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康师傅,脚踢统一,曾是国产方便面骄傲的它,为何痛失好局?

拳打康师傅,脚踢统一,曾是国产方便面骄傲的它,为何痛失好局?

昨晚下班路过超市,准备买点菜回家做饭,结果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速食品区,而且在这里看到了一位久违的老朋友——方便面。

曾经儿时的梦想,就是盼望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过上天天吃方便面的生活,结果还没踏入社会展开奋斗的时候,就已经在校园里完成了这个梦想,仔细想想还真是有点好笑。

可是就在我准备伸手拿起一桶时,却突然发现,除了康师傅之外,几乎很难找到低于5元的桶面了,是谁天天喊着方便面是夕阳产业的?各种“高端品牌”和“高端产品”明晃晃的摆在这里,怎么都看不出有“日落”的势头啊!

然而有些唏嘘的是,我在货架上找了一圈,最终都没有看到那个曾经辉煌的国货品牌——五谷道场。

我估计提起这个名字,很多年轻的、甚至是常吃泡面的看官老爷都未必知道,当然了,若不是我经常研究营销案例,可能也真的不会再想起“五谷道场”这个品牌了。

今天我们不妨来聊一聊,这个曾经让康师傅差点坐不住、险些颠覆方便面行业的国产品牌,是如何从先驱成为先烈的,顺便探究一下,

防止品牌崩盘,要注意提防哪些因素。

拳打康师傅,脚踢统一,曾是国产方便面骄傲的它,为何痛失好局?


成功的品类创新,抢滩大“面”市场


十几年前的国内方便面市场,几乎是康师傅一家独大,像福满多、白象等品牌,只能屈居县级市和农村地区,是地地道道的“村霸”,从大环境来看,想要在这个领域打造新品牌,并且成功的杀出重围,是一件难度堪比“登天”的事。

但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再加上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方便面的处境开始变得很尴尬,人们对于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产生了巨大的疑问。

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转机之下,2005年,在硝烟四起的方便面战场,突然出现了一个标新立异的品牌,它的广告没有那些花花绿绿的口味宣传,直接把诉求锁定在健康上,而这个品牌,就是“五谷道场”。

在众多方便面品牌中,五谷道场率先提出了“拒绝油炸,留住健康”的该你那,并且围绕这个差异化迅速的布置营销战略,这在国内盛行了20多年的油炸方便面市场,可是一个不小的颠覆,而且从现今的视角来看,五谷道场当年的面对市场,正是一片“超级蓝海”,在这个领域里,它几乎不存在对手。

拳打康师傅,脚踢统一,曾是国产方便面骄傲的它,为何痛失好局?

同年11月,五谷道场在央视开始做广告进行集中轰炸,并请来了《大宅门》的主演陈宝国,我现在还记得那个广告的画面,一个仆人端上来一碗面,陈宝国闻了闻,直接一巴掌甩开,并非常严肃的说:“我不吃油炸方便面!”随后画面转场,陈宝国拿起五谷道场,说出了“拒绝油炸,留住健康”的台词。

正是凭借“非油炸”的品类创新,五谷道场抓住了消费者对于食品健康的诉求,成功的占据了消费者心智,

指出油炸方便面对身体有害,只有非油炸才是健康的,进而在众多方便面品牌中脱颖而出,2006年,知名度大增的五谷道场,实现了15亿元的营销收入,用极短的时间就做到了全国第六的位置,据说同行业的品牌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都在颤抖。


从品牌到生活理念,彰显深刻内涵


除了产品本身的定位之外,五谷道场的品牌战略,也是让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时的五谷道场,打出了“五谷为养,修身之道,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核心价值主张,在那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年代,高喊“慢生活膳食”的理念,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且他们团队还把这个理念做的更加可视化,特殊的包装设计象征天圆地方,色彩的选择以黑白为主,代表了阴阳调和,甚至包括记录中华传统面食文化的秀珍宣传页,全都是有形产品。

消费者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出自然、和谐、健康的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除了对品牌观念的认同,消费者对于它的口味也是非常喜欢,可以说,从品牌到产品,我们在五谷道场的身上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短板。

拳打康师傅,脚踢统一,曾是国产方便面骄傲的它,为何痛失好局?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样一个即将崛起的民族品牌,居然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从盛世直接走入了颓局,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两次致命断货,葬送一片好局


前些阵子小米9手机再次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就连老总雷军都发微博表示,如果产能再跟不上,自己就亲自去工厂拧螺丝,这说明了什么?

