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世园会其一:中国馆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场馆!

妫水河畔,长城脚下, 2019北京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馆,宁静而端庄地坐落在一片自然田园之中。从空中俯瞰,仿佛一柄如意,在锦绣大地上熠熠生辉。

中国馆位于世园会园区“山水园艺轴”北端,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是世园会里最大的建筑场馆,也是园区几大主要展馆中,唯一一个有大面积室外植物种植区的场馆。馆内展示内容分为四大展区,包括中国生态文化展区、中国省区市园艺产业成就展区、中国园艺类高校及科研单位科研成果展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

探营世园会其一:中国馆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场馆!

中国馆俯瞰图

远观中国馆,其屋顶造型取自中国传统形象——如意。数万根金属梁柱组成半圆形屋顶,屋檐外翘如鸟儿展翅。整个屋顶恢弘大气,既像堂皇的宫殿,又像古老的茅屋。

探营世园会其一:中国馆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场馆!

远观中国馆

探营世园会其一:中国馆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场馆!

站在馆内看屋顶

探营世园会其一:中国馆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场馆!

中国馆内部

到了晚上,中国馆与五色花海灯光相映成趣,更显迷人。

探营世园会其一:中国馆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场馆!

中国馆夜景

走近后发现,中国馆被层层梯田环绕。梯田紧贴中国馆馆壁堆建,外侧是石笼挡墙,梯田上种植着狼尾草等各类观赏草。

未来,这些观赏草长高长旺,随风拂过,将呈现出“风吹麦浪”的效果。中国馆坐落其中,是古老农耕文明与现代建筑的交融。

探营世园会其一:中国馆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场馆!

探营世园会其一:中国馆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场馆!

观赏草

中国馆西侧是一条盘山步道,两侧遍布鲜花,造型松点缀其间。飞燕草、南非万寿菊等蓝紫色系花卉高贵优雅;高达7米的黑松、油松挺拔伫立,凸显庄重大气。沿步道而上可抵达观景平台,园中最高建筑永宁阁与演艺中心尽收眼底。山顶景色怎么样?嘿嘿,等开园了大家亲自来看。

中国馆南广场上,有一座下沉式水苑。设计灵感来自福建土楼,与整体馆区“农耕”主题呼应。据悉,水苑启动时,中心将形成巨大水幕,中国园艺发展史将在水幕后呈现展示。

探营世园会其一:中国馆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场馆!

水苑内景观

从一层大门进入,可见一座立体生态墙。采用黄金草、鸭掌木等30余种植物打造的生态墙,将呈现一幅凹凸有致、层次丰富的中国特色画卷,让人一进门就仿佛置身中国的绿水青山。

在一层和二层,是31个省区市及园艺类高校的园艺产业成就展区,各展区都将最好的园艺成果向世界各地人民展示。

探营世园会其一:中国馆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场馆!

以岳麓书院为原型设计的湖南室内展区

地下一层是中国生态文化展区。这里的墙面显得有些特殊,似乎是直接用土糊成的。其实,这是采用中国古老夯土技术打造的夯土墙。土是园艺中最基础的元素,在这里用夯土墙代表园艺的本源。夯土墙建造工艺复杂,单在墙表面勾勒出中国山水波纹就耗时不菲。

穿过夯土墙,则进入了以“天地人和”、“惠风和畅”、“山水和鸣”、“祥和逸居”、“和而共生”为主题的中国生态文化展区。这里将通过插花、绿植、苔藓等植物布置,结合镜面装置、多媒体互动等技术,用植物再现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的画卷。

中国馆采用了很多科技措施来实现节能减排,体现生态理念。大部分展馆置于梯田之下,大型覆土建筑结构有保湿隔热性能,辅以地道风管道设计,将地下空气降温后输入馆内,减少空调的使用。钢结构屋顶在适当位置开有通风口,夏季形成“烟囱效应”,冬季产生“温室效应”,过渡季实现自然通风,同时管内棚顶使用特殊膜材料,既透光又降温。屋顶还设有雨水收集系统与发电光伏板,经过处理的雨水集中于地下雨水调蓄池,用于梯田滴灌,形成生态微循环,改善区域微气候。共1024块光伏板在晴天发电,主要供场馆运营使用。

世园会的展示亮点是园艺植物。各省园艺展示区设立了能代表自己省份特点的园艺植物展示,为了实现开展时将植物最美的状态展示出来,早开花的玉兰等植物要遮光庇荫控水,延迟花期,晚开花的月季、牡丹则要催花。

打造梯田“麦田”景观的观赏草也是经过温室培育后入场,种植团队还将通过灌溉等后期养护手段,形成四季稳定的梯田景观。

(本报记者陈美谕撰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