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半輩子,發現自己不會吃油!非轉基因食用油就更好嗎?

食用油幾乎是我們每天要吃的生活必需品,不過,吃油也是一門學問。敢問,吃了半輩子的你,真的會吃油嗎?

2019 年 3 月 23 日,在南京召開的中國糧油學會第八屆二次理事會上,一位食用油專家透露,多年以來,包括食品專業人士在內的許多人都被“吃什麼油好”這個問題所困擾。

吃了半輩子,發現自己不會吃油!非轉基因食用油就更好嗎?

顧客在超市選購食用油

那麼,吃油有什麼訣竅呢?在<strong>消費量越來越大的形勢下,對於關乎我們生命健康的食用油,怎樣吃才營養健康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非轉基因食用油就更好嗎?

怎樣吃食用油,才能更好地呵護我們的健康,這是很多人半輩子都沒弄明白的問題。有人認為,非轉基因食用油更好、更有利於健康?這種說法對嗎

食品行業眼發現,關於如何吃油,這裡面確實有不少講究。在選購和吃食用油方面,來看看以下的方法,對每個人的營養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一)如何正確選購食用油?

1.輪換品種。食用油的品種很多,要輪換著吃,不要長時間吃豆油或菜油或花生油等單一食用油,因為不同品種食用油中的營養成分特別是脂肪酸、維生素的含量不同。

2.葷素搭配。既要吃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也要適當吃豬油、雞油等動物油。

3.動物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普遍較高,患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以及老年人應儘量不吃這些油脂。這些人可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的茶油和橄欖油,也可吃花生油和玉米油。

吃了半輩子,發現自己不會吃油!非轉基因食用油就更好嗎?

陶瓷盆中的豬油

4.不少人認為,非轉基因食用油比轉基因油更安全、更好、更有利於健康。那事實果真如此嗎?

答案是否定的!

專家指出,現有的大量研究證明,已經批准上市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食品,可放心食用。沒有證據證明非轉基因食品比轉基因食品更加安全。那些宣傳“非轉基因食品對轉基因食品更好”的商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多賺錢。不要相信非轉基因油比轉基因油更安全的說法,不要因此花更多的錢去買一些誇大宣傳的食用油。

5.標籤。食用油是一種食品,其標籤要符合食品標籤標準,必須在包裝上標示產品名稱、配料、淨含量、生產者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代號等信息。

如果是植物調和油,還要標明各種單體植物油的比例,以便讓消費者清楚瞭解調和油裡面到底有些啥成分,以及每種成分的含量。

6.色澤。一般來說,劣質食用油比正常食用油的顏色要深。高品質食用油的色澤較淺,而低品質油的顏色較深。當然,在色澤方面也有例外,如香油的顏色就比較深,不能單憑色澤來判斷優劣。

7.透明度。質量較好的食用油的透明度好,無混濁,搖晃時,沒有明顯的粘稠感。

8.沉澱。質量好的食用油沒有沉澱和懸浮物,粘度較小。

9.分層。如果一瓶油裡面出現分層現象,則裡面很可能摻假了。

(二)每天吃多少食用油?

長期攝入過多的油脂,會引發肥胖等多種疾病,對健康不利。

每天吃食用油的量不宜超過30克。可到商店買一個塑料小量杯,每次煮菜用油時,將油倒在小量杯內,以免吃油過量。或者先將油倒在勺子中,再把油倒入鍋中,這樣也可以避免炒菜時放入過多的油。

吃了半輩子,發現自己不會吃油!非轉基因食用油就更好嗎?

用勺子控制食用油的用量

(三)如何正確使用食用油?

我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烹調技藝豐富多彩,包括煮、炒、煎、溜、炸、涼拌等多種烹調方法。對於不同的烹調方法,應使用不同的食用油。

煎、炸、烹飪的溫度較高,可選擇精煉度較高的調和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等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這類油及其混合而成的調和油不適合高溫烹調,可用作涼拌或澆在烹調好的菜餚上。

油脂容易氧化,應該存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食用油開蓋之後,應儘快吃完。而且,過了保質期的非開蓋的食用油,不要吃。

二、食用油科普力度亟待加強

食用油在我們生活和健康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不斷髮生的食品菌落總數超標、農藥殘留量不合格等<strong>,使得人們對食用油質量也格外關注。但許多老百姓對食用油的營養和安全知識缺乏,當發生與食用油有關的食品安全事件時,謠言很容易發生,會誤導消費者,產生消費恐慌。

食品行業眼認為,為讓民眾選好油、吃好油、吃得更健康,應儘快加大食用油知識科普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