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後,宋遼120年無戰事

北宋德元年(公元1004年)潤九月,遼國蕭太后與其子遼聖宗舉全國之兵南圖宋國。在圍攻瀛洲時遭挫,就避實就虛,放棄圍攻堅固的城池,一路南下,劍指宋朝北方重鎮澶州城。在攻佔德清(河南清奉)後,遼軍步步為營,從三面將澶州包圍。

不過,宋將李繼隆守城有方,在城四周部防了很多勁弩。遼國大將蕭撻凜又想在蕭太后前表現表現,自恃武力高強,只帶了數十名輕騎兵在澶州城下四周巡視,尋找合適的作戰地形。當時宋朝威虎軍裡一個名叫張環的小頭目,由於長時間處於作戰狀態,累得不行,此時好不容易有點休息時間的他,正坐在一張巨大的床子弩上發呆,突然他見到一個騎著匹高頭大馬、身上黃金甲、大紅袍的遼國人正四處張望,心想這一定是遼國的大BOSS啊。於是,張環腳踩踏板,發射了床子弩上的數只大頭箭。其中一支大弩箭正好射中那大BOSS的腦門,頓時跌下馬去。張環猜的沒錯,此人正是遼國數一數二的大將軍蕭撻凜。

蕭太后等人看著抬回來的蕭撻凜屍體悲痛不已,“輟朝五日”。實際上,蕭撻凜確實文武全才,如在朔州大敗宋將楊業時,他也有很大的功勞。遼宋最後能講和,還是因為他死了。據《遼史》載:“將與宋戰,(蕭)撻凜中弩,我兵(遼兵)失倚,和議始定。或者天厭其亂,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澶淵之盟”後,宋遼120年無戰事

宋真宗等人到了澶州後,原打算於南城駐紮,但冠準就是要皇帝親臨北城:“陛下不過河,則人心益危,敵氣未懾,非能以天威凌敵。四方軍將繼至,為何疑而不往!”旁邊的高瓊也一直勸他到北城去。

宋真宗身旁的馮拯對寇準又氣又恨,但不敢斥責,因為寇準是宰相啊,而對高瓊就沒那麼客氣了,直接呵斥,誰知卻被高將軍怒懟回去:“馮公您以文章得官,今敵騎逼近,猶斥我無禮,您何不賦詩一首以退敵!”

馮拯還沒來得及還嘴,高瓊隨即指揮禁衛軍扛起御輦往前走,一直到了浮橋邊上,扛輦的士兵停下回望,意思是難以前行了。

高瓊才管不了那麼多,揚起馬鞭就是一頓猛抽,大聲喊道:“還不快走!今已至此,又有何疑!”

宋真宗也不好再“矯情”了,命令侍衛馬上過橋。

登皇輦到達澶州北門城樓時,禁衛軍立即升起象徵皇帝是黃龍旂,“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剛好遼軍間諜被押解跟前,宋真宗立即下令斬了,將頭顱拋到樓下,前面對陣的遼軍士兵先是聽到歡呼聲,後面又看見血肉模糊的人頭,十分害怕,心理防線開始走向崩潰的邊緣。

最著急的莫過於蕭太后了,趕忙派出幾千名精銳騎兵到城門前叫戰,想殺殺宋真宗的銳氣。誰知宋真宗卻下詔打開城門迎敵。看到皇帝在城上觀戰,北宋將士哪一個不奮勇向前?很快就將來犯的遼軍斬殺大半,其他的都退回去。首戰告捷,宋真宗一直懸著的心這時才稍稍安定下來,回城內行宮休息,讓寇準接手為陣前總指揮。

回行宮後,宋真宗有些擔心,畢竟遼軍有二十多萬啊,於是派人偷偷看寇準幹些什麼。太監很快回來報告,說寇準與大臣楊億在城樓上喝酒猜拳,一副不亦樂乎的樣子。

如此翫忽職守,如果換成別的帝王,這樣的將軍不被降職,也會被大罵一頓。可宋真宗不一樣,他聽完報告後反而放心了,還說:“宰相如是,吾復何憂!”原來他怕寇準跑得比自己快,這下喝醉了,跑個卵。

北宋派出使節曹利用前往遼營,這是宋朝大臣首次看到蕭太后真容:半老徐娘,風韻猶存。蕭太后和韓德讓一起坐在車內,遼聖宗、群臣等卻扎堆坐立下首。

此次議和還是扯皮,誰也不服誰,都想自己是最大受益者,於是蕭太后派遼國使臣韓杞隨曹利用回到澶州,直接覲見宋真宗,希望能得到“關南地”的十個縣,因為原屬於遼國,後被後周世宗柴榮“奪走了”。

有了“開門紅”,宋真宗決不割地,認為金帛還是可議的,還當面再三囑咐曹利用不能在土地問題上讓步。

“澶淵之盟”後,宋遼120年無戰事

此次議和,遼使韓杞表現不錯,宋真宗賜其“裘衣、金帶、鞍馬、器幣。”不過回遼前,韓杞為了保持本朝“氣節”,還是穿回自己先前的“左衽”制式的衣服。

負責接待的宋朝學士趙安仁和惱火,質問:為何不穿大宋皇帝賜服?

