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声免疫法”从何而来?提出者自食其果,如今很多妈妈还相信

现如今,很多宝妈在教育宝宝的时候,采用的是“哭声免疫法”,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不是去哄孩子,而是放任孩子哭泣,直到孩子明白哭泣无用,自然会停止哭闹。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日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比如分房、分床睡等。

这些宝妈们认为,“哭声免疫法”教育出来的孩子比“爱”出来的孩子更加坚强,哭闹频率极少,是让家长省心的好孩子。其实不然,“哭声免疫法”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极坏的影响。虽然孩子眼前很乖巧,但长大容易抑郁、精神分裂,甚至是自杀。

“哭声免疫法”从何而来?提出者自食其果,如今很多妈妈还相信

“哭声免疫法”从何而来?提出者最后竟自食其果?

美国人约翰·华生提出了“哭声免疫法”,认为这样可以教出坚强、不哭闹、让妈妈省心的好孩子,并在自己的儿女身上实践。一段时间后,孩子果然比以前乖巧很多,不再哭闹。可令约翰·华生没想到的是,多年后报应会是这么大。约翰·华生的大儿子在而立之年自尽,女儿也多次自杀未遂,小儿子流浪在外,外孙女酒精成瘾,也多次尝试自杀。“哭声免疫法”祸及约翰·华生的子孙,真可谓自食其果。

“哭声免疫法”并非让孩子变坚强的唯一途径,还有其他好方法!

1、年纪小的宝宝爱哭,哄了怕宠坏了?

宝宝年纪还小,也不会说话。哭泣是宝宝唯一用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所以当宝宝突然大声哭泣,他一定有什么需求或者有话要说。这个时候宝妈应该先照顾宝宝的情绪,让宝宝平静下来,再满足宝宝的需求或者倾听宝宝要表达的东西,尽量顺从宠着宝宝。不用担心宠坏孩子,因为宝宝的性格和行为还未开始发展,这样反而更能建立起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信任。相反,如果宝妈采用“哭声免疫法”,宝宝确实会变得很乖,却会在脑中留下妈妈很冷漠的记忆,对宝宝以后都性格、人格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哭声免疫法”从何而来?提出者自食其果,如今很多妈妈还相信

2、宝宝用哭来博取宝妈关注,要放之任之?

当宝宝稍微长大,哭就不再是宝妈们需要去帮宝宝料理善后的信号了。宝宝已经懂得利用哭来博得妈妈的关注,换的妈妈的关心和陪伴。这时就不能宠着、惯着孩子了,这样会让孩子习惯以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样,“哭声免疫法”会让孩子的安全感荡然无存,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发育。其实,宝妈们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让孩子不哭。比如,孩子因无聊而哭的时候,可以用他最喜欢的玩具逗他玩,或者和孩子做一场游戏来转移注意力,同样可以制止孩子哭。

3、宝宝用哭来表示拒绝,宝妈要沉默?

当宝宝学会说“不”,学会对宝妈的要求提出反抗的时候,就说明宝宝已经进入了“叛逆期”。这时候宝宝对自己不喜欢的、家长强加给他的都会说“不”,当说“不”不管用的时候,就只能哭了。这时候宝妈可不能用沉默表示“抗议无效”,这样给孩子留下家长“有霸权”,的印象,给孩子扎根“霸权”的思想。其实孩子这个岁数已经听得懂道理,这时候宝妈们应该先安定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的心情和期望,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这样孩子自然不会再哭。当然,对孩子无理取闹的拒绝要摆明道理,让孩子深刻认识到这样是错误的。

“哭声免疫法”从何而来?提出者自食其果,如今很多妈妈还相信

总而言之,宝妈们不能因为“哭声免疫法”管用、孩子很听话、为了让孩子变坚强等而去使用,“哭声免疫法”只能让孩子表面看上去很坚强,实则会让孩子的心灵变得“千疮百孔”,有巨大的副作用。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宝妈们还是应该以陪伴、温暖为主,以讲道理为辅,这样孩子才能在性格、人格上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