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粮液始终被茅台压制?

vickelly


近年以来,说到白酒毫无疑问会率先想到贵州茅台,为什么?这也算是品牌效应吧,至于五粮液为什么被茅台压制的问题,或许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来看。


1、品牌效应逻辑

对于喝酒的老司机,说到酱香型白酒,第一想到的就是茅台,其次才是郎酒,而酱香型白酒的出酒率相对浓香型白酒来说,要低一些,所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是懂的。


以前的广告语都说国酒茅台,虽然我认为有夸大的成分,但这也非常明显的揭示出茅台在国人心中的分量,所以,一旦说到高端白酒,第一个想到的百分之百是茅台,这就是典型的品牌效应,就好比说到手机,你第一个想到的恐怕要数苹果了,为什么?因为价格昂贵,质量上乘,满大街的人都拿着苹果手机,这其实跟茅台一个道理。

2、经营数据

而对于公司的经营数据上看,茅台的毛利率高达90%以上,净利率51%以上;五粮液毛利率53%,净利率35%,说实话,从这组数据看,两者真的有差距。


茅台去年的净利率352亿,净利润增长率30%;五粮液去年净利率接近134亿,净利润增长率38%,从利润上看,二者并不在一个体量上,但净利润增长率却能说明为什么五粮液能跟上茅台上行步伐的原因,公司赚的钱虽然不及茅台多,但是增长速度却不必茅台差。

从公司经营数据的角度上讲,二者都是好公司,但市面上流传着一个说法,喝茅台的人不一定喝五粮液,但喝五粮液的人大多都喝茅台,这说明什么?说明两种白酒在消费者的心里,低位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身份匹配不同的规格,就好像我们公司的老板,他们出去消费百分百以茅台为主,而我出去消费,一般喝的都是五粮液或者红花郎,除非请高一级别的领导吃饭,所以,这就是区别……


关注螺丝钉,为您带来更多优质原创内容


易论螺丝钉


搁十年前,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为什么茅台干不过五粮液。

2001年,茅台营收16.18亿元,五粮液 47.42 亿元,茅台只有五粮液的三分之一;2001年至2012 年(除了2008年),五粮液收入均超过茅台收入,但差距在缩小。2013年,茅台实现了收入上对五粮液的赶超。2001 年至今,茅台收入增长24倍,年复合增速24%,五粮液收入增长4倍,年复合增速12%。

2012年限制三公消费的禁令,对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都有冲击,但是,茅台只是增速放缓,五粮液则掉头向下,特别是到了2016年,茅台仿佛是喝醉了酒一般,狠狠地把五粮液甩了下去。

2018年,茅台营收736.4亿元,净利352亿元;五粮液营收400亿元,净利133.8亿元——茅台的定价能力、盈利能力,全面碾压五粮液。

截止4月1日收盘,贵州茅台市值1.1万亿,五粮液市值3748.5亿元,两者相差7251.5亿元,相当于2.55个格力电器!

题主的问题,应该换一个问法:为什么五粮液被茅台抛下那么远,为什么在追赶茅台的路上,五粮液越追差距越远。

我不直接给答案了,且用几个数字、事实分析一下原因。

1.喝五粮液的人,一般也喝茅台;喝茅台的人,一般不喝五粮液;

2.说到茅台,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国宴用酒”、“巴拿马金奖”,提及五粮液呢?

3.茅台马年生肖酒已经过万,羊年生肖酒已经过两万,五粮液生肖酒,一箱四瓶,始终徘徊在千元左右;



4.2011-2012年,五粮液也推出了一款酱香酒:永福酱酒。当年售价一千元左右。最终不但没有遏制住茅台,反而因为三公消费禁令黯然落幕。现在市场上还有销售,价格在300元左右。同年份的茅台,差不多3000元了;



5.五粮液去年又开始推出一款新的酱香型白酒:酱15。据称采用15年老酒勾兑。市场指导价600元,市场流通价300元。包装俗气,甚至还用了一个像“飞天”的小图标。完全没有一线大哥的派头;

6.说酱香型白酒,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茅台;说浓香型白酒,你想到的是五粮液,还是泸州老窖,还是剑南春、古井贡酒?

