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飄飄、統一、養元、康師傅、海天、達利財報中看到哪些趨勢?

2019年3月,香飄飄、統一企業(以下簡稱統一)、六個核桃、康師傅、海天味業(簡稱海天)、達利食品(簡稱達利)等食品飲料上市公司先後公佈了2018年的業績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這六家行業頭部企業2018年營收、淨利皆成雙增勢頭,從“康統香達六海”的年報中我們能看到哪些市場“真香”定律?

統一企業:中高端產品築就市場護城河

統一企業中國最新公佈的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217.7億元(幣值人民幣,下同)營收,較2017年增長4.6%,稅後利潤增長17.2%。

根據統一近十年年報的數據顯示,我們發現兩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首先, 十年間方便麵業務增長速度,大大超過飲料業務增長速度。

Wind數據顯示,近十年間,統一在大陸的方便麵業務從21.2億元營收攀升至84.3億元,業務體量擴大4倍。相比之下,飲料業務的營收僅從69.3億元,十年間翻倍至126.2億元。十年前,飲料業務是方便麵業務的三倍有餘,而如今還不到其兩倍規模。

方便麵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幾年老壇酸菜、湯達人等市場爆品的持久爆發力加持,為其方便麵業務的穩定增長構築了護城河。

從香飄飄、統一、養元、康師傅、海天、達利財報中看到哪些趨勢?

另一方面,統一方便麵能重拾升勢,除了湯達人等高端產品提高獲利能力,還在於經歷過去數年的殘酷競爭後,國內方便麵市場基本穩定下來,鮮有新進入者敢進來攪局,康師傅、統一、白象等龍頭的市場份額持續穩固。

在大戰後的和平環境中,各大方便麵企業價格戰消失,費率下降,利潤率也得以提升。

而飲料版塊裡這幾年雖然也出現了諸如海之言、小茗同學、阿薩姆奶茶等流行產品,但由於在頻繁推新、不斷試錯的運營理念下,不可避免會出現資源分散、推廣難以持久的問題,因此縮短了爆款週期,導致整體銷售增長放緩。

但有意思的是,2018年統一飲品營收126.19億元與老對手康師傅的飲品業務營收353.13億元相比,少收了200多億,但淨利潤卻高出老對手一倍。

雖然規模體量上,康師傅飲料仍舊遙遙領先於統一,但是其飲料盈利能力上,統一仍舊保持優勢。有業內人士認為,康師傅飲料以通路下沉、精耕市場的來實現銷量拓展,而統一則以中高端新品發力一二級市場,以價值競爭的方式享受新品溢價紅利。

因此在飲料業務上,康師傅實現“飲料遍地有”,統一倡導“聚焦小而美”,導致兩者在飲料業務上同構不同向。

康師傅:“輕資產”帶紅利

康師傅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康師傅的營收為606.86億元,同比增長2.94%,淨利潤為人民幣27.29億元,同比增長20.99%,毛利率同比上升1.45個百分點至30.86%。

覆盤康師傅的2018的整體表現,“漲價”、“輕資產”成為其關鍵詞。

首先是2018年的食品飲料的漲價潮中,康師傅是較早對旗下產品進行提價的頭部頻頻之一。2018年1月10日起,康師傅對茶和果汁系列提價2-3元。這兩個類別的銷售額之和佔到了康師傅2018年飲品業務總銷售額的56%。

漲價潮根本停不下來,同樣是2018年初,康師傅袋面每箱漲價2元,桶面每箱漲了1元,2018年第二季度,康師傅對包裝水也進行提價,原零售價1元的飲用水調價為2元。

提價對康師傅產品線有兩個明顯的影響,一是品類毛利率和中高端品項的淨利潤提升,二是中低端及非市場主力品項出現銷量明顯下滑。

從香飄飄、統一、養元、康師傅、海天、達利財報中看到哪些趨勢?