对于任何一家正在崛起中的企业而言,产能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一点足以致命。五谷道场在2006年这一个自然年里,竟然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断货:

第一次是3--4月份,由于前期广告反应非常火爆,很多经销商纷纷上门,要求代理五谷道场,而当时仅仅是在北京地区,五谷道场就已经难以全面供应;

第二次是9--10月份,五谷道场出现第二次大规模断货,原因是之前的一次断货,膨胀了他们的雄心,然而在急速的扩张过程中,最终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北京的房山基地甚至出现了停产两周的情况。

这两次断货直接影响了五谷道场的市场前景,同时期的竞争对手们抓住了这一空档期,迅速调整了产品策略,夺走了本应属于五谷道场的顾客。

还不算完,因为后续的急速扩张,资金方面捉襟见肘,曾扬言要拿下方便面市场份额60%的五谷道场,迎来了命运的转折,拖欠经销商贷款、离职员工讨薪、资金链断裂......直到2008年11月19日,五谷道场彻底宣布破产。

拳打康师傅,脚踢统一,曾是国产方便面骄傲的它,为何痛失好局?


一手好牌为何打的稀烂?


我们不禁要问,明明是一手好牌在手,为何最后却落得一个这样的结局?实际上透过五谷道场的例子,我们能够从中的看出三点致命因素,而这三点在今天,同样值得企业引以为戒:

01.看似新卖点,实则无壁垒。


五谷道场作为一个“小老弟”,确实在初期阶段打了漂亮的一仗,它把矛头指向了油炸方便面的健康问题上,而自己则以非油炸的概念建立起了市场。

但是,也正是这一点,五谷道场革了行业的命,同时也革了自己的命,在非油炸概念的冲击下,2008年上半年,方便面市场销售已经下挫了60亿元,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都为之一变。

五谷道场最大的失误在于,进入品牌导入期后,没有去提升品牌的美誉度,给接下来的成长做好准备,反而仍旧是在“油炸”和“非油炸”的概念上下功夫,没能把结合文化的品牌优势继续放大,而对于康师傅这样的巨头而言,研究一款非油炸的方便面是轻而易举的事,五谷道场误把产品当做壁垒,失去了最重要的文化优势

拳打康师傅,脚踢统一,曾是国产方便面骄傲的它,为何痛失好局?


02.只计成功、不计成本


冒进扩张,是导致五谷道场资金链断裂的重要原因,创始人王中旺曾说:“我们的错误在于,明明是中型企业,却在做大型企业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方便面故乡”——日本,就会发现,非油炸方便面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只有20%左右,五谷道场初来乍到就想要拿下60%的市场,显然是有些想当然了,他们高估了非油炸方便面市场的潜力,把宝全都压在了“五谷道场”这个品牌上。

更让人费解的是,出现资金危机时,他们并没有及时的做出调整,反而是继续扩建工厂,加大了广告投入,虽然之前的广告的确让五谷道场成功过,但这种“只计成功,不计成本”的做法,却进一步导致了入不敷出,销量虽然提升了,但是各种费用的增长却远高于销量,最后收到的只能是法院的传票。

拳打康师傅,脚踢统一,曾是国产方便面骄傲的它,为何痛失好局?


03.管理无方,散沙团队撑不起“明日之星”


五谷道场创始人王中旺,在业界内素有“挖人高手”的“美誉”,但是只挖人却不信任人的做法,最终葬送了一盘好局。

在挖来很多职业经理人之后,王中旺自己作为投资者的身份,偏偏要干预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多次介入经理人之间的讨论,甚至与他们发生摩擦,最后直接将其边缘化,这样的做法迫使很多人才离去。

要知道,早期的五谷道场能够从战略定位、产品规划到广告投放上都有这么好的成效,可都是这些职业经理人的功劳啊,王中旺只是坐收渔翁之利,何不摆正自己的位置呢?到后来各种营销策略都被拦腰斩断,公司内部的管理动荡可想而知。

这一点我的感受非常深刻,因为我的上一家公司也花高价请过一位职业经理人,然而老板却想要立刻赚钱,实际上这根本做不到,他自己都想不明白、甚至找不到问题的原因,你让一位职业经理人来做,他除了背锅,还能做什么呢?

无论是研究广告案例还是营销案例,其实我个人更喜欢找一些失败的例子来看,因为成功的原因大多很相似,都是因为你做对了什么事而成功,但是失败的原因则很多,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失误,都有可能葬送全盘的努力,对于企业和品牌而言如何应对发展风险,探讨五谷道场的短暂兴衰,不失为生动的一颗。

拳打康师傅,脚踢统一,曾是国产方便面骄傲的它,为何痛失好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