7.浓香型白酒占比70%,酱香型白酒占比15%,浓香型白酒市场,群雄争霸,酱香型白酒市场,茅台第一,郎酒想弄个老二当当,被骂惨了;

8.不论是提升口感,还是投资增值,酱香型代表茅台酒都秒杀浓香型之一的五粮液;

9.一瓶小小的茅台酒,瓶身、包装盒、酒杯、飘带、合格证、纸箱、绑带,浑身都是防伪暗记,产品追求极致,五粮液呢?

10.贪官贪茅台,不贪五粮液;巨贾藏茅台,不藏五粮液。



去年,茅台、五粮液boss约会后,推出了一款纪念酒:茅五会。一套两瓶,各2.25L,共发行2000套,上市价格约12万元/套,现市价约58000元/套。

好酒不是吹出来的,是酿出来的。


我就是你的江湖


众所周知,茅台是白酒行业的龙头老大,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一直都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那么,作为“千年老二”的五粮液,对比茅台,两个同样定位为高端酒品牌,五粮液为啥就干不过茅台呢?今天,我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茅台的酿造工艺比五粮液更复杂、要求更高

五粮液属于浓香型白酒,茅台是酱香型白酒。大部分浓香型白酒酿造的循环过程,一次成酒时间大约为3个月左右,有的酒厂甚至时间更短。

与其他白酒相比,茅台酒酿造拥有当地环境、气候、原料外,又有独特的酿造工艺内涵。在整个的生产周期,遵循端午制曲、重阳下沙,酿造期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其次取酒,在经过分型贮放,勾兑贮放,五年再包装出产,从时间、金钱上成本后更高。

二、茅台的品牌战略更成功

五粮液采用的多品牌战略,起初旗下的子品牌有很多100多个,涵盖了高、中、低各个档次,虽然后期削减了很多品牌,变成了1+9+8的品牌战略模式。但是各个品牌之间的产品本身差异小,容易造成酒友们的混乱,降低酒友们对五粮液的好感。另外,五粮液的定位为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这实在让人感到很虚。

另一方面,“国酒”茅台采用的单一品牌战略就相对成功了。茅台主推年份酒,与酒友们所理解的“酒是陈的香”观念一致。而且,贴茅台品牌的产品都只是挂茅台的名字出品,与茅台的主要产品存在明显差异。比如说习酒,我就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会把习酒和飞天茅台搞混。慢慢的,茅台正在变成国人心目中的“国酒”。

三、茅台比五粮液更稀缺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暂且不说茅台的稀缺里是不是有人为炒作的成分。我们还是得承认茅台酒好是真的,而且想要买一瓶正品飞天茅台真的太难了。就拿上个月茅台的促销活动来说,成千上万的人排队争先恐后抢茅台的景象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人总是有挑战和征服的欲望,越是难买的东西越想买,在商务宴请、朋友聚会时,拿出几瓶飞天茅台来招待客人,就感觉自己倍有面儿。这样的产品实力是五粮液没有的。

以上就是我认为五粮液干不过茅台的原因。当然,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在2005年之前,五粮液也曾经碾压过茅台,所以,谁也说不准以后的发展趋势。

相对于浓香型白酒,更多人喜爱纯粮食酱香酒,喝起来更健康、放心。但是现在的以次充好的现象实在是太严重了,网上9.9一斤的坤沙酱香酒不敢喝,知名度高一点的品牌酒又要几百上千块,平时想喝一点性价比高、酒质不错的好酒的酒友也是无可奈何,不知道如何选择。

其实,要说到性价比高的好酒,也许散酒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没有包装成本,品牌宣传的压力,剩下的只有酒质和口感,是很适合平时作为口粮酒的。酒质和口感,这也是我作为一个酿酒人,一直在追求的东西,希望可以发扬传统酿酒工艺,把正宗纯粮食酒带上各位酒友的餐桌,希望有机会结交更多酒友,听更好的故事,让更多酒友认可我的酒!

