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事件”十年後:國產嬰幼兒奶粉抽檢合格率達99%

“三鹿事件”十年後:國產嬰幼兒奶粉抽檢合格率達99%

2008年,“三鹿事件”爆發並震驚全國,消費者不僅談三聚氰胺“色變”,而且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也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掉入谷底。

如今,十年過去,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已顯著增強。在2018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以下簡稱“D20峰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關人士表示,當前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近三年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

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北京市內大型超市和母嬰用品店發現,無論品牌還是種類,貨架上的“洋奶粉”都要多於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超市工作人員表示,國外品牌奶粉賣得更好。而在京東商城,銷量排名前二十的嬰幼兒配方奶粉(1段)中,只有三款為國內廠家產品。

國產嬰幼兒奶粉質量正處於歷史最優

如今距離2008年“三鹿事件”整整有十週年。儘管大會議程中並沒有涉及到當年的議題,但當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司長馬純良講出“當前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時,臺下響起一片掌聲。

中國奶業,尤其是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此刻正需要為自己正名。

近期,由中國奶業協會和農業農村部奶及奶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共同發佈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8)》顯示,去年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為99.5%,三聚氰胺等重點監控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已經連續九年保持在100%。

然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在今年D20峰會上介紹,近五年進口乳製品已經佔據了新增消費市場的80%。據中國奶業協會官網數據,2017年全年我國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29.6萬噸,同比增長33.7%。

國外品牌更受消費者追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以消費者身份,走訪了北京市內多家大型超市和母嬰用品專營店,發現國產嬰幼兒奶粉在線下零售端的鋪貨量上,明顯少於國外品牌。

在北京豐臺區一家永輝超市內,記者發現貨架上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總共有8個品牌,國產品牌伊利金領冠、飛鶴和貝因美佔據了其中3席。但超市工作人員(非廠家進駐促銷員)則優先向記者推薦了惠氏品牌的產品,稱其是這一家店中出貨量最大的品牌。

在北京朝陽區家樂福超市雙井店內,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區規模更大,但增加的品牌以國外品牌為主。在蘇寧紅孩子北京豐臺劉家窯橋東店,嬰幼兒配方奶粉貨架上甚至沒有出現任何一款國產奶粉,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如果想買國產奶粉可以在其App上網購。

而在線上一端,以京東商城為例,銷量排名前二十的嬰幼兒配方奶粉(1段)中,只有三款為國內廠家產品。

對此,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廠家始終在爭取消費者的信任,包括舉行工廠開放日、增加廣告投放、宣傳上主動對標國外知名品牌等,這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想要從根本上扭轉這種態勢的話還很難,這不是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品牌的問題。”宋亮認為,消費者對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信心仍未恢復。與此同時,堅持從代購渠道為寶寶購買奶粉的一位年輕媽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產奶粉價格也不便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產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在價格上與國外品牌差距並不大,主力產品價格均在200元到300元左右/罐(以800g包裝為例)。在這其中,也有部分國產品牌也以其進口奶源為賣點。

而對於國產品牌定價策略,宋亮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近幾年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生產成本在持續增高,另一方面企業也希望通過推出高端產品來樹立品牌形象。“國產奶粉過去主要在三四線城市的渠道推廣為主,但只有轉向品牌導向才能徹底恢復消費者信心,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宋亮解釋,此舉也推高了國產奶粉的最終售。

洋奶粉問題頻現進口奶粉真的安全嗎?

一邊是“史上最嚴奶粉新政”下進行的國產奶粉保衛戰,而另一邊,海外奶粉頻頻傳出安全問題。

7月27日,歐盟食品與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發佈了一則“嚴重”預警,通報法國有嬰兒出現沙氏門菌病例,疑似與愛爾蘭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有關。歐盟RASFF立即啟動調查,最後未在愛爾蘭相關批次的奶粉中檢出沙門氏菌。

此次事件雖然是個烏龍,但它能一石激起千層浪,也是海外消費者們對奶粉安全擔憂升級的體現。

“三鹿事件”十年後:國產嬰幼兒奶粉抽檢合格率達99%

就在海外奶粉不斷“出事”的同時,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抽檢結果卻顯示,國產奶粉的合格率在不斷攀升,並於去年達到99.5%。

“三鹿事件”十年後:國產嬰幼兒奶粉抽檢合格率達99%

“即使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奶產品整體安全狀況也已經達到了很高水平。”農業農村部奶及奶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北京)中心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加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

根據奶粉行業專家們的回憶,十年前,180元一罐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成本價只有二三十元,30億的銷售額毛利潤能達到15億。而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國產奶粉一夕之間潰不成軍,進口奶粉“乘虛而入”,迅速佔領市場。為了防止全面潰敗,國產奶粉迅速調整策略,退居三、四線市場,以“價格戰”逼退進口奶粉的擴張步伐。

之後,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下,國產奶粉行業得以經歷重新洗牌,並試圖進一步收復一二線市場。

“只要人類還要繁衍,嬰幼兒奶粉這個行業就不會滅亡。只要人類還沒有找到代乳品的食品, 嬰幼兒奶粉這個行業就會一直髮展。”雷永軍在自己文章的開頭說道。

然而,攻城易,復城難。要想重建國人對國產奶粉的信心和熱情,我國奶粉品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