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摸索出一套脱贫“秘诀”

天星寺镇有个“扶贫万事通”

4年摸索出一套脱贫“秘诀”

4年摸索出一套脱贫“秘诀”


▲骆星为贫困户鄢德银送去生产帮扶资料100只鸡苗。

基层扶贫工作错综复杂,有着千头万绪,天星寺镇扶贫干部骆星在这样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年,从前期摸排到后期攻坚,他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扎根一线,帮助贫困群体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如期实现区域脱贫攻坚目标。

截至目前,天星寺镇共有116户贫困户、363名贫困群众“越线”脱贫。在长期从事基层扶贫工作过程中,骆星不但成为贫困群众的“万事通”,还摸索出一套脱贫攻坚的工作“秘诀”。

全面精细掌握“第一手”信息

“我曾是一名军人,深知行军作战情报的重要性。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骆星坦言,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详细了解贫困群众的具体情况。为了尽快掌握“第一手”信息,他每天起早贪黑、挨家挨户走访,尤其要与贫困户“拉家常”“交朋友”,从根本上掌握贫困群众的劳动力状况、贫困程度、脱贫意愿等。

2015年,骆星认识了贫困户徐苏明,常常主动去他家里了解情况,记得第一次舟车辗转来到徐苏明家时,眼前篾泥搭建的屋子破烂不堪,室内漆黑一片,骆星心里咯噔了一下。经过询问,得知曾是煤矿工人的徐苏明患有吸尘病等多种疾病,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妻子不堪生活重负弃他而去,留下年纪尚小的一儿一女。

“当时,看到俩孩子穿得破破烂烂,怯生生地站着,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骆星说,每当他走访了解贫困户情况时,都会耐心倾听、认真记录。晚上回家后,脑子里又会像放电影一样浮现那些画面,让他难以忘怀的情景太多太多!为了帮助这些身处困境的人群,他一次次上门更新各家各户的具体问题,信息越详细、施策越精准。

扶贫工作贵在措施精准

“有了‘第一手’信息,才能精准‘把脉’施策。”骆星说,扶贫工作贵在措施精准。为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他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对接筹集帮扶资金,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积极谋思路、找出路,推动解决危房改造、饮水难、出行不便等问题,为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提供保障。

在区、镇、村三级强有力精准扶贫措施的实施下,36户贫困群众住房问题、21户贫困群众饮水难问题、14户贫困群众出行难问题一一得到妥善解决。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如何能建立长效的产业帮扶机制呢?骆星与同事一起思考,决定为全镇26户有劳动力且有意愿的贫困户送去免费鸡苗、鸭苗、猪仔、山羊等生产资料,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骆星说,要把外界的帮扶力量转化为贫困户内在的生产动力,才能真正实现脱贫增收。于是,他统一协调当地农服中心、畜牧兽医站专业人员,为贫困户培训种养专业技术,提升贫困群众种植、养殖能力。

“过段时间,这些鸡又能卖出3000多元。”作为“扶贫鸡”直接受益者之一的金承书说,之前喂养的鸡已经卖了好几千元钱了,眼看这一批鸡苗逐渐长大,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

坚持到最后就能见成效

《诗经》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坚持到最后,必定见成效。骆星深谙其理。于是,他积极促成该镇建档贫困户的产业发展之路,并充分利用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的辐射效应,鼓励贫困群众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投向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贫困群众的财产收入,实现资产变资本的目标。截至目前,已有20余户贫困户加入到新成立的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

徐苏明就是其中一员,入户时屋子破败不堪的场景,还浮现在骆星脑海。眼下,他在骆星鼓励下,将自家4亩多土地全部流转给专业合作社,其年收入已增加1万余元。骆星又牵线搭桥为其提供了道路清扫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徐苏明心存感激。

“除了为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外,全镇还实现了城乡社保全覆盖,对特殊家庭实施‘低保’兜底、临时救助及贫困户子女给予助学资助等。”一说到扶贫政策,骆星记得滚瓜烂熟,他说,在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方面,大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作为扶贫干部,更不能掉队。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他将一如既往地为贫困群体脱贫致富提供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