品好酒,知酒事,交酒友!


文东论酒


最核心的一点是:茅台有非常高的品牌势能,而五粮液没有!茅台酒是象征、是符号,而不仅仅是一款酒,而五粮液仅仅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白酒而已!



这个品牌势能也可以叫做品牌资产,茅台的品牌非常强悍,所以溢价能力非常强,所以它的利润里会非常高!


茅台的品牌资产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它的品牌故事、另一个是中国的政治环境。


一个品牌能否做好、做大、做强,取决于有没有很好的故事,而茅台的故事就非常好了。在中国茅台酒等同于“国酒”,即使它没有拿下“国酒”的商标,但是并不妨碍在中国人民的心里面把它认同为“国酒”。


它最好的品牌故事当属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金奖,“怒掷酒瓶”的故事,吹它3000年估计都不过时,而这种先天的品牌优势,不仅五粮液、其他国产白酒品牌都不会有的待遇。光是讲故事这一块,你那什么跟它拼,即使它自己不说。



另外一块就是,中国领导人当中有很多喜欢茅台酒,大家肯定都多少会听说一些某某领导人喝茅台酒的故事,反而很少听说某某领导人喜欢喝五粮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多年里,茅台酒是接待外宾的首选用酒,是外交利剑!






据说,许世友大将军生前非常喜欢茅台酒,很多后人去瞻仰他的墓地的时候,也会奉上茅台酒。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茅台酒已经不仅仅是一款白酒了,它已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而五粮液还不是,它仅仅是一款优秀的白酒而已!


饭叔吃喝日记



在老酒收藏领域,各大名酒也因为价格和受追捧度被分成了不同级别的档次。按交易量、价格等几个因素来排名,老酒品牌格局可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茅台、五粮液
价格表现:茅台5000-50000元之间;五粮液:3500-18000元之间
第二梯队:剑南春、泸州老窖、董酒、洋河、郎酒
价格表现:1000-10000元之间
第三梯队:西凤、四特、仰韶、宋河等区域名酒等特色保健酒。
价格表现:300-3000元不等

五粮液为什么始终在价格上与茅台相差甚多?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距呢?现在无论是拍卖会还是民间收藏等,人们都对茅台情有独钟,由此催生了市场上对茅台老酒的收藏热。

老酒收藏热的兴起是2005年以后,在此之前,五粮液的出厂价一直高于茅台。2005年以后,茅台实现价格反超,加上近年来五粮液价格持续走低,而如今又恰逢老酒收藏热的兴起,因此茅台无论是新酒还是老酒,价格都始终一路领先。

那么,五粮液的价格为何始终如一?价值是否被低估了?

收藏启蒙,潜力可期

五粮液这几年价格稳定,浮动不大。老酒的发展,无论是对品牌的认知,还是对价值的认知,乃至市场交易的方式,仍然只是启蒙阶段。随着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的进入,老酒收藏也会呈现多酒种、多品牌的趋势,未来一旦老酒收藏热真正兴起,那么五粮液和其他品牌在后期的提升潜力将会很大,空间也非常可期。

历史悠久,品质卓越

之所以说五粮液的价值被严重被低估,实际上看五粮液的历史会发现,五粮液六百年的窖池,独树一帜的酒体风格,仍然是许多品牌所不具备的。另从“饮用价值”的角度总来看,具有不上头,不口干,养胃等“健康”功效,完全可以与茅台媲美。

目前五粮液也只能“委屈”的屈居第二,当然“委屈”的不仅仅只是五粮液,其实剑南春、泸州老窖、汾酒等。当然,这只是发展到目前阶段的一个阶段性表现而已,正如有收藏家认为“老酒收藏的下一波,将会是百花齐放”!

