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过大年总是红红火火总是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儿

记忆里的过大年总是红红火火总是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儿​​大年三十儿晚上,我包着饺子,儿子擀着饺子皮,我先生看着锅下饺子。我们就有一搭儿没一搭儿的聊过年。

儿子问:“妈妈你们小时候怎们过年?”

我先生接话说:“我们小时候那才叫过年呢!”

记忆里的过大年总是红红火火总是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儿​是啊,我小时候的年才叫过年呢!那时的记忆里过年到处红红火火,总是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那时候家家儿都很穷,我们平常根本吃不上肉,到了年关每家儿还得凭肉票购买。平常穿的衣服也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老二穿小了老三穿,家家儿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过日子。可是到了年关别管家里再穷也要扯上些布料回家给孩子们做一身新衣服!所以那是的过年苦的是大人,开心的事我们这些小孩子!我们盼望着过一个有肉吃有新衣穿的大年。

那时候的东西都是纯天然的,蔬菜有蔬菜味儿,水果有水果味儿,肉有肉味儿。反正记忆中的年关充满了年的香味儿,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年味儿!

我记得大年三十儿上午爸爸点起灶火开始煮骨头,妈妈在煤火灶上炖着鸡。大姐在缝纫机上赶着给我们做新衣服,二姐又择又洗着过年的蔬菜。我用碱水刷着过年要用的碗碟儿筐儿篮儿盖帘儿,家里没一个闲人。三十儿的上午整个县城家家户户都弥漫着煮肉的香气,家家门儿上都贴着寓意吉祥的春联儿,院子里忙碌的人们变干活儿边聊天儿,大家自觉不自觉的都说着吉祥话儿,喜悦的笑声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飘荡在家家户户院子的上空!

中午祭祀祖宗的时候,妈妈把炖好的烩菜盛在小碗儿里恭恭敬敬的端到祖宗牌位前,恭恭敬敬的磕三个头再说些祈祷的话语。然后爸爸就在院子点燃了鞭炮。在鞭炮齐鸣里开始了我们的中午饭。咬一口流油的剔骨肉,再喝一口香香的烩菜汤儿,嗯~~一辈子都忘不了小时候过年的味道!

记忆里的过大年总是红红火火总是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儿​大年三十晚上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我们都收在祖宗牌位前熬百岁。爸爸最爱讲故事,他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故事,讲日本鬼子屠城后,家家基本上就剩下孤儿寡母了生活非常艰辛。讲他奶奶怎么给别人洗衣服辛苦养家,讲他母亲靠给故衣店做衣服养活他姊妹三人。讲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们认真的听着,心里憧憬着明天美好的生活。旧年历就在故事中结束了,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初一早上五点,我们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在妈妈的催促下赶紧穿上新衣服起来吃饺子。吃完饺子我们还要家家户户去拜年呢!

五点多天还很黑,但是街上到处是起早百年的人们,大家穿着新衣服,高高兴兴的说笑着,幸福的喧嚣着驱赶着初一黎明的黑暗!到处是鞭炮燃后的红红碎屑,又喜庆又充满希望!

我们姊妹几个一起去给家里的长辈跪下磕头,长辈们就会给我们发几颗糖果,抓一把瓜子或者花生,再说些鼓励我们上进的勉励话或者是吉祥的祝福话。我们都恭恭敬敬的听着记在心头!

街坊邻居在大街上遇见了就互相鞠躬作揖道声“拜年了”浓浓的人情味儿就出来了!哪怕是以前有嫌隙的,所有的矛盾就在这句“拜年了”烟消云散了,重修旧好!
记忆里的过大年总是红红火火总是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儿​儿子羡慕我:“妈妈,我觉的现在都没年味了,你们那时候真好!”

是呀,那时候物资匮乏,人们很穷,但是人人都不设防,人情味儿很浓很浓,无论干什么都是蛮大希望的充满干劲儿!我们虽然穷但是穷并快乐着。

可是,不知为什么现在什么都不缺了却找不回过去的年味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