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炮能否复兴战列舰?

啸鹰评


不请自来,我来回答!

电磁炮能不能复兴战列舰的辉煌,还要看电磁炮技术的发展,但以目前的电磁炮的技术水平恐怕很难!

顾名思义,电磁炮就是利用电磁力将弹头沿着导轨加速到很高的速度发射出去的武器。其优点很多,初速快,打的远是它最突出的特点,射速可达当前海军的舰炮的3倍,其射程可达100英里(约161千米)以上,此外由于不使用火药推进炮弹,还具有安全,携带量大,廉价等特点。

2010年12月12日,美国研发的电磁炮,将20磅的鋁制弹丸以音速5倍的极速,击向200公里外目标,射程为海军常规武器的10倍。至此,电磁炮以极富“科幻”色彩,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不过在惊喜之余,在科学家不断的研究后,也发现了电磁炮几个的缺点。

首先,电磁炮虽然打的远,但是准确打击目标能力不足,由于受到地球曲率和自转的影响,现代的导弹在打击目标的过程中,要通过修正飞行轨迹和加装制导装置来保证实现精准打击目标的目的,而电磁炮发射的弹丸只是一个20磅重的铝制弹丸,本身并没有制导能力,射程又超过200公里,要想做到如导弹一般的精准打击还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电磁炮打击毁伤的能力不足。众所周知,不论是导弹还是炮弹,它们的毁伤能力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弹丸自身动能对目标的撞击力,其次是自身携带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爆炸力,在这两种能力的配合下能做到点面兼顾,无论是对人员还是装备,都能达到最大的毁伤效果。而电磁炮只是单纯的依靠自身的动能撞击目标,虽然弹丸的巨大动能足够击穿目标,但毁伤效果不好,试想,在一艘排水量几千吨的军舰上留下一个直径为20公分的孔洞,这种毁伤对于庞大军舰来说不值一提。

看来电磁炮用于实战还是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具有关媒体报道,中国在电磁炮的研发上正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根据电磁炮的弱点,中国人找出了两种解决的办法:

第一就发射具有制导能力的炮弹,第二就发射现有导弹的弹头。

不得不承认,这些办法还是很让人佩服的,但是制导设备的电子元件能不能在电磁炮强大的电磁场转换中经历住考验,这也是一个问题。此外,电磁炮发射需要巨大的电力,以目前常规动力军舰上的发电能力很难满足电磁炮的发射需要,这也是阻碍电磁炮上舰的一个主要问题。

电磁炮只是一个“新生儿”,我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电磁炮终会有上舰的一天。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拙见,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标胸魅


电磁炮即使正式服役,也不会复兴战列舰。

<strong>

上图为二战时期日本“大和级”战列舰

在我海军建军70周年之际,各种新型的舰艇和武器装备将正式揭开神秘的“面纱”,展示于世人的眼前,以显示我海军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成果,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意志。

在神秘嘉宾正式登台之前,国内外的媒体进行了相关的报道和预热。特别是近日中国媒体曝光了一款海战装备,于是有外媒猜测中国海军舰艇可能准备装备激光武器或者电磁炮。

上图为中国测试的电磁炮

那么随着电磁炮上舰,会不会复兴战列舰呢?

首先,分析一下战列舰为什么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在二战中期之前,海洋的霸主无疑是海上巨无霸——战列舰,各国海军都是以战列舰为中心进行编队作战的。但随着航母、导弹、潜艇等武器装备的出现,特别以航母为中心的战争实践表明(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其联合舰队就是以航母为中心进行作战编组的,并取得巨大的战果),战列舰已不适应时代和战争的需要,其目标大、易遭攻击、防空反潜能力较差等劣势都一一显露出来。战列舰在海战中的作用完全可以被其它舰种所取代,所以被淘汰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参加过海湾战争的美军“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在战后全部退役,从此美海军现再无现役战列舰。

上图为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战列舰

其次,分析一下电磁炮原理、优缺点及性能。电磁炮加速弹丸的能量来自电磁能,主要有轨道炮型螺线管炮型两种。后者能量转换效率高于前者,弹丸初速度可提高一倍,但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电磁炮之所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是因为它能提供极高的初速度,但它需要攻克体积大、重量重,以及对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有效的电磁屏蔽防护等难题。据报道,目前电磁炮的功率达到32兆瓦,炮口初速度达2500米/秒,射程达200公里以上。美国在测试电磁炮试验中,能把重3公斤的弹丸加速到每秒2.5公里,轻松击穿金属护板,穿透水泥掩体。电磁炮未来主要用于反装甲、防空、反舰、反导等。