康師傅2018年飲品事業整體收益為353.13億元,毛利率同比上升1.44個百分點至31.26%;方便麵事業收益為239.17億人民幣,毛利率同比上升1.44個百分點至30.23%。

但也因為提價,導致市場競爭壓力較大的瓶裝水、果汁飲料及中低端袋面、乾脆面產品的銷量波動進一步加大,從年銷量上看也分別出現了-23.65%、-10.08%、-6.68%、-23.92%的負增長。

但總體而言,康師傅的整體利潤保持了20個點的高增長,更多決定性因素還是“內部優化節流”的結果。

2018年前三季度,康師傅曾賣掉了兩家全資子公司的全部股份,獲利3.88億元。而這也不是康師傅第一次“出售家底”,早前在2017年2月,康師傅就以2.16億元的價格出售了一座廠房和配套設施,緊接著又在六月份賣掉了五家生產銷售企業。

另外,與2017年相比,康師傅員工出現明顯削減。截至2018年12月31日,康師傅共有員工54210人。而康師傅在2017年披露,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集團員工人數為56995人。

當然,這兩年通過“賣廠減員”來獲得利潤提升的做法也並非只有康師傅一家採用,老對手統一從2013年至2018年,統一銷售費用降低17億元,財務費用減少4億元,員工少了近萬人。

第三,加強通路多元化建設。康師傅可能是最早提出渠道下沉的快消企業,如今幾乎所有地方都能買到康師傅的產品。

海天味業: 渠道+爆品+團隊,構建百億醬油帝國

海天味業發佈的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達170.34億元,同比增長1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3.65億元,同比增長23.6%。提前完成了海天味業董事長龐康在2013年提出的下一個五年再造一個海天的計劃。

其中,海天醬油產銷量已連續22年問鼎全國第一,營收達到102.36億元,海天味業也憑此成為國內調味界第一個單品醬油年營收超過100億元的品牌。

事實上,海天味業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績,與其強勢的上游管控能力與多款市場週期長的大單品貢獻有關。

首先,對於調味品行業而言,經銷渠道的建設尤為重要。海天味業超過96%的銷售收入,來源於向經銷商的銷售。截至2018年年底,海天味業的銷售網絡已100%覆蓋了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在中國內陸省份中,90%的省份銷售過億。在線上,天貓、京東、蘇寧、盒馬都有覆蓋。

龐大的銷售體量,使海天味業與供應商、渠道客戶的合作顯得異常強勢。對上游供應商,海天味業幾乎採取“先貨後款”的結算方式,僅對部分項目有少許預付款。2018年,海天味業預付款項為1720.14萬元,同比減少6.34%,而這部分款項還是預付了部分廣告款和材料款所致。對下游經銷商,海天味業採取“先款後貨”的結算方式。這種全靠拿供應商的錢來運營企業的做法,簡直令同行各種嫉妒羨慕恨。

其次,海天手握爆品,並在餐飲等特殊渠道內形成一家獨大之勢,這意味著議價能力的提升,即使原材料價格上漲,也可以轉嫁到售價上。

作為全球最大的調味品行業生產銷售企業,海天味業產品品類涵蓋醬油、蠔油、醬、醋、雞精、味精、料酒等十二類調味品百餘種產品,三百多種規格,品類多樣性居行業前列。並且,在海天味業的產品陣營中,爆款產品也不少,比如金標生抽、味極鮮醬油、原曬老抽等,這些產品在餐飲渠道銷售比重達60%-70%,毛利率高達50.55%,被喻為調味品界的茅臺。

從香飄飄、統一、養元、康師傅、海天、達利財報中看到哪些趨勢?

海天味業的迅速崛起,這是這些生命週期長的大單品讓企業擁有了長期利潤支撐。甚至不少證券分析師認為,“五六年內海天味業原有業務可以穩定增長,一是市場佔有率有提升空間、二是產品還有提價空間、三是其高端產品佔比還有提升空間。”

第三,穩定而成熟的團隊也是海天味業成功的基石。查看公司管理層履歷發現海天高管在公司任職年限平均為 22 年(最短 16 年),大多高管從上世紀 90 年代基層、中層做起,與企業風雨兼程 20 年,並且與企業利益綁定。

有資料顯示,目前海天的管理層平均年齡為48 歲,經驗豐富且正處當打之年。海天高管薪酬平均 257 萬,平均持股市值 30 億元。

毫不誇張的說,具備規模競爭優勢與強大通路優勢的百億醬油帝國已漸成型,未來只要不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或重大併購投資風險發生,近幾年內海天味業在市場上將難逢對手。

香飄飄:大逆轉,新品“真香”

去年上半年,香飄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458萬元,同比下滑近八成,因此一度被外界質疑奶茶賣不動了。

而根據香飄飄披露的2018年財報,香飄飄的營業總收入約為32.51億元,同比增長了23.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53%。

香飄飄為何突然“真香”?