韓杞只好託辭賜衣太長了,不合身。

趙安仁勸道:“您將上殿接受我國國書,天顏咫尺,如不穿皇上的賜服,您覺得有這可能嗎?”

看到對方濃濃的火藥味,韓杞立即穿上大宋皇帝賜服上殿謝恩,拜受國書。

信心十足的寇準,早已計劃好了一切:不給遼國錢帛,準備逼迫遼國向宋稱臣,割獻燕雲十六州,“如此,則可保百年無事,不然,數十年後,虜(遼國)又生他念!”相比之下,宋真宗卻沒有這麼遠大的目光,為了儘快結束和議方面的“拉鋸戰”,推託說:“數十年後,當有扞禦之(遼國)者,吾不忍生靈(百姓)重困,姑聽其和可也。”宋真宗囑咐曹利用議和的底線為歲幣百萬。

關鍵時刻,寇準不敢再頂撞宋真宗,原來當時有人造謠,說寇準“幸兵以自取重”,即只要仗繼續打下去,寇準從中得到的好處就越多。“君疑臣”是一個千古難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往往局面不好收拾。

於是,寇準改警告曹利用了,在他臨行前,喚他到自己營帳來,說:“雖然皇帝有口諭可以答應百萬歲幣,如果你覆命時數額超過三十萬,我必斬汝不饒!”

曹利用和遼使韓杞一起返回遼營,雙方再次議和。蕭太后說:“(後)晉割關南地給我們,(後)周世宗奪取,今應歸還。”

曹利用也答得很精妙,道:“晉、周之事,本朝不知。即使是歲幣問題,我都不知道皇帝答不答應。至於關南土地之事,想都不要想,我根本不敢和我們皇上提及此事。”

此時,站在一旁的遼朝政事舍人高正始突然對曹利用叫道:“我們大遼引眾而來,就為恢復故地,如果只得金帛即歸,回去後愧對國人!”

“澶淵之盟”後,宋遼120年無戰事

曹利用對他犯了一個白眼,不慌不忙地回道:“不知您是否真正為遼國打算。如果堅持要錢要地,兩國兵禍不息,對誰都沒宜處!”

蕭太后還是不甘心,再派監門大將軍一人到澶州,想討論關南十縣之地。結果當然是遭到宋真宗的嚴詞拒絕。

蕭太后清楚這“十縣之地”是要不回來了,就和曹利用討價還價,最終雙方協定:宋朝每年給遼國十萬兩銀、二十匹絹以為“軍餉”,宋與遼結為兄弟之國,宋真宗為兄,遼聖宗為弟,真宗皇帝稱蕭太后為叔母。

實際上,宋朝在面子上還真沒吃虧,宋真宗確實比遼聖宗大兩歲,稱兄長很合理,比起後晉石敬塘稱小自己十幾歲的遼太宗為老爸好太多了。

曹利用回到澶州,在行宮吃飯吃到一半的宋真宗沒有馬上接見,不過他十分關心歲幣數目的多少,就派太監去詢問曹利用,遼朝要銀帛。

曹利用卻答:“如此機密事,只能當面對皇上講。”

宋真宗正吃著飯,生氣地斥責太監:“姑且問個大概數!”

曹利用見皇帝如此,乾脆就耗到底就是不說,把那太監記得給曹大人跪下了。曹利用見此,過意不去,但也沒有屈服,就伸出三個手指頭。

那太監看到後,連忙回覆皇帝:“三百萬!”

宋真宗一聽,驚得連筷子都掉地上,自言自語:“太多了!”很快,他又消了許多,並自我安慰道:“既然能結束戰爭,三百萬也可以了。”

當時曹利用與宋真宗只隔了一張屏風,對皇帝的自言自語聽得十分清楚。

宋真宗吃完飯後,心情有些沉重,召見曹利用,問確定是三百萬歲幣?

老曹還想“戲弄”一下皇帝,連稱:“為臣該死,為臣許遼人銀帛過多!”

“到底多少嗎?”此時的宋真宗早已接受三百萬這個數字。

“澶淵之盟”後,宋遼120年無戰事

“三十萬!”

宋真宗激動得直抖哆嗦,立即厚賞曹利用。”

“澶淵之盟”以議和成功結束。宋真宗大力賞賜有功將士。蕭太后也派人送來御衣、遼朝的食物等。宋真宗起駕前,囑誡“諸將勿出兵邀其(契丹)歸路”,惟恐雙方再起戰事。

“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對於每年上億兩財政收入的北宋而言,真的不算什麼。要知道,雙方戰時,北宋每年的軍費開支就高達千萬。“澶淵之盟”後,兩國120年無戰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