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1》

这段时间,“996”成为热点话题。

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如何看待工作与休息、奋斗拼搏与加班文化、员工权利与企业治理,引发全社会的广泛讨论。

这一理念提出后,人们对它的态度,基本分为两大阵营。

一是反对,认为这种工作模式,太不科学。工作与生活,应该互不干扰,在工作之余有自己的生活圈,不被工作所束缚,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状态工作。

二是支持,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要想获得更好的生活,少不了奋斗。

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窃以为大家应该理性、正确对待996。正确打开本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

通过“996”,你是否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更快地实现财务自由?

如果能,必然会践行这类工作模式。

若是“996”于你而言,只不过是无休止地加班,并无乐趣,那么,果断叫停,换一份工作便是。选择主动权,掌握在你个人手中。

生活与未来的路,都是自己选择,别人并没有权利干涉。

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2》

所谓的“996”,是一种工作态度的缩影。

身边,就有现成的例子。

闺蜜的公司,同时招了两个实习生,都是刚刚踏出社会的大学生。年轻,是他们最大的资本,不需要被人情世故所累,也没有家庭的烦恼,正是学习技能的绝佳时机。

大学与社会,那就是象牙塔与残酷的现实。

两人获得了同样的岗位,从零基础开始培训。但二人对待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她们的职业生涯。

A实习生,每天朝九晚五,按时上下班。对待工作,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凡事只做到60分。

B实习生,同样是朝九晚五工作制,但她每天总是会早20分钟到公司,提早进入工作状态,下班后,利用空余时间提高个人技能,不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按照这类工作态度,列位看官必然猜到了两人的最终结局。

A实习生,而今已不知身在何处。

B实习生,如今早已摆脱身上的稚气,成为一把好手,独挑大梁。

讲真,论资质,A实习生不差。可惜有些恃才傲物,可惜缺少上进心,凡事就是“差不多”,“我觉得可以了”。

殊途同归。

在白茶圈,也不乏像A实习生这样,拥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可惜就是没有经过“996”的磨练,最后只能被淘汰的茶。

比如含水量不达标的茶,不值得长期存放,会被淘汰。内质不充足,保存不到位的白茶,最后品质受损,也将成为一堆草,不再具备饮用价值。

总之,勤奋对于白茶而言,并不是坏事。

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3》

白茶圈式“996”解读一:文火烘干,精工细作!

其实,在白茶圈,也有你不知道的“996”。

S师傅是绝对的代言人。每天天一亮就开始到产房去,摸摸白茶的萎凋情况,试试毛茶品质,晚上到了11点也舍不得离开。

一丝不苟,就是为了让白茶品质有所保证。

对于白茶而言,“996”可以说是品质上的保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一是白茶的萎凋,需勤奋而细致!

萎凋,即白茶鲜叶脱水,变得干燥的过程,这是白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在福鼎白茶的传统工艺中,萎凋需借助日光的作用。

在这一萎凋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控好晒的时长以及注意光线的强弱程度,从而调整日晒情况。

譬如,立夏前一段时间,气温升高,太阳光开始变得强烈,这时候就要注意,正午时分不宜放在太阳光下暴晒,要及时收回至光线不强烈的地方,以免太阳灼伤叶片,使得营养物质被分解,影响风味。

等到光线不猛烈时,再重新排列好,用日光的能量萎凋。

要是不够勤奋的制茶师,就随意将茶青放在太阳光下一直暴晒,没有根据太阳光的强弱调整日晒方式,到最后只会把茶做坏。

萎凋,不厌其烦,耐心细致,才能让白茶的风味得以形成。

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二是白茶的干燥,需耐心与细心!

白茶制作,除去萎凋外,还需要干燥。

干燥,又是一门学问,马虎不得。

干燥的目的,是为了让日光萎凋无法晒干的水分彻底蒸干,控制在国标以内,这样才能符合长期保存的要求,避免白茶在存放过程中因水分而变质。

在干燥时,要用低温烘干,不能操之过急。并且烘干还要讲究技巧,不是直接用大火用力烤一烤就完事,而是要文火慢烘,直到水分达标。

要是没这份细致和勤勉,难以将白茶做得足够干燥。

尤其是在加工白毫银针这类芽头肥壮的茶,更要注意,干燥要透彻。白毫银针,内内外外有六七层的叶片,这些叶片被白毫牢牢保护着,要让水分蒸干,并非易事,从茶青到符合上市要求,福鼎白毫银针,前后至少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

像之前三月底就已经上市的白毫银针,很有可能存在没有彻底烘干的风险,要知道,今年的高山白毫银针(头采米针),是在三月十六日开始采摘,到了三月二十几号就上市,不过一周时间。

这么短暂的加工时间,白毫银针的水分无法保证被彻底烘干。

要是购买这类着急上市的白毫银针,就很有可能面临水分超标的情况。

购买这类茶,风险太大。

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4》

白茶圈式“996”解读二:新白茶蜕变成老白茶,少不了勤奋!

白茶,堪称是劳模一般的存在。

它的勤勉,体现在它的陈化上。白茶,是一款每天都在变化的茶,这种改变未曾停歇,陈化的脚步,从未停止。

白茶的勤奋陈化,是能被感受到的。

念念不忘,必有反响。

白茶的蜕变,显而易见。

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其一,是外观颜色的转变

外观颜色,最能看出它的改变。如人老了后会有鱼尾纹,皱纹,白发。白茶老了之后,色泽也会改变。

原本翠绿的颜色,开始变得黄绿,叶片颜色整体加深。

这些颜色的转变,来自于内在色素物质的氧化。叶绿素逐渐减少,茶黄素、茶褐素等物质逐渐增多。自然呈现出老态。

其二,香气在蜕变

香气的变化,是白茶努力工作的一种证明。

在新茶时期,白茶的香气鲜爽,花香丰富而馥郁,整体风格属于清新开朗一类。

随着陈化的进行,白茶的香气开始变得沉稳,成熟,原本清新类似新鲜芭蕉一般的香气,蜕变为药香,整体更加老态。

并且花香逐渐隐退,被陈香、药香、粽叶香等替代,整体变得更加老练。

这些细节上的改变,足以让人惊喜。

要是从新茶开始自己存茶,在保存过程中还能获得额外的惊喜,也是一种享受。

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其三,滋味醇厚更有风韵

白茶的改变,从滋味呈现上也能发现端倪。

变老,并不是说说而已。

它具体到滋味,就是变得更加醇厚,如新酒与老酒一般,老酒酒体往往更加醇厚,入口更有包裹感。

姜桂之性,老而弥辣。

白茶变老,滋味更容易让人觉得满足,酣畅淋漓。

香气与滋味,都为老白茶赢得了一席之地,这些味觉与嗅觉上的双重体验,才更能让人念念不忘。

勤奋,终究会有回报。

白茶圈里的“996”,精工细作、持续陈化,才是白茶的最好归宿!

《5》

讲真,白茶是一款勤奋,也需要勤奋的茶。

首先,白茶的品质需要勤奋成全。

若是制茶师懒惰,粗心,随意,做茶时随便晒一晒,烘一烘,也不管萎凋是否到位,烘干是否达标,就贸然上市售卖,这样的白茶,毫无保障。

要是买到了这类茶,要么香气不足,要么水分太高,不适合长期保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这类白茶怎么看都不值得买,更不值得存。

其次,白茶的陈化,更要勤勉。

白茶的陈化,是属于根本停不下来的状态,除非是外界的光线、异味、水汽、温度等严重破坏品质,干扰白茶陈化,白茶陈化才会按下暂停键。

制作也好,陈化也罢,白茶它需要“996”。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