長期以來,香飄飄主力產品杯裝奶茶產品明顯季節侷限性明顯,這也導致其銷售淡旺季分明。基於此,香飄飄推出的新品不但卡位五元飲料價格帶,更有效彌自身補產品線短板,帶動老品銷量增加。

2017年4月,香飄飄推出兩款液體即飲奶茶——“MECO”牛乳茶和“蘭芳園”絲襪奶茶,終端零售指導價分別為8-10元/杯和10-12元/杯。2018年7月繼續推出“MECO蜜谷”液體茶飲料,終端零售指導價為5.0-5.8元/杯,進一步豐富了產品品類,基本實現了3-12元的飲料主流價格帶的全覆蓋。

從香飄飄、統一、養元、康師傅、海天、達利財報中看到哪些趨勢?

從新品前期銷售情況看,香飄飄將液體奶茶定位為戰略性產品,進行重新定位,瞄準一二線城市,蘭芳園聚焦46個主要大城市,牛乳茶聚焦81個城市。

而作為目前飲料產品5元主流價格帶的香飄飄果汁茶市場自上市以來反饋良好。香飄飄在財報中表示,2018年7月推出的Meco蜜谷果汁茶上市6個月實現2億營收。有貴陽經銷商向小編反饋,貴陽市場上果汁茶基本沒有退貨,並且賣斷貨的情況時有發生。而另一位在新疆的經銷商還表示,自己所在的區域香飄飄的衝調類產品一直處於市場劣勢,但隨著果汁茶的熱銷,反而還帶動了衝調類產品在當地的銷量。

上述兩位經銷商反饋還是冬季市場情形,隨著飲料旺季的到來,這款產品的銷量應該還有所提升。

其次,一直被輿論詬病的鉅額廣告費用目前看來也是香飄飄“高投入、高產出”的市場策略。

2016年,香飄飄的廣告投入共計約12.88億元,相當於香飄飄每一元的收入中約0.135元需要用於廣告支付;2017年4月-12月公司將約1.2億元的廣告費用投向了新品——液體奶茶,相當於每一元的收入中約0.55元需要用於廣告支付。

20118年廣告費也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9.73%,達到2.99億元,幾乎與當年淨利潤持平。

不過,鉅額的廣告投入也給香飄飄帶來了回報。僅經典系列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別實現銷量894萬標箱和1017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9%和20%;2018年上半年固體沖泡系列累計實現銷量1247萬標箱,同比增長35%。

實然,快消品營銷中廣告費用投入大與該行業發展特性相契合,尤其在一個新品推出或者新品牌面市的時候,屬於業內通行的作法,只是這種“高舉高打”的戰術能夠維持多久的效用,有待觀察。

第三,優化通路,扶大放小。

從渠道層面看,香飄飄在2016年開始對經銷商渠道進行了調整。公司提高了一級經銷商的准入門檻並加大了對他們的扶持力度,力圖構建新的經銷商體系。2018年上半年淘汰140個,新增99個,最終同比淨增加41個。通過優化,單個經銷商服務當地二批三批商的能力更強了,平均銷售額反而提高了。

但香飄飄面臨的市場挑戰也不小。就在剛剛結束的春季糖酒會上,小編髮現至少10家以上品牌開始涉足液體奶茶、果汁茶領域,其中更不乏打擦邊球的企業,許多包裝等都與香飄飄旗下產品十分相似。

香飄飄新品尚未站穩市場腳跟,競爭者已經悄然出現。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香飄飄的多元產品戰略考驗才剛剛開始。

六個核桃:聚焦單品類,養成“現金奶牛”

3月26日,養元飲品交出了其登陸A股的首份業績單:2018年營收81.44億元,比上年同期77.4億元增長5.21%;淨利潤26.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92%。

賺了錢,公司隨手分紅22.60億元,相當於2018年歸屬淨利潤的84%,加上在2018年5月已分紅13.99億元,公司上市一年來,分紅合計36.59億元。

公司將八成以上的利潤用於分紅,得益於養元手握的“現金奶牛”——六個核桃。

從香飄飄、統一、養元、康師傅、海天、達利財報中看到哪些趨勢?

