他人

近年來,壹基金從組織架構、工作流程上進行嚴格的內部管理;在對外信息披露上,及時披露項目季度、年度和審計報告,每年披露機構年度報告、年檢報告、審計報告,保證機構運作過程中向公眾公開、透明。基金會中心網發佈的中基透明指數,壹基金連續六年獲得公開透明度滿分。

回憶起剛開始做公益時,李連杰說:“當年我是一個公眾人物,任何公眾人物都是一個雙刃劍,很容易成為大家的輿論焦點,同時也容易引發海量的質疑,這是我一定要直面的問題。有些人質疑我作秀,我就用實際行動證明,如果我做一次兩次公益活動,確實有作秀的嫌疑,但如果我堅守底線,全力以赴做五年、十年,我不用去解釋,大家最後一定會信任我。所以做公益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獨,要扛得住質疑的壓力,也要腳踏實地。”

李連杰:公益沒有界限,重在利益他人

成長:公益沒有界限,重在利益他人

2017年,壹基金參與了16個省98次救災;在685所學校,216個社區開展公益項目;支持200餘個社會組織,參與志願者82465人次。2018年1月,壹基金被授予深圳市社會組織評估等級“5A”級稱?。

“讓我最開心的,不是壹基金的成長,而是整個中國公益社會的成長。最初我很渴望隨著未來中國社會的進步,能夠達到‘全民參與,人人公益’的狀態。十年回首一望,現在已經進步太多,現在大家動動手指就可以用手機募捐,很多人都知道用個人的力量幫助別人,‘人人公益’已經成為一個不需要再普及的常識。這 10年真是走了百年的路。”李連杰表示。

李連杰認為,公益並不是一個行業,公益沒有界限。就像快樂是什麼?快樂沒有界限,是一個大的領域。

“如何堅持理想和夢想,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不要奢望讓所有人都理解之後再去做,做公益只要利他,就是正確的,因為我們是在真正的幫助別人。只要利益他人,給他人提供健康和快樂,都可以嘗試。我希望有一天,當我們再遇到災難時,大家很安靜地就把救助完成了。這更是一個我希望看到的公益常態化的狀況。”李連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