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嗎?志存高遠,草鞋皇帝——劉備

北京大學教授張辛曾說:“傳統觀念認為劉備是仁君,而曹操是奸雄,甚至是狡詐的小人。現代人一般傾向於認為曹操是英雄,或者是可愛的奸雄,或者是真小人;劉備則有假仁假義之嫌。”

劉備雖然是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是他父親早死,家境十分貧寒,曾與母親一起編草鞋、織草蓆度日。但是他志存高遠,以卓越的謀略、謙遜的為人招攬了一大批忠誠手下。雖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最後卻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終成大事,建立蜀漢政權,從賣草鞋的小販變成昭烈皇帝,劉備的一生充滿了無數個傳奇。

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嗎?志存高遠,草鞋皇帝——劉備

仁義背後的劉備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感覺,劉備似乎是三國中最沒用的一個君主。他好像除了打不贏就跑,鬧不過就哭之外,再也沒有什麼其他才能。甚至,讓人覺得如果當初沒有諸葛亮,那麼劉備註定會是一個一無所成之人。

但是,如果我們僅憑《三國演義》就認定劉備為一個無用之人的話,那麼也太過於絕對了。劉備善於偽裝。魯迅先生曾經講過:“劉備長厚而擬偽。”

紅白臉都唱的劉備

三國時期,劉備無論是從德行、品格還是對待百姓的態度來看,都屬於溫和型。真正的劉備也的確很仁義,而且很講義氣。劉備當平原相的時候,將府內的財物施捨給百姓,以讓百姓度過饑荒,在府中劉備也並無架子,與一般辦事人員同席同食。

東晉政治家習鑿齒曾評價說:“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意思是說,劉備雖然面臨顛沛流離的艱難,但他的信義卻表現得越發明顯,而且在形勢逼人、情況危險時,他仍然能堅守道義,所以他最終必將能成大業。

然而,劉備仁義的背後,的確並不是那麼簡單。畢竟在三國那個動亂的年代,人人都想稱王稱帝,像劉備這樣從小就心懷大志的人,也必定不會是隻想做個凡人,他也有野心。例如劉備給兒子取的名字中就可以透露出他稱帝的野心,義子劉封本名封沒錯,但是劉禪的名字卻是劉備收封入荊之後取的,他不會不知道這“一封一禪”的意思。還有曹操幾次測試劉備,都被劉備的韜晦之計和裝出的那副胸無大志的樣子給隱瞞過去了。

或許正是因為劉備紅白臉都唱,所以他才能在亂世中以一副沉穩之態謀得鼎立的地位,也難怪有人會認為他是當世之嫋雄。

表裡不一的劉備

羅貫中將劉備在《三國演義》中塑造成一個仁義兼備的君子,他不僅被世人所崇拜,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常常將“匡扶漢室”的口號掛在嘴邊,可是劉備真的是拯救漢室的英雄嗎?當然不是。他的動機絕對沒有那麼單純,所有的口號只不過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名正言順起兵的幌子。

當時曹操完成北方的統一大業後,劉備已經失去了徐州。此時諸葛亮剛好出山幫他,而且曾有佔領荊州的機會,可是劉備都拒絕了。劉表病重已經對劉備表態,等他死之後,便讓劉備佔據荊州,然而劉備卻說:“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事實上,劉備心裡很明白,如果想趁劉表死後佔據荊州,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最直接的威脅就是劉

表的眾親戚。因此,劉備表面將話說的圓滿,申明大義,實際上是本就不敢奢望,只能放棄。

劉備是一代嫋雄,在亂世之中能夠帶領軍隊行兵打仗、擴大勢力,他對政治鬥爭可以說是瞭如指掌的,他心中是十分清楚怎樣才能在不被世人唾罵的情況下“順手牽羊”奪走地盤,可見其心計之重。當然,這也是他的聰明、智慧之處吧。

心思縝密的劉備

說到心思,不得不提劉備摔兒這一幕,正是因為劉備摔孩子,才摔出了一員忠義猛將,而且順勢收買了人心。然而,劉備摔孩子難道真是為了收買趙雲嗎?當趙雲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兵荒馬亂中筋疲力盡找到了走丟的“小主子”之後,劉備卻將阿斗摔在了地上,並說:“為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雲一見感動流涕,立馬錶明自己視死如歸,忠貞不二。

事實上,趙雲作為難得的人才,其地位在劉備的心目中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趙雲真的在這次行動中有什麼閃失,那麼對劉備來說可就是巨大的損失了。可以說,劉備的領導才能達到了極致。

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嗎?志存高遠,草鞋皇帝——劉備

白帝託孤,意義深遠

《三國志》中曾講:“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劉備親自託孤,是為了確保劉禪日後的統治地位有根本保障,也確保了蜀漢政權在其死後不會立即陷入爭權奪利的混亂之中,因為趙雲、諸葛亮、李嚴之間的相互制約,在一定時期還穩定了蜀漢國內的鬥爭,使得劉禪的皇位更能夠坐的穩當。