養元飲品是典型的依賴單一產品運營的飲料公司,對許多人而言,它旗下品牌六個核桃遠比公司知名度更高。2018年,公司核桃乳產品多賣了2.76萬噸,毛利率也從2017年的47.93%升至2018年的50.06%,但經銷渠道為公司貢獻超過9成以上收入,為79.53億元,同比增長4.48%。

在食品飲料行業,依賴超級大單品獨領市場風騷的公司並非只有六個核桃一家。如紅牛、王老吉、老乾媽都是如此,已成為業內同行可望不可及的品類神話。

目前看來,六個核桃銷量破百億隻是時間問題,但六個核桃較之上述品牌,在市場覆蓋面以及消費人群接觸面上仍然有較大差距,這是制約六個核桃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潛在隱患。

事實上,六個核桃一直執行的市場策略是廣泛滲透三四線城市市場。據財報顯示,目前公司已在三四線城市擁有100多萬個終端,在三四線市場的滲透率,估計和達利食品不相上下。

同時,公司的核心市場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和西南三大區域,對這些區域的三四線城市開發程度較高,在其他區域市場覆蓋程度相對較弱。同時此前養元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個體工商戶佔比均值在50%以上,這說明其經銷商整體質量一般。

換言之,如果還是倚重三四線城市市場,公司在未來渠道方面下沉的空間比較有限。

另外,消費升級帶來的行情變化、老齡化社會導致的消費人群減少、競品突圍切割市場都將是六個核桃未來可預見的挑戰。

但無論如何,六個核桃從2005年推出到成長為銷量逼近百億的超級大單品,養元能持續聚焦核桃乳品類市場的眼光與魄力,誰能小覷?

達利食品:把握新消費風向,側重產品力競爭

3月26日,達利食品公佈2018年度財報,去年達利食品營收20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公司股東應占純利37.17億元,同比增長8.3%。

值得注意的是,達利食品2018年的營收只及康師傅營收的三分之一,但純利卻比康師傅還高出近10億元!

從達利早期的發展歷程來看,與康師傅頗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早期都善於利用價格戰切割市場,市場運營側重渠道下沉和鋪貨率指標,但上市後的達利為何總是能展示出一份份令人眼前一亮的業績報告?

原因無它,現在的達利不再是印象裡過去那個依靠“低價滲透”來切割蛋黃派市場的食品品牌,而是在準確把握家庭消費風向的基礎上,正全力打造“美焙辰”短保麵包來攻佔早餐市場的時尚品牌;它的飲料產品也不再是那個屢屢淪為康統茶飲料、果汁飲料“備胎”的二三線品牌,而成為在即飲豆奶、功能飲料市場上展露鋒芒的主導品牌。

從香飄飄、統一、養元、康師傅、海天、達利財報中看到哪些趨勢?

換言之,達利在延續了多年穩定的通路優勢和規模競爭優勢基礎上,通過對短保、豆奶、功能飲料等風向品類市場的聚焦發力,實現了對一二線城市的滲透,提升了市場議價權,更極大改善了企業的毛利率與淨利潤指標。

2018年財報顯示,食品與飲料分部的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5%及6.5%。實現毛利80.5億元,同比增長8.0%;食品與飲料分部的毛利分別為37.6億元與4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2%和8.7%。在飲料業務中,樂虎的銷售額30.79億,同比增長15.1%;豆本豆以及其他乳飲料銷售額27.84億元,增長27%,和其正涼茶等銷售額23.61億元。

在2018年業績會上,達利食品董事長許世輝表示,2019年將持續開展“經銷商梳理”工作,進一步優化產品的通路表現;繼續在三四級市場強推樂虎功能飲料,樹立大品牌形象;強化豆本豆豆奶的品類培育工作,拉動市場銷量;加速拓展美焙辰短保麵包的全國市場。

同時,許世輝還強調了一個原則:“2019年不打價格戰!”

現在的食品飲料市場,隨著市場升級開啟,消費理念愈發多元,消費人口紅利隨之變小,傳統的通路競爭模式必然會讓位於產品力競爭,而達利食品剛好在這一輪新風向競爭中成功卡位,成為新一代食品巨頭商業運營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