热门推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49d0013a3b6b9c0212a\

翡翠讲堂



一壶佳酿喜相逢


有对比就有伤害。

截至2018年1月3日,贵州茅台(600519.SH)总市值为8841.75亿元,五粮液(000858.SZ)为3058.79亿元,贵州茅台几乎顶3个五粮液。

财报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茅台营业收入444.87亿元,净利润213.61亿元;五粮液营业收入219.78亿元,净利润72.65亿元,茅台酒营收与净利润分别是五粮液的2.02倍和2.94倍。

从主力产品价格上看,从2018年年初开始,贵州茅台公司茅台酒出厂价格上调18%至969元/瓶,市场价已经接近1599元。五粮液却未宣布涨价,短时间内涨价动力不足。

五粮液也曾辉煌过,在2007年10月,五粮液的市值在1600亿元,贵州茅台在1420亿元,五粮液高于茅台。2004年贵州茅台的净利润超过五粮液,直到2013年营业收入才开始超过五粮液。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五粮液市值直接跌到千亿市值以下,而贵州茅台市值下跌幅度并不大,贵州茅台市值开始超过五粮液。

酱香不同,五粮液竞争激烈

五粮液和贵州茅台酒的香型不同。茅台酒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周期五年,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竞争者少。而五粮液是浓香型白酒,度数和香气可以通过勾兑实现。而浓香型白酒往往没有生产周期的限制,所以产能大于酱香型。在浓香型领域,五粮液竞争者众多,包括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剑南春等。

有很多投资者认为,是五粮液白酒产品多而杂,拉低了五粮液品牌档次,影响了公司核心产品的对外销售。

高端白酒的毛利率接近90%,白酒品牌所代表的底蕴和内涵是支撑产品溢价的关键。五粮液高端酒约占公司收入的七成,贵州茅台高端酒约占公司收入的八成,高端酒,或者说维护自己高端品牌的形象是公司经营重点。

五粮液的产品结构调整时间轴

自2012年起,白酒行业受到“消费低迷、限制三公消费”冲击,为适应市场变化,五粮液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2013年推出绵柔尖庄、五粮特曲、头曲系列以及五粮液低度系列产品,主打中低端市场。


葱油饼不带葱


首先从工艺上说,茅台12987的生产工艺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上,五粮液三月成酒是无法比的,其他的不细说。

在市场召唤下,五粮放了几千个子子孙孙产品,茅台也不少,但两家比较,五粮液比较短见,比较浮躁,急功近利之心强过茅台多多!

从酒体本身来说:这么多名人政客,诗酒文豪,普通爱酒百姓,只要连喝三次酱香酒之后,几乎不会掉头喝浓香酒(特殊原因除外)

说明酱香酒茅台有它的独特之处。

从历史来说,1915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了。开国大典,接待美国总统都用茅台而不用五粮液,这个也不用多多叙述。

从收藏来说,具备收藏价值的东西首先是产品过硬,有文化故事,有政治背书,这点五粮液不具备。

终上所述,以酱香茅台会胜过五粮液。

个人见解!有不妥之处望指导


黔图無酿



茅台文化传承


茅台、五粮液是中国的两种不同香型的白酒,都是白酒之中佼佼者,各种年份酒、纪念酒备受收藏界关注、收藏,茅台酒作为中国的国酒,知名度高,收藏备受青睐一些,不同香型、不同年代、不同价格,不存在谁压制谁。


上图是1960年的五粮液,2012年1月2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的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竞拍价98万元,创下了单瓶五粮液价格之最。

上图是1958年的五星陈年茅台酒,在2012年1月2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的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竞拍价103.5万元。

收藏界及收藏爱好者看重的知名度、年代及升值空间相结合进行收藏,而非品牌本身,刚才说到的2011年杭州秋季拍卖会上,一瓶汾酒的竞拍价远远超过茅台酒。五粮液收藏价值不及茅台高,主要是五粮液年份不长。收藏注重的是物以稀为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