上图为美海军测试的电磁炮


最后,分析一下电磁炮上舰是不是一定需要战列舰作为平台。回顾战列舰的历史,其主炮的口径曾达数百毫米,炮管数量达数百枚,自身排水量也很大,无疑可以作为海军未来装备电磁炮的理想平台。但存在的问题,一是现在世界上各海军大国都没有现役的战列舰; 二是重新建造花费也不便宜;三是从目前测试电磁炮的情况来看,其它舰种完全可以胜任作为电磁炮的理想平台。比如,美海军装备把电磁炮安装在濒海作战舰或驱逐舰上。
上图为2018年美海军在JHSV联合高速舰上测试电磁炮,

综上所述,电磁炮正式服役不会给战列舰带来复兴的机会。


jewyang524


事实上,对于电磁炮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是由挪威物理学教授伯克兰提出“电火炮”的设想并获得专利。20世纪前期,各国都曾开展对电磁炮的研究。冷战时期,美国为确保对苏联的优势,曾大力推进电磁火炮的项目,且最早提出“轨道炮”的概念。1980年,美国西屋公司建造的实验用电磁炮就将传统炮弹加速到4千米/秒的速度。2010年,美军研发的电磁轨道炮将炮弹以5倍音速的速度击向200公里外的目标,射程为常规武器的10倍,电磁炮试射的能量可达到33兆焦耳。原计划在2016年进行舰上测试,并装备于新一代“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但因后续资金投入不足以致无疾而终,而新驱逐舰也只能继续沿用传统化学能火炮。未来美军电磁炮上舰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佩德罗萨满园春色


不能,大炮巨舰的时代已经过去,电磁炮现在技术尚不成熟,同时电磁炮需要的能量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只能寄希望于核动力发动机,更何况现代战争讲究的是海陆空三军的配合,还需要水下,太空,可以说未来大国的战争必然是多方面的战争。

战列舰有个特点就是炮多,甲厚,但是现代战争的军舰的特点是,薄皮大馅,导弹,雷达,反潜,导弹拦截,隐身能力。一艘几千吨的战舰雷达上可能只是一艘小渔船,此外军舰的装甲基本不够看,也就比民用强一些,例如民用船舶用钢标准是180kpa,军用的也就220kpa,现代战争的精髓在于,先敌发现,先敌打击,先敌摧毁,最重要的是,除了电磁炮,军舰上的雷达那可是妥妥的吃电老虎,电磁炮的装备承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小型化,还有就是电能问题。


擘涵


不会的,大型的战舰即使装备电磁炮也无法发挥电磁炮最大的作用,因为战列舰比较大,雷达反射面积也更大,在这个科技隐身的时代是不利于战列舰的。军事理论中强调了一句话:发现即摧毁!所以说战列舰装备电磁炮不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军事发展只会顺时代之发展而不是背驰道而行


何日人间重逢


基本不可能复兴战列舰了。大炮巨舰的时代还没有先进的雷达,卫星等探测工具,只能凭借侦察机,低端雷达探测敌舰,就是发现了敌舰,再彼此可视范围内进行炮击。

而现在卫星,预警机等各种侦查手段层出不穷,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大载弹量的重型战斗机,预警机等等武器装备,完全可以超视距打击。

所以战列舰再次出现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了。


余悸8001


按目前的参数还达不到复兴战列舰。

上一次的电炮测试,禁航区220公里。200km等级的攻击距离,对现代海战来说只能算中段战斗距离。无论是目前机载还是舰载的反舰蛋都可以轻松实现防区外打击。

200km的对地打击能力只能覆盖临海城市,就算把船停到黄浦江门口,炮弹也只能打到常州,这距离对纵深目标的威胁不够。战斗时你不能把舰开到敌对海岸线门口发射吧。

目前的电炮只是实现了舰艇一部分攻击距离内的任务,远远达不到替代其他大部分武器的作战职责。


Minjun433


建一艘战列舰来给电磁炮当靶子?如果真要建装备电磁炮的军舰,就建炮艇就行,因为使用“水面狼群战术”比你单一的建造一艘目标体积费用都大的大型作战舰艇要划算得多,再说现在的电磁炮技术还没有一枚远程反舰导弹的射程远,何必浪费那个钱建一艘战列舰来给别人当靶子打呢?


渝采风


不会。看美国人拼命建造航母战斗群,退役战列舰就能看出点端倪,你说呢?


兰帕德海高斯


个人觉得这玩意用来拦截目标应该是不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