劉備於亂世中縱橫一生,所隱藏的心機可謂是一番大智慧,而他的白帝託孤,實際也是為他征戰的一生完美地畫上了句號。

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嗎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這是在民間流傳甚廣的一句歇後語,不難看出,這是受《三國演義》影響的結果。

有評論家曾經說過:“劉備的特長全在臉皮厚,依曹操、依呂布、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知恥。而且生平善哭,寫《三國演義》的人,更把他寫得惟妙惟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便對人痛哭一場,而扭轉局勢。”

的確,劉備一生意義重大的“哭”有四次,一哭佔荊州,二哭出仁義,三哭當皇帝,四哭遏諸葛。所以在民間,大多數人都認為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但是,難道真的哭幾場,江山就能手到擒來嗎?難道真的有這麼容易?用哭就能夠換來江山嗎?我們可以想想,劉備是三國時期的一個大英雄,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動不動就用哭來搪塞,是否太有點滑

稽和說不過去了呢?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大丈夫的哭,確實是能讓人頓生惻隱之心,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的,但我們也要明白,劉備之所以能夠取得三分天下,憑藉的主要還是他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非同尋常的武功將略。

其中的一哭講的是孫權設計許配其妹給劉備,目的是待劉備過江後扣作人質,以換取荊州,若不能達到目的便殺之,甘露寺吳國太招見準女婿劉備,劉備見廊下暗伏刀斧手,乃跪於吳國太席前,哭著說:“若殺劉備,就此請誅。”這哭,便讓自己逃過了劫難。

可見,劉備的“哭”是有其獨特的妙用的,或為收買人心,或為引起人的同情,從而避免殺身之禍,甚至有時是為了政治的需要。他的“哭”,從某種角度看是一種比較高明的手段。但劉備的江山絕對不是“哭”出來的,這既不符合基本的客觀規律,也不尊重歷史事實,畢竟如果哭就能換來江山,那也未免太不真實了。

下面我們來仔細看看劉備的江山是如何得來的。劉備有諸葛亮做策劃,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打四方,可以說,這些都為他定天下奠定了很強的基礎。在諸葛亮與眾將士忠心耿耿的努力下,劉備集團連取荊州、益州,在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劉備自立漢中王。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來,劉備的江山主要是靠文臣出謀,武將攻城,一步步打出來的,而絕不是“哭”那麼簡單。就算是哭,那也是出於某種目的而哭的,雖然從客觀上講,他的哭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這在歷史上的確也是事實,但是“哭”中的真正含義,後來人是完全可以摸索出的。

劉備的過人之處

劉備白手起家,歷盡艱辛,終於建立了蜀漢政權,從涿郡興兵到病故白帝城,可謂馳騁疆場,戎馬一生。期間歷經大小戰鬥無數,歷經三國最重大的三場之戰,可見其軍事能力,從政能力的過人之處。

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嗎?志存高遠,草鞋皇帝——劉備

劉備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劉備當初起兵靠的不僅僅是投機,更重要的是從小懷有的雄偉之志。當初黃巾起義之時,整個國家瘟疫橫行,民不聊生,而且人口劇減。劉備稱帝之時,蜀國總共才90萬人,國家當此危難,劉備又以天下為念,因此起兵也在常理之中。而且,在被曹操收並後,雖然被厚待,但是深知自己的重任,覺得曹操將不利於漢室,所以不顧個人名聲,接受密詔,與曹操決裂,後與曹操大戰,誓要“董齊六軍,糾合同盟,掃滅凶逆。”

可以說,劉備的雄心壯志,並非其他草莽人物可以攀比。

其次,劉備重視人才,而且還善於用人。其領導水平高超,因此也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這一點在他撤離荊州時,表現得最為明顯。

《資治通鑑》中曾經記載,曹操進攻荊州,荊州士子如雲一般追隨劉備。劉表治下的荊州,不僅相對太平繁榮,而且由於劉表本人為清流的緣故,吸納了大量的名士,而因劉表志大才疏,這些人大多暗戀劉備,即便是劉表本人,也對劉備推心置腹,可見劉備過人的魅力所在。再次,劉備有大才。其才華表現在多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戰略眼光。乘勢而起便是有眼光的表現,後來不斷騷擾曹操後方,令曹操如芒刺在背,更是表現了深遠的眼界。

最後,劉備的“三低”成為他成就偉業的基礎,一是“低身交朋友”,關羽與張飛的誓死效忠,桃園三結義就跟這有關;二是“低頭拜賢才”,主要表現在三顧茅廬; 三是“低眉待來賓”,這在劉備“禮遇張松”的故事中表現的最為明顯。在魏蜀吳三國中,劉備稱得上是經受磨難最多的一個,妻離子散成了家常便飯,汝南兵敗時幾欲自盡,但最終它還是能夠聚集部眾,重振雄風,這都得益於他的上述才幹。可以說,劉備正是因為這些過人之處,才最終